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訂願體醫話良方

關燈
坐功服氣,往往緻疾損目,人能清心寡慾,無暴怒,無過思,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譬如火爐,置風中則易滅,置靜室則難燼,此是定理。

     俞桂庭曰:《閱微草堂筆記》雲:金石燥烈,益以火力,亢陽鼓盪,血脈僨張,故筋力似倍加強壯,而消爍真氣,伏禍亦深。

    觀藝花者培以硫黃,則冒寒吐蕊,然盛開之後,其樹必枯。

    蓋鬱熱蒸於下,則精華湧於上,湧盡則立槁耳。

    《參同契》爐鼎鉛汞,皆是寓名,方士轉相附會,貽害無窮,而不知神仙惟有丹訣,無丹方也。

    觀此,則《本草經》之長生不死雲雲,皆後人附會也。

     人知參能補人,不知亦能害人。

    貴介之家,平日淫欲,事所時有,一當病發,即疑為虛,重投人參,大寒大熱俱伏在內,始而以參治病,既而用藥治參,病可治,參難治,是兩病也。

    雖有扁鵲,莫措其手,慎之慎之。

     俞桂庭曰:藥之弊,莫甚於參,富貴人之不死於參者鮮矣。

    史君之話,可謂洞見癥結。

     糞清值錢,不過以其歲月久耳,人多略而不置,使每年收貯數壇,待澄清之日,廣行利濟,在受者不虛其假,與者不傷其惠,亦何憚而不為耶?於是在小莊收藏數十壇,每年臘月,以新易舊,取用源源,不獨痘門熱證之要藥,更救一切服毒,以此推廣,不費之惠,豈止一端。

    今將奉送金汁小引附刻於後,願同志者仿而行之。

    引曰:金汁一種,痘門熱證,在所必需,服毒垂危,尤難猝辦,臨時即用,重價購求,尤恐真偽莫辨,難以取效,豈不誤事?無力之家,偏僻之處,更難剋期應用,不佞曾於小莊埋制數壇,願以濟世,凡遇貧而難覓者,幸為指引,以便相贈,但為數有限,望囑其量證多寡取用,庶不緻浪擲可惜耳!此乃惠而不費之舉,非敢博利濟之功也。

     俞桂庭曰:史君孳孳為善,體貼入微,讀其書,可想見其為人。

    惜餘生也晚,不能負笈從遊,然千載之後,猶可聞風而與人之善心焉。

    所雲不費之惠,豈止一端,他如膽星亦屬易制,冬月醃芥滷亦可壇埋,野菊花與木芙蓉之葉,年年可採,龍眼之核,隨時可蓄,不費錢而又不費力,皆可以治大證。

    諸如此類,仁者識之。

     倉卒救人方藥,凡友人相傳用之有效者,刊之惟恐不速,惟願見餘書者,廣為告布,雖客程旅舍,亦宜抄而黏壁,使人人知有救急之法,必有因此而全活者矣,傳方者豈無功乎? 解砒霜毒 糞清灌之最妙。

