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一·中
關燈
小
中
大
目病中
治目外障方(在精外遮暗)
加味菊花散 專治風熱內外諸般障目。
甘菊花 草決明 木賊 羌活 防風 荊芥 薄荷 蔓荊子 當歸 芍藥 黃芩 黃連 生地黃(酒炒) 白蒺藜(炒)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七錢,生薑一片水煎,食後服。
熱甚,加龍膽草;白精膜翳,加桑白皮。
此方隨時令加減。
明目流氣飲 治氣鬱及風濕熱壅生翳障。
蒼朮(米泔浸炒) 草決明(各一錢) 菊花 細辛 川芎 大黃(炮大便潤去之) 牛蒡子(炒) 蒺藜 防風 元參 芥穗 梔仁(各八分) 黃芩 木賊 蔓荊子(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食後熱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溫酒調服亦可。
小兒有患,隻令乳母服之。
一方有枳殼七分。
甘菊湯 治內外障翳,一切眼疾。
甘菊花 升麻 旋覆花 大黃(炒) 芎藭 石決明(各半兩) 羌活 地骨皮(洗) 木賊(炒) 青葙子 車前子 黃芩 梔子仁 草決明(炒) 荊芥穗 甘草(炙,各一兩) 黃連(二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蜜少許同煎七分,食後臨臥服。
羌活除翳湯 治太陽寒水,翳膜遮睛,不能視物。
麻黃根(二錢) 羌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 荊芥穗(煎成湯藥加之) 藁本(各七錢) 當歸 川芎(各三錢) 知母(酒製,五錢) 黃柏(四錢) 生地黃(酒洗,一錢) 薄荷葉(二錢) 小椒(五分) 細辛(小許) 上?咀,每服三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入荊芥穗再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忌酒濕面。
撥雲散 治眼因發濕熱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隱澀難開。
川芎 龍膽草 楮實 薄荷 羌活 荊芥穗 石決明 草決明 蒼朮 大黃 甘草 木賊 密蒙花 連翹 川椒 甘菊花 桔梗 石膏 地骨皮 白芷 白蒺藜 檳榔(各一兩) 石燕(一幅)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溫茶清一盞調下,食後,一日三服。
忌雞魚鳥諸肉。
重明散 治一切風熱內外障膜眼疾。
獨活 羌活 川芎 吳射幹 仙靈脾 防風 甘草 井泉石 蒼朮(各半兩) 丹參 白朮 石決明 草決明(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煎,日三服。
當歸龍膽湯 治眼中白翳。
當歸身(酒洗) 芍藥 龍膽草 黃芩(酒炒) 黃柏(酒炒,各七分半) 黃連(酒炒) 黃耆 甘草(各四分半) 升麻 柴胡 五味子 羌活(各三分) 防風 石膏(各三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入酒少許,煎服。
龍膽飲子 治疳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
穀精草 川鬱金 蛇蛻 炙甘草(各半錢) 麻黃(一錢半) 升麻(二錢) 青蛤粉 龍膽草 黃芩(炒) 羌活(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茶清調服下。
又方 羌活 川芎 旋覆花 防風(各二兩) 甘草 蒼朮(米泔浸,去皮,日曬乾) 楮實楮實葉(並八月採,陰乾,各一兩) 甘菊花 枳實 蟬退 木賊(各二錢半) 上為末,茶清調下二錢,飯後臨臥各一服,治赤暴眼。
忌濕面及酒。
楮實須真者,楮葉須無實者,不爾諸藥無效。
合時不得焙及犯鐵器。
此方取楮葉須無實者,蓋陰陽二合,相匹配耳。
有實者陽也,無實取葉者陰也,所以不得真楮實者悉無效。
