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上為末,煉蜜或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好酒下,或米湯亦可,日進三服。
東坡四神丹 一名活神丹 治大風神效,血虛者可常服。
羌活 元參 當歸 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
蠲痹散 治癩風,肢節蜷攣,宜此養血祛風。
羌活 獨活 皂角刺 白芷(各五分) 當歸 赤芍藥(各一錢) 土茯苓(五錢) 上銼,水煎服。
白花蛇丸 治頭面手足白屑瘡癢,皮膚皺燥。
白花蛇(一條,酒浸) 當歸(二兩)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姜酒炒) 防風 荊芥 黃芩(酒炒) 連翹 胡麻子 何首烏 升麻 羌活 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將浸蛇酒和水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茶清下。
換骨丸 治一切疥癬風疾。
苦參 浮萍(各一兩半) 大黃 槐花 白芷 川芎(各一兩二錢) 蒼朮(一兩) 乳香 沒藥 沉香 木香(各三錢) 麝香(五分) 上為末,用麻黃五斤煎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溫酒化下,忌風二三日。
一方去蒼、麝,加當歸、防風、甘松、白花蛇,尤妙。
易老祛風丸 治疥癩風瘡。
黃耆 枳殼(炒) 防風 芍藥 生地黃 熟地黃(二味酒拌杵膏) 枸杞子 地骨皮 甘草 上各另為末,入二膏,加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一方 荊芥穗 大黃 梔子 鬱金 地黃 杜仲 防風 羌活 獨活 白蒺藜(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大楓子油入熟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茶清送下,日三次,須守戒三五年,養心禁欲。
蒼耳丸 用蒼耳為末,以大楓子油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清送下,茶清亦可。
一方煉蜜丸。
苦參酒 大能消一切風熱瘡毒,理脾補心養氣,為瘡科聖藥。
苦參半斤洗淨銼碎,絹袋盛,好酒二鬥,冬春漬一月,秋夏十日,每服一合,日三次,常與不絕,覺痹即安,酒盡以渣曬為末,酒糊丸,尤妙。
丹溪曰:陶隱居以酒漬飲治惡瘡,久服輕身。
日華子以為殺蟲,本草除伏熱、養肝膽氣。
予嘗以蒼耳葉為君,以此為佐,酒煮烏蛇為丸,如無烏蛇,以烏蠡魚代之,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粒,加至七八十粒,熱茶清吞,一二月而安,若入紫萍尤捷。
紫萍多蛭,須寒月于山池沼取之,淨洗泥,略蒸透,乾用。
蒼耳魚 用蒼耳草於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五更時帶露採,搗絞取汁,熬成膏作錠子,取一斤半重鯉魚一個剖開,不去肚腸,入藥一錠在內,以線縫之,用酒二碗慢火煮乾為度,令患人吃盡魚,不過四五個即愈,忌鹽百日。
花蛇酒 用白花蛇一條,先蒸糯米二鬥,缸底先用酒麴,次將蛇以絹袋盛之頓於曲上,然後以糯米飯和勻頓於蛇上,用紙封缸口,三七日開取酒,將蛇去皮骨,焙乾為末。
每服溫酒一盞,調蛇末少許服之,仍以酒腳並糟做餅食之。
一方 治手指攣曲,節間痛,漸至斬落。
蓖麻子(去皮) 黃連(銼如豆大,各一兩) 上入小瓶內,用水一升浸之,水少漸添,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取蓖麻拍破,平旦時面東,以浸藥水服一粒,漸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
忌豬肉,茹淡,屢得神效。
柏葉丸 治大風瘡,令眉發再生。
用柏葉九蒸九曬,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日三服夜一服,白湯下,每服五六十丸,百日後生眉發。
外治方 五枝湯 用桃柳桑槐楮五般枝濃煎湯,道大缸內,浴洗一日,坐露頸,俟湯如油,安矣。
浮萍湯 治惡疾,遍身生瘡。
濃煎浮萍湯,浴浸半日,大效,此神方也。
如聖散 蔓荊子 苦參 元參 紫參 厚樸 荊芥 陳皮 沙參 麻黃(去節,各一兩) 防風 白芷 威靈仙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
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臨臥熱洗,忌五辛。
又方 大黃 黃芩 雄黃(各三兩) 上為末,用樟樹葉濃煎湯,入藥蒸洗。
洗藥 地骨皮 荊芥 苦參 細辛(各等分) 上銼片,每用二兩以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