     真綠豆粉、淨黃泥(各四兩,俱細篩),生雞子清九個,三共一處,以浸綠豆冷水和稀服。

    若有黑羊血,再合碗許更妙。

     凡服砒之人,不可令其睡臥,恐毒流四肢難治,愈後百日內,忌菸酒姜椒煎炒一切辛熱之物,方無後患。

     俞桂庭增補: 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立活。

    如無鮮者,用乾子煎湯冷服亦可,或以防風一二兩,煎湯浸冷灌之。

     雞子一二十個打散,入明礬末三錢,攪勻,灌下即吐出。

     大黃(二兩)、生甘草(五錢)、白礬(一兩)、當歸(三兩),水煎數碗冷飲之,立時大吐或大瀉而生,否則毒入於臟而死。

     黑鉛(四兩),用井水於石上磨出黑汁,隨磨隨灌,候吐盡方無患。

     解銀銪水毒 烏梅煎濃湯服,即解。

     俞按:銪,銀腳也。

    一作釉,或作黝。

    性主腐爛皮肉,今人每用以去痣,點之即落。

    此物入腸胃,非比砒藥諸毒之酷烈,並無唇齒豁裂,七竅流血之外傷可以覈驗,系黏著腸胃,漸漸腐爛,令人如患病狀,或半月一月而死,仍無傷痕可據。

    《洗冤錄》中如此說。

     生羊血灌之,吐盡即解。

     黃泥水服二碗可解。

     每日用飴糖四兩作小丸,不時以真麻油吞下,亦可瀉其毒出,須患者服過百日外,方無慮。

     解鹽滷毒 宜先搗肥皂汁,和水灌之即吐。

    如吐未盡,灌熟豆腐漿,少頃即吐如腐形而愈。

     雞蛋一二十個打散,入生大黃末五錢攪勻,徐徐灌下,以利下即愈。

    (以下俞增。

    ) 白糖霜多吃即解。

     解河豚魚毒 多服金汁即解,或以香油灌之,吐出即愈。

     橄欖煎濃湯服。

    (以下俞增。

    ) 槐花煎服。

     解野蕈毒 多服金汁即解,或以地漿灌之。

     橄欖搗為泥食之。

    (以下俞增。

    ) 甘草汁磨紫金錠服。

     附解鴉片毒 自鴉片煙之毒流行,而於水、火、刀、繩、砒、滷之外,更添一速死之途,且近今之煙,無地無之。

    其死於此者,反較水、火、砒、繩為尤眾也。

    殊不知此物雖毒,而向吸其煙者,久已與臟腑之氣相習,即素不吸此而體氣堅強,或服煙尚少,毒不甚重者,治之得法,竟可復甦,故凡服煙而死者,雖氣絕亦多可救。

    邇來廣東新刻套闆《洗冤錄》內,明著救治方法,曰輕者心中發躁,但用活鴨血或糞汁,或醬油,或涼水,或明礬、雄黃研末,若服皂煎湯,灌之無弗愈者。

    若服多毒重,身冷氣絕,似乎已死,但肢體柔軟,則藏府經絡之氣仍是流通,實在未死,速將屍安放陰冷無太陽之地。

    (一經日照,即不可救。

    )撬開牙齒,用箸橫在屍口,將金汁或涼水頻頻灌之,再以冷水在胸前摩擦,仍將頭髮解散,浸在冷水盆內,自然漸活。

    曾目擊救愈多人,凡七日之內,身不僵硬者,切弗棺斂雲。

    夫《洗冤錄》為官中驗用之書,非無稽傳說可比,倘肯廣為流播,實今世活人第一要事,試思未死活埋之苦,則傳播之心不能已矣。

    (辛亥秋月存心堂補。

    ) 雄按:身不僵硬,切勿棺斂一語,凡一切卒死之證,皆宜遵此,未死而誤斂者,豈獨服生煙之人耶?噫!再按:觀《洗冤錄》救治之法,則鴉片煙性之熱毒,等於砒鴆,故一經日照,即不可救,而世人謂其性冷,豈不妄乎? 附解鶴頂鴆羽毒,糯米煮粥搗爛,過量啜之,極效。

     魚刺鯁喉 多食橄欖即下,橄欖核磨服亦可。

     大蒜一瓣,切去大頭,鯁左塞右鼻,鯁右塞左鼻。

    (以下俞增。

    ) 南硼砂一塊,含化咽汁。

     象牙屑一錢,蜜水調下,並治諸刺鯁喉,即諸刺入肉者,水調敷之立出。

     凡鯁某魚之骨,即取某魚生眼珠,以腐皮裹之,吞下即愈。

     諸骨鯁 醋煎草果、澤瀉,飲之即下。

     砂糖煎威靈仙亦可。

     砂糖和馬屁勃服之亦可。

     竹刺鯁喉 老絲瓜燒灰,酒服三錢立消。

    (以下俞增。

    ) 食幹飴糖亦可。

     稻芒著喉,頓食飴糖即愈。

     木屑搶喉,以鐵斧磨水灌之。

     發繞喉,以自己亂髮燒灰一錢,白湯下。

     誤吞金銀銅錫 先飲生鴨血杯許,再多食炒蠶豆,不切炒韭菜,其物從大便而下。

    (誤吞鐵亦用此方。

    ) 誤吞錢。

    多食鳧茈即化。

    (鳧茈即荸臍,一名地慄。

    ) 艾蒿一把,水五升,煎一升,頓服便下。

    (以下俞增。

    ) 雞骨炭,研末三錢,砂糖調服。

     羊脛骨燒灰,研服二錢,地慄汁調下。

     誤吞鐵物,剝新炭皮研末,調粥三碗食之,自下。

     誤吞水銀,麻油八兩頓服之,或拌飯食,自能解出。

     救縊死 凡自縊之人,若繩細痕深者,最稱難救。

    又雲:旦至夜者易救,暮到天明者難治,須急令人抱住,將結解開,切勿割斷繩子。

    將屍安放平地,令一人坐於頭前,腳踏其兩肩,揪髮向上,不可使頭低下,揉其頸痕,拈圓氣管,摩按胸腹,令一人以膝蓋,或手厚裹衣服緊緊塞住穀道,婦人拼抵其陰戶,勿令洩氣,若手腳已經僵直,須為屈伸摩按,再以兩管吹氣入耳內,以一人口對縊人之口接其氣,研生半夏末,或皂角末,吹鼻中。