退雲散 治翳朦瞳子。
當歸 生地黃(酒洗) 白菊花 木賊 穀精草 羌活 石決明(煅) 大黃(酒炒) 蔓荊子 白芷 黃柏 連翹 龍膽草(各一錢) 蟬退(七個) 上銼,水煎,食遠服。
一方 防風 白蒺藜(各一兩) 羌活(一兩半) 甘菊花(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食後服。
決明飲 治一切眼目腫痛翳障。
大黃 葛花 澤瀉 木賊 石決明(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蟬花無比散 治大人小兒風毒傷肝,或為氣攻,一切眼目昏暗,漸生翳膜,及久患頭風,牽搐兩眼漸小,連眶赤爛,小兒瘡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澀隱痛,並治。
蟬蛻(去翅足,二兩) 蛇蛻(微炙,一兩) 羌活當歸(洗涪) 川芎 石決明(鹽水煮,研如粉,各三兩) 防風(去蘆) 茯苓 甘草(炙,各四錢) 白蒺藜(半斤,炒) 赤芍藥(十三兩) 蒼朮(米泔浸,炒,十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米泔調服,茶清亦可。
忌食發風毒等物。
一方有菊花三兩。
一方 治赤脈翳初從上而下者。
附子(半兩) 芽茶(一大撮) 白芷(一錢) 細辛 川芎 防風 羌活 荊芥(各半錢) 上銼,水煎服,神效。
(眼內白睛上起赤系,謂之赤脈) 補肝散 治肝腎俱虛,黑珠上一點圓翳,日中見之差小,陰處見之則大。
熟地(砂仁炒) 白茯苓 家菊花 細辛(各一錢八分) 芍藥(二錢七分) 柏子仁(去油) 防風 甘草(各九分) 柴胡(三錢六分) 上作二帖,水煎服。
通肝散 治膽氣攻肝,而生冰翳透瞳仁,疼而淚出,陰處日中看之,其形亦同,或眼皮紅堅硬,或赤膜自上垂下遮睛,名垂簾膜。
山梔子 白蒺藜 枳殼 荊芥 甘草(各五錢) 車前子 牛蒡子(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苦竹葉煎湯下。
石決明散 治肝熱,因勞用力,眼赤腫痛,忽生翳膜,或初患一目後,兩目齊患,或傷寒後熱眼食毒上壅,或脾熱眼皮內如雞冠蜆肉,或蟹睛疼痛,或旋螺尖起,或神祟太陽穴掣痛,或被物撞打。
石決明 草決明(各一兩) 羌活 山梔子 木賊(各五錢) 青葙子 芍藥(各七錢半) 大黃 荊芥(各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煎湯下。
經效散 治因撞刺生翳,經久覆被物撞,兼為風熱所攻,昏痛不見。
柴胡(五錢) 大黃 當歸 芍藥 粉草 連翹(各二錢半) 犀角(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羚羊角散 治冰翳久不去者。
羚羊角 升麻 細辛(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末,一半煉蜜丸,每服五七十丸,用一半為散,以米泔水煎,吞丸子,食後服。
焮發陷翳,亦用羚羊角散之類,在人消息。
若陰虛有熱者,兼服神仙退雲丸。
神仙退雲丸 治一切障翳、內外障昏無睛者,累效妙方也。
當歸(酒洗) 川芎(各一兩半) 犀角(酒洗) 枳實 川楝子 蟬退 甘菊花 薄荷(各半兩) 瓜蔞根(六錢) 蛇退 密蒙花 荊芥穗 地骨皮(各三錢) 白蒺藜(炒) 羌活 生地黃(酒洗各一兩) 木賊(一兩五錢,去節,童便浸一宿,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一兩分作十丸,米泔湯調下,日進二三丸,食後,婦人當歸湯下,有氣木香湯下。
一方有蔓荊子、炙甘草各五錢,川椒七錢半炒去目,無犀角、地黃,名撥雲退翳丸。
一方 治諸眼患,因熱病後,毒氣攻眼,生翳膜遮障,服此藥逐旋消退,不犯刀針。
青葙子 防風 枳殼(各一兩) 茺蔚子 細辛(各半兩) 枸杞子 澤瀉 生地黃(酒洗) 石決明(各一兩半) 黃連(半兩) 車前子 川當歸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各如法修制焙乾,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忌一切熱毒物。
