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曬乾) 菟絲子(半斤,酒煮成泥塊,研開曬乾) 破故紙(半斤,炒香熟為末)
上六味皆不犯鐵器制,共為末,煉蜜滴水成珠,退火毒三日,和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日進一、二次。
外加生地、熟地各一斤,熟地酒浸蒸九次,生地酒浸研爛,加入前藥尤妙。
固本酒 生地 熟地(各八兩) 天門冬(去皮心) 麥門冬(去心,各四兩) 白茯苓 人參(各二兩) 用磁瓶盛好酒十大壺,將前藥切碎人瓶內浸二三日,文武火煮一二時,以酒黑色為度。
如熱去人參五錢。
如下虛或寒將韭子炒重黃色為細末,空心服三五盞,每盞用銅錢炒韭末一錢飲之,婦人下虛寒,久飲能生子,用核桃連皮作引子食之,此藥甚和平。
治勞疾、補虛弱、烏鬚髮,久飲面如童子。
忌蘿蔔、蔥、蒜、豆飯。
四聖不老丹 松脂(透明者一斤四兩,以無灰酒砂鍋內桑柴火煮數沸,竹杖攪稠黏,住火以磁器盛水傾入水內,結塊又復以水煮之九遍,一日煮乾,次日亦如是。
如此者三日,通計二十七遍,其脂瑩然如玉,嘗之不苦不澀乃止。
為細末,淨用十二兩,凡煮脂不宜酒少,少則易乾焦,煮之三分之一,就可傾入水)白茯苓(去皮淨) 黃菊花(家種味甘者,去梗蒂淨) 柏子仁(去殼紙裡捶去油淨,各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五丸,清晨好酒下,修合時必擇天醫、黃道吉星,毋令婦人雞犬見之。
服藥亦擇吉日。
此方雲陽王都完五一翁所傳,雲渠方伯陝西時授之於一總戎,總戎年九十餘。
自幼服此丸,精力倍加,胃氣強健,飲食日增,壽考彌長,秘而不傳,翁懇得之,服之如法,不問寒暑,今年八十有六矣。
行步不筇不仁,而談論膏宜,飲酒可百盞,食飯數碗許,而饈饌果核,盡其席遍,嘗之不輟口,且室禦數女,皆能有子,人以仙稱。
予舟往來,兩度詣翁,而翁始以是方授予,歸筆此以識翁之善雲。
七珍至寶丹 功效甚大,不能細錄,與延壽丹差二味。
何首烏赤白(各一斤,酒浸竹刀刮去皮同牛膝煮) 赤茯苓(一斤,用牛乳五升煮乳幹為度) 川牛膝(半斤,去蘆,同何首烏用黑豆三升,木甑砂鍋蒸) 白茯苓(一斤,用人乳五升煮乳幹為度) 破故紙(半斤,炒香) 當歸(酒浸焙乾) 枸杞子(酒洗淨焙乾,各四兩) 菟絲子(半斤,酒浸研成泥焙乾) 俱不犯鐵器制,共為細末,煉蜜丸雞頭子大。
每服一丸,日進一二服,空心溫酒、午後薑湯、臨臥鹽湯服。
接命丹 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之症,右癱左瘓、中風不語、手足腰體疼痛、動履不便、飲食少進甚效。
人乳二酒盞,梨汁一酒盞傾放錫器內,入湯鍋頓滾熱,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五更後一服。
能消痰補諸虛,生血延壽,乃以人補人,其效無盡。
加其中風不語、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驗。
長春真人保命服食 治五勞七傷、虛損無力、四肢困倦、腳手頑麻、血氣耗散、面黃肌瘦、陽事不升、虛暈噁心、飲食減少。
此藥能補諸虛、添精補髓、滋潤皮膚、充神壯氣、身體輕健、光澤、開胃進食、返老還童、發白再黑、齒落更生神效。
茯苓(去皮) 大門冬(去心) 山藥 熟地 枸杞子 何首烏(去皮) 鹿角膠 麥門冬(去心) 破故紙(炒香淨,各四兩) 乾薑(二兩,煨) 大茴香(一兩,炒) 青鹽(少許) 蓮實(半斤,去皮) 沒石子(十個) 新小米(一升,同茯苓、牛乳煮粥曬乾) 大核桃(淨肉,半斤) 旱蓮草(曬乾,一斤) 上為細末,空心白湯調勻二三匙,日進二服,不拘在家在外,少者一服,老者二服,男女皆同。
長春丹 何首烏(用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切片,赤白各三斤,黑豆拌蒸九次) 白茯苓(去皮為末,水飛去浮,取沉底者曬乾,用粳米鋪蓋,蒸三次) 蒼朮(米泔水浸去粗皮,為片,老米蒸九次) 仙茅(糯米水浸去粗皮,黑豆拌蒸九次) 牛膝(去蘆,黑豆拌蒸三次,酒浸一宿) 上各等分,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忌牛肉、蘿蔔、蔥蒜。
還元丹 安五臟、消百病。
此藥大能令瘦者肥,補虛損,實精髓,固元氣。
黃健牛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作棋子大片,用河水洗數遍,令血味盡仍浸一宿,次日再洗,水清為度。
用無灰好酒入壇內,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焙乾為末,如黃沙為佳。
焦黑無用,每末半斤入後藥一斤。
山藥四兩重(加蔥鹽炒,去蔥鹽為末) 白茯苓(四兩,堅實者) 蓮肉(四兩,去心,蔥鹽炒) 小茴香(二兩,去枝梗微炒香) 上為末和勻,用紅棗不拘多少,湯蒸大爛,皮肉相離,去皮核,研為膏,加好酒入前藥,丸桐子大,曬乾透。
