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學通論

關燈
第一章 定形 第一圖 第二圖 森羅萬象固是無形。

    自然成焉。

    唯為其形也。

    有圓。

    有扁。

    有角。

    有長短。

    或有大小厚薄。

    故定形之法。

    宜從尺度。

    然尺度。

    亦各國其制不同。

    獨用佛國之蔑篤兒尺。

    則謂無大等差矣。

    蓋一蔑篤兒者。

    概當我三尺強矣。

    但尺者寸十倍之稱。

    然謂寸。

    謂尺。

    亦其根據創於大極。

    大極者。

    謂斥象無形之點。

    譬以針頭沖物體。

    則如第一圖。

    更謂如呈一個之點者也。

    又一點之傍。

    加一點倍增。

    加而橫連列之點。

    則為一文字之形。

    名曰地平線。

    恰如橫針之象。

    如第二圖。

    又從地平線之中心。

    向上下而畫線者。

    名曰鉛直線。

    如直立針。

    既縱橫二線相合。

    則為十字形。

    又加十字形之間。

    漸次追間隙。

    以作十字形。

    又施點於各線末端之間。

    點連作環。

    然後假除去十字形。

    則如第三圖。

     第三圖 第四圖 唯殘一輪。

    名曰圓。

    譬猶針幹之橫斷面。

    蓋圓輪之內畫十字形。

    且從十字形之中心。

    一方之橫線。

    與縱線相對。

    則所謂為九十度之角。

    譬猶人身直立橫開上肢。

    則如第四圖顯腋下角度是也。

    故圓輪之角度。

    成於三百六十。

    而一個之其角悉銳。

    譬第五圖如烏嘴。

    反九十度之角鈍矣。

    又半割圓輪者。

    名曰孤線。

    譬擬眼窩緣如第六圖。

    又象九十度自橫線之極端。

    縱線與並行。

    而更覆割孤線。

    畫鉛直線。

    且當二個縱線之末端。

    引橫線則所謂為角。

    第七圖是也。

    譬欲象用四個之針。

    則先置一個針於縱線。

    又一個針者。

    以針長之距離。

    令並行。

    而殘針二個者。

    橫並行縱針之上下。

    則所謂為角。

    又從角之一隅。

    對他隅而更引斜線。

    則得二個三角形。

    三角形者。

    人身直立。

    而開足於左右。

    則顯股間。

    如第八圖是也。

     第五圖 第六圖 第七圖 第八圖 第二章 古今針之種類 第九圖 第十圖 第十一圖 第十二圖 第十三圖 古有制九針法。

    如第九圖。

    第十圖。

    第十一圖是也。

    內經曰。

    虛實之要。

    九針最妙者。

    為其各有所宜也。

    注曰。

    熱在頭身。

    宜鑱針。

    分肉氣滿。

    宜圓針。

    脈氣虛少。

    宜鍉針。

    瀉熱出血。

    發洩。

    痼病。

    宜鋒針。

    破癰腫。

    出膿血。

    宜鈹針。

    調陰陽。

    去暴痹。

    宜圓利針。

    治經絡中痛痹宜毫針。

    痹深居骨解腰脊。

    節腠之間者。

    宜長針。

    虛風。

    舍於骨解皮膚之間者。

    宜大針。

    此之謂各有所宜也。

    (以下略)然而。

    所用治療之針者。

    近世雖有如第十二圖柳葉針。

    或如第十三圖三稜針等。

    若千種類。

    各是。

    所用瀉血法之針。

    而所謂屬外科的器具也。

    是以適針術者。

    無勝毫針。

    又針者。

    以金屬製之。

    蓋金屬之通性。

    除水銀。

    他金屬在常溫。

    則悉屬固形體。

    又存一種礦輝。

    又其色。

    各礦色不同。

    有淡白。

    有青色。

    有灰白色。

    但在黃金及銅則具固有之色。

    又金屬者。

    各雖不透明獨如黃金者。

    槌為箔則通光線。

    又金屬者。

    溫且電氣之好導體也。

    故銀自銅易導。

    銅自黃金易導矣。

    又遇適應之溫。

    則雖得熔融。

    多是得結晶者也。

    又金屬者。

    堅軟各異之。

    又所以有用工業。

    無他。

    易展延。

    由難摧折。

    又輕金屬。

    大氣之酸素與親和力。

    甚強。

    氣中速酸化。

    雖失光澤。

    又金屬親和力。

    弱故永遠。

    可得保光澤。

    又金屬與水素無化合之性。

    又白金及黃金。

    投沸騰硫酸。

    亦敢不熔解。

    銀及他金屬。

    能可熔解硝酸。

    又如銀及黃金者其分子。

    凝聚至緻密。

    故制之宜作毫針。

     第三章 銀針及金針之性質 第一款 銀 (所在)有純銀。

    又為硫化銀礦。

    又硫黃及砒素。

    或有使安質母尼化合。

    總他金屬混。

    化合物現出矣。

    偶其小量混硫化鉛。

     (製法)不混合他金屬。

    則製法。

    亦簡易。

    其遊離者於爐中熔融。

    而除去不潔物。

    如硫化銀礦者。

    於爐中加高度之熱。

    而熔融。

    則全得銀。

     (性狀)銀者。

    白色金屬。

    而能無變化氣中。

    其比重一。

    五也。

    煅至千度。

    則為熔融。

    又遇爆鳴瓦斯火焰熱。

    則蒸餾。

    又使易溫熱及電氣導。

    又捶則為箔片。

    又牽延。

    則為細微線。

    又銀者。

    不論熱高低。

    均無酸素與化合。

    雖然。

    熱之熔融之際。

    能使自溶二十倍酸素。

    攝收。

    將冷卻。

    還固形。

    當此期。

    復放離之。

    其放離際發特異之音。

    謂名之銀沸迸。

    銀者含有硫化水素。

    故觸大氣。

    則被黑色鏽衣。

    是由化生其硫化銀。

    又有格魯兒。

    貌魯繆母。

    及沃度。

    與親和力甚盛。

    而直與之化合性。

    又遇鹽酸。

    亦不論溫度之高低。

    渾雖無侵。

    遇濃厚熱硫酸溶液。

    則使硫酸銀化成。

    且溶解於其中。

    又常溫於硝酸能使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