羊肝丸 治一切目疾不問內外,障翳眚盲等證。
(眚,所景切,目病生翳也,過也,炎也) 白乳羊肝(一具,竹刀去膜) 黃連(一兩) 甘菊花 防風 薄荷 荊芥 羌活 當歸 川芎(各三錢) 上為末,將羊肝蒸熟搗丸,漿水下。
五秀重明丸 治眼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甘菊花(開頭,五百個) 荊芥(五百穗) 木賊(去節,五百個) 楮實(五百枚) 川椒(開口者五百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時時嚥下,食後噙化無時,臨臥。
大忌酒面熱物。
涼膽丸 治膽受風熱,生翳青色,兩眥澀痛,下淚,口苦不喜食。
防風 蘆薈(各一兩) 黃連 荊芥 黃芩 龍膽草(各五錢) 黃柏 地膚子(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煎湯下。
鹽術散 治濕傷脾胃,內外障。
蒼朮(四兩,米泔浸七日,切細,入青鹽一兩同炒黃,去鹽) 木賊(二兩,童便浸一宿,曬乾)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米飲下,或撒入飲食中服。
鎮肝丸 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赤澀昏暗,癢痛難開,眵多有淚,怕日羞明,時常發腫,或生翳障,並宜服之。
決明子 地膚子 白茯苓 遠志(去心) 茺蔚子 防風 蔓荊子 人參(各一兩) 車前子 青葙子 地骨皮 柏子仁(炒) 甘草 甘菊花 柴胡 元參 山藥(各半兩) 細辛(二錢半) 上為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米飲下,日三服。
補陽湯 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九竅不通,令青白翳見於大眥,乃足太陽少陰經中郁遏,足厥陰肝經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白翳內阻也。
當於太陽少陰經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
此當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陽少陽標中,瀉足厥陰肝經陰火,乃次治也。
《內經》曰: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
此治法是也。
每日清晨,以腹中無宿食,服補陽湯,臨臥服瀉陰丸。
若天色變大寒大風並大勞役,預日飲食不調,精神不足,或氣弱,俱不得服。
候體氣和平,天氣如常,先補其陽,使陽氣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空竅於眼目矣。
羌活 獨活 當歸身(酒洗) 甘草梢 熟地(砂仁炒) 人參 黃耆 白朮(各一兩) 澤瀉 陳皮(去白) 白茯苓 生地黃(酒炒) 知母(炒,各三錢) 白芍藥 防風(各五錢) 柴胡(二兩) 肉桂(去皮,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服,空心使藥力行盡方許食。
連柏益陰丸(一名瀉陰火丸) 羌活 獨活 甘草(炙) 當歸梢 五味子 防風(各五錢) 石決明(燒存性,三錢) 草決明 細黃芩 黃連(酒炒) 黃柏 知母(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一百丸,臨臥茶清下。
常多服補陽湯,少服此藥,多則妨飲食。
升陽洩瀉丸 羌活 獨活 甘草梢 當歸身 白芍藥(各一兩) 人參 黃芩 白朮 生地黃(酒炒) 楮實(各半兩,酒拌) 陳皮 白茯苓 防風 知母(酒炒) 澤瀉(各三錢) 柴胡(一錢半) 肉桂(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稍熱食遠服。
別合一料,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清下,每日與前藥各一服,不可飽服。