空心溫酒下五十丸,初服日進三服,久則一服。
或丸如彈子大,明幹,每日用好酒一盞,空心細嚼一丸。
還元秋石乳酥丸 秋石(半斤,製法具後。
止同乳粉等分,收秋露數晚,復曬乾聽用) 乳粉(四兩,其曬制之法,乳汁若幹即下銅鍋內煎熬成膏,用大磁盤取起,盛於日下曬之,以水浸於盤下易幹)白茯苓(一斤,為末,以水淘去浮面心梗) 天門冬(洗淨去心曬乾) 人參(去蘆) 熟地(酒浸洗烘乾) 生地(酒浸洗烘乾) 麥門冬(洗淨去心曬乾) 甘州枸杞(淨,各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白滾湯或醇酒下。
制秋石法 用陰陽童便一百斤加大匾皂二十片,同入大鍋內,以桑柴火熬徹,煎成黑滓取起,用大磚就地砌八卦爐一座,中虛廣八寸四分,以大鐵釘三個釘入地三寸三分,高如鼎足樣,上架傾銀紫粉罐一個,仍將前滓入內,用炭火周圍上下擁之,扇,煅待滓通紅煙氣盡為度,取下用器聚之。
如或前滓多而罐小,一爐制不盡,盡幾爐。
煅制畢將鍋洗淨,用清河水同煅過滓投鍋內,煎數沸取起濾去渣,存水聽制。
其濾渣法用磁缽一個,上放筲箕一隻,箕內鋪好綿紙數層,紙上鋪煅過小土塊一層,其上先預放爐旁,稍煅微紅,毋使太過不及,其土上更加紙數層,紙上再加新細布二層隔之,遂將濾下清水入乾淨鍋中,煎熬枯徹,其質如霜雪者乃元精凝結而成秋石也。
水芝丸 補虛益損。
蓮實去皮不拘多少,酒浸一宿,置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乾為末,酒煮糊丸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食前酒下。
神仙救苦丹 專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兼治蟲積。
川椒二斤半,揀去枝目,先將釜一口覆於地上,四圍用刀畫記,取去釜,用炭火燒紅其地,將米醋潑地,用紙攤椒在上,以釜蓋之,良久取出;用煉蜜一斤四兩調椒末成膏,木臼內搗千下,丸桐子大。
每日清晨溫酒下十五丸。
忌五辛。
不宜閉口花椒,半年加至二十丸,一年後加至二十五丸,百無所忌。
枸杞子丸 枸杞子(八兩) 生地(酒洗) 麥門冬(去心) 當歸(酒洗,各四兩) 天門冬(去心) 熟地 鎖陽(各二兩) 芍藥(一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白湯亦可。
外加酒炒黃柏四兩尤妙。
少陽丹 蒼朮乃天之精也,用米泔水浸半日,刮去黑粗皮曬乾,搗碎,羅為細末一斤。
地骨皮乃地之精也,新掘者以溫水洗淨,用槌打扁去心,止取嫩皮曬乾,搗羅為細末一斤。
桑椹乃人之精也,用黑熟者二十斤入磁盆內,以手搓揉揣爛,入絹袋內壓汁去渣,將前二味藥末投入椹汁內,調為稀糊傾入磁罐內,封口置淨棚上,晝採日精,夜採月華,專待日月自然煎乾為度,搗羅為細末,煉蜜丸,赤小豆大。
每服十丸,無灰酒下,日進一二服,服一年發白返黑,三年面如童子,壽與天齊,此藥若總合,恐陰雨損壞,必須旋合,旋曬一二日就幹,採日精月華四十九日,從新為末,如法丸用。
縱使總合亦須用十數大盤分開曬一二日就幹,兔緻雨壞。
金髓煎 枸杞子不拘多少,逐日族採紅熟者,去梗揀淨,即以無灰酒於淨甕內浸,用蠟紙封固緊密勿令透氣,候日數足撈起,石盆內研令極爛,以細布濾去渣,取淨汁同前漬藥酒攪勻,量磁鍋內所盛多少,作數次慢火熬成膏,須不住手攪,恐黏底不勻,候稀稠得所傾出,磁器貯之,勿令洩氣。
每日早晨溫酒半盞,化開二大匙服之,夜臥再服,能使身輕氣壯,可以羽化。
膽槐丹 取槐子去皮納牛膽中令滿,陰乾百日取出。
每服一粒,空心新汲水下,早晚再服,一月內身輕,百日內白髮變黑,久服齒落更生,走步如飛。
女真丹 女真實去梗葉,酒浸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乾,待初伏日入旱蓮草自然汁內浸一日一夜,取出曬乾,夜露日曬至中伏日;又浸旱蓮汁內一日一夜,曬露至未伏日;又入早蓮汁內浸一日夜,曬乾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夜酒送百丸,其功不旬日使膂力加數倍。
又能變白髮為黑,強腰膝,健陰不走,初服後便能使老者無夜起之功。
養元散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燥,慢火炒,令極熟後細羅如飛面。
將蓮肉去心三兩,懷慶山藥三兩,大雞頭實三兩碾末,入米粉內。
每日清晨用一盞,再入白糖二匙或砂糖,用滾湯調食,其味甚佳,可以常食不厭。
參苓造化糕 人參 白茯苓(各四兩) 白朮 蓮肉(去皮心) 山藥 上為細末,用粳米一鬥作末,將前藥和勻,又加白砂糖或蜜蒸糕,火焙之不時食。
八仙添壽丹 能烏鬚髮,壯神強筋骨,調榮衛,久服延年。
何首烏(六兩,竹刀切片) 川牛膝(六兩,同何首烏用黑豆五升,瓦甑蒸一時曬乾,如此九次聽用) 山茱萸肉 知母 柏子仁 黃柏 當歸(酒洗,各四兩) 敗龜闆(酥炙,四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七日後添十丸加至七十丸止。
