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口苦,筋膜乾而攣急者,名曰筋痿,此方主之。
柴胡(一錢) 人參 知母 麥門冬 天門冬 草龍膽 山梔子 生甘草 黃連(各五分) 黃芩(七分) 五味子(七粒) 上作一服,水煎服。
萆薢丸 治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皆是濕病,此藥主之。
蒼朮(四兩,米泔浸一宿) 黃柏(酒浸,曬乾) 萆薢(酒浸,各二兩) 牛膝(去蘆,酒洗) 當歸(酒洗) 防己(酒浸) 龜闆(酒浸三日,酥炙) 虎脛骨(酥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痿病加肉蓯蓉、菟絲子各一兩。
治虛弱痿方 加味四斤丸 治肝腎俱虛,精血不足,緻筋骨痿弱,足膝痠疼,不能步履。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乾木瓜 鹿茸(酥炙) 五味子(酒浸) 菟絲子(酒浸軟,另研,各二兩) 熟地黃(酒蒸)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溫酒米飲任下。
一方有杜仲,薑汁炒一兩。
牛膝丸 治腎肝虛損,骨痿不能起於床,筋弱不能收持,宜益精緩中。
牛膝(酒浸) 菟絲子(酒煮,搗,焙乾) 萆薢 杜仲(炒,去絲) 防風 肉蓯蓉(酒浸,各二兩) 白蒺藜(二兩) 肉桂(去皮,一兩) 上為細末,用酒煮豬腰子,搗爛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鹿角膠丸 治血氣虛弱,兩足痿軟,久臥床褥,不能行動,神效。
常服補精益腎,壯筋骨。
鹿角膠(一斤) 鹿角霜 熟地黃(各半斤) 白茯苓 川牛膝(酒浸) 菟絲子(酒浸煮,另搗) 人參(各二兩) 當歸身(酒洗,四兩) 白朮 杜仲(薑汁炒,各二兩) 虎脛骨(酥炙) 龜闆(酥炙,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將鹿角膠用灰酒烊化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淡鹽湯下。
虎潛丸(一名補陰丸) 治痿聖藥。
龜闆(酥炙,四兩) 黃柏(酒炒,四兩) 知母 熟地黃(各二兩) 牛膝(三兩半,酒浸) 鎖陽 虎脛骨(酥炙) 當歸(各一兩) 陳皮(七錢半) 芍藥(酒炒) 乾薑(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鹽湯溫酒任下。
加附子,治痿厥如神。
加味虎潛丸 人參 黃耆(蜜炙) 芍藥(煨) 黃柏(鹽水炒) 當歸(酒洗) 山藥(各一兩) 鎖陽(酒浸,酥炙) 枸杞子 虎脛骨(酒浸,酥炙) 龜闆(酒浸,酥炙) 菟絲子(鹽酒浸三日,煮搗成餅,曬乾,各七錢半) 熟地黃(四兩,酒蒸,另搗) 五味子 破故紙(鹽水洗,炒) 杜仲(薑汁拌炒,去絲,各七錢半) 牛膝(去蘆,酒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髓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補陰丸 治痿。
龜闆(酒炙) 鎖陽(酒浸) 歸身(酒浸) 陳皮 杜仲 牛膝(酒浸) 白芍藥(酒浸,各一兩) 白朮(二兩) 生地黃(酒浸,一兩半) 乾薑(七錢半) 黃柏(炒) 虎脛骨(酒炙) 茯苓(各半兩) 五味子(二錢) 甘草(炙,一錢) 菟絲子(酒蒸,搗爛,曬乾) 上為末,用紫河車蒸爛為丸,如無河車,用豬腦骨髓亦得,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
五獸三匱丹 治因血氣虛損,肝腎不足,兩腳痿弱。
鹿茸(酥炙) 麒麟竭 虎脛骨(解斷,酥炙) 牛膝 狗脊(燎去毛,各等分) 上修製為末,即五獸丹料也。
辰砂(一兩,為末) 附子(大者一個,去皮臍,剜旋去心空,入辰砂於內) 宣木瓜(一個,剜去心,仍薄去皮,入上附子於內,以旋附子蓋附子口,正坐於銀暖罐中,重湯蒸十分爛,附子斷白為度) 上為三匱丹也,研膏,調五獸末子為丸如雞頭大,以木瓜酒或降氣湯下。
玄珠耘苗丹 此丹養五臟,補不足,秘固真元,勻調二氣,和暢榮衛,保神守中。
王啟玄序曰:張長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藥,謂藥勢偏有所助,勝克流變,則真病生焉,猶憫苗不長而偃之者也。
若稟氣血不強,合服此,而不服是不耘苗者也,故名耘苗丹。
五味子(半斤) 巴戟(去心) 遠志(去心) 枸杞子 山藥 白茯苓 肉蓯蓉(酒浸) 百部(酒浸宿,焙) 杜仲(炒,斷絲) 蛇床子 防風(去蘆) 柏子仁(另研) 菟絲子(酒浸,另搗,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食前,溫酒鹽湯任下。
夏幹棗湯下。