如天氣熱甚,加五味子三錢,天門冬去心、枳實、芍藥各半兩。
上三方合治一病,空心補陽湯,臨臥連柏丸,食遠升陽洩陰丸。
神效熊膽丸 饒州民郭瑞友精意事佛,摹書《華嚴經》,期滿六部乃止,五部將終,忽兩目失光,翳膜障蔽,巫醫針刮,皆無功。
一日夢皂衣人告曰:汝要眼明,用熊膽丸則可。
後於《道藏》獲觀音治眼熊膽丸方,服之二十餘日,藥盡眼明。
南熊膽(一分) 黃連 密蒙花 羌活(各一兩半) 防己(二兩半) 龍膽草 蛇蛻(炙) 地骨皮 木賊(去節) 仙靈脾(各一兩) 瞿麥 旋覆花 甘菊花(各半兩) 蕤仁(二錢半,用肉) 麒麟竭(一錢) 蔓荊子(一合,水淘) 上為細末,以羯羊肝一具煮其半,焙乾,雜於藥中,取其半生者去膜,爛研杵,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
點洗方 百點膏 張濟民眼病翳六年,以至遮瞳仁,視物不明者,雲氣之狀,用此藥而效。
黃連(二錢,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群藥) 當歸 甘草(各六分) 防風(八分) 蕤仁(去皮尖,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蕤仁另研如泥,同熬,滴入水中不散,去渣沫,入好蜜少許,再熬少時為度,令病人心靜,點之至目微痛為度,日點五七次,臨臥點尤妙,名曰百點。
但欲多點,使藥力相續也。
羌活退翳膏 治足太陽寒,冰膜遮左睛,白翳在上,視物不明。
椒樹根(東南根西北根各二分) 藁本 漢防己(各三分) 防風 麻黃(去根節) 柴胡 生地黃(各三分酒炒) 生甘草(四分) 當歸身(六分) 羌活(七分) 蕤仁(六個) 上用淨水一大碗先煎漢防己、黃連、生甘草、當歸身、生地黃至一半,入餘藥再煎至一盞,去渣,入銀石器內再熬之,有力為度。
退翳膏子 治黑白翳。
黃連(三錢) 生地黃(一錢半,酒炒) 荊芥穗(一錢,水半盞別浸) 當歸身(六分) 柴胡 甘草(各五分) 防風 連翹 青皮(各四分) 升麻 蕤仁(各三分) 細辛(一分) 上用水一碗入前藥煎至半碗,去渣,更上火煎至半盞,入荊芥水兩匙,入蜜少許,再上火熬勻,點之。
圓明膏 治內障生翳及瞳子散大,皆勞心過度。
黃連 柴胡 生地黃(酒炒) 麻黃(去節,各五錢) 當歸身(三錢) 訶子皮(濕紙裡煨) 甘草(各二兩) 上七味,先以水二碗煎麻黃至一碗,去沫,外六味各?咀如豆大,篩去末子,入內同煎,滴水中不散為度,入熟蜜少許再熬,點之。
上四方皆東垣先生所制,乃隨證立法,非如泛常通用之方,如瞳子大,用訶子收之之類也。
白龍散 去翳膜,明眼目。
用芒硝五兩,取真白如雪者,置銀鍋內,以新瓦蓋,用熟炭火慢慢熬溶清汁,以鐵鉗鉗出,傾在石器中,凝結如玉色,研極細,入片腦等分,每用少許,以金銀簪腳點入目內。
凡點時先用新汲水洗眼淨,然後點之。
或以少許吹入鼻中亦可。
春雪膏 治眼赤,翳障,羞明。
於春天雪凍時取淨樸硝三四個為末,用黃連、防風、赤芍藥、當歸身各五錢,牙皂三個各銼碎,與硝拌和,入雪三四斤,同拌勻為水,過一宿,絹濾去滓,以瓦盆盛於露天,受霜露之氣,次早結成砂子,卻用盆一個,以紙筋鋪盆底,內用厚皮紙盛砂於盆內紙筋上,使砂中水氣盡滲於紙內,候砂幹以磁器收貯封固。
如用,每硝砂一錢加硼砂五分、片腦三分,研細點眼。
有翳,加蕤仁五分。
但點愈即止,不可常點,令眼皮軟縮,倒睫拳毛。
蕤仁膏 去翳障如神。
淨蕤仁(一兩) 硼砂(一錢二分) 熊膽(三錢) 片腦(五分) 上為末,用生蜜四兩調勻,磁罐收貯,點眼。
鼉龍點眼方 郭太尉久患目盲,有白翳遮睛,遍服藥無效,張鼉龍以此點之,一月翳退,雙目如舊。
豬膽一枚銀銼中微火熬成膏,再入冰腦米,點入眼中。
金露膏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生蜜(六兩) 黃丹(一兩) 蕤仁(一兩) 黃連(五錢) 上各另為末,先將生蜜溶化,下黃丹,入長流水四盞,用嫩柳枝六七莖攪勻,次下蕤仁末,候滾十數沸,又下黃連末,不住手攪,熬至一盞七八分,紙襯絹濾過,收之點眼。
有瘀肉,加硇砂一錢,火上飛開和入。
金絲點眼膏 生薑(取汁,四兩) 白蜜(去沫,一斤) 豭豬 膽汁(三錢) 黃連(四兩,截碎) 上用水一鬥先煎黃連至一升,後入薑汁,次入蜜同煎,