忌燒酒、蘿蔔、辛辣之物。
龍液膏 堅白茯苓去粗皮,焙乾為細末,擇取上好溪流水浸去筋膜,渣淨復焙乾貯磁罐內,和以真蜂蜜頓銅釜中水煮一日,火用桑柴,水及藥罐之半不可沒肩,製成,空心白滾湯服。
煩郁躁渴,一切下部諸疾可除。
打老兒丸 西川有一大夫,名陳轉運者,到青城山下,見一婦人在高山上望南行走如飛,約年三十餘歲,手執棒一條趕一百歲老兒,轉運問婦人曰:因何打老兒,婦人答曰:是女子之孫,吾乃五百餘歲,老兒一百一十歲,是老兒不肯修煉服藥,所以打之。
轉運下馬跪拜曰:願求此方傳流救濟世人,因名為打老兒丸。
能治五勞七傷,陽事不舉,真氣衰弱,精神短少,小便無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兩腳麻冷不能行走。
石菖蒲(去鬚毛嫩桑枝條拌蒸曬乾,不犯鐵器) 乾山藥(蒸出曬乾) 川牛膝(去頭用黃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一宿。
若無黃精,酒浸三日,漉出細挫焙乾) 遠志(去心甘草湯浸一宿) 巴戟(去心枸杞子湯浸一宿,漉去酒浸一伏時,菊花同焙令黃去菊花) 續斷(去筋酒浸一伏時焙乾) 五味子(蜜浸蒸從已至申,又以漿水浸一宿焙乾) 楮實子(水浸三日去浮者,曬乾酒浸一伏時,湧出蒸從已至亥,焙乾) 杜仲(去皮酥,蜜炒去絲) 山茱萸(取肉暖火焙乾) 茯神(去皮心搗細於水盆攪濁去浮) 熟地(磁鍋柳木甑蒸之,攤令氣歇拌酒再蒸曬乾,勿犯銅鐵器) 小茴香(酒浸一宿炒) 肉蓯蓉(酒浸一宿,刷去沙土,乳甲劈破中心去白膜) 枸杞子 上為細末各等分,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或白湯亦可,服五日便覺身輕,十日精神爽快,二十日語言輕響,手足便利,一年頭白再黑,行走如飛,久服百病消除,容顏頓加,面如童子。
不老方 用十六七歲女子候該月行經時,用無灰綿紙收之,陰乾剪去白紙,用芝麻油燈燒灰,用童子童女發各三兩,洗淨入罐內,鹽泥固完,大火燒過取出為極細末,同前經灰,每服二分,發灰三分及清白童便一鍾送下。
取童便用十二三歲童子,令服白米湯,每服一碗用棗子二個,先服三碗棗六個,行一時再服一碗棗二個,有便黃色不用,隨即與湯一碗棗二個,再取即清白,方用。
彭祖接命丹 用大附子重二兩二錢一個,或一兩六錢亦可,切薄片夏布包定,甘草二兩、甘遂二兩俱捶碎,二味燒酒二升共浸半日,文武火煮酒幹為度,取起附於、甘草、甘遂不用,加麝香三分,捶千下作二丸,陰乾。
一丸填臍內,七日一換,一丸放黑鉛盒內養之。
此丹暖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卻病久固、返老還童、延年益壽。
固真丸 治腎經虛損,真元不足。
鹿角霜(一斤) 白茯苓(五兩) 鹿角膠(二兩) 上為末,將膠水搜丸桐子大。
空心米湯或酒下百丸。
金主杖鹿角霜丸 (又名班龍珠丸) 益氣力、補精髓、強陽壯陰、固精補腎、滋血補腦,既濟陰陽、尤固元氣,久服延年悅色,面如童少。
鹿角霜(十二兩) 天門冬末(淨) 麥門冬末(淨) 生地末(淨) 熟地末(淨,各二兩,俱如法制) 厚黃柏四兩,先用酒浸一宿焙乾,又以鹽水浸一宿焙乾,碾為細末,淨四兩共前藥未攪勻,外用蜜十二兩煉滴水成珠,入酒化鹿角膠四兩,待溫和前藥搜為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或鹽湯亦可。
各加乾薑一錢五分,炒黑。
仙傳斑龍丸 蜀中有一道人,童顏漆發眉宇疏秀,自歌曰:尾闆不禁滄海竭,九轉神丹都謾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血。
仙人許仲源得受其方。
道人曰:吾餌此藥今壽四百三十二歲,緣汝有仙骨,故此相授。
言訖化白鶴飛去。
許仙後傳於世。
此藥理百病、養五臟、補精髓、壯筋骨、益心志、安魂魄,令人悅懌駐顏轉身,延年益壽。
鹿角霜 鹿角膠各(二十兩) 菟絲子(二十兩,酒浸二日,蒸焙乾為末) 柏子仁(二十兩,去殼淨另研) 熟地(二十兩,酒浸二宿,蒸焙乾為末) 上為細末,將膠用無灰酒磁器內慢火化開煮糊,和杵二千下,丸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添精補髓玉環垂珠丸(忌食諸血物、蔥、蒜,戒房事六十日) 遠志(酒浸甘草水煮) 大蓯蓉(酒浸三日,鹽水洗去甲膜,酥炙) 天門冬(酒浸三日去心) 麥門冬(酒浸三日去心) 生地(米泔水浸一日炒) 熟地(酒浸二日焙乾) 巴戟(酒浸一日去心) 鎖陽(酒浸酥炙) 黃耆(童便浸一日,炒以上各一兩) 大黃(火煨三錢) 京墨(焙存性) 白朮(各五錢) 黃狗腎二副(腰子、股子全用,酥炙焙乾) 槐樹枝(燒存性二兩,隔路交X後蕩著妙) 為細末,酒糊丸。
每服六七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下。
辟穀方(此藥大忌欲事) 大豆(五升,淘淨蒸三遍,去皮為細末) 大麻子(五升,湯浸一宿,漉出蒸三遍,令口開去皮為末) 糯米(五升,淘淨共白茯苓一處蒸熟) 白茯苓(五兩,去皮同糯米蒸熟為末) 先將麻仁末同糯米、茯苓搗如泥,漸入豆末,和勻團如拳大,再入甑蒸。