如洗,務要湯寬,浸洗良久方佳。
敷藥 治瘡大爛,遍身塗之。
黑狗脊(二兩,如無,以杜仲代之) 蛇床子(一兩) 寒水石 硫黃 白礬(枯,二兩) 樸硝(少許) 上為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敷,不爛不必敷。
一方 密陀僧 白附子 蒼耳子 細辛 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調擦患處。
洗藥 渫洗癘瘡。
何首烏 荊芥 防風 馬鞭草 蔓荊子(各等分) 上銼,每用十兩、水一鬥煎數沸,無風處洗,出汗。
解毒散 治風瘡,解外毒。
巴豆肉 皮硝(各一兩) 黃蜂窩 黑狗脊(各七錢) 白芷 雄黃 豬牙皂角 羊蹄根 輕粉 蟬殼(去土) 枯礬 寒水石(各五錢) 上為末,臘豬油調擦,外毒既去,卻擦黃連散。
蔭按:洗藥雖能疏通腠理,而損元氣。
解毒散雖能攻毒,而傷良肉,不宜多用。
黃連散 治癘瘡,清熱解毒。
黃連(五兩) 五倍子(一兩) 上為末,唾津調塗之。
一方 蛇床子根 雄黃 硫黃 白礬 草烏(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香油或蜜水調敷患處。
白丁香散 治癘風,眼中生胬肉。
白丁香 貝母(各等分) 上為末,人乳汁調點眼內。
子和生眉散 治癘風,眉毫脫落。
半夏 羊糞(各等分) 上為末,薑汁調塗眉稜上。
一方 治大風後生眉毛。
皂角莢(焙乾) 鹿角(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汁調塗眉上,一日二次,則生。
灸法 治大風後斷根。
於腳大拇指斤骨縫間約半寸灸三壯,以出毒氣。
治血風瘡方 馬齒莧膏 治兩足血風瘡,並兩腳背風濕瘡疼癢。
馬齒莧(切碎焙乾,五錢) 黃丹(飛) 黃柏 枯白礬 孩兒茶(各三錢)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和勻,後入輕粉,用生桐油調,攤於厚桐油紙上,用蔥椒湯洗淨患處,貼之。
一方 治血風瘡。
川椒 貝母 白芷 蛇床子(炒) 黃丹(飛) 枯白礬 黃連(各三錢) 輕粉(五錢) 上為細末,生桐油調,攤厚油紙上貼瘡,紮定,七日方開。
忌胡椒生薑蔥蒜一切熱毒物。
七珍膏 治血氣瘡,極癢,爬見血者,此方極效,並治一切惡瘡癰毒。
先用香油一斤,槐枝青者截百段陸續下枝,俟煎枯再下,熬至滴水成珠,次下黃蠟一兩五錢,又下定粉十二兩,提起微溫,方下後藥。
乳香 沒藥 輕粉 白花蛇 孩兒茶(各一錢) 潮腦(一兩) 麝香(七分,俱為細末) 上攪勻成膏,用水浸一宿,去火氣收藏。
東坡四神丹 一名活神丹 治大風神效,血虛者可常服。
羌活 元參 當歸 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
蠲痹散 治癩風,肢節蜷攣,宜此養血祛風。
羌活 獨活 皂角刺 白芷(各五分) 當歸 赤芍藥(各一錢) 土茯苓(五錢) 上銼,水煎服。
白花蛇丸 治頭面手足白屑瘡癢,皮膚皺燥。
白花蛇(一條,酒浸) 當歸(二兩)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姜酒炒) 防風 荊芥 黃芩(酒炒) 連翹 胡麻子 何首烏 升麻 羌活 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將浸蛇酒和水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茶清下。
換骨丸 治一切疥癬風疾。
苦參 浮萍(各一兩半) 大黃 槐花 白芷 川芎(各一兩二錢) 蒼朮(一兩) 乳香 沒藥 沉香 木香(各三錢) 麝香(五分) 上為末,用麻黃五斤煎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溫酒化下,忌風二三日。
一方去蒼、麝,加當歸、防風、甘松、白花蛇,尤妙。
易老祛風丸 治疥癩風瘡。
黃耆 枳殼(炒) 防風 芍藥 生地黃 熟地黃(二味酒拌杵膏) 枸杞子 地骨皮 甘草 上各另為末,入二膏,加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一方 荊芥穗 大黃 梔子 鬱金 地黃 杜仲 防風 羌活 獨活 白蒺藜(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大楓子油入熟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茶清送下,日三次,須守戒三五年,養心禁欲。
蒼耳丸 用蒼耳為末,以大楓子油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清送下,茶清亦可。
一方煉蜜丸。
苦參酒 大能消一切風熱瘡毒,理脾補心養氣,為瘡科聖藥。
苦參半斤洗淨銼碎,絹袋盛,好酒二鬥,冬春漬一月,秋夏十日,每服一合,日三次,常與不絕,覺痹即安,酒盡以渣曬為末,酒糊丸,尤妙。
丹溪曰:陶隱居以酒漬飲治惡瘡,久服輕身。
日華子以為殺蟲,本草除伏熱、養肝膽氣。