甘菊花 草決明 木賊 羌活 防風 荊芥 薄荷 蔓荊子 當歸 芍藥 黃芩 黃連 生地黃(酒炒) 白蒺藜(炒)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七錢,生薑一片水煎,食後服。
熱甚,加龍膽草;白精膜翳,加桑白皮。
此方隨時令加減。
明目流氣飲 治氣鬱及風濕熱壅生翳障。
蒼朮(米泔浸炒) 草決明(各一錢) 菊花 細辛 川芎 大黃(炮大便潤去之) 牛蒡子(炒) 蒺藜 防風 元參 芥穗 梔仁(各八分) 黃芩 木賊 蔓荊子(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食後熱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溫酒調服亦可。
小兒有患,隻令乳母服之。
一方有枳殼七分。
甘菊湯 治內外障翳,一切眼疾。
甘菊花 升麻 旋覆花 大黃(炒) 芎藭 石決明(各半兩) 羌活 地骨皮(洗) 木賊(炒) 青葙子 車前子 黃芩 梔子仁 草決明(炒) 荊芥穗 甘草(炙,各一兩) 黃連(二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蜜少許同煎七分,食後臨臥服。
羌活除翳湯 治太陽寒水,翳膜遮睛,不能視物。
麻黃根(二錢) 羌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 荊芥穗(煎成湯藥加之) 藁本(各七錢) 當歸 川芎(各三錢) 知母(酒製,五錢) 黃柏(四錢) 生地黃(酒洗,一錢) 薄荷葉(二錢) 小椒(五分) 細辛(小許) 上?咀,每服三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入荊芥穗再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忌酒濕面。
撥雲散 治眼因發濕熱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隱澀難開。
川芎 龍膽草 楮實 薄荷 羌活 荊芥穗 石決明 草決明 蒼朮 大黃 甘草 木賊 密蒙花 連翹 川椒 甘菊花 桔梗 石膏 地骨皮 白芷 白蒺藜 檳榔(各一兩) 石燕(一幅)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溫茶清一盞調下,食後,一日三服。
忌雞魚鳥諸肉。
重明散 治一切風熱內外障膜眼疾。
獨活 羌活 川芎 吳射幹 仙靈脾 防風 甘草 井泉石 蒼朮(各半兩) 丹參 白朮 石決明 草決明(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煎,日三服。
當歸龍膽湯 治眼中白翳。
當歸身(酒洗) 芍藥 龍膽草 黃芩(酒炒) 黃柏(酒炒,各七分半) 黃連(酒炒) 黃耆 甘草(各四分半) 升麻 柴胡 五味子 羌活(各三分) 防風 石膏(各三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入酒少許,煎服。
龍膽飲子 治疳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
穀精草 川鬱金 蛇蛻 炙甘草(各半錢) 麻黃(一錢半) 升麻(二錢) 青蛤粉 龍膽草 黃芩(炒) 羌活(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茶清調服下。
又方 羌活 川芎 旋覆花 防風(各二兩) 甘草 蒼朮(米泔浸,去皮,日曬乾) 楮實楮實葉(並八月採,陰乾,各一兩) 甘菊花 枳實 蟬退 木賊(各二錢半) 上為末,茶清調下二錢,飯後臨臥各一服,治赤暴眼。
忌濕面及酒。
楮實須真者,楮葉須無實者,不爾諸藥無效。
合時不得焙及犯鐵器。
此方取楮葉須無實者,蓋陰陽二合,相匹配耳。
有實者陽也,無實取葉者陰也,所以不得真楮實者悉無效。
退雲散 治翳朦瞳子。
當歸 生地黃(酒洗) 白菊花 木賊 穀精草 羌活 石決明(煅) 大黃(酒炒) 蔓荊子 白芷 黃柏 連翹 龍膽草(各一錢) 蟬退(七個) 上銼,水煎,食遠服。
