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又方:每雞子一個,入貝母末三匙,蒸熟,夏枯草湯或銀花湯下。

     癭氣頸腫。

    久不消。

     海帶、海藻、貝母、青皮、陳皮等分。

    為末,蜜丸。

    食後噙咽。

     項腫與頭相統,按之堅硬。

     服漏蘆煎湯,服一劑即消。

     項上生五色瘡,如櫻桃大,破則項皮斷。

     逐日飲牛乳。

     對口瘡。

     鮮茄蒂七個,若幹重,加鮮首烏同分量。

    水一鍾半,煎服。

    乾者亦可。

     又方:白菊、甘草各四兩。

    煎服。

     又方:枸橘三枚。

    焙,黃酒沖服。

    微醉,蓋被取汗。

     瘰癧。

     煅牡蠣四兩,玄參三兩。

    俱研末,麵糊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酒下,日三。

     又方:天名精五六枝。

    同鯽魚煮熟,飲汁數次,自愈。

     又方:三桑葉。

    曬乾,為末。

    赤砂糖調服數兩。

     又方:牛皮膠四兩(牡蠣粉拌炒成珠),土貝母八兩。

    共研末,水法丸,如綠豆大。

    早、晚用昆布、海藻各一錢五分,煎湯下三錢,不論已破、未破,均效。

     又方;土貝母、白芷各五錢。

    共研為細末。

    糖霜調陳酒下三錢。

     又方:胡桃一枚。

    劈做兩半,一半挖去肉,蟬蛻塞實,對合,山泥包好,煅,研細。

    陳酒下,每日服一枚。

     瘰癧結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

     何首烏根。

    洗淨,日日生嚼,並取葉搗塗。

     瘰癧未破。

     野菊花根。

    搗爛,煎酒服,以渣封之。

     瘰癧初起。

     用海藻、昆布。

    洗淨,浸酒服,滓敷。

     又方:以野菊花根。

    擂酒服,滓敷。

     又方:用殭蠶為末。

    每日水調五分,服一月,愈。

     瘰癧、馬刀。

     胡桃。

    劈開,去皮,入去鉤全蠍一尾,合好,紮緊,瓦上炙存性,研。

    每日一枚,溫酒調下,至愈即止。

     頸項、頦下、耳前後結核累塊連珠癧串,不疼,或微疼,破皮赤潰爛,久不收口。

     真香梗芋艿十斤,去皮,勿烘,切片,曬極燥,磨末,開水法丸。

    每服三錢,甜酒送下,或米湯下,效。

     背門 發背初起疑似者。

     便以秦艽、牛乳煎服,快利即愈。

     背疸初發。

     牛皮膠。

    新瓦上燒存性,研末。

    酒二盞服。

     發背,一切瘡毒,已成未成,但焮痛者。

     槐花四五兩。

    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滓,熱服。

    又治濕熱瘡疥、腸風、痔漏諸瘡作痛,效。

     發背。

     用金銀藤五六兩。

    搗爛,入熱酒一鍾,攪勻取汁,黃酒溫服,渣罨患處。

     又方:大甘草一兩。

    微炙,搗碎,水一升浸,器上橫刀,置露中經宿,平明攪令沫出,吹沫服。

     又方:幹柞木葉、乾荷蒂、幹萱草根、地榆、甘草節各四兩。

    細銼。

    每服五錢,水二碗,早、晚各一服,未成即散,已成即輕。

    忌一切毒物。

     肘腋門 腋臭。

     白豆仁、丁香、藿香葉、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沉香各一兩,香附二兩,甘松、當歸各五錢,檳榔二枚。

