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五

關燈
丸 治腸澼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榼藤子(一個重七錢者,酥炙,和皮用) 皂角刺(燒存性) 茴香(炒) 白礬(枯) 枳殼(去白,麩炒) 樗白皮(焙乾) 白附子(炮) 蝟皮(燒存性,各半兩) 乳香(二錢半)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如痔瘡痛,醋研五七丸,塗患處。

     槐膽丸 不問遠年近日痔瘡,服之如神,久服黑髮固齒。

     十月上巳日揀肥實槐子,用瓦盆如法固濟埋背陰牆下,約二三尺深,預先取黑牛膽五六個,臘月八日取前槐子裝在膽內高懸陰乾,至次年清明日取出,瓷器收貯,每空心白湯下一粒,二日二粒,漸加至十五粒止,以後一日遞減一粒,周而復始。

     牽牛酒(一名豬腎丸) 治通行漏瘡中惡水自大腸出。

     用黑牽牛碾細末二錢半,入豬腰子內,以線紮箬葉包裹,慢火煨熟,空心細嚼,溫酒送下。

     豚胃丸 治痔漏皆效。

     蝟皮(七錢) 牡丹皮 黃連(各一兩) 槐花(二兩) 羌活(六錢) 上銼碎,入豬肚內縫定,煮爛,去藥食肚,如硬再服,以患處軟方止,或同藥為丸服亦可。

     淨固丸 治痔漏下血癢痛。

     槐花(炒) 枳殼(去穰,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豬蹄散 治諸痔。

     豬懸蹄甲(不以多少) 上為細末,米湯調二錢,空心服。

     一方 治諸痔瘡。

     槐花(四兩) 皂角刺(槌碎,一兩) 胡椒(十粒) 川椒(一兩) 上用豶豬肚一個入藥在內,紮定口,煮熟去藥,空心食肚子。

     一方 治腸痔,每大便常下血。

     蒲黃 上研細,每服方寸匕,米飲調下,日三頓瘥。

     一方 治痔。

     用雞冠花不拘多少,濃煎湯,每服一盞,空心服。

    本草雲:雞冠花性涼,治瀉血。

     一方 治野雞痔,下血腸風,明目。

     嫩槐葉一升蒸如茶法,取葉碾作末,亦如茶法煎呷之。

     一方 治腸痔每大便下血。

     取槐樹上木耳為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一方 治腸風痔漏如神。

     取大樹上寄生葉,幹為末,酒水茶米飲任下或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亦得。

     一方 治五痔。

     蒼耳莖葉以五月五日採,幹為末,水服方寸匕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一方 治腸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

     木賊 枳殼(各二兩) 乾薑(一兩) 大黃(二錢) 上四味共銼一處,入銚子內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為末,溫粟米飲調,食前服二錢匕甚妙。

     一方 治五痔下血不止。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水一升研濾取汁,煎減半,投米煮粥,停冷,空心食之。

     一方 治腸痔大便常有血。

     鯽魚煮羹食之,及隨意飽食。

     三神丸 治無酒色,但飽食久坐成痔,初起經久皆效。

     枳殼 皂角(煅) 五倍子(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

     一方 治痔漏臥床,策杖方能移步者。

     旱蓮草一小把連須,水洗淨,用粗碗搗極爛如泥,極熱酒衝入飲之,剩渣再搗爛,敷患處,重者不過三服即愈。

     治痔漏日久虛寒方 臟連固本丸 凡膏粱富貴之人,患痔甚多,必幹於飲食色欲所緻,及有火酒犯房,若要除根,必須服此,兼戒醇酒厚味,寡欲方可痊矣。

     生地黃(六兩) 乾山藥 山茱萸(去核) 黃連(各四兩) 茯苓 牡丹皮 黃柏 槐角(各三兩) 澤瀉 知母 人參 當歸 皂角 天花粉(各二兩) 上為末,用豶豬大臟頭一段去油,灌入藥末,兩頭線紮住,用糯米一升,煮飯將半熟撈起入甑內,將藥腸盤藏於飯中,如蒸飯之熟,待冷些時取出,去兩頭無藥之腸,將藥腸搗爛為丸,如硬加些飯,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送下。

     黑地黃丸 治血虛久痔神妙,治痔之聖藥也。

     蒼朮(油浸) 熟地黃(各一斤) 五味子(半斤) 乾薑(秋冬一兩,夏半兩,春七錢) 上為細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米飯或酒下。

     加味地黃丸 治五痔,滋陰必用之。

     熟地黃 黃耆(各一兩半) 槐花(炒) 黃柏(炒) 杜仲(炒) 白芷(各一兩) 山藥 山茱萸肉 獨活(各八錢) 牡丹皮 茯苓 澤瀉(各六錢) 白附子(二錢) 為上未,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飯下。

     釣腸丸 治久漏肛門腫痛,或生瘡時有膿血,及腸風下血,虛寒久不愈者。

     瓜蔞(二個,燒存性) 蝟皮(二個,燒存性) 雞冠花(微炒,五兩) 白礬(枯) 綠礬(枯) 白附子 生南星 枳殼(去穰,麩炒) 半夏 訶子(煨,去核,各二兩) 胡桃仁(十五個,燒存性) 附子(去皮臍,生用,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每服三五十丸,臨臥溫酒下,遠年不瘥者,服十日效,久服除根。

     黑丸子 專治年久痔漏下血,用之累驗。

     乾薑 百草霜(各一兩) 木饅頭(二兩) 烏梅 敗棕 柏葉 油發(以上七味各燒灰存性) 桂心(三錢) 白芷(五錢,不見火)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乳香丸 治冷漏。

     乳香(二錢半) 牡蠣粉(一錢二分半) 上為末,雪糕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黑玉丹 治男子婦人久新腸風痔漏,疼痛不可忍,服此三四次見效。