一方 防風 白蒺藜(各一兩) 羌活(一兩半) 甘菊花(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食後服。
決明飲 治一切眼目腫痛翳障。
大黃 葛花 澤瀉 木賊 石決明(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蟬花無比散 治大人小兒風毒傷肝,或為氣攻,一切眼目昏暗,漸生翳膜,及久患頭風,牽搐兩眼漸小,連眶赤爛,小兒瘡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澀隱痛,並治。
蟬蛻(去翅足,二兩) 蛇蛻(微炙,一兩) 羌活當歸(洗涪) 川芎 石決明(鹽水煮,研如粉,各三兩) 防風(去蘆) 茯苓 甘草(炙,各四錢) 白蒺藜(半斤,炒) 赤芍藥(十三兩) 蒼朮(米泔浸,炒,十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米泔調服,茶清亦可。
忌食發風毒等物。
一方有菊花三兩。
一方 治赤脈翳初從上而下者。
附子(半兩) 芽茶(一大撮) 白芷(一錢) 細辛 川芎 防風 羌活 荊芥(各半錢) 上銼,水煎服,神效。
(眼內白睛上起赤系,謂之赤脈) 補肝散 治肝腎俱虛,黑珠上一點圓翳,日中見之差小,陰處見之則大。
熟地(砂仁炒) 白茯苓 家菊花 細辛(各一錢八分) 芍藥(二錢七分) 柏子仁(去油) 防風 甘草(各九分) 柴胡(三錢六分) 上作二帖,水煎服。
通肝散 治膽氣攻肝,而生冰翳透瞳仁,疼而淚出,陰處日中看之,其形亦同,或眼皮紅堅硬,或赤膜自上垂下遮睛,名垂簾膜。
山梔子 白蒺藜 枳殼 荊芥 甘草(各五錢) 車前子 牛蒡子(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苦竹葉煎湯下。
石決明散 治肝熱,因勞用力,眼赤腫痛,忽生翳膜,或初患一目後,兩目齊患,或傷寒後熱眼食毒上壅,或脾熱眼皮內如雞冠蜆肉,或蟹睛疼痛,或旋螺尖起,或神祟太陽穴掣痛,或被物撞打。
石決明 草決明(各一兩) 羌活 山梔子 木賊(各五錢) 青葙子 芍藥(各七錢半) 大黃 荊芥(各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煎湯下。
經效散 治因撞刺生翳,經久覆被物撞,兼為風熱所攻,昏痛不見。
柴胡(五錢) 大黃 當歸 芍藥 粉草 連翹(各二錢半) 犀角(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羚羊角散 治冰翳久不去者。
羚羊角 升麻 細辛(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末,一半煉蜜丸,每服五七十丸,用一半為散,以米泔水煎,吞丸子,食後服。
焮發陷翳,亦用羚羊角散之類,在人消息。
若陰虛有熱者,兼服神仙退雲丸。
神仙退雲丸 治一切障翳、內外障昏無睛者,累效妙方也。
當歸(酒洗) 川芎(各一兩半) 犀角(酒洗) 枳實 川楝子 蟬退 甘菊花 薄荷(各半兩) 瓜蔞根(六錢) 蛇退 密蒙花 荊芥穗 地骨皮(各三錢) 白蒺藜(炒) 羌活 生地黃(酒洗各一兩) 木賊(一兩五錢,去節,童便浸一宿,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一兩分作十丸,米泔湯調下,日進二三丸,食後,婦人當歸湯下,有氣木香湯下。
一方有蔓荊子、炙甘草各五錢,川椒七錢半炒去目,無犀角、地黃,名撥雲退翳丸。
一方 治諸眼患,因熱病後,毒氣攻眼,生翳膜遮障,服此藥逐旋消退,不犯刀針。
青葙子 防風 枳殼(各一兩) 茺蔚子 細辛(各半兩) 枸杞子 澤瀉 生地黃(酒洗) 石決明(各一兩半) 黃連(半兩) 車前子 川當歸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各如法修制焙乾,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忌一切熱毒物。
羊肝丸 治一切目疾不問內外,障翳眚盲等證。