    為末,煉蜜丸,豆大,瓷器封盛。

    每日含三丸,夜一丸,咽汁。

    忌五辛、炙煿之物。

    兼服二冬膏,久餌不耗真氣。

     腋下臭。

     五更時取精豬肉二大片,以甘遂末一兩拌之,挾腋下,至天明以甘草一兩煎湯飲,良久,瀉出穢物,棄野外,依法三五次,愈。

    密陀僧、糊粉之類皆塞竅,以治其末耳。

     脅門 脅痛。

     大瓜蔞一個(連皮搗爛),粉甘草二錢,紅花七分。

    煎服。

     又方:地膚子。

    為末。

    酒服二錢。

     脅痛氣結。

     用玄胡索(去皮)、金鈴子(去核)等分。

    焙,研細末。

    以旋覆花湯下二錢,效。

     脅下刺痛。

     小茴香一兩(炒),枳殼五錢(麩炒)。

    為末。

    每服二錢,鹽酒調下,效。

     風脅痛。

     防風。

    水煎服。

     胸脅痛滿。

     羚羊角。

    燒灰。

    水服一匙。

     兩脅痛。

     枳殼。

    煎服、末服並佳。

     痰飲結聚,兩脅脹痛。

     旋覆花。

    水煎服。

     瘀血在脅下,堅痛。

     蠐螬。

    焙,為末。

    和酒服。

     腎氣衝脅,如刀刺痛,喘息不得。

     生茴香。

    搗汁一合,投熱酒一合,和服。

     腰脅卒痛。

     大豆(炒)二升。

    酒三升,煮二升,頓服。

     胸門 胸痹痛如錐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徹背。

     生韭或根五斤。

    搗汁服。

     膈氣疼痛。

     壁上陳白螺螄。

    燒,研。

    每服一錢,酒下,效。

     胸痛瘥而復發。

     韭根五升。

    搗汁飲。

     胸間潰竅,咳則膿血相應而出。

     參、耆,當加清熱排膿藥服。

     心坎門 寒熱相乘於心胃間,心痛。

     黃連一錢平心火,附子一錢去胃寒,生白芍五錢入肝平木,不使克胃,又去郁。

    諸藥不效,服此效。

     心氣作痛。

     雞子一枚。

    打破,醋兩合調服。

     心痛。

     硃砂、枯明礬等分。

    為末。

    沸湯服。

     又方:山羊血一分。

    燒酒化下。

     心氣疼痛。

     綠豆二十一粒,胡椒十四粒。

    同研。

    白湯調服,即止。

     一切心痛。

     大馬兜鈴一個。

    燈上燒,研末。

    溫酒服,效。

     卒心氣痛。

     鐺墨二錢。

    熱小便調下。

     卒熱心痛。

     生麻油一合服。

     又方:炒五靈脂錢半,炮乾薑三分。

    為末。

    熱酒服。

     卒心急痛,牙關緊閉欲絕。

     老蔥白五莖。

    去皮須,搗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兩,效。

     心痛不可忍。

     晚蠶沙一兩。

    滾湯泡過,濾取清水服, 蛔蟲心痛。

     用六畜心。

    生切,作四臠,縱橫割,路夾硃砂或雄黃於中,吞之。

     蛔蟲心痛如刺,口吐清水。

     白熟艾一升。

    水三升,煮服。

    或生艾搗汁,五更食香脯一片,乃飲汁。

     中惡心痛。

     鐺墨五錢,鹽一錢。

    同研勻。

    熱水一盞調下。

     冷熱心痛。

     伏龍肝末一匙。

    熱以水服,冷以酒服。

     心痛不止。

     敗筆頭三個。

    燒灰。

    無根水服,效。

     積年心痛不可忍。

     濃煮小蒜,食飽,勿著鹽,效。

     心頭痛欲死不可忍。

     良薑、厚樸、薑汁、炒靈脂各等分。

    為末。

    每一錢,醋湯下。

     心痹痛。

     用良薑、檳榔等分。

    俱炒,為末。

    米湯調服。

     心痹痛,服藥已止而復痛。

     可用玄明粉一服,立止。

     心痹氣痛,氣實有痰。

     煅牡蠣粉。

    酒服二錢。

     心痛,實胃口痛也。

    若真心痛,不治。

     高良薑(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

