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有毒。

    醋浸經年者最良) 主散癰腫,除風邪,健胃化肉食,破冷氣,痃癖闢瘴,蠱毒,蛇蟲、溪毒、中暑、霍亂轉筋、腹痛。

    煮為羹,下氣、溫中消穀;生食久食傷肝損目,又傷肺脾引痰。

     荊芥(味辛苦,氣溫) 主寒熱,鼠瘻、瘰癧諸瘡,破結聚,下瘀血,除濕痹,通血脈,發汗,治頭風眩暈,婦人血風,產後中風血暈。

    醋調封風毒疔腫。

     紫蘇(味辛甘,氣溫) 下氣除寒,解肌發表,治心腹脹滿,開胃下食,止腳氣,通大小腸,解蟹毒。

    子主肺氣喘,咳逆,潤心肺,消痰,調中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利大小便,破癥結消五膈。

     香薷(味辛,氣微溫,無毒) 治傷暑霍亂腹痛,利小便,散水腫,調中溫胃。

     絲瓜(一名天羅,有用蒂者,有用了藤苦絲瓜者,燒存性) 解諸毒。

    和硃砂、蜜同服下小兒胎毒,稀痘,又治疔瘡。

     薄荷(使。

    味辛苦,氣涼溫,無毒) 主賊風,發汗,利關節,療頭腦風及小兒風涎,驚風壯熱,下氣消食,治心腹脹滿,霍亂、骨蒸勞熱。

     藥性果部 蓮肉(味甘,氣平,無毒。

    石蓮肉同) 主補中養神益氣,消渴止痢,治腰痛洩精。

    藕節主吐血衄血、滑精不止。

    葉蒂味苦去惡血留好血。

    血痢煮服之。

    蓮房破血,胎衣不下酒煮服。

    藕甘寒,解渴解酒,消瘀血。

    煮食開胃。

     芡實(味甘,氣乎,無毒) 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益精氣,強志。

     覆盆子(臣。

    味甘,氣平微熱,無毒) 主男子腎虛,精竭陽痿,又能令發不白,女子食之有子。

     山楂 消食,散結氣,健胃益小兒,行積痰、滯血。

    濃煎入砂糖治婦人兒枕痛。

     陳皮(臣。

    味辛苦,氣溫,無毒) 利水穀,除膈間痰熱,導滯氣,止嘔吐、霍亂洩瀉。

    去白理肺氣降痰,留白理脾胃消食。

    核治腰痛、膀胱氣痛,腎冷。

    青皮味苦辛,氣寒,主氣滯消食,破積結膈氣,治小腹痛,瀉肝氣。

    醋炒治脅痛。

     大棗(味甘,氣平溫,無毒) 安中養脾,平胃氣,生津液,和百藥。

     柿(味甘,氣寒、無毒。

    不可與蟹同食,用烏者焙乾入藥) 乾柿厚腸胃,澀中健胃,潤喉止痢。

    生柿解酒渴,蒂止噦。

     梅(味酸,氣平,無毒) 烏梅下氣除熱煩,收肺氣去死肌、青黑痣、澀腸消酒毒,去痰,治瘧瘴及霍亂燥渴,虛勞骨蒸,休息痢。

    燒灰敷一切惡瘡,出惡肉。

    白梅研敷刀箭傷,止血,貼乳癰,腫毒,又出肉中刺。

     桃仁(使。

    味苦甘,氣平,無毒) 主瘀血,血閉,血燥,癥瘕,殺蟲,潤大便,通月水。

    花除水腫,石淋,利大小便。

    葉除屍蟲,瘡中蟲。

     杏仁(味甘苦,氣溫,有小毒。

    兩位者殺人) 下氣定喘,潤心肺,散肺經風寒咳嗽,消心下急滿痛,散結潤燥,又治產乳及女子陰中蠱蛆。

     荔枝核(味甘平,無毒) 治心痛及小腸疝氣。

    肉能發痘。

     龍眼(味甘平,無毒) 安心志,益智慧,強魂,通神明。

     木瓜(味酸,氣溫,無毒) 主腳氣水腫,濕痹霍亂,吐瀉轉筋及冷熱痢,心腹痛,止渴降痰,腰腎腳膝無力不可缺,又入肝益筋血。

     安石榴(味甘酸,無毒) 澀腸,舒筋,止痢,治筋攣腳痛,漏精、煎汁調烏須藥。

    花百葉者和石灰搗敷金瘡止血。

     梨(味甘微酸,氣寒) 除客熱心煩,肺熱咳嗽,消渴解酒,病煩渴。

    多食令人寒中。

    金瘡、乳婦尤不可食。

     胡桃(味甘,氣溫,無毒。

    不可多食,動風生痿,助腎火) 食之令人肥健,黑潤鬚髮,補下元。

    取肉燒令黑和松脂研,敷瘰癧。

     枇杷葉(使。

    味苦,氣平,無毒) 治肺熱久嗽並渴疾,又療卒嘔噦不止,不欲食。

     沙糖(味甘,氣寒,無毒。

    忌鯽魚、葵、菜筍) 主心肺大腸熱,和中助脾。

    小兒多食損齒,發疳生蟲。

     草果(味辛,溫,無毒) 溫脾胃消宿食,解酒毒,攻冷氣,治瘧疾,止嘔吐。

     藥性谷部 胡麻(味甘,氣平,無毒) 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生者療瘡腫,生禿髮,金瘡止痛。

    嚼敷小兒頭瘡及浸淫惡瘡,婦人陰瘡。

     白油麻(味甘,氣平、無毒。

    即芝麻。

    脾疾人不可食,生寒。

    煉熟,每每無異,戒之) 滑腸潤肌,行風氣,通血脈。

    生嚼敷小兒頭瘡。

    苗搗敷芝麻疔,油性冷滑骨髓腸胃,治蛔心痛,敷瘡癬殺蟲,治熱毒,癰疽,發背,發症。

    熬膏生肌長肉,止痛消腫。

     麻子(使。

    味甘平,無毒) 潤大腸風熱結燥,逐水破積血,催生,治橫逆產及下乳長髮,療骨髓風毒。

     生大豆(使。

    味甘雲鹹,黑者入藥,小者尤佳) 殺烏頭諸藥毒,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逐水脹,下瘀血。

    大豆黃卷(以生豆為芽)味甘,氣平,主濕痹筋攣,膝痛,五臟胃氣結積。

    豆豉味苦,氣寒,無毒(無鹽者佳),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喘息,兩腳疼冷,暴痢腹痛血痢,又安胎。

