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溫證論

關燈
證,石膏(一兩)。

    水煎,去渣,化元明粉(一錢),和丹服。

     一治癍疹瘀痘,火毒赤遊丹腫等證,石膏(一兩)、犀角鎊屑(一錢)。

    水煎,去渣,和丹服。

     一治溫瘧,寒小熱多,青蒿(二錢)、石膏(五錢)。

    水煎,去渣,和丹服。

     一治紅白毒痢,腹痛墜脹,當歸(二錢)、黃芩(一錢)。

    水煎,去渣,和丹服。

     一治伏熱吐血,秋石(五分)。

    開水化,和丹服。

     一治伏邪胸悶頭痛,薄荷一錢、川芎五分。

    水烈去渣,和丹服。

     一治濕毒瘴厲,蠱毒膿瘡,疥癬癰腫,疔瘍,金銀花(一錢)、甘草(一錢)。

    水煎,去渣,和丹服。

     一治小兒急驚,阻厥發熱,神昏胸悶,氣喘癇風,抽搐,薄荷(一錢)、鉤藤(三錢)。

    水煎,去渣,和丹服。

     按:方名五黃,治從小極,宣表攻裡,險邪解毒,安輔氣血,旋轉陰陽,黃宮內養安寧之意也。

     瓜蒂散九:治溫毒閉塞,羊毛伏郁,痰結胸中,脹悶煩臊。

     甜瓜蒂(炒黃用,考之生嵩高平澤間,又發明可作羹食,除瓤食之,金陵俗名北瓜)、赤小豆(炒)等分。

    共研細末,用酸漿水調,溫服。

    吐不止者,蔥白湯解之;吐不出者,含沙糖一塊,即吐出膠痰,溫邪振作,繼服雙解散等藥。

     珠黃散十:治羊毛溫邪,毒火痰結,氣喘昏迷,狂躁阻厥。

     珍珠(用豆腐包合,水煮數沸)、牛黃(色黃有細紋)、硃砂(研,水飛)。

     以上三味等分,研細,用葧臍清汁和勻,溫服。

     東垣普濟消毒飲十一 治羊毛溫邪,惡寒壯熱,體重身倦,頭面腫大,或兩腮腫痛,咽喉不利,喉蛾咽腫,口乾舌刺,胸悶氣脹。

     川黃連(五錢)、黃芩(五錢)、甘草(二錢)、桔梗(二錢)、元參(三錢)、荊芥穗(二錢)、防風(二錢)、升麻(一錢)、薄荷葉(一錢)、連翹(去心,一錢)、馬勃(一錢)、白殭蠶(三錢)、蟬退殼(十二枚)、牛蒡子(炒,一錢)、柴胡(一錢二分)、炒山梔(二錢)、生大黃(八錢)、芒硝(提淨,四錢)。

    水煎,去渣,下芒硝,加黃蜜五錢、陳酒五錢,和溫服。

     按:溫毒乘於清道,陽氣受之。

    肺主氣,氣為火逼,壅鬱不通,肺氣不降,緻腫於頭面,亦有咽痛頤腫等證。

    東垣雲:半身以上,天之陽也,邪氣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而為腫耳。

    並用甘桔、升麻、柴薄疏通其氣,芩連、元參、山梔以降溫邪毒火,馬勃、殭蠶、牛子以消腫,荊、蟬、翹、防宣熱散結,再加硝黃以攻逐其熱,則溫毒解散,頭腫皆消,而清氣舒暢矣。