    病因寒得者,薑末二錢,香附末一錢;因怒起者,香附末二錢,良薑一錢;兼有者,各用錢五分。

    以米湯加入生薑汁一匙、食鹽一撚服,痛止後,用剷刀挑鹽一撮,火上燒紅,泡湯服,井服大棗數枚,效。

     心腹諸痛。

     用玄胡索、五靈脂、草豆蔻仁(飯包煨)、沒藥等分。

    為細末。

    每用二三錢,熱酒調下,效。

     婦人心痛。

     丹參一兩,檀香一錢,砂仁一錢。

    煎八分,服。

     奔豚氣痛。

     薤白。

    搗汁飲。

     心中硬,按之則無,常覺膨滿,多食則吐,氣引前後,噫呃不除,由思慮過多,氣不以時而行則結滯,謂之結氣。

     人參一兩,橘皮(去白)四兩。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每米飲下五六十丸。

     神志門 忽覺自身作兩人並臥,不別真假,不語,問亦無對,乃是離魂。

     辰砂、人參、茯苓。

    煎濃湯服。

    真者氣爽,假者自化。

     情志門 憂鬱不伸,胸膈不寬。

     貝母(去心)。

    薑汁炒,研,薑汁面和丸。

    每服七十丸。

     心憂鬱積,氣悶不散。

     番紅花活血,久服令人心喜。

     病笑不休。

     滄鹽。

    煅赤,研,入河水煎沸,啜之,探吐熱痰,愈。

     婦人好哭悲傷,顛狂罵人,如有鬼神,自己不知其故,臟躁之症也。

     生甘草一兩,小麥一升,紅棗十枚。

    水六升,煮三升,分三次服。

     小兒初生,晝夜啼哭不止,成癇,胎寒也。

     當歸末如豆大,同乳汁灌之。

     小兒夜啼。

     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以此哺兒。

     又方:青黛。

    水研服。

     小兒驚啼。

     雞屎白。

    熬,末。

    以乳服之,佳。

     怔忡驚悸門 膽寒睡臥不安,心多驚悸。

     炒酸棗仁一兩。

    為末。

    每服二錢,竹葉煎湯調服。

     心腎不交,怔忡無寐。

     川連五錢,桂心五分。

    研細,白蜜丸。

    空心淡鹽湯下。

     魂魄不安。

     真珠末豆大一粒,蜜一蜆殼。

    和服,日三次。

     小兒受驚,舉動失常。

     密陀僧。

    研末。

    茶清調服三四分。

     又方:陳膽星九分,辰砂(水飛)一分。

    研勻。

    竹瀝半杯,生薑汁一小匙,調麥冬一錢,橘紅八分,薄荷腦一分,煎湯,衝入和服。

     健忘門 健忘。

     遠志、石菖蒲。

    煎湯代茗。

     心神過擾,營血耗傷,不寐,善忘,悲愁不樂。

     甘草一錢,小麥三錢,紅棗七枚(每枚以銀針刺七孔),野百合七錢,蓮子心七分。

    水煎,去滓,入青鹽一分服。

     煩躁門 卒然煩熱。

     白鴨肉。

    和蔥、豉煮汁飲。

     五心煩熱。

     胡黃連末。

    米飲服一錢。

     胸中邪熱,煩悶。

     蟶肉。

    煮飯後食之。

     熱攻心煩,恍惚。

     牛蒡根。

    搗汁一升,食後分為二服。

     心痹,心煩內熱。

     茜根。

    煮汁服。

     煩渴。

     生蘿蔔。

    搗濾汁,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飲。

     時氣煩渴。

     生藕汁一盞,生蜜一合。

    和勻細服。

     骨蒸煩熱。

     青蒿一握,豬膽汁一枚,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炒)。

    以童便一大盞,煎五分,空心溫服。

     昏迷門 小兒聞雷即香倒。

     人參、當歸身、麥冬,少入五味子。

    熬膏服。

     癲狂門 諸般瘋狂癲癇,痰迷心竅等症。

     川鬱金一錢,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白礬三錢。

    為末,以不落水豬心血搗為丸,硃砂為衣,如桂圓大。

    每日以石菖蒲五分煎湯送一丸。

     癲狂。

     甜瓜蒂細末二分。

    早晨井華水下,一食頃,含砂糖一塊,良久涎如水出,涎盡食粥。