予嘗以蒼耳葉為君,以此為佐,酒煮烏蛇為丸,如無烏蛇,以烏蠡魚代之,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粒,加至七八十粒,熱茶清吞,一二月而安,若入紫萍尤捷。
紫萍多蛭,須寒月于山池沼取之,淨洗泥,略蒸透,乾用。
蒼耳魚 用蒼耳草於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五更時帶露採,搗絞取汁,熬成膏作錠子,取一斤半重鯉魚一個剖開,不去肚腸,入藥一錠在內,以線縫之,用酒二碗慢火煮乾為度,令患人吃盡魚,不過四五個即愈,忌鹽百日。
花蛇酒 用白花蛇一條,先蒸糯米二鬥,缸底先用酒麴,次將蛇以絹袋盛之頓於曲上,然後以糯米飯和勻頓於蛇上,用紙封缸口,三七日開取酒,將蛇去皮骨,焙乾為末。
每服溫酒一盞,調蛇末少許服之,仍以酒腳並糟做餅食之。
一方 治手指攣曲,節間痛,漸至斬落。
蓖麻子(去皮) 黃連(銼如豆大,各一兩) 上入小瓶內,用水一升浸之,水少漸添,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取蓖麻拍破,平旦時面東,以浸藥水服一粒,漸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
忌豬肉,茹淡,屢得神效。
柏葉丸 治大風瘡,令眉發再生。
用柏葉九蒸九曬,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日三服夜一服,白湯下,每服五六十丸,百日後生眉發。
外治方 五枝湯 用桃柳桑槐楮五般枝濃煎湯,道大缸內,浴洗一日,坐露頸,俟湯如油,安矣。
浮萍湯 治惡疾,遍身生瘡。
濃煎浮萍湯,浴浸半日,大效,此神方也。
如聖散 蔓荊子 苦參 元參 紫參 厚樸 荊芥 陳皮 沙參 麻黃(去節,各一兩) 防風 白芷 威靈仙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
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臨臥熱洗,忌五辛。
又方 大黃 黃芩 雄黃(各三兩) 上為末,用樟樹葉濃煎湯,入藥蒸洗。
洗藥 地骨皮 荊芥 苦參 細辛(各等分) 上銼片,每用二兩以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
如洗,務要湯寬,浸洗良久方佳。
敷藥 治瘡大爛,遍身塗之。
黑狗脊(二兩,如無,以杜仲代之) 蛇床子(一兩) 寒水石 硫黃 白礬(枯,二兩) 樸硝(少許) 上為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敷,不爛不必敷。
一方 密陀僧 白附子 蒼耳子 細辛 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調擦患處。
洗藥 渫洗癘瘡。
何首烏 荊芥 防風 馬鞭草 蔓荊子(各等分) 上銼,每用十兩、水一鬥煎數沸,無風處洗,出汗。
解毒散 治風瘡,解外毒。
巴豆肉 皮硝(各一兩) 黃蜂窩 黑狗脊(各七錢) 白芷 雄黃 豬牙皂角 羊蹄根 輕粉 蟬殼(去土) 枯礬 寒水石(各五錢) 上為末,臘豬油調擦,外毒既去,卻擦黃連散。
蔭按:洗藥雖能疏通腠理,而損元氣。
解毒散雖能攻毒,而傷良肉,不宜多用。
黃連散 治癘瘡,清熱解毒。
黃連(五兩) 五倍子(一兩) 上為末,唾津調塗之。
一方 蛇床子根 雄黃 硫黃 白礬 草烏(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香油或蜜水調敷患處。
白丁香散 治癘風,眼中生胬肉。
白丁香 貝母(各等分) 上為末,人乳汁調點眼內。
子和生眉散 治癘風,眉毫脫落。
半夏 羊糞(各等分) 上為末,薑汁調塗眉稜上。
一方 治大風後生眉毛。
皂角莢(焙乾) 鹿角(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汁調塗眉上,一日二次,則生。
灸法 治大風後斷根。
於腳大拇指斤骨縫間約半寸灸三壯,以出毒氣。
治血風瘡方 馬齒莧膏 治兩足血風瘡,並兩腳背風濕瘡疼癢。
馬齒莧(切碎焙乾,五錢) 黃丹(飛) 黃柏 枯白礬 孩兒茶(各三錢)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和勻,後入輕粉,用生桐油調,攤於厚桐油紙上,用蔥椒湯洗淨患處,貼之。
一方 治血風瘡。
川椒 貝母 白芷 蛇床子(炒) 黃丹(飛) 枯白礬 黃連(各三錢) 輕粉(五錢) 上為細末,生桐油調,攤厚油紙上貼瘡,紮定,七日方開。
忌胡椒生薑蔥蒜一切熱毒物。
七珍膏 治血氣瘡,極癢,爬見血者,此方極效,並治一切惡瘡癰毒。
先用香油一斤,槐枝青者截百段陸續下枝,俟煎枯再下,熬至滴水成珠,次下黃蠟一兩五錢,又下定粉十二兩,提起微溫,方下後藥。
乳香 沒藥 輕粉 白花蛇 孩兒茶(各一錢) 潮腦(一兩) 麝香(七分,俱為細末) 上攪勻成膏,用水浸一宿,去火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