從初更至半夜後住火,寅時出甑。
午時曬乾為末服,以飽為度。
不得吃一切物,用麻子汁下。
如渴,飲麻子汁,遇應食時用葵菜子三合為末,煎湯放冷服之。
初間吃三五日白米稀粥湯,三日後諸般食飲無避忌。
又方 白茯苓去皮五斤切塊,用白米五鬥水淘淨,入茯苓千中大甑蒸之,米熟為度,去米曬乾;再用米五鬥仍前蒸,米熟去米曬乾為末,以牛乳煉成濃膏,和拌搗作餅曬乾收貯,服之不飢。
可為行兵入山避亂之乾糧最妙。
染須方 五倍子用潔淨不曾沾油小銅鍋一口,磚四塊砌風爐,以鍋置火上入水滾沸,去水待熱量用,倍二兩入鍋炒至白煙濃暖略轉青煙,則倍已黑軟如青精飯一團,此便是火候足時。
先時用青布方尺,水洗扭幹攤地上,將前藥趁熱傾布上,扭成團,腳踏成餅,候冷取出置地上去火氣,其餅劈開,褐色者佳,黑色則無用矣,量鬚髮多寡用。
銅花,以銅敲成片,入猛火中燒透紅淬米醋中,其花自落,百燒百淬,其花積多,其醋漸幹,卻用綿紙攤熱灰上,以醋傾紙上,滲幹取銅花炒燥,研細(諸方皆用銅末獨此方用銅花)。
硇砂透明潔白者佳 明礬用明淨者,生用白及切片炒令黃色 以上五味各研為極細末,每五倍一兩,銅花三錢,硇砂五分,明礬七分,白及四分。
最要明白蓋倍黑則無力,銅多則發黃,礬多則不黑,硇多則爛肉,及多則損發,分毫增減不得。
和勻再研極細,愈細愈佳,以下三味煎湯用: 細茶 石榴皮(酸榴皮尤佳,須陰乾黃色,腐黑者不可用) 訶子(去核用皮) 茶四兩,榴皮一兩二錢,訶皮二錢,水十甌煎至二甌,去渣入鉛罐內聽用,愈久愈好,久則澄沏如黑水矣。
頓藥法 以鉛甌一隻調和藥物,量人茶滷不稠不稀,綿紙封甌人湯鍋頓,令紙濕而將幹開看,藥面生青水四邊水氣盡收柞砂糖香即取起候溫用。
染髮法 先將頭髮用溫湯肥皂洗極淨,揩乾,復用溫湯洗去肥皂餘氣,揩極幹皮肉不潤。
然後將前藥用抿子細細搽上,務令無處不到,候其盡幹,夜分後略略爬動自落,落後溫湯肥皂洗盡。
若根下皮肉有黑色,用綿蘸油擦淨復洗,幹後少用核桃油潤之。
此方贛州董揮使乃生而鬚眉發皆白,不能承襲,後得此方染之始得替職。
一月染一次,久而且黑極,妙方也。
九陽烏須不老丹 血餘(一斤,擇黑潤者用皂莢一斤煎湯洗淨,清水漂過五六次,曬乾置鍋內,用川椒二兩去梗目,與發層層鋪蓋,以小鍋蓋定,鹽泥封固,上用重石壓之。
先用武火煅一炷香,次用文火煅半炷香,以清煙盡力度,冷定取出,有四兩二三錢為則。
童子發更妙) 赤白何首烏(各八兩,竹刀去皮,石器內搗碎,上下用黑豆二升鋪蓋,蒸熟取出曬乾,又蒸又曬,如此五次) 赤茯苓(八兩,去皮切片,牛乳二碗浸一日夜) 白茯苓(八兩,去皮切片,人乳二碗浸一日夜) 破故紙(八兩,酒拌砂鍋內炒香) 當歸(四兩,去尾酒洗) 生地(四兩,酒洗) 菟絲子(四兩,人乳一半,好酒一半,浸一宿取出蒸熟炒香) 熟地(四兩,酒蒸)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空心臨睡各五十丸,白湯或酒下。
忌蘿蔔、蒜、燒酒破血之物。
一方無當歸。
年老加酥炙龜闆四兩;無子加川椒去梗目微炒二兩;痰火加蜜炙黃柏一兩,鹽水炒知母三兩。
用藥酒下。
服烏須丸藥酒方 當歸 生地 川芎 白芍 五加皮 枸杞子(各二兩) 核桃肉 黃柏(炒,各一兩) 砂仁(研,五錢) 小紅棗(去核,百枚) 無灰老酒三十六斤,內分五斤和前藥入瓶內隔湯煮,約酒耗三斤為度,取冷濾去渣,入前藥內淘熟收用。
烏須得效方(又名四制首烏丸) 何首烏大塊者赤白各半,以竹刀去皮搗碎曬乾。
忌鐵器。
如幹者即以米泔水浸一宿待溫透,以竹刀去皮搗碎曬乾羅末聽用。
首烏末一耳子(炒去刺) 牛膝(酒洗) 沙菀蒺藜(炒) 肉蓯蓉(酒洗去、膜,各一兩) 甘州枸杞 白朮(炒) 麥門冬(去心) 當歸 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二兩) 防風(去蘆) 沉香(各五錢) 天麻(一兩) 上銼片,生絹袋盛無灰醇酒九鬥,磁瓶中春浸十日,夏浸七日,秋冬十四日,取出藥袋控幹曬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酒下。
其藥酒午夕夜坐各服三杯,五更服三杯。
百骸快,諸病潛消、身體強壯、鬚髮不變、耳目聰明、牙齒堅固、精神勝常。
保命丹 治虛損,風氣濕痹,心、腹、胃、脅、膀胱疼痛,腰膝無力及膈噎膚燥,瘡癲一切惡症。
並婦女赤白癥瘕。
久服益精潤肌。
胡桃肉 小紅棗(去核) 白蜜各半斤 酥油四兩 蒼朮(炒) 陳皮 厚樸(姜炒) 白朮(炒) 香附(炒) 當歸 砂仁 生地 烏藥 赤白何首烏(竹刀去皮,以上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 破故紙(炒) 白芍(炒) 牛膝(去蘆) 枳殼(炒) 半夏 人參 五加皮 杏仁(去皮) 川椒(去目) 虎脛骨(酥炙,以上各一兩) 甘草 小茴香 獨活 防風 木香 沉香(各五錢) 川芎(八錢) 烏藥 白茯苓(去皮,各一兩) 荊芥(五錢) 上銼片,絹袋盛,堆花燒酒一大壇入藥固封浸百日,取起藥曬乾為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酒下。