(眚,所景切,目病生翳也,過也,炎也) 白乳羊肝(一具,竹刀去膜) 黃連(一兩) 甘菊花 防風 薄荷 荊芥 羌活 當歸 川芎(各三錢) 上為末,將羊肝蒸熟搗丸,漿水下。
五秀重明丸 治眼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甘菊花(開頭,五百個) 荊芥(五百穗) 木賊(去節,五百個) 楮實(五百枚) 川椒(開口者五百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時時嚥下,食後噙化無時,臨臥。
大忌酒面熱物。
涼膽丸 治膽受風熱,生翳青色,兩眥澀痛,下淚,口苦不喜食。
防風 蘆薈(各一兩) 黃連 荊芥 黃芩 龍膽草(各五錢) 黃柏 地膚子(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煎湯下。
鹽術散 治濕傷脾胃,內外障。
蒼朮(四兩,米泔浸七日,切細,入青鹽一兩同炒黃,去鹽) 木賊(二兩,童便浸一宿,曬乾)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米飲下,或撒入飲食中服。
鎮肝丸 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赤澀昏暗,癢痛難開,眵多有淚,怕日羞明,時常發腫,或生翳障,並宜服之。
決明子 地膚子 白茯苓 遠志(去心) 茺蔚子 防風 蔓荊子 人參(各一兩) 車前子 青葙子 地骨皮 柏子仁(炒) 甘草 甘菊花 柴胡 元參 山藥(各半兩) 細辛(二錢半) 上為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米飲下,日三服。
補陽湯 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九竅不通,令青白翳見於大眥,乃足太陽少陰經中郁遏,足厥陰肝經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白翳內阻也。
當於太陽少陰經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
此當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陽少陽標中,瀉足厥陰肝經陰火,乃次治也。
《內經》曰: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
此治法是也。
每日清晨,以腹中無宿食,服補陽湯,臨臥服瀉陰丸。
若天色變大寒大風並大勞役,預日飲食不調,精神不足,或氣弱,俱不得服。
候體氣和平,天氣如常,先補其陽,使陽氣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空竅於眼目矣。
羌活 獨活 當歸身(酒洗) 甘草梢 熟地(砂仁炒) 人參 黃耆 白朮(各一兩) 澤瀉 陳皮(去白) 白茯苓 生地黃(酒炒) 知母(炒,各三錢) 白芍藥 防風(各五錢) 柴胡(二兩) 肉桂(去皮,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服,空心使藥力行盡方許食。
連柏益陰丸(一名瀉陰火丸) 羌活 獨活 甘草(炙) 當歸梢 五味子 防風(各五錢) 石決明(燒存性,三錢) 草決明 細黃芩 黃連(酒炒) 黃柏 知母(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一百丸,臨臥茶清下。
常多服補陽湯,少服此藥,多則妨飲食。
升陽洩瀉丸 羌活 獨活 甘草梢 當歸身 白芍藥(各一兩) 人參 黃芩 白朮 生地黃(酒炒) 楮實(各半兩,酒拌) 陳皮 白茯苓 防風 知母(酒炒) 澤瀉(各三錢) 柴胡(一錢半) 肉桂(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稍熱食遠服。
別合一料,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清下,每日與前藥各一服,不可飽服。
如天氣熱甚,加五味子三錢,天門冬去心、枳實、芍藥各半兩。
上三方合治一病,空心補陽湯,臨臥連柏丸,食遠升陽洩陰丸。
