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關燈
金刃傷 論 劉宗厚 曰:金刃傷,是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外受有形之物所傷,乃血內筋骨受病,非如六淫七情為病,有在氣在血之分也。

    所以損傷一證,皆從血論,若傷皮出血,或亡血過多者,兼補而行之。

     薛氏 曰:金瘡出血不止,若素怯弱者,當補氣;若素有熱者,當補血;若因怒氣,當平肝;若煩熱作渴昏憒,當補脾氣;若筋攣搐搦,當養肝血。

    不應,用地黃丸,以滋腎水。

     脈法 金匱 雲:寸口脈浮微而澀,然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出者,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 雲:金瘡出血太多,其脈虛細者生,數實大者死。

    又曰: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砍刺出血不止者,其脈來大者七日死,滑細者生。

     治金刃傷外敷方 熱黏皮 治金瘡出血不止。

     龍骨(煅,三錢) 五倍子(半生半炒) 白礬(半生半枯,各二兩) 無名異(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二錢) 上共為末,幹撒患處,不作膿,不怕風,立時止血住痛生肌,如神。

     金傷散 治金瘡出血不止,及跌打綻破血出。

     白及 白蘞 乳香(各一兩) 陳石灰(達年者,半斤) 龍骨(五錢) 黃丹(三錢) 上為細末,幹撒患處,用軟紙或綿或絹重重包之。

     沒藥散 治刀箭傷,止血定痛。

     定粉 風化石灰(各一錢) 枯白礬(三錢,另研) 乳香(五分,另研) 沒藥(三分,另研) 上為細末,幹撒之。

     金瘡方 治打跌刀斧破傷。

     五倍子(炒存性,半斤) 頭髮(一兩,剪碎,燒存性) 陳米粉子(一斤,炒黃色) 量加馬屁疱(無亦可) 上為細末,濕則幹撒,乾用唾調敷,封瘡口,瘡痊自落。

    一方隻用頭髮燒灰、粉子炒黃,二味合為細末,撒之,神效。

     勝三七散 治刀斧跌磕,一切傷損,止血定痛,如神。

     五倍子(炒枯,用青布包,腳下踩扁) 白礬(枯過,各等分) 上研為細末,撒患處,包裹。

    此方治頭蓄一切破傷亦妙,真仙方也。

    一方單用五倍子生為末,幹貼。

     地黃散 治金瘡,止血除疼痛,闢風,續筋骨,生肌肉。

     地黃(苗) 地松 青蒿 蒼耳(苗) 生艾汁 赤芍藥(各五兩,入水煎取汁) 上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午時修合,以前藥汁拌石灰陰乾,入黃丹三兩更杵為細末,凡有金瘡折傷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十日瘥,不腫不膿。

     刀瘡藥 降香節 白松脂(各一兩) 血竭(一錢半) 沒藥(五分) 文蛤(炒,五錢,即五倍子) 上共為末,掩傷處即愈。

     一方 治金瘡血不止。

     半夏 石灰 鬱金 上為末,撒傷處即止。

     石灰散 治金瘡。

     風化石灰 嫩韭葉 上二味同搗,入鵝血調和成餅,乘風陰乾,為末,敷上,無鵝血亦得。

    一方用石灰一升、石榴花半斤搗取末少許,擦少時,血斷便瘥。

    一方石灰同生晚蠶蛾搗成餅,陰乾為末,敷之。

    一方五月端午日採一去草花蕊嫩者,或嫩蒿頭搗爛,量入舊石灰搗極勻,或丸或餅,陰乾碾細,乾用清油或唾津調擦,濕則幹撒。

    狗咬、湯火所傷,並治有效。

    一方用石灰四兩,五月五日備下烏魚骨一兩,於本日平旦令人不語采地上青薊、萵苣菜各一握,同煎藥搗,於日未出時摶作餅子,曬乾,用時旋刮敷之,早用並不作膿。

    《千金簡易方》雲:治金瘡者,無大小冬夏,及始出傷血出,便以石灰厚敷裹之,既止痛又速愈。

    無石灰,柴灰亦可。

    若瘡甚深,未宜速合者,少入滑石,令瘡不時合也。

    一方陳石灰六兩研碎,同大黃切粗塊一兩,鍋內炒灰紫色,去大黃羅過,敷傷處,立效。

    一方用臘月牛膽入風化石灰,懸當風候乾,撒之。

     金槍散 治一切刀割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破開口不合,用此止血生肌住痛,立效。

     銀末 血竭 發灰 人指甲(燒存性) 珍珠(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勻,撒患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