其酒空心及午戌時任意服二三盞。
每服一丸,日進一、二次。
外加生地、熟地各一斤,熟地酒浸蒸九次,生地酒浸研爛,加入前藥尤妙。
固本酒 生地 熟地(各八兩) 天門冬(去皮心) 麥門冬(去心,各四兩) 白茯苓 人參(各二兩) 用磁瓶盛好酒十大壺,將前藥切碎人瓶內浸二三日,文武火煮一二時,以酒黑色為度。
如熱去人參五錢。
如下虛或寒將韭子炒重黃色為細末,空心服三五盞,每盞用銅錢炒韭末一錢飲之,婦人下虛寒,久飲能生子,用核桃連皮作引子食之,此藥甚和平。
治勞疾、補虛弱、烏鬚髮,久飲面如童子。
忌蘿蔔、蔥、蒜、豆飯。
四聖不老丹 松脂(透明者一斤四兩,以無灰酒砂鍋內桑柴火煮數沸,竹杖攪稠黏,住火以磁器盛水傾入水內,結塊又復以水煮之九遍,一日煮乾,次日亦如是。
如此者三日,通計二十七遍,其脂瑩然如玉,嘗之不苦不澀乃止。
為細末,淨用十二兩,凡煮脂不宜酒少,少則易乾焦,煮之三分之一,就可傾入水)白茯苓(去皮淨) 黃菊花(家種味甘者,去梗蒂淨) 柏子仁(去殼紙裡捶去油淨,各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五丸,清晨好酒下,修合時必擇天醫、黃道吉星,毋令婦人雞犬見之。
服藥亦擇吉日。
此方雲陽王都完五一翁所傳,雲渠方伯陝西時授之於一總戎,總戎年九十餘。
自幼服此丸,精力倍加,胃氣強健,飲食日增,壽考彌長,秘而不傳,翁懇得之,服之如法,不問寒暑,今年八十有六矣。
行步不筇不仁,而談論膏宜,飲酒可百盞,食飯數碗許,而饈饌果核,盡其席遍,嘗之不輟口,且室禦數女,皆能有子,人以仙稱。
予舟往來,兩度詣翁,而翁始以是方授予,歸筆此以識翁之善雲。
七珍至寶丹 功效甚大,不能細錄,與延壽丹差二味。
何首烏赤白(各一斤,酒浸竹刀刮去皮同牛膝煮) 赤茯苓(一斤,用牛乳五升煮乳幹為度) 川牛膝(半斤,去蘆,同何首烏用黑豆三升,木甑砂鍋蒸) 白茯苓(一斤,用人乳五升煮乳幹為度) 破故紙(半斤,炒香) 當歸(酒浸焙乾) 枸杞子(酒洗淨焙乾,各四兩) 菟絲子(半斤,酒浸研成泥焙乾) 俱不犯鐵器制,共為細末,煉蜜丸雞頭子大。
每服一丸,日進一二服,空心溫酒、午後薑湯、臨臥鹽湯服。
接命丹 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之症,右癱左瘓、中風不語、手足腰體疼痛、動履不便、飲食少進甚效。
人乳二酒盞,梨汁一酒盞傾放錫器內,入湯鍋頓滾熱,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五更後一服。
能消痰補諸虛,生血延壽,乃以人補人,其效無盡。
加其中風不語、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驗。
長春真人保命服食 治五勞七傷、虛損無力、四肢困倦、腳手頑麻、血氣耗散、面黃肌瘦、陽事不升、虛暈噁心、飲食減少。
此藥能補諸虛、添精補髓、滋潤皮膚、充神壯氣、身體輕健、光澤、開胃進食、返老還童、發白再黑、齒落更生神效。
茯苓(去皮) 大門冬(去心) 山藥 熟地 枸杞子 何首烏(去皮) 鹿角膠 麥門冬(去心) 破故紙(炒香淨,各四兩) 乾薑(二兩,煨) 大茴香(一兩,炒) 青鹽(少許) 蓮實(半斤,去皮) 沒石子(十個) 新小米(一升,同茯苓、牛乳煮粥曬乾) 大核桃(淨肉,半斤) 旱蓮草(曬乾,一斤) 上為細末,空心白湯調勻二三匙,日進二服,不拘在家在外,少者一服,老者二服,男女皆同。
長春丹 何首烏(用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切片,赤白各三斤,黑豆拌蒸九次) 白茯苓(去皮為末,水飛去浮,取沉底者曬乾,用粳米鋪蓋,蒸三次) 蒼朮(米泔水浸去粗皮,為片,老米蒸九次) 仙茅(糯米水浸去粗皮,黑豆拌蒸九次) 牛膝(去蘆,黑豆拌蒸三次,酒浸一宿) 上各等分,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忌牛肉、蘿蔔、蔥蒜。
還元丹 安五臟、消百病。
此藥大能令瘦者肥,補虛損,實精髓,固元氣。
黃健牛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作棋子大片,用河水洗數遍,令血味盡仍浸一宿,次日再洗,水清為度。
用無灰好酒入壇內,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焙乾為末,如黃沙為佳。
焦黑無用,每末半斤入後藥一斤。
山藥四兩重(加蔥鹽炒,去蔥鹽為末) 白茯苓(四兩,堅實者) 蓮肉(四兩,去心,蔥鹽炒) 小茴香(二兩,去枝梗微炒香) 上為末和勻,用紅棗不拘多少,湯蒸大爛,皮肉相離,去皮核,研為膏,加好酒入前藥,丸桐子大,曬乾透。
空心溫酒下五十丸,初服日進三服,久則一服。
或丸如彈子大,明幹,每日用好酒一盞,空心細嚼一丸。
還元秋石乳酥丸 秋石(半斤,製法具後。