神效熊膽丸 饒州民郭瑞友精意事佛,摹書《華嚴經》,期滿六部乃止,五部將終,忽兩目失光,翳膜障蔽,巫醫針刮,皆無功。
一日夢皂衣人告曰:汝要眼明,用熊膽丸則可。
後於《道藏》獲觀音治眼熊膽丸方,服之二十餘日,藥盡眼明。
南熊膽(一分) 黃連 密蒙花 羌活(各一兩半) 防己(二兩半) 龍膽草 蛇蛻(炙) 地骨皮 木賊(去節) 仙靈脾(各一兩) 瞿麥 旋覆花 甘菊花(各半兩) 蕤仁(二錢半,用肉) 麒麟竭(一錢) 蔓荊子(一合,水淘) 上為細末,以羯羊肝一具煮其半,焙乾,雜於藥中,取其半生者去膜,爛研杵,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
點洗方 百點膏 張濟民眼病翳六年,以至遮瞳仁,視物不明者,雲氣之狀,用此藥而效。
黃連(二錢,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群藥) 當歸 甘草(各六分) 防風(八分) 蕤仁(去皮尖,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蕤仁另研如泥,同熬,滴入水中不散,去渣沫,入好蜜少許,再熬少時為度,令病人心靜,點之至目微痛為度,日點五七次,臨臥點尤妙,名曰百點。
但欲多點,使藥力相續也。
羌活退翳膏 治足太陽寒,冰膜遮左睛,白翳在上,視物不明。
椒樹根(東南根西北根各二分) 藁本 漢防己(各三分) 防風 麻黃(去根節) 柴胡 生地黃(各三分酒炒) 生甘草(四分) 當歸身(六分) 羌活(七分) 蕤仁(六個) 上用淨水一大碗先煎漢防己、黃連、生甘草、當歸身、生地黃至一半,入餘藥再煎至一盞,去渣,入銀石器內再熬之,有力為度。
退翳膏子 治黑白翳。
黃連(三錢) 生地黃(一錢半,酒炒) 荊芥穗(一錢,水半盞別浸) 當歸身(六分) 柴胡 甘草(各五分) 防風 連翹 青皮(各四分) 升麻 蕤仁(各三分) 細辛(一分) 上用水一碗入前藥煎至半碗,去渣,更上火煎至半盞,入荊芥水兩匙,入蜜少許,再上火熬勻,點之。
圓明膏 治內障生翳及瞳子散大,皆勞心過度。
黃連 柴胡 生地黃(酒炒) 麻黃(去節,各五錢) 當歸身(三錢) 訶子皮(濕紙裡煨) 甘草(各二兩) 上七味,先以水二碗煎麻黃至一碗,去沫,外六味各?咀如豆大,篩去末子,入內同煎,滴水中不散為度,入熟蜜少許再熬,點之。
上四方皆東垣先生所制,乃隨證立法,非如泛常通用之方,如瞳子大,用訶子收之之類也。
白龍散 去翳膜,明眼目。
用芒硝五兩,取真白如雪者,置銀鍋內,以新瓦蓋,用熟炭火慢慢熬溶清汁,以鐵鉗鉗出,傾在石器中,凝結如玉色,研極細,入片腦等分,每用少許,以金銀簪腳點入目內。
凡點時先用新汲水洗眼淨,然後點之。
或以少許吹入鼻中亦可。
春雪膏 治眼赤,翳障,羞明。
於春天雪凍時取淨樸硝三四個為末,用黃連、防風、赤芍藥、當歸身各五錢,牙皂三個各銼碎,與硝拌和,入雪三四斤,同拌勻為水,過一宿,絹濾去滓,以瓦盆盛於露天,受霜露之氣,次早結成砂子,卻用盆一個,以紙筋鋪盆底,內用厚皮紙盛砂於盆內紙筋上,使砂中水氣盡滲於紙內,候砂幹以磁器收貯封固。
如用,每硝砂一錢加硼砂五分、片腦三分,研細點眼。
有翳,加蕤仁五分。
但點愈即止,不可常點,令眼皮軟縮,倒睫拳毛。
蕤仁膏 去翳障如神。
淨蕤仁(一兩) 硼砂(一錢二分) 熊膽(三錢) 片腦(五分) 上為末,用生蜜四兩調勻,磁罐收貯,點眼。
鼉龍點眼方 郭太尉久患目盲,有白翳遮睛,遍服藥無效,張鼉龍以此點之,一月翳退,雙目如舊。
豬膽一枚銀銼中微火熬成膏,再入冰腦米,點入眼中。
金露膏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生蜜(六兩) 黃丹(一兩) 蕤仁(一兩) 黃連(五錢) 上各另為末,先將生蜜溶化,下黃丹,入長流水四盞,用嫩柳枝六七莖攪勻,次下蕤仁末,候滾十數沸,又下黃連末,不住手攪,熬至一盞七八分,紙襯絹濾過,收之點眼。
有瘀肉,加硇砂一錢,火上飛開和入。
金絲點眼膏 生薑(取汁,四兩) 白蜜(去沫,一斤) 豭豬 膽汁(三錢) 黃連(四兩,截碎) 上用水一鬥先煎黃連至一升,後入薑汁,次入蜜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