     陶華三黃石膏湯加減十二 治羊毛溫邪,大熱神昏,兩目如火,唇若塗朱,煩躁譫言,口渴不寐,鼻衄失血,發癍發疹,脈象洪長,此方主之。

     黃連(三錢)、黃芩(二錢)、黃檗(二錢)、生石膏(四兩)、山梔子(二錢)、淡豆豉(二錢)、白殭蠶(三錢)、蟬蛻殼(十五枚)。

    水煎,去渣,加黃蜜五錢和服。

     按:此方去麻黃,加蟬蛻、殭蠶,能解表熱,並解裡熱,急救陰陽以保性命。

    或雲:此等大熱,何不釜底抽薪,亦是正法?答雲:獨不診脈乎?見如是之熱病,見洪長之脈象,其洪者,火氣至也;其長者,木氣至也。

    互相剋制,金土被熾,氣血枯槁,腎水內竭,木風鼓動,所謂邪陷厥陰,終難釋矣。

    或雲:何不用清滋一法,清者洩其熱,滋者補其陰,亦是化邪正法?答曰:凡內生之火宜清,素虧之陰宜滋。

    化邪者,化其情欲之邪熱也,非化外因之邪熱也。

    夫外因邪熱乘於內臟,焚燒煎煉,精液乾枯,陰陽離散,其命危矣。

    急宜早圖涼解之法,逐退賊邪,然後清滋有益。

    方用石膏、豆豉以解表熱,梔、檗、芩、連以洩裡熱,蟬蛻、殭蠶以搜伏邪,黃蜜滋潤五臟,又能解毒,頗為全備,此羊毛溫邪之妙方也。

     犀角大青湯十三 治羊毛溫邪,毒火極重,赤遊癍疹,煩躁不寧,神昏壯熱,口渴譫言,脈象洪數,早宜解救,否則癍黑胃爛無效。

     犀角尖(三錢)、升麻(二錢)、元參(五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黃檗(二錢)、山梔子(二錢)、甘草(一錢)、大青(二錢),如無,用青黛水煎服。

    如脈象數實,本方加蟬蛻(十二枚)、殭蠶(三錢)、生大黃(四錢)、芒硝(三錢)、黃蜜(五錢)。

     消癍青黛飲十四 治羊毛溫邪,毒火內熾,攻解不當,下遲傷陰,內外火併,攻胃發癍,色現紫赤,狂躁作嘔,此方主之。

     大生地(二兩,取汁)、犀角尖(二錢)、黃連(一錢)、元參(五錢)、生石膏(一兩)、知母(八錢)、山梔子(二錢)、柴胡(八分)、甘草(二錢)、生大黃(一錢)、青黛(一錢)、黃蜜(五錢)。

    水煎,去渣,人生地汁、青黛、黃蜜,和勻服。

     節庵導赤各半湯十五 治羊毛溫邪,大病後忽變神昏語錯,目赤唇乾,與粥湯則咽,不與不思,似臥非臥,形如酒醉,此餘邪內熾,氣血損傷故也。

    方用: 人參(一錢)、麥冬(去心,二錢)、茯神(二錢)、滑石(二錢)、甘草(一錢)、知姆(一錢)、黃芩(二錢)、山梔子(二錢)、黃連(二錢)、犀角尖(二錢)、燈草(一錢)、黃蜜(三錢)。

    水煎,去渣,和蜜溫服。

     清燥救肺湯十六 治羊毛溫邪,火傷肺氣,發熱咳嗽,胸中氣悶,煩躁恍惚,類似瘋痱,舌強不語,手足痿軟,並餘邪咳嗽氣急。

     沙參(五錢)、麥冬(去心,三錢)、陳阿膠(一錢)、火麻仁(研,二錢)、杏仁(研,一錢)、甘草(一錢)、煆石膏(一兩)、霜桑葉(三錢)、枇杷葉(去毛,蜜制,五錢)、黃蜜(二錢)。

    水煎,去渣,入膠、蜜,和勻溫服。

     景嶽玉女煎十七 治羊毛溫毒,餘邪,腎陰素虛,火炎上,忽煩忽躁,咽乾口渴,衄血牙痛。

     煆石膏(一兩)、知母(三錢)、麥冬(去心,二錢)、大熟地(五錢)、懷牛膝(一錢)。

    水煎,去渣服。

     同方甘露飲十八 治羊毛溫邪已退,陰陽皆虧,硝黃用時未足,緻留餘毒,口臭喉瘡,齒齦宣露,吐血齒衄。

     天冬(二錢)、麥冬(去心,五錢)、大熟地(三錢)、大生地(三錢)、金釵石斛(三錢)、黃芩(二錢)、滑石(水飛,三錢)、甘草(二錢)、犀角尖(二錢)、茵陳蒿(一錢)、炒枳殼(八分)、枇耙葉(去毛,三錢)。

