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

關燈
人知,先以水與患人盥漱淨,然後服藥,必以蜜解口,忌人與患者同坐臥,良久,腹中疼為妙,後瀉十數次,以薄粥補之。

    煩老弱者難治,五十歲以下者可治,精壯者十日三服,謂初一日服消風散,初二日服追風散,初三日服磨風丸,損弱者十日內一服,稍痊如壯健人十日內三服,每月後,二十日一服,須要記其日數。

     磨風丸 第三日服,日進二次。

     川當歸 羌活 獨活 川芎 天麻 細辛 防風 荊芥 威靈仙 麻黃 何首烏 石荊子 牛蒡子 車前子 皺皮草(即地松) 蒼耳草(各一兩) 上皆不見火,曬乾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酒下,服後煎藥熏洗。

     淩霄花散 治癘風,神效。

     蟬殼 地龍(炒) 殭蠶 全蠍(各七個,炒) 淩霄花(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無時於浴室中,常蹲湯中一時許,服藥神效。

     樺皮散 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又癮疹瘙癢成瘡;又治面上風刺及粉刺。

     樺皮(燒存性) 枳殼(燒存性,各四兩) 荊芥穗 甘草(炙,半兩) 杏仁(去皮尖,另研,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日進三服。

     升麻湯 治諸風熱癩,肌肉極熱,體上如鼠走,口反縱,皮毛變,皆治。

     升麻(三西) 茯神 人參 防風 犀角(鎊) 羚羊角 羌活(各一兩) 肉桂(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入竹瀝少許煎至八分,溫服。

     二聖散 輕者疏風和血,以此治之。

     大黃(半兩) 皂角刺(三錢,燒灰) 上將皂角刺一二個燒灰研細,用大黃半兩煎湯調下二錢,早服樺皮散,中以升麻下瀉青丸,晚服二聖散,此為緩治。

     柏葉湯 用東南枝上柏葉一秤、水一桶,沸去渣,甕盛起,旋熬蠶沙調服。

    初服苦澀,三五日後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後,發出瘡疙瘩。

    破,用烏龍散擦之。

     烏龍散 烏龍尾(即倒懸灰,二錢) 烏雞子皮(煅) 上二味為末,用柏油調擦於破瘡上。

     一方 治大風,眼昏不辨人物,眉須自落,鼻梁崩塌,肌膚生瘡如癬。

     用皂角刺一二斤蒸曬為末,食後煎大黃湯調服一錢,服一旬後,眉發再生,肌膚光潤,眼目復明。

    一方皂角刺九蒸九曬,為末,酒調下二錢。

     加味防風通聖散 治大風,毛脫落,肌膚拆裂。

     防風通聖散加苦參 天麻 蟬脫(各等分) 上銼,水煎,早晚各一服,至百帖必愈,忌房事、鹽醬葷腥生冷油膩之物。

     除濕消毒飲 治濕毒癘風。

     白朮(二錢) 蒼朮(酒浸一宿) 黃連 茯苓 羌活 防風 澤瀉 苦參(各一錢) 龍膽草(七分) 甘草(六分) 上銼,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 治熱毒在表,以此發散之。

     升麻 白芷 防風 白芍藥 乾葛 甘草 當歸 川芎 羌活 麻黃 紫浮萍 木賊(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透經解攣湯 治風熱,筋攣骨痛。

     川山甲(三錢,炮) 白芷(一錢) 羌活 防風 荊芥 天麻 當歸 紅花 蘇木 蟬殼(去土) 甘草(各七分) 連翹 川芎(各五分) 上銼,水酒各半煎服。

     秦艽地黃湯 治風熱血燥,筋骨作痛。

     秦艽 生地黃 當歸 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 白芷 升麻 白芍藥 大力子(蒸) 蔓荊子 甘草(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羌活當歸散 治風毒血熱,頭面生瘡,或赤腫,或成塊,或癮疹瘙癢,膿水淋漓。

     羌活 當歸 川芎 升麻 白芷 防風 荊芥 連翹 鼠黏子(蒸) 黃連(酒炒) 黃芩(酒浸,炒) 甘草(各一錢) 上銼,酒拌曬乾,水煎服。

     羌活白芷散 治風熱血燥,手掌皺裂,或頭面生瘡,或遍身腫塊,或膿水淋漓。

     羌活 白芷 軟柴胡 荊芥 蔓荊子 防風 豬牙皂角 黃芩 黃連(酒炒) 甘草(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四生散 治腎臟風,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或婦女血風瘡。

     白附子 白蒺藜 獨活 黃耆(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豬腰子劈開入藥,濕紙裹煨熟,細嚼,鹽湯下。

    風癬,酒下為丸亦可。

     升麻湯 治風熱,身如蟲行,或唇反縱裂。

     升麻(七錢半) 人參 茯苓 防風 羌活 官桂 犀角(鎊,各二錢)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下瀉青丸。

     當歸飲 治血熱,癮疹癢痛,或膿水淋漓,發熱等證。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生地黃 防風 白蒺藜 荊芥(各一錢五分半) 黃耆(炒) 甘草 何首烏(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涼血當歸飲 治血熱癘風。

     當歸(一錢半) 川芎 生地黃 芍藥 黃芩 黃連 犀角(鎊) 牡丹皮 防風 荊芥(各一錢) 甘草(七分) 上銼,水煎,食遠服。

     祛風養榮湯 治疥癩,經曰:脈風成癘即癩也。

     黃耆 枳殼(麩炒) 防風 當歸(酒洗) 芍藥 生地黃(姜酒炒) 熟地黃(砂仁、沉香炒) 地骨皮 枸杞子 元參(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濕勝者,加白朮、茯苓各二錢。

     補氣瀉榮湯 治癘風,滿面連頸極癢,眉毛脫落,榮衛府熱者。

     升麻 連翹(各六分) 蘇木 當歸 黃連 黃耆 全蠍 地龍(各三分) 生地黃(姜酒炒) 黃芩(各四錢) 人參(二分) 甘草(一分半) 桃仁(三個,去皮尖,炒) 桔梗(五分) 麝香(少分) 胡桐淚(一分) 白豆蔻(二分) 虻蟲(去翅足,炒) 水蛭(炒令煙盡,各三個) 上除連翹,另銼胡桐淚、白豆蔻二味為細末,麝香、虻蟲、水蛭三味另研,餘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二大盞,入酒三四匙煎至一盞半,入連翹再煎,去渣,後入白豆蔻等五味,再上火煎一二沸,早飯後稍熱服,忌酒濕面及生冷硬物。

     加味四物湯 治麻風。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砂仁、沉香炒) 羌活 防風 陳皮 甘草 上銼,水煎服。

     天麻風丸 治大麻風,初起遍身瘡點五色,不知痛癢,手足麻木等證。

     苦參(三斤) 當歸 皂角刺(燒存性,各半斤) 羌活 獨活 白芷 白蘞 白蒺藜 天花粉 何首烏(各四兩) 上為細末,另用皂角五斤切細,溫酒浸五日,去渣,用砂鍋慢火熬成膏,和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十丸,空心酒下。

     紫雲風丸 治紫雲血風。

    蓋因血分受濕,遍身發紫,血疱痛癢有蟲,若白水疱則為天疱瘡,乃此類之輕者。

     何首烏(四兩) 五加皮 殭蠶 苦參 當歸(各二兩) 全蠍(一兩半) 牛蒡子 羌活 獨活 白芷 細辛 生地黃(姜酒炒) 漢防己 黃連 芍藥 蟬退 防風 荊芥 蒼朮(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