     赤小豆(使。

    味辛甘酸,氣溫平,無毒) 主下水,排癰腫膿血,熱中消渴,止洩,利小便,療吐逆。

     白扁豆(味甘。

    氣微溫) 和中下氣,治霍亂吐痢,殺一切草木及酒毒,河肫毒。

     綠豆(味甘,氣寒,無毒) 解諸毒,治消渴煩熱,風疹,藥石發動熱氣奔豚。

    作枕,明目去頭風。

     粟殼 止洩痢,澀腸,止嗽。

    劫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戒之。

     粟米 (味鹹,氣微寒,無毒) 養腎氣,去胃熱,益氣。

    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止痢。

     陳稟米(味鹹酸,氣溫,無毒) 下氣除煩渴,開胃止洩。

     糯米(味苦甘,氣溫,無毒) 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

    稻杆治黃病通身,煮計服。

     大麥(味成甘,氣溫,無毒) 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

    麥芽補牌開胃,消食破結,止霍亂,心腹脹滿,下氣消痰,催生落胎,亦行上焦滯血,治產後秘結鼓脹。

    不可多食,能消腎。

     小麥(臣。

    味甘鹹,氣微寒,無毒,面熱麩涼) 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治暴淋。

    浮麥止盜汗,治骨蒸肌熱,婦人勞熱。

     神麯(味甘,氣溫。

    此須自治藥,肆中無真音,甲寅、戊寅、庚寅三奇,日備三奇神麯最佳) 調中開胃,化水穀消食。

    主霍亂膈氣,痰逆,破癥結,治赤白痢,小兒腹堅,下鬼胎。

    制神麯法;青蒿汁三升、蒼耳草汁三升、蓼汁四升,赤小豆三升煮搗爛,杏仁四升去皮尖搗爛,用白麵十斤和勻,如做曲法制成,風乾炒用。

     酒(味苦甘辛,氣大熱,有毒) 殺邪惡毒氣,通血脈,避風寒霧氣,養脾扶肝,能導引藥勢至諸經行一身之表,極高之分。

    味辛者能散,苦者能下,甘者居中而緩,淡者利小水。

    糟罨撲損瘀血,浸洗凍瘡。

    雲酒濕中發熱,近於相火。

    性喜升大傷肺氣,助火升痰變為諸病。

    戒之。

     醋(味酸,氣溫,無毒。

    多食損齒,損筋骨) 消癰腫,斂咽瘡,散水氣,殺邪毒,治產後並傷損金瘡,血暈,下氣除煩,破症塊堅積,療婦人血氣心痛。

     飴糖(味甘,氣微溫,無毒) 止渴消痰潤肺,和脾胃,魚骨鯉喉及誤吞錢環服之。

    中滿者,不宜用,嘔吐家忌之。

    丹溪雲:大發濕中之熱。

     藥性石部 丹砂(君。

    味甘,氣微寒,無毒) 養精神,安魂魄,明目,通血脈,止煩躁,涼心熱,殺鬼魅邪惡,治瘡瘍疥瘻。

    小兒出生,細研蜜調塗口中,能解胎毒,令痘稀。

     雲母(君。

    味甘,氣平,無毒) 主身皮死肌,遍身風疹,明目,敷金瘡惡瘡。

     陽起石(臣。

    味鹹,氣微溫,無毒) 主陽痿莖頭寒,陰下濕癢,臭汗,男子、婦人下部虛冷,腎氣乏絕子,臟中血症久寒。

