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九

關燈
一合,新汲水和勻,頻掃患處。

     綠白散 治湯燙火燒疼痛。

     苦參不拘多少為細末,每用以小油擦。

     一方 治火燒。

     桐油 水銀(各等分) 上二件以柳枝不住手攪成膏,再入大黃、石膏末,和以牛皮膠,入少水溶開,外用貓兒肚底毛細剪撒上,貼之。

     清煙膏 雞子清磨京墨塗患處,上用三層濕紙蓋,則不起泡,冷如冰,效。

     一黃散 大黃一味為末,蜜水調擦。

     一方 治湯所傷,止痛生肌。

     大黃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以清油調敷,濕則幹撒。

     一方 治湯火傷未成瘡者。

     小麥(炒黑) 膩粉(減半) 上為末,油調塗之。

     一方 治湯火瘡。

     用發一束香油煎,以發盡為度,放冷,掃患處。

    一方用麩皮炒黑為末,敷上,神效。

    此方有補性,始終皆可用。

    一方用螺螄殼多年乾白者,火煅為末,撒瘡上。

    一方用蛤蜊殼炙焦黃,研細,以生香油調膏敷之,或以蜜調,不膿不痂。

    一方取舊烹銀爐中燒過焦黃土研細如粉,以生薑汁調於帛上,貼之,痛止。

    一方用熔銀鍋之細末,油調敷,佳。

    一方槐子燒灰,香油調上即好,或槐皮炒為末亦可。

    一方用劉寄奴為末,先以糯米漿雞翎掃傷處,後撒藥末在上,並不痛亦無痕。

    一方用榆白皮為末,豬油調塗,愈。

    一方用杉皮燒灰存性,為末,濕用幹撒,乾用雞子清調塗。

    一方先以酒洗,次以楊梅樹皮為末,香油調敷。

    一方用雞子黃十個入銀石器內熬自然油,調好粉敷之,愈。

     一方 治湯火灼,未成瘡者。

     用艾白根燒灰,雞子黃和敷之。

    如已成瘡,白蜜封之,以竹中膜貼上,日三。

     一方 治被湯熱油,痛不可忍。

     取厠下黑瘀泥,量傷大小斟酌多少,次以老薑汁、麻油十分之一共研令勻,擦傷處,立愈。

    一方以青黛敷之,妙。

    一方熱油澆,外痛,以蜜敷之,立安。

     一方 治湯火瘡爛者。

     黃蜀葵花落者淨器收之,入水些少,待爛成水,敷上,神妙。

     一方 治火瘡敗壞。

     用雲母粉同生羊髓和,塗之。

     一方 治火瘡未起。

     梔子仁燒灰,麻油和,封之,厚乃佳。

    如已成瘡,燒白糖灰粉敷之,燥即瘥。

     黃白散 治湯火瘡。

     榆樹根白皮(為末,一兩) 黃丹(二錢) 上攪勻,看瘡大小,用井花水調敷患處,若幹,再以涼水敷之,不惟止痛,三五日即痊。

    或人家失火燒了畜牲,照患處塗之,須臾流水出,可治,不流水,是燒得太重,不可治也。

    然人被燒,亦同此斷。

     一方 治中熱油及火燒,除外痛。

     丹參八兩細銼,以水微調,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敷瘡上,愈。

     一方 治熱酒傷。

     糯米粉炒黑為末,酒調之。

     治湯火傷內服方 加味四物湯 治為湯火傷,發熱作渴,小便赤澀,用此養陰血以消毒。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姜酒炒) 山梔子 連翹 甘草 上銼,水煎服。

     加味四君子湯 治湯火傷,患處肉未死而作痛,用此健脾胃以消毒。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川芎 當歸 山梔子 連翹 上銼,水煎服。

    若患處肉死已潰而不收斂者,用四君子加芎、歸、黃耆。

     加味八珍湯 治患處肉已死而不潰,用此補氣血以排膿。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芎 白芍 地黃(酒炒) 白芷 上銼,水煎服。

    如未應,加肉桂。

     治煙燻方 一方 治煙燻緻死者。

     用蘿蔔搗爛取汁,灌之即蘇。

    錦衣楊永興廚下夜間回祿,凡睡此房已死將死者,灌以蘿蔔汁,良久悉愈。

    凡罹此患者,以此治之,其應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