夏加五味子四兩,四季月加蓯蓉六兩,秋加枸杞子六兩。
柴胡(一錢) 人參 知母 麥門冬 天門冬 草龍膽 山梔子 生甘草 黃連(各五分) 黃芩(七分) 五味子(七粒) 上作一服,水煎服。
萆薢丸 治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皆是濕病,此藥主之。
蒼朮(四兩,米泔浸一宿) 黃柏(酒浸,曬乾) 萆薢(酒浸,各二兩) 牛膝(去蘆,酒洗) 當歸(酒洗) 防己(酒浸) 龜闆(酒浸三日,酥炙) 虎脛骨(酥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痿病加肉蓯蓉、菟絲子各一兩。
治虛弱痿方 加味四斤丸 治肝腎俱虛,精血不足,緻筋骨痿弱,足膝痠疼,不能步履。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乾木瓜 鹿茸(酥炙) 五味子(酒浸) 菟絲子(酒浸軟,另研,各二兩) 熟地黃(酒蒸)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溫酒米飲任下。
一方有杜仲,薑汁炒一兩。
牛膝丸 治腎肝虛損,骨痿不能起於床,筋弱不能收持,宜益精緩中。
牛膝(酒浸) 菟絲子(酒煮,搗,焙乾) 萆薢 杜仲(炒,去絲) 防風 肉蓯蓉(酒浸,各二兩) 白蒺藜(二兩) 肉桂(去皮,一兩) 上為細末,用酒煮豬腰子,搗爛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鹿角膠丸 治血氣虛弱,兩足痿軟,久臥床褥,不能行動,神效。
常服補精益腎,壯筋骨。
鹿角膠(一斤) 鹿角霜 熟地黃(各半斤) 白茯苓 川牛膝(酒浸) 菟絲子(酒浸煮,另搗) 人參(各二兩) 當歸身(酒洗,四兩) 白朮 杜仲(薑汁炒,各二兩) 虎脛骨(酥炙) 龜闆(酥炙,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將鹿角膠用灰酒烊化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淡鹽湯下。
虎潛丸(一名補陰丸) 治痿聖藥。
龜闆(酥炙,四兩) 黃柏(酒炒,四兩) 知母 熟地黃(各二兩) 牛膝(三兩半,酒浸) 鎖陽 虎脛骨(酥炙) 當歸(各一兩) 陳皮(七錢半) 芍藥(酒炒) 乾薑(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鹽湯溫酒任下。
加附子,治痿厥如神。
加味虎潛丸 人參 黃耆(蜜炙) 芍藥(煨) 黃柏(鹽水炒) 當歸(酒洗) 山藥(各一兩) 鎖陽(酒浸,酥炙) 枸杞子 虎脛骨(酒浸,酥炙) 龜闆(酒浸,酥炙) 菟絲子(鹽酒浸三日,煮搗成餅,曬乾,各七錢半) 熟地黃(四兩,酒蒸,另搗) 五味子 破故紙(鹽水洗,炒) 杜仲(薑汁拌炒,去絲,各七錢半) 牛膝(去蘆,酒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髓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補陰丸 治痿。
龜闆(酒炙) 鎖陽(酒浸) 歸身(酒浸) 陳皮 杜仲 牛膝(酒浸) 白芍藥(酒浸,各一兩) 白朮(二兩) 生地黃(酒浸,一兩半) 乾薑(七錢半) 黃柏(炒) 虎脛骨(酒炙) 茯苓(各半兩) 五味子(二錢) 甘草(炙,一錢) 菟絲子(酒蒸,搗爛,曬乾) 上為末,用紫河車蒸爛為丸,如無河車,用豬腦骨髓亦得,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
五獸三匱丹 治因血氣虛損,肝腎不足,兩腳痿弱。
鹿茸(酥炙) 麒麟竭 虎脛骨(解斷,酥炙) 牛膝 狗脊(燎去毛,各等分) 上修製為末,即五獸丹料也。
辰砂(一兩,為末) 附子(大者一個,去皮臍,剜旋去心空,入辰砂於內) 宣木瓜(一個,剜去心,仍薄去皮,入上附子於內,以旋附子蓋附子口,正坐於銀暖罐中,重湯蒸十分爛,附子斷白為度) 上為三匱丹也,研膏,調五獸末子為丸如雞頭大,以木瓜酒或降氣湯下。
玄珠耘苗丹 此丹養五臟,補不足,秘固真元,勻調二氣,和暢榮衛,保神守中。
王啟玄序曰:張長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藥,謂藥勢偏有所助,勝克流變,則真病生焉,猶憫苗不長而偃之者也。
若稟氣血不強,合服此,而不服是不耘苗者也,故名耘苗丹。
五味子(半斤) 巴戟(去心) 遠志(去心) 枸杞子 山藥 白茯苓 肉蓯蓉(酒浸) 百部(酒浸宿,焙) 杜仲(炒,斷絲) 蛇床子 防風(去蘆) 柏子仁(另研) 菟絲子(酒浸,另搗,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食前,溫酒鹽湯任下。
夏幹棗湯下。
夏加五味子四兩,四季月加蓯蓉六兩,秋加枸杞子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