     膽礬(君。

    味酸苦辛,氣寒,有毒) 主明目,目痛,金瘡,鼠瘻,惡瘡,癇痙,女子陰蝕痛,石淋。

     空青(君,味甘酸,氣寒,無毒) 主耳聾明目,療赤痛去浮翳,止淚出,通血脈,益肝氣。

    腹中漿點眼為要藥。

    殼亦可摩翳。

     禹餘糧(君。

    味甘,氣寒。

    無毒) 主咳逆,寒熱煩,漏下赤白,血閉,癥瘕大熱。

     赤石脂(味甘酸辛,氣溫) 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洩癖,下痢赤白,利小便,女子崩中漏下。

     礬石(使。

    味酸澀,氣寒,無毒) 主寒熱洩痢,白淫陰蝕,惡瘡瘰癧,疥癬目痛。

    療齒痛,去臭肉,除風消痰止渴及心肺煩熱。

    生含治急喉痹。

     綠礬(味涼,無毒) 治喉痹蟲牙,口瘡及惡瘡疥癬,療腸風瀉血。

    火鍛醋淬入藥,治小兒疳氣。

     芒硝(辛能潤燥,鹹能軟堅)。

     主五臟積聚,久熱胃閉,破留血,除痰實,利大小便,通月水,破五淋。

     樸硝(君。

    味苦辛鹹,氣寒,有毒) 主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破留血,停痰痞滿,大小便不通,治天行熱疾,消腫痛,排膿軟堅。

     玄明粉(味辛甘,氣寒) 治心熱煩躁,並五臟癥結,腸胃縮垢,開痰明目,退膈上虛熱,大除胃熱。

     食鹽(臣。

    味鹹,氣寒,無毒) 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齒縫出血,引藥人腎。

    多食傷肺喜咳,走血損筋。

    戒鹽明目,主目痛,齒舌血出,去煩熱痰滿。

     無名異(味甘,氣平,無毒) 主金瘡,折傷肉損。

    止痛生肌。

     滑石(臣。

    味甘,氣寒,無毒) 主身熱洩癖,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燥濕,實大腑,逐凝血。

    解燥渴,降妄火。

     石膏(臣。

    味辛甘,氣微寒、無毒。

    胃虛寒人不可服) 主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腹中堅痛。

    產乳,金瘡。

    散諸熱及傷寒時氣頭痛,壯熱,日晡潮熱,解肌出汗,制火潤肺,瀉胃火不食,又治胃熱能食,緩脾益氣。

    止渴生津,又揩齒益齒。

     寒水石(味辛甘,氣寒,無毒) 主身熱時氣,腹中積聚邪氣,皮如火燒,五臟伏熱,止渴。

    解丹石、巴豆毒。

     雄黃(君。

    味苦甘辛,氣平寒,有毒) 主寒熱,鼠瘻、惡瘡、疽痔、死肌、疥蟲,?瘡,中惡,蠱毒,腹痛,殺精物鬼邪,百蟲諸毒。

    妊娠佩之轉女為男。

    雌黃主諸瘡蟲癢,邪氣諸毒,下部?瘡。

     石硫黃(君。

    一雲臣。

    味酸甘、氣溫大熱,有毒) 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及下部?瘡,止血,殺疥蟲,除頭禿,療心腹瘍癖冷氣,腳冷疼弱,壯陽道,治下元虛冷。