    水煎,去渣,加黃蜜三錢和服。

     犀角地黃湯十九 治羊毛溫邪漸減,陰虛火熾,吐血衄血,餘毒發癍。

     犀角尖(三錢)、丹皮(二錢)、白芍藥(三錢)、大生地(八錢)。

    水煎,去渣,加黃蜜三錢和服。

    如熱迫血多,本方加秋石一錢,藕汁一杯對服。

     黃連阿膠湯二十 治火毒灼陰,煩熱,解血疑惑,病劇勢無可依,夜不安臥,證名狐惑,此湯治之。

     白芍(五錢)、黃連(一錢)、黃芩(二錢)、陳阿膠(一錢)、生雞子(一枚)。

    水煎,去渣,下阿膠熔化,再下雞子黃,調勻服。

     景嶽理陰煎二一 治羊毛溫邪,毒火漸陷,真陰內虛,真陽氣怯,嘔蛔作煩,虛呃。

     大熟地(五錢)、當歸身(三錢)、乾薑(一錢)、制甘草(一錢)。

    水煎,去渣服。

     制甘草湯二二 治溫邪病後,陰陽氣怯,脈見代象,餘毒不解,神倦自汗。

     大生地(四兩)、麥冬(去心,一兩)、人參(二錢)、制甘草(一錢)、火麻仁(研,三錢)、陳阿膠(二錢)、桂枝木(一錢)。

    水煎,去渣,下阿膠化服。

     當歸六黃湯二三 治溫毒餘邪,病延日久,陰氣大傷,內熱心煩,自汗盜汗,食少神倦,脈象洪大,寸短而數,此方主之。

     當歸身(三錢)、生黃耆(一錢)、川黃連(一錢)、黃檗(一錢)、黃芩(二錢)、生地黃(三錢)、熟地黃(三錢)。

    水煎,去渣,溫服。

     按:陰虛盜汗,陽虛自汗,餘毒伏郁,陰陽氣怯。

    且寐則衛氣行陰,陰不濟陽,緻陽火、毒火勝爭於陰,故失守而盜汗;其寤則榮氣行陽,陽不固密,緻陰火、毒火勝爭於陽,故浮越而自汗。

    胃為邪火所傷,內熱心煩,食少神倦。

    方用當歸、二地滋陰養血,黃芩、黃檗、黃連令三焦上下火平,黃耆實表建中以生神也。

     清骨散二四 治溫毒攻遲,邪火傷陰,大病之後,骨蒸潮熱,並治勞傷內燒。

     銀柴胡(二錢)、胡黃連(一錢)、秦艽(一錢)、鱉甲(醋煆,五錢)、地骨皮(三錢)、青蒿(二錢)、知母(三錢)、甘草(一錢)、秋石(三分)。

    水煎,去渣,秋石和服。

     龍膽瀉肝湯二五 治溫邪病退,餘毒留於肝腎,脅痛,耳聾,口苦咽乾,筋痿,陰汗,陰囊腫痛,白濁,便血,忽寒忽熱。

     龍膽草(三錢)、黃芩(二錢)、山梔子(二錢)、木通(一錢)、車前(一錢)、銀柴胡(一錢)、甘草(一錢)、當歸(二錢)、生地黃(五錢)。

    如伏邪未盡,加蟬蛻(七枚)、殭蠶(二錢)。

    水煎,去渣,下黃蜜(三錢),和勻溫服。

     易老瀉白散二六 治肺經伏火,餘毒未盡,或寒熱,或潮熱,內燒咳嗽。

     桑白皮(二錢)、地骨皮(五錢)、甘草(一錢)、川黃連(一錢)、粳米(三錢)。

    水煎,去渣服。

     豬芩湯二七 治溫邪病後,濕熱腹脹,小水不利,飲食減少,微熱不退,並治溫邪熱熾,滑精,帶下,白濁。

     滑石(水飛,五錢)、豬芩(一錢)、澤瀉(一錢)、陳阿膠(一錢)。

    水煎,去渣,下阿膠,和勻服。

     導赤散二八 治心經伏熱,並治溫證餘邪,小便赤色,心煩神倦,睡臥不寧。

     生地黃(五錢)、木通(一錢)、甘草(一錢)、嫩竹葉(一錢)。

    水煎,去渣,溫服。