    以針尖刺人中穴,以艾灸足心湧泉穴,男左女右各三壯;刺雞冠血滴入口中,以安心神,男用雌,女用雄。

    再以生薑湯化蘇合丸灌之,如無蘇合丸,以濃薑湯灌之。

    其一切治法,必待氣從口出,呼吸眼開,方可歇手。

    甦醒後,隻宜少飲粥湯潤其咽喉,不可驟與飯食,依此拯救,雖身冷者,亦可十全二三。

    如有真山羊血二三分,研極細,酒調灌下立活。

     救刎死 自刎之人,食管斷可治,氣管斷難治。

    蓋人之食管居前,氣管居後,刎之太深,則二管俱斷,故必死。

    若止食管斷,氣管微破者猶可救全。

    要知覺早,乘其氣未絕,額未冷,急將其頭扶住,用熟針穿絲線,縫於刀口皮內之膜上,往回間花縫。

    據方書用桃花散、降香末、松香末糝治,奈一時不能即得。

    倉卒之際,延醫莫及,急將活雄雞一二隻,扯下熱雞皮,(冷則無用。

    )將線縫刀口周圍纏護,外用軟絹帛並棉花紮之,再用女人舊布裹腳周圍纏五六轉,勿使洩氣,其中自然合而為一。

    令患者仰臥,以高枕枕之,使刀口不開,冬夏避風,衣被蓋暖,若氣能以口鼻通出,進糜粥及參湯接補元氣,再請明醫診視,待後如何解洗換藥,如何收口調治。

    如玉紅膏、生肌散,總聽醫家酌用,方不備載,載亦不易修合也。

     俞按:桃花散,用石灰二升,大黃四兩切片,同炒,俟灰至桃紅色,去大黃,將灰細篩,收貯瓶內,過月餘,去火氣,方可應用。

    此散最能止血,為金瘡聖藥,價廉功敏,極宜制送。

    刎喉者,縫口即糝,後若日漸潰爛,以蔥湯洗去之,貼以象皮膏自斂。

     又按:凡殺傷不透膜者,用烏鰂骨或龍骨為末敷瘡口上,血立止即蘇。

    內膜末損者,急取蔥白搗爛,熱鍋炒熟,遍敷傷處,冷則再換,雖氣絕者,猶可救活。

     刎傷能咳一聲者,喉未斷也,慎勿用膏藥等物,止以舊氈帽邊燒灰傅之,晚間用茶洗去膿穢,自然漸愈。

     救溺死 溺死者,夏月易救,冬月較難。

    撈起時用牛一隻,將溺人橫覆牛背之上,兩邊使人扶住,牽牛徐行,腹中之水自然從口中及大小便而出,以生薑擦牙即活。

    口噤者,撬開橫一箸於牙關,使可出水,再以竹管吹其兩耳,研生半夏末吹其鼻中,皂角末綿裹納入下部,蘇合丸或生薑汁灌入口內。

    若無牛,以活人仰臥,將溺人橫覆於活人身上,令活人微微搖動,水亦可出。

    若活人不能為之,可用水缸傾側,將溺人橫覆缸上,輕輕搖動其缸,水亦易出。

    或覆釜於地,以溺人臍對鍋臍俯臥,令人手托其頭,水亦可出。

    如在冬月,急將濕衣解去,一面炒鹽,用布包熨臍,一面厚鋪被褥,取竈內無火草灰,多多鋪於被褥之上,將溺人覆臥灰面,腹下以棉枕墊之,仍以草灰厚蓋於渾身,然後再加蓋被褥,但勿使灰迷於眼內。

    其撬口銜箸,吹耳鼻灌藥等治,俱照前法治之。

    夏月醒後,宜少飲米湯;冬月醒後,宜少飲溫酒,速令生人脫貼身衣服衣之,宜暖蓋,忌火烘。

     救凍死 凡凍死之人,切忌熱水火烘,急用大鍋炒灰,盛布袋內,放在心口,並熨臍腹之間,袋須數個,冷即更換,灌以溫酒薑湯,或用厚棉被將凍人捲住睡臥,使二人推來轉去,俟血脈和通,一身漸溫則活。

    如無被,草蓆亦可。

     救熱死 中暑昏悶,途中熱死者,不可與冷水吃,不可令臥冷地,當急移陰處,用大蒜搗爛,加路上熱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熱土擁臍作窩,令眾人尿於其中,使暖氣透臍即活。

     救壓死 摧壓跌打,從高墜下,落馬撲車,竹木所磕損傷者,皆瘀血凝滯,其大小便通者輕,不通者重,可用淡豆豉一合煎湯飲之,或用生薑汁同麻油和勻溫服之,再將淨土五升蒸熱,以舊布重裹,分為二包,更換熨之,不可太熱,恐傷破肉,痛止則已。

    若骨節打折脫離,搗生蟹極爛,用熱酒傾入,任量飲之,即以蟹渣敷患處,如無生蟹,幹蟹燒灰,酒服亦可;或用大蟾蜍,搗如泥縛定,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