     水銀(君。

    味辛。

    氣寒,性滑至,有毒) 主疥瘻痂瘍,白禿,殺蟲,墮胎,除熱。

    輕粉味辛,主瘰癧,殺瘡疥癬蟲及風瘡燥癢,鼻上酒渣。

     密陀僧(味鹹辛甘,氣平,有小毒) 主久痢、五痔、金瘡、目瘡、面上?點。

    又為末敷腋臭。

     金銀(味辛。

    氣平。

    有毒) 鎮精神,安□□,止驚悸,治小兒驚風、癇疾,失志、癲狂。

     珊瑚(味甘,氣平,無毒) 鎮心止驚,明目去翳。

     硇砂(使。

    味鹹苦辛,氣溫,有毒。

    不可多用,腐人腸胃,可作金銀焊藥) 破積聚結血,爛胎止痛,去惡肉生肌。

    合他藥治目中翳。

     硼砂(味苦辛,氣溫,無毒。

    可焊金銀) 消痰止嗽,破癥結,療喉痹。

     磁石(味辛鹹,寒,無毒) 主周痹風濕,肢節痛,除熱煩,耳聾,養腎臟,強骨氣,消癰腫,鼠瘻頸核,療小兒驚癇。

     砒霜(味酸苦,有毒) 主諸瘧風,痰在胸膈可作吐。

    藥毒能殺人,不可輕用。

     鐵(氣微寒) 鐵鏽塗惡瘡、疥癬、蜘蛛蟲等咬。

    秤錘止產後血症,腹痛及喉痹。

    並燒令紅投酒中熱飲之,又主婦人產難橫逆及胎衣不下。

    鐵花粉主安心神,堅骨髓。

     鐺墨 主蠱毒,中惡,血暈,吐血,酒研服。

    亦塗金瘡,生肌止血。

     赤銅屑(味苦,氣平,微毒) 治腋臭,醋和炒如麥飯,袋盛。

    先刺腋下脈去血封之。

    又能焊人骨。

     銅青(氣平,微毒) 治婦人血氣心痛,合金瘡,止血,明日去浮赤息肉。

     自然銅(味辛,氣平,無毒) 療撲損折傷,散血止痛,續筋骨,破積聚。

     古文錢 治眼暴赤痛,消翳瘴,療折傷及婦人橫逆產,心腹痛,月膈,五淋。

     鉛丹(君。

    一雲臣。

    味辛,氣微寒) 主吐逆胃反,驚癇癲瘧,除熱下氣。

    煎膏止痛生肌。

     粉錫(使。

    味辛甘,氣寒,無毒) 雜蟲去鱉症,療惡瘡,墮胎。

    炒黑治小兒疳氣久痢。

     伏龍肝(味辛,氣溫) 主婦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消癰腫毒氣,妊娠時疫熱病。

    用水和塗臍胎不墮,又療中風不語,心煩手足不遂或腹中痛滿。

     石灰(味辛,氣溫,有毒。

    石燒音佳,勿用殼灰) 主瘍疽、疥瘙、熱氣、惡瘡、癩疾、死肌,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炒黃洗產後脫肛,玉門不閉。

    五月五日採百草葉合石灰搗為團,風乾治金瘡,生肌止血。

    臘月納牛膽中更勝。

     石蟹(味鹹,氣寒,無毒) 主青盲目淫,浮翳,漆瘡,解一切藥毒、蠱毒、癰腫。

     代赭(臣。

    一雲使。

    味苦甘,氣寒,無毒) 主女子赤沃漏帶下,產難墮胎,血痹血瘀,小兒驚癇,疳疾,止瀉痢脫肛,尿血遺溺,金瘡長肉。

     青礞石 主臟腑症塊、化痰積及小兒風痰壅滯。

     花乳石 敷金瘡止血,不作膿,又療產婦血暈,惡血。

     臘雪(味甘、氣寒、無毒) 解一切毒。

    治天行時氣瘟疾,酒後暴熱黃疸。

     秋露(味甘、氣平、無毒) 止渴潤肌。

    柏葉上者明目。

     藥性獸部 龍骨(君。

    味甘、氣平微寒、無毒) 治夢寐洩精,小便滑洩,止盜汗,因氣澀腸,又主痢膿血,尿血,鼻血,女子漏下,小兒熱氣驚癇及臍瘡不瘥,燒灰效之。

     象牙(氣平,無毒。

    用□□梳佳) 諸鐵雜物入肉,刮□□□敷之。

    喉中刺,水調飲。

     牛黃腮(味苦,氣溫性澀,無毒) 下瘀血疼痛,女人帶下,血崩不止。

    髓味甘,補中填骨髓。

    膽味苦,氣大寒,除心腹熱渴,口焦燥,益目精。

    肉味甘,主消渴止噦洩,安中益氣,養脾胃,消水腫。

    乳微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