止同乳粉等分,收秋露數晚,復曬乾聽用) 乳粉(四兩,其曬制之法,乳汁若幹即下銅鍋內煎熬成膏,用大磁盤取起,盛於日下曬之,以水浸於盤下易幹)白茯苓(一斤,為末,以水淘去浮面心梗) 天門冬(洗淨去心曬乾) 人參(去蘆) 熟地(酒浸洗烘乾) 生地(酒浸洗烘乾) 麥門冬(洗淨去心曬乾) 甘州枸杞(淨,各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白滾湯或醇酒下。
制秋石法 用陰陽童便一百斤加大匾皂二十片,同入大鍋內,以桑柴火熬徹,煎成黑滓取起,用大磚就地砌八卦爐一座,中虛廣八寸四分,以大鐵釘三個釘入地三寸三分,高如鼎足樣,上架傾銀紫粉罐一個,仍將前滓入內,用炭火周圍上下擁之,扇,煅待滓通紅煙氣盡為度,取下用器聚之。
如或前滓多而罐小,一爐制不盡,盡幾爐。
煅制畢將鍋洗淨,用清河水同煅過滓投鍋內,煎數沸取起濾去渣,存水聽制。
其濾渣法用磁缽一個,上放筲箕一隻,箕內鋪好綿紙數層,紙上鋪煅過小土塊一層,其上先預放爐旁,稍煅微紅,毋使太過不及,其土上更加紙數層,紙上再加新細布二層隔之,遂將濾下清水入乾淨鍋中,煎熬枯徹,其質如霜雪者乃元精凝結而成秋石也。
水芝丸 補虛益損。
蓮實去皮不拘多少,酒浸一宿,置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乾為末,酒煮糊丸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食前酒下。
神仙救苦丹 專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兼治蟲積。
川椒二斤半,揀去枝目,先將釜一口覆於地上,四圍用刀畫記,取去釜,用炭火燒紅其地,將米醋潑地,用紙攤椒在上,以釜蓋之,良久取出;用煉蜜一斤四兩調椒末成膏,木臼內搗千下,丸桐子大。
每日清晨溫酒下十五丸。
忌五辛。
不宜閉口花椒,半年加至二十丸,一年後加至二十五丸,百無所忌。
枸杞子丸 枸杞子(八兩) 生地(酒洗) 麥門冬(去心) 當歸(酒洗,各四兩) 天門冬(去心) 熟地 鎖陽(各二兩) 芍藥(一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白湯亦可。
外加酒炒黃柏四兩尤妙。
少陽丹 蒼朮乃天之精也,用米泔水浸半日,刮去黑粗皮曬乾,搗碎,羅為細末一斤。
地骨皮乃地之精也,新掘者以溫水洗淨,用槌打扁去心,止取嫩皮曬乾,搗羅為細末一斤。
桑椹乃人之精也,用黑熟者二十斤入磁盆內,以手搓揉揣爛,入絹袋內壓汁去渣,將前二味藥末投入椹汁內,調為稀糊傾入磁罐內,封口置淨棚上,晝採日精,夜採月華,專待日月自然煎乾為度,搗羅為細末,煉蜜丸,赤小豆大。
每服十丸,無灰酒下,日進一二服,服一年發白返黑,三年面如童子,壽與天齊,此藥若總合,恐陰雨損壞,必須旋合,旋曬一二日就幹,採日精月華四十九日,從新為末,如法丸用。
縱使總合亦須用十數大盤分開曬一二日就幹,兔緻雨壞。
金髓煎 枸杞子不拘多少,逐日族採紅熟者,去梗揀淨,即以無灰酒於淨甕內浸,用蠟紙封固緊密勿令透氣,候日數足撈起,石盆內研令極爛,以細布濾去渣,取淨汁同前漬藥酒攪勻,量磁鍋內所盛多少,作數次慢火熬成膏,須不住手攪,恐黏底不勻,候稀稠得所傾出,磁器貯之,勿令洩氣。
每日早晨溫酒半盞,化開二大匙服之,夜臥再服,能使身輕氣壯,可以羽化。
膽槐丹 取槐子去皮納牛膽中令滿,陰乾百日取出。
每服一粒,空心新汲水下,早晚再服,一月內身輕,百日內白髮變黑,久服齒落更生,走步如飛。
女真丹 女真實去梗葉,酒浸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乾,待初伏日入旱蓮草自然汁內浸一日一夜,取出曬乾,夜露日曬至中伏日;又浸旱蓮汁內一日一夜,曬露至未伏日;又入早蓮汁內浸一日夜,曬乾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夜酒送百丸,其功不旬日使膂力加數倍。
又能變白髮為黑,強腰膝,健陰不走,初服後便能使老者無夜起之功。
養元散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燥,慢火炒,令極熟後細羅如飛面。
將蓮肉去心三兩,懷慶山藥三兩,大雞頭實三兩碾末,入米粉內。
每日清晨用一盞,再入白糖二匙或砂糖,用滾湯調食,其味甚佳,可以常食不厭。
參苓造化糕 人參 白茯苓(各四兩) 白朮 蓮肉(去皮心) 山藥 上為細末,用粳米一鬥作末,將前藥和勻,又加白砂糖或蜜蒸糕,火焙之不時食。
八仙添壽丹 能烏鬚髮,壯神強筋骨,調榮衛,久服延年。
何首烏(六兩,竹刀切片) 川牛膝(六兩,同何首烏用黑豆五升,瓦甑蒸一時曬乾,如此九次聽用) 山茱萸肉 知母 柏子仁 黃柏 當歸(酒洗,各四兩) 敗龜闆(酥炙,四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七日後添十丸加至七十丸止。
忌燒酒、蘿蔔、辛辣之物。
龍液膏 堅白茯苓去粗皮,焙乾為細末,擇取上好溪流水浸去筋膜,渣淨復焙乾貯磁罐內,和以真蜂蜜頓銅釜中水煮一日,火用桑柴,水及藥罐之半不可沒肩,製成,空心白滾湯服。