     卒發狂癲。

     燒自經死繩末。

    水服一匙,或陳蒲煮汁下。

     又方:硃砂末。

    酒調服。

     狂癲謬亂,不識人。

     伏龍肝末。

    水服一匙,每日三服。

     狂邪風癲,不避水火。

     苦參五斤。

    蜜和丸,如酸棗大。

    每服十丸,薄荷湯化下。

     狂發欲走,或自高貴稱神,或悲泣呻吟,此為邪祟。

     蠶紙。

    燒灰。

    酒下一匙。

     傷寒發狂,踰垣上屋。

     寒水石二錢,黃連一錢。

    為末。

    煎甘草冷服。

     熱病發狂,奔走似癲,如見鬼神,久不得汗及不知人事者。

     以人中黃人大罐內,泥固,煅半日,去火毒,研末。

    新汲水服三錢,未退再服。

     有痰癲狂。

     鬱金一兩,明礬三兩。

    共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白滾湯送下。

     陽狂,痰迷心竅。

     犀黃三分,水飛神砂一分,巴豆霜三分,白礬三分。

    研細末,加米粉作二十丸,硃砂為衣。

    每服一丸,溫水下,必吐瀉,不愈再服,效。

     邪狂橫暴。

     用苦參為末,蜜丸。

    茶清下。

     邪附而癲。

     燒蠶蛻紙灰。

    酒調服。

    或於手拇指甲下針之血出。

     癲風邪祟。

     用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青靛淨花二錢。

    以豬心血糊為丸。

    每用茶下二十丸,甚者不過三服。

     羊癲瘋。

     橄欖。

    熬膏服。

     小兒狂語,夜後便發。

     竹瀝。

    夜服二合。

     病笑不休。

     滄鹽。

    煅赤,研,入河水煎沸,啜,探吐。

     癇門 卒得癇疾。

     鉤藤、炙甘草各二錢。

    水五合,煎一合,每用棗許,日三五度。

     癇證,俗呼羊癲風。

     經霜老茶葉一兩,明礬五錢。

    為細末,水法丸,辰砂為衣。

    每三錢,開水下三服,全愈。

     又方:二陳湯加青皮、丹皮、石菖蒲、辰砂。

    煎服,效。

     羊頭瘋。

     好松蘿茶、晉礬各一斤。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滾湯下。

     犬癇。

     黑犬齒。

    磨汁服。

     小兒牛癇。

     白牛屎中豆。

    日日服之。

     小兒發癇。

     緊小乾蠍四十九枚。

    以四葉薄荷包一蠍,綿線系,合共四十九包,火炙焦,去線,研末。

    每服三豆許,金銀湯下。

     小兒癇證。

     雞子黃和乳汁,分次服三枚。

     驚風門 驚風。

     鉤藤鉤、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又方:人手指甲長寸外者。

    煎湯服。

     又方:開通元寶錢。

    以水磨服少許,效。

     急驚風。

     青蒿、蠹蟲。

    搗和硃砂,粟粒大,一歲一丸,乳汁服,效。

     啞驚風。

     細葉菖蒲。

    搗汁,和雪梨汁同飲。

     小兒躽啼驚癇,腹滿大,便青白色。

     柏子仁。

    末。

    溫水調服一錢。

     小兒天吊,驚癇,客忤。

     家桑東行根。

    研汁服。

     小兒天吊,頭目仰視,痰塞內熱。

     蟬蛻。

    漿水煮一日,曬乾,研末。

    冷水調服。

     小兒癇疾。

     衣中白魚七枚,竹茹一握。

    酒一升。

    煎二合溫服。

     小兒牛癇。

     白牛屎中豆。

    日服。

     小兒痓風。

    頭及四肢皆往後。

     以鴨涎滴之。

     乳門 吹乳腫痛。

     瓜蔞一個,乳香二錢。

    酒煎服。

    外用南星為末,溫水調敷。

     乳吹。

     橘皮一兩,甘草一錢。

    煎服。

     又方:穿山甲三片,橘紅二錢。

    水煎,和酒服。

     又方:砂仁五分,冬葵子八分。

    研末。

    以蒲公英五錢、瓜蔞仁三錢,水煎,和酒服。

