卷之二

關燈
 人參 遠志 茯神 白茯苓 真鐵粉 半夏曲 南星(牛膽制。

    各等分) 上為末,生薑四兩,取汁和水煮糊,圓如梧子大。

    別用朱為衣,幹之。

    每服十粒,加至三十粒。

    夜臥、生薑湯下。

     狗肝散 治失心。

     張德明傳秦太師以治徐履之疾。

     黃丹 硝石(各二兩) 上煅硝石為汁,以皂角遂小段子投其中,直候無火方止。

    去皂角,以黃狗肝一具,用竹刀切作片子,摻藥末數錢於中,同煮食之。

     寧志丸 好辰砂一兩,將熟絹一小片包裹,以線紮定,豶豬心一枚,以竹刀子切破,不可犯鐵,用紙拭去血,入硃砂包子在豬心內,卻用麻線縛合豬心,又以甜筍殼再裹了,麻皮紮縛。

    無灰酒二升,入砂罐子或銀器內煮,令酒盡為度。

    去線並筍殼,取辰砂別研。

    將豬心以竹刀細切砂盆內,研令爛,卻入後藥末六件並辰砂、棗肉為丸,留少辰砂為衣。

    藥末須隔日先碾下,棗肉於煮豬心日絕早煮熟,剝去皮、核,取肉四兩用。

     此方濮十太尉之子六將使傳。

    乃侄嘗患心風,服此一料,病減十之八。

     人參(半兩) 白茯苓(半兩) 當歸(半兩,去蘆,去土) 酸棗仁(半兩,用酸棗仁五兩,湯浸去皮,可剝半兩淨仁,炒赤香熟為度) 石菖蒲(半兩) 乳香(半兩,別研) 上同和丸,如梧桐子大,以留下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

    人參湯下,不拘時候。

     朱雀丸 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火不下降,時有振跳。

    消陰養火,全心氣。

     蘇韜光傳此方,極驗。

     茯神(二兩,去皮) 沉香(半兩,併為細末) 上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人參湯下。

     軟硃砂法 補心氣,輕健手足,治廢忘。

     趙從簡方。

     □塊有牆壁辰砂(一兩,研如粉) 上以好清麻油四兩,白及二兩,木通一兩,於油內煎令焦黃,濾去,放。

    令油如人體溫,於瓷器內和辰砂末,令如糍糕,以皂角漿水洗去油。

    卻用新汲水洗去皂角漿,於瓷盒內以新水養之,每日早晨換水。

    空心就舌上,圓七粒如桐子大,若用一匙頭許,以溫酒化下亦得。

     有人病心虛,每見垂掛動搖之物,輒惡之。

    服此遂愈。

     密陀僧散 治驚氣入心絡,喑不能語。

     出《夷堅己志》十五卷章倅事。

     昔有人為狼及惡蛇所驚,皆以此藥療而愈。

     密陀僧(研極細如粉) 上以茶調服一錢匕,一服即愈。

     田師中太尉秘方,亦治暗風。

    密陀僧大如兩手者一塊,以鐵線密纏,留鐵線一條,垂空掛之,四畔以火煅令通紅,酒一升、醋一升,合和淬藥,取酒、醋盡為度。

    出火毒一宿,研令極細。

    每服一錢,麝香酒調下。

     補心神效丸 崔參政家方。

     黃耆(銼了,蜜湯少許拌勻,焙乾) 茯神(去木) 人參(去蘆) 遠志(去心。

    各四兩) 熟乾地黃(三兩) 柏子仁(別研) 五味子(各二兩) 硃砂(一分,別研) 酸棗仁(湯泡七遍,去殼炒熟,別研) 上為細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米飲或酒任下。

    盜汗不止,麥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痛,乳香湯下;虛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

     人參散 補心氣。

     史載之處此方治心疾,無不效驗。

     人參(七錢) 茯神 山藥(各半兩) 白芍藥 熟乾地黃 黃耆(各一分) 防風(一錢半) 甘草(一錢,炙) 官桂(一分半) 南星(炮,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棗少許,同煎至七分服。

     棗仁圓 治心氣不足,恍惚健忘,睡臥不寧,夢寐危奩,心忪如人捕。

     張承節累用有效。

     酸棗仁(炒,去皮) 黑豆(炒,去皮)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少許為衣,每服三十圓。

    日午、臨臥,熟水或人參湯送下。

     一醉膏 治心恙。

     武昌施倅雲:「傳此方於喻子才郎中家,已療數人之疾矣」。

     無灰煮酒(二碗) 真麻油(四兩) 上和勻,用楊柳枝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