煩郁躁渴,一切下部諸疾可除。
打老兒丸 西川有一大夫,名陳轉運者,到青城山下,見一婦人在高山上望南行走如飛,約年三十餘歲,手執棒一條趕一百歲老兒,轉運問婦人曰:因何打老兒,婦人答曰:是女子之孫,吾乃五百餘歲,老兒一百一十歲,是老兒不肯修煉服藥,所以打之。
轉運下馬跪拜曰:願求此方傳流救濟世人,因名為打老兒丸。
能治五勞七傷,陽事不舉,真氣衰弱,精神短少,小便無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兩腳麻冷不能行走。
石菖蒲(去鬚毛嫩桑枝條拌蒸曬乾,不犯鐵器) 乾山藥(蒸出曬乾) 川牛膝(去頭用黃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一宿。
若無黃精,酒浸三日,漉出細挫焙乾) 遠志(去心甘草湯浸一宿) 巴戟(去心枸杞子湯浸一宿,漉去酒浸一伏時,菊花同焙令黃去菊花) 續斷(去筋酒浸一伏時焙乾) 五味子(蜜浸蒸從已至申,又以漿水浸一宿焙乾) 楮實子(水浸三日去浮者,曬乾酒浸一伏時,湧出蒸從已至亥,焙乾) 杜仲(去皮酥,蜜炒去絲) 山茱萸(取肉暖火焙乾) 茯神(去皮心搗細於水盆攪濁去浮) 熟地(磁鍋柳木甑蒸之,攤令氣歇拌酒再蒸曬乾,勿犯銅鐵器) 小茴香(酒浸一宿炒) 肉蓯蓉(酒浸一宿,刷去沙土,乳甲劈破中心去白膜) 枸杞子 上為細末各等分,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或白湯亦可,服五日便覺身輕,十日精神爽快,二十日語言輕響,手足便利,一年頭白再黑,行走如飛,久服百病消除,容顏頓加,面如童子。
不老方 用十六七歲女子候該月行經時,用無灰綿紙收之,陰乾剪去白紙,用芝麻油燈燒灰,用童子童女發各三兩,洗淨入罐內,鹽泥固完,大火燒過取出為極細末,同前經灰,每服二分,發灰三分及清白童便一鍾送下。
取童便用十二三歲童子,令服白米湯,每服一碗用棗子二個,先服三碗棗六個,行一時再服一碗棗二個,有便黃色不用,隨即與湯一碗棗二個,再取即清白,方用。
彭祖接命丹 用大附子重二兩二錢一個,或一兩六錢亦可,切薄片夏布包定,甘草二兩、甘遂二兩俱捶碎,二味燒酒二升共浸半日,文武火煮酒幹為度,取起附於、甘草、甘遂不用,加麝香三分,捶千下作二丸,陰乾。
一丸填臍內,七日一換,一丸放黑鉛盒內養之。
此丹暖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卻病久固、返老還童、延年益壽。
固真丸 治腎經虛損,真元不足。
鹿角霜(一斤) 白茯苓(五兩) 鹿角膠(二兩) 上為末,將膠水搜丸桐子大。
空心米湯或酒下百丸。
金主杖鹿角霜丸 (又名班龍珠丸) 益氣力、補精髓、強陽壯陰、固精補腎、滋血補腦,既濟陰陽、尤固元氣,久服延年悅色,面如童少。
鹿角霜(十二兩) 天門冬末(淨) 麥門冬末(淨) 生地末(淨) 熟地末(淨,各二兩,俱如法制) 厚黃柏四兩,先用酒浸一宿焙乾,又以鹽水浸一宿焙乾,碾為細末,淨四兩共前藥未攪勻,外用蜜十二兩煉滴水成珠,入酒化鹿角膠四兩,待溫和前藥搜為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或鹽湯亦可。
各加乾薑一錢五分,炒黑。
仙傳斑龍丸 蜀中有一道人,童顏漆發眉宇疏秀,自歌曰:尾闆不禁滄海竭,九轉神丹都謾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血。
仙人許仲源得受其方。
道人曰:吾餌此藥今壽四百三十二歲,緣汝有仙骨,故此相授。
言訖化白鶴飛去。
許仙後傳於世。
此藥理百病、養五臟、補精髓、壯筋骨、益心志、安魂魄,令人悅懌駐顏轉身,延年益壽。
鹿角霜 鹿角膠各(二十兩) 菟絲子(二十兩,酒浸二日,蒸焙乾為末) 柏子仁(二十兩,去殼淨另研) 熟地(二十兩,酒浸二宿,蒸焙乾為末) 上為細末,將膠用無灰酒磁器內慢火化開煮糊,和杵二千下,丸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添精補髓玉環垂珠丸(忌食諸血物、蔥、蒜,戒房事六十日) 遠志(酒浸甘草水煮) 大蓯蓉(酒浸三日,鹽水洗去甲膜,酥炙) 天門冬(酒浸三日去心) 麥門冬(酒浸三日去心) 生地(米泔水浸一日炒) 熟地(酒浸二日焙乾) 巴戟(酒浸一日去心) 鎖陽(酒浸酥炙) 黃耆(童便浸一日,炒以上各一兩) 大黃(火煨三錢) 京墨(焙存性) 白朮(各五錢) 黃狗腎二副(腰子、股子全用,酥炙焙乾) 槐樹枝(燒存性二兩,隔路交X後蕩著妙) 為細末,酒糊丸。
每服六七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下。
辟穀方(此藥大忌欲事) 大豆(五升,淘淨蒸三遍,去皮為細末) 大麻子(五升,湯浸一宿,漉出蒸三遍,令口開去皮為末) 糯米(五升,淘淨共白茯苓一處蒸熟) 白茯苓(五兩,去皮同糯米蒸熟為末) 先將麻仁末同糯米、茯苓搗如泥,漸入豆末,和勻團如拳大,再入甑蒸。
從初更至半夜後住火,寅時出甑。
午時曬乾為末服,以飽為度。
不得吃一切物,用麻子汁下。
如渴,飲麻子汁,遇應食時用葵菜子三合為末,煎湯放冷服之。