     又方:甘菊花根、葉。

    杵爛,酒釀沖服。

    渣敷患處,效。

     乳吹成癰。

     鮮蟹一隻。

    搗爛,醇酒燙熱沖服。

     又方:橘紅(麵炒令黃,研末)二錢,加麝香二釐。

    酒下。

     又方:端午粽箬。

    燒灰。

    酒服二錢,效。

     乳癰初起。

     大熟瓜蔞一枚。

    搗,白酒一鬥,煮取四升溫服—升,日三服。

     女人乳癰,初起腫痛,未成膿者。

     蒲公英(連根葉)二兩。

    搗爛取汁,忍冬藤煎濃湯,入少酒,和汁服。

     乳癰。

     蔥白搗,絞汁服,或橘核煎服。

     又方:貝母二錢。

    研末。

    酒調服,令兒吮之。

     又方:金針菜、皂莢子、射幹各三錢。

    共炙,研末。

    分三服,砂仁湯下。

     乳癰腫痛。

     紫蘇湯頻飲,渣滓封患處。

     乳癰已成。

     胡桃。

    隔瓦上焙,研末。

    紅糖調勻,溫酒每送三錢。

     又方:槐花五七朵。

    酒煎服,即以花瓣摘散,貼患處。

     乳癖。

     白芷、雄鼠糞等分。

    曝乾,為末。

    好酒調服,必多飲,取一醺睡而愈。

     又方:陳皮。

    炒,末,黑糖調服三錢,七日愈。

    或橘葉煎服。

     又方:蒲公英一兩,銀花二兩。

    酒、水各一碗,煎半,加酒一小杯服。

     乳癤。

     梳垢。

    丸梧子大。

    五枚,豆腐皮包,酒下。

     乳結。

     百藥煎。

    研末。

    每三錢,酒一盞煎服。

     乳岩,先乳中一粒,大如豆,漸大如雞子,七八年後方破,則不可冶。

     急服生蟹殼數十枚,砂鍋內焙焦為末。

    每服二錢,好酒調服,勿間斷。

     又方:陳年老南瓜蒂。

    燒炭。

    無灰酒沖服。

    外再用麻油調炭塗。

     又方:土貝母五錢。

    煎服。

     乳起結核,久之成岩,初起不痛疼,最惡之症。

     日用山茨菇一錢,胡桃三枚。

    搗,酒送服。

     乳岩已破者。

     土貝母五錢,胡桃隔、銀花、連翹各三錢。

    酒、水煎服。

     又方:潰爛已久者。

    用雄鼠糞(經霜)、土楝子、露蜂房各三錢。

    俱煅存性,各取淨末,和勻。

    每服三錢,酒下,間二日一服,即止痛收口。

     婦人乳毒。

     敗龜闆一枚。

    燒,研。

    酒服。

     乳塞不通而皮癰,名妒乳。

     雄鼠屎二十一粒。

    豆腐皮包,酒吞下,日三服。

     乳塞。

     絲瓜(連子,煅)。

    酒服三錢,被覆取汗即通。

     又方:萵苣子、糯米各一合。

    研細,水一碗,入甘草末三分,攪勻,煎,頻呷。

     無乳。

     黃耆五錢,七星豬蹄一隻。

    煮爛食。

     又方:赤砂糖煮豆腐,以醇酒下。

     又方:羊肉二斤,黃耆八兩,乾地黃、歸身、川斷各四兩,牛膝二兩。

    同煮絞濃汁,入蜜四兩,熬如飴,每溫酒服一匙。

     又方:母豬蹄一對。

    通草同煮食,並飲汁。

     又方:萵苣三枚。

    研成泥,調服。

     乳汁不下。

     鯉魚。

    作羹食之。

     又方:絲瓜(連子)。

    燒,研末。

    酒服三錢,被覆取汗。

     又方:赤小豆。

    煮汁飲,或煮粥食。

     通乳消脹。

     豌豆。

    煮食。

     吹乳不通。

     雄豬前腳爪一個,鬼饅首二個。

    並煮食之,一日即通,雖無子女,人食之亦有乳。

     婦人乳少。

     脂麻。

    炒,研,入鹽少許食。

     又方:穿山甲末。

    米泔調服。

     無子食乳,乳不消,發熱惡寒。

     大麥蘖二兩。

    炒,為末。

    每服五錢,白湯下。

     兩乳細小下垂,痛甚,名乳懸。

     川芎、當歸各二斤。

    煎服半斤,餘燒煙燻口鼻。

     胃脘門 胃脘痛。

     木瓜一錢,吳萸五分,鹽一錢。

    為末,白滾湯下。

     又方:鰻鱺。

    淡煮飽啖。

     又方:胡桃肉一枚。

    以大棗肉一枚夾之,濕紙裹煨熟,細嚼,生薑湯下。

     胃氣痛。