    初得此病,或癢或疼,穀道周迴多生硬核是痔,破者是漏,下血是風,皆因酒色過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醫敷洗,不知病在腸中有蟲,若不去根,其病難除。

     槐角(三兩) 敗棕(四兩) 苦楝根(二兩半) 雷丸 芝麻(各二兩) 牛角?(銼) 刺蝟皮(銼,各八兩) 豬懸蹄(百個) 亂髮(皂角水洗淨,四兩) 上銼碎,入瓷罐內,燒存性研細,入乳香一兩,麝香四錢研合和勻,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先細嚼胡桃一枚,以溫酒送下,每日空心臨晚二服,甚者三服。

    忌別藥房室醋魚雞諸般發風動氣毒物,並忌坐濕地。

     加味蠟礬丸 治新久諸漏。

     象牙(五錢) 露蜂房 殭蠶 蛇退 血竭 木香(各三錢) 乳香(二錢) 白礬(二兩) 上為末,黃蠟四兩溶化為丸,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內生肌丸 治漏,生肌塞竅。

     枯白礬 鹿角 芝麻(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

    如竅塞後,去鹿角,加象牙一兩、黃蠟為丸,常服斷根。

     鱉甲丸 治腸痔屬寒。

     鱉甲 蝟皮(炙焦黑) 川山甲(炙焦) 白礬(枯) 附子 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焦存性二分) 上為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又方 槐花(炒) 白礬(枯,各一兩) 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一方 治腸風痔漏。

     赤芍藥 官桂(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姜二片、白糖一塊水煎,空心服。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 治漏,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當歸 麥門冬 破故紙 肉蓯蓉 山藥 白茯苓 枳殼 白芷 杏仁(各二兩) 人參 生地黃 小茴香 鹿茸 大附子 川烏 木香 青木香 砂仁 厚樸 青皮 陳皮 烏藥 肉豆蔻 天麻 乳香 沒藥(各一兩) 熟地黃 大茴香 枳實(各三兩) 香附 松節(各四兩) 丁香 硇砂(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空心酒化下。

     十全大補湯 治痔漏日久,氣血大虛,須用此大補,庶可取效。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 黃耆 肉桂(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桂附丸 治冷漏諸瘡。

     桂心 附子(炮製,米醋中浸,再炮三五次,去皮臍) 厚樸(薑製) 粉草(炙) 白朮(各一兩) 木香(二錢半) 乳香(研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丹溪 曰:精要治冷漏諸瘡,與桂附丸。

    此冷隻因瘡久不合,風冷乘之,血氣不潮而成也。

    厚樸雖溫,其瀉衛尤速,恐不若參耆佐以陳皮,庶乎與病情相得。

    此方治冷漏瘡,若寒而虛者,隻以加味十全湯隨時令經絡加減用之為當。

    又虛甚者,宜參耆歸術膏。

     骨碎補丸 治癰疽久不能瘥,瘡口不合,變易為疳漏,敗壞肌肉,銷損骨髓,以緻痿跛,宜此方主之。

     骨碎補 補骨脂 熟地黃 當歸 續斷 石楠 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附子 芍藥 川芎 菟絲子 沙參 羌活 防風 獨活 天麻 黃耆(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空心鹽湯服。

    此方與大僂方相表裡。

     大僂方 陽氣者,清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宜用此方。

     羌活 防風 細辛 附子 白朮 當歸 甘草 川芎 續斷 白芍藥 桂心 麻黃 黃耆 熟地黃(各等分) 此方與前骨碎補丸相表裡。

     治漏四奇方 第一方 湯服。

     蓮花蕊 當歸 五倍子 黑牽牛 白牽牛(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一錢五分) 土朱(名闆兒朱,三錢) 上為末,重者五錢,輕者三錢,五鼓時用肉汁湯調服,再吃好酒一鍾,打下蟲來或爛肉方驗,再服後藥。

     枳殼(二錢) 黃耆 當歸 川芎 生地黃(各一錢) 條黃芩 槐角 黃連 升麻(各六七分) 上銼,水煎服,食遠服。

     第二方 坐收功藥。

     皮硝(一斤) 明礬(八兩) 龍骨 海螵蛸 沒藥 乳香(各一兩) 土朱 樟腦 血竭(各五錢) 上為末,以絹袋盛,將臀坐袋上,三炷香時即好。

     第三方 丸服。

     蓮花蕊 龜甲(各一錢) 犀角(三錢) 羚羊角(二錢) 珠子(五分) 麝香(三分) 上為末,好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好酒吞下。

    忌房事,重者加牛黃二錢。

     第四方 熏洗。

     蟬蛻 薑黃 升麻 蜂房 象牙(各一兩) 木香 乳香 沒藥 血竭 胡黃連(各五錢) 皮硝 地骨皮 梧桐皮(各三錢) 上銼碎,煎湯熏洗。

     治痔漏外洗方 熏洗方 治痔瘡。

     五倍子(八錢) 樸硝(一兩) 桑寄生(五錢) 蓮房(七錢) 荊芥(五錢) 上用水三四鍾煎湯先熏後洗,又冬瓜藤亦好。

    如大腸熱腫,用木鱉子、五倍子研細末調服。

    一方無荊芥,有百藥煎。

    一方無蓮房,有木鱉子七個。

     一方 槐花 地榆 荊芥(各五錢) 蓮房(一個) 五倍子(三錢) 上煎湯熏洗。

     一方 洗多年痔漏神方。

     茄根 蔥根 艾葉 馬齒莧 五倍子 皮硝 花椒(各等分) 上七味,煎湯熏洗。

     洗痔方 透骨草 槐條 花椒 連須蔥 上四味切碎,水煎數沸,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