初間吃三五日白米稀粥湯,三日後諸般食飲無避忌。
又方 白茯苓去皮五斤切塊,用白米五鬥水淘淨,入茯苓千中大甑蒸之,米熟為度,去米曬乾;再用米五鬥仍前蒸,米熟去米曬乾為末,以牛乳煉成濃膏,和拌搗作餅曬乾收貯,服之不飢。
可為行兵入山避亂之乾糧最妙。
染須方 五倍子用潔淨不曾沾油小銅鍋一口,磚四塊砌風爐,以鍋置火上入水滾沸,去水待熱量用,倍二兩入鍋炒至白煙濃暖略轉青煙,則倍已黑軟如青精飯一團,此便是火候足時。
先時用青布方尺,水洗扭幹攤地上,將前藥趁熱傾布上,扭成團,腳踏成餅,候冷取出置地上去火氣,其餅劈開,褐色者佳,黑色則無用矣,量鬚髮多寡用。
銅花,以銅敲成片,入猛火中燒透紅淬米醋中,其花自落,百燒百淬,其花積多,其醋漸幹,卻用綿紙攤熱灰上,以醋傾紙上,滲幹取銅花炒燥,研細(諸方皆用銅末獨此方用銅花)。
硇砂透明潔白者佳 明礬用明淨者,生用白及切片炒令黃色 以上五味各研為極細末,每五倍一兩,銅花三錢,硇砂五分,明礬七分,白及四分。
最要明白蓋倍黑則無力,銅多則發黃,礬多則不黑,硇多則爛肉,及多則損發,分毫增減不得。
和勻再研極細,愈細愈佳,以下三味煎湯用: 細茶 石榴皮(酸榴皮尤佳,須陰乾黃色,腐黑者不可用) 訶子(去核用皮) 茶四兩,榴皮一兩二錢,訶皮二錢,水十甌煎至二甌,去渣入鉛罐內聽用,愈久愈好,久則澄沏如黑水矣。
頓藥法 以鉛甌一隻調和藥物,量人茶滷不稠不稀,綿紙封甌人湯鍋頓,令紙濕而將幹開看,藥面生青水四邊水氣盡收柞砂糖香即取起候溫用。
染髮法 先將頭髮用溫湯肥皂洗極淨,揩乾,復用溫湯洗去肥皂餘氣,揩極幹皮肉不潤。
然後將前藥用抿子細細搽上,務令無處不到,候其盡幹,夜分後略略爬動自落,落後溫湯肥皂洗盡。
若根下皮肉有黑色,用綿蘸油擦淨復洗,幹後少用核桃油潤之。
此方贛州董揮使乃生而鬚眉發皆白,不能承襲,後得此方染之始得替職。
一月染一次,久而且黑極,妙方也。
九陽烏須不老丹 血餘(一斤,擇黑潤者用皂莢一斤煎湯洗淨,清水漂過五六次,曬乾置鍋內,用川椒二兩去梗目,與發層層鋪蓋,以小鍋蓋定,鹽泥封固,上用重石壓之。
先用武火煅一炷香,次用文火煅半炷香,以清煙盡力度,冷定取出,有四兩二三錢為則。
童子發更妙) 赤白何首烏(各八兩,竹刀去皮,石器內搗碎,上下用黑豆二升鋪蓋,蒸熟取出曬乾,又蒸又曬,如此五次) 赤茯苓(八兩,去皮切片,牛乳二碗浸一日夜) 白茯苓(八兩,去皮切片,人乳二碗浸一日夜) 破故紙(八兩,酒拌砂鍋內炒香) 當歸(四兩,去尾酒洗) 生地(四兩,酒洗) 菟絲子(四兩,人乳一半,好酒一半,浸一宿取出蒸熟炒香) 熟地(四兩,酒蒸)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空心臨睡各五十丸,白湯或酒下。
忌蘿蔔、蒜、燒酒破血之物。
一方無當歸。
年老加酥炙龜闆四兩;無子加川椒去梗目微炒二兩;痰火加蜜炙黃柏一兩,鹽水炒知母三兩。
用藥酒下。
服烏須丸藥酒方 當歸 生地 川芎 白芍 五加皮 枸杞子(各二兩) 核桃肉 黃柏(炒,各一兩) 砂仁(研,五錢) 小紅棗(去核,百枚) 無灰老酒三十六斤,內分五斤和前藥入瓶內隔湯煮,約酒耗三斤為度,取冷濾去渣,入前藥內淘熟收用。
烏須得效方(又名四制首烏丸) 何首烏大塊者赤白各半,以竹刀去皮搗碎曬乾。
忌鐵器。
如幹者即以米泔水浸一宿待溫透,以竹刀去皮搗碎曬乾羅末聽用。
首烏末一耳子(炒去刺) 牛膝(酒洗) 沙菀蒺藜(炒) 肉蓯蓉(酒洗去、膜,各一兩) 甘州枸杞 白朮(炒) 麥門冬(去心) 當歸 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二兩) 防風(去蘆) 沉香(各五錢) 天麻(一兩) 上銼片,生絹袋盛無灰醇酒九鬥,磁瓶中春浸十日,夏浸七日,秋冬十四日,取出藥袋控幹曬為末,煉蜜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酒下。
其藥酒午夕夜坐各服三杯,五更服三杯。
百骸快,諸病潛消、身體強壯、鬚髮不變、耳目聰明、牙齒堅固、精神勝常。
保命丹 治虛損,風氣濕痹,心、腹、胃、脅、膀胱疼痛,腰膝無力及膈噎膚燥,瘡癲一切惡症。
並婦女赤白癥瘕。
久服益精潤肌。
胡桃肉 小紅棗(去核) 白蜜各半斤 酥油四兩 蒼朮(炒) 陳皮 厚樸(姜炒) 白朮(炒) 香附(炒) 當歸 砂仁 生地 烏藥 赤白何首烏(竹刀去皮,以上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 破故紙(炒) 白芍(炒) 牛膝(去蘆) 枳殼(炒) 半夏 人參 五加皮 杏仁(去皮) 川椒(去目) 虎脛骨(酥炙,以上各一兩) 甘草 小茴香 獨活 防風 木香 沉香(各五錢) 川芎(八錢) 烏藥 白茯苓(去皮,各一兩) 荊芥(五錢) 上銼片,絹袋盛,堆花燒酒一大壇入藥固封浸百日,取起藥曬乾為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酒下。
其酒空心及午戌時任意服二三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