     六味地黃湯二九 治溫邪病後,腎元虧損,又經邪火煎灼,陰氣更虧。

     熟地黃(八錢)、山萸肉(四錢)、山藥(四錢)、雲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三錢)。

    水煎,去渣,下食鹽(一分),和服。

     資生健脾丸加減三十 治羊毛溫邪漸平,中土素虧,食少不運,藥煩停藥,此丸主之。

    並治有孕患溫邪證,毒火已退,惟宜扶土,此安胎之妙方也。

     防黨參(一兩)、於白朮(土炒焦,一兩)、橘紅(八錢)、制甘草(五錢)、桔梗(八錢)、薏苡仁(一兩)、白藊豆(一兩)、山藥(一兩)、雲茯苓(一兩)、炒楂肉(一兩五錢)、焦神麴(一兩,炒)、麥芽(一兩)、黃連(五錢)、建蓮肉(一兩)、當歸(一兩)、白芍藥(一兩)、金銀花(八錢)、石膏(一兩)。

    右研細末,煉熟黃蜜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陳氏抱龍丸三一 治風痰壅盛,或發熱咳喘,或發驚搐,嬰兒初生胎毒等證,並治羊毛溫毒痰阻。

     九制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硃砂(五錢)、麝香(三分)、琥珀(三錢)、西牛黃(一錢)。

    右藥味另研,粉末極足分量,合在一處,用甘草(一觔)水煮濃汁,搗丸,每兩作十丸,陰乾,金箔為衣,蠟殼封固。

    用時去蠟殼,燈心湯和服,或薄荷湯亦可,或葧臍清汁和服。

     清涼飲三二 治羊毛溫邪,壯熱煩躁,頭重口渴,唇腫舌燥,腮腫失血。

     石膏(一兩)、澤蘭葉(二錢)、蟬蛻殼(十二枚)、白殭蠶(三錢)、黃地(一錢)、黃芩(二錢)、山梔子(二錢)、丹皮(二錢)、大生地黃(五錢)、當歸(一錢)、甘草(一錢)、銀花(三錢)、秋石(三分)、黃酒(五錢)、黃蜜(五錢)。

    水煎,去渣,下秋石、酒、蜜,和勻溫服。

     上清飲三三 治羊毛溫邪,壯熱微寒,體重舌乾,音低口渴,氣急胸悶,咽痛面腫,忽有抽搐,神昏阻厥。

     石膏(五錢)、澤蘭葉(二錢)、元參(三錢)、黃芩(一錢)、黃連(一錢)、山梔子(一錢)、連翹(一錢)、金銀花(一錢)、甘草(八分)、蟬蛻殼(十二枚)、白殭蠶(二錢)、白附子(五分)、桔梗(二錢)、橘紅(一錢)、黃蜜(三錢)、黃酒(三錢)。

    水煎,去渣,酒蜜和服。

     按:方治溫毒伏於上中二焦,肺為主病,則金不能左旋,木自不能右旋,緻有抽阻氣急之象。

    其方用石膏、白附,一降痰,一散熱,餘藥佐以解毒宣通。

     加味黃連解毒湯三四 治羊毛邪毒,發熱心煩,身軟神倦,舌有紫點,胸悶食少,小水黃赤,脈象沈數而大,並治毒重餘邪。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黃檗(二錢)、山梔子(一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金銀花(一錢)、車前子(一錢)、木通(一錢)、六神麴(炒,二錢)、蟬蛻(十枚)、白殭蠶(三錢)。

    水煎,去渣,加生大黃末(五分)、黃蜜(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