     牙皂三分。

    調酒服。

     胃口痛。

     手指甲(男痛用女右,女痛用男左)剪下,新瓦上炙脆,為末,約四五分,入砂糖少許,酒調,食遠服。

     氣鬱胃脘痛。

     香附子(略炒)三兩,烏藥(略泡)二兩。

    共研細,水醋煮蒸餅和丸,梧子大。

    每服二三錢,白湯下。

     肝鬱脘痛。

     香附倍用,黃連減半。

    擇淨料製為極細末,水糊丸,梧子大。

    陳皮湯下一二錢,火盛者,薑汁炒梔子,煎湯下。

     胃脘痛劇,諸藥不效。

     牙皂。

    燒存性,研末。

    以燒酒調服錢許,效。

     肝氣痛極。

     黃天竺子。

    泡湯飲之。

     肝氣。

     烏梅二個,鮮橘葉三錢,青鹽二分,真川椒二錢。

    空心服。

     男婦氣痛。

     潔淨食鹽一撮。

    放刀口上,炭火燒紅,焠入水中,乘熱飲數次。

     噎膈反胃門 膈噎症。

     揀蒲公英高尺許者,掘下數尺,擇根大如拳者,搗汁和酒服,如神。

     又方:燕窩腳色紅紫,名血燕者。

    煎服,效。

     又方:老蘇梗。

    泡水和麵粉,預於日食時,在日中搓成丸,如梧子大,須即日曬乾,其丸皆中空。

    白湯送下,神效。

     又方:人乳、牛乳、蔗漿、梨汁、蘆根汁、龍眼肉濃汁、人參濃汁俱等分。

    加薑汁少許,隔湯熬成膏,下煉蜜,徐徐頻服,效。

     又方:糖坊內上好糖糟一斤。

    打爛,加水,姜四兩,搗做小餅,曬乾,放磁瓶內,置竈煙櫃上,每晨餅一枚,泡滾水內,少停飲湯,驗。

     膈食病。

     舊油竹梳。

    燒灰,金橘餅煎湯服。

     又方:冰片一分,硼砂二分,飛金二十頁。

    共研細,用紅糖一兩拌服。

     膈氣噎塞,飲食不下。

     碓嘴上細糠。

    蜜丸,彈子大。

    時含咽津液。

     喧膈氣滯,煩悶吐逆,飲食不下。

     蘆根五兩。

    銼,水三盞,煎二盞,時時溫服,效。

     又方:白豬肚連食。

    烘乾,為末。

    每服二三錢,酒調下。

     氣噎食不得下,喉中如有肉塊。

     昆布一兩(洗去鹹),小麥二合。

    水三盞,煎小麥爛,去滓,不時服。

     卒噎。

     食幹粳米飯即不噎。

     噎塞不通。

     羚羊角末。

    飲服一匙。

     膈噎,能飲不能食。

     雞十餘隻。

    煮汁飲,如覺直達於下,漸可以雞煮粥矣。

     又方:糯米。

    裝翻毛雞腹內煮爛食,效。

     噎膈,氣不通。

     雞嗉。

    燒,研,入木香、丁香、沉香、紅棗,丸服。

     膈氣暫開關。

     荔枝一個(去核),蜒蚰一條。

    放在內,冰片三四釐,摻蜒蚰上,將荔枝肉裹好,仍放殼內,紮好,令病人含口內,有冷涎水滲出,徐徐嚥下,一時許,蜒蚰化完,亦無水滲出,連殼吐去,可進飲食。

     噎食。

     生藕汁、生薑汁、雪梨汁、蘿蔔汁、甘蔗汁、蜂蜜、白果汁、竹瀝各一盞。

    和勻,飯上蒸熟,任意食。

     一切痰膈、食膈。

     黑砂糖一斤,連皮老生薑一斤。

    共搗如泥,入磁罐內封固,埋乾燥淨黃土地內七日,取出,每日和滾水服。

     膈食膨脹,五六月。

     用老生薑二三斤。

    放竹蔞內或麻布袋浸糞缸內七日,取出洗淨,竹刀去皮,切片,陰乾,為末。

    每服三錢,火酒調下,不過三服,愈。

     噎塞吐食,以胃脘停有痰血之類,故胸中刺痛。

     用韭汁入鹽滷少許,細呷,得入漸加,定吐稠痰而愈。

    若反胃,加薑汁、牛乳。

     梅核膈。

     昆布、茯苓、歸身、白朮、半夏、陳皮二帖,當吐出血塊,咽喉覺空快。

    又加人參,服二帖,當再吐物,病愈矣。

     胃寒反胃。

     母丁香一兩。

    為末,鹽梅肉搗丸,芡子大。

    每含一丸。

     反胃。

     雞內金。

    煅,研。

    酒下。

    男用雌,女用雄。

     翻胃。

     純酒釀(去米粒)半酒杯,好醬油半酒杯,和勻,溫服。

     反胃轉食。

     地龍屎一兩,木香三錢,大黃七錢。

    為末。

    每服五錢,無根水調服。

    忌煎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