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一兩半) 牛膝 吳茱萸 條芩(各五錢) 大腹子(三錢) 桂枝(一錢)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白朮、木通湯下。
一方 治下虛濕熱,腰腿重痛,行步艱難。
羌活 柴胡 滑石 甘草 瓜蔞根(各半兩) 防己(一兩) 防風 澤瀉(各三錢) 川烏 苦參(各一錢) 桂肉(五分)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風湯下。
一方 治濕痰腳氣,大便滑洩。
蒼朮(二兩) 防風(一兩) 香附(八錢) 檳榔 川芎(各六錢) 黃芩(四錢) 滑石(一兩二錢) 甘草(三錢) 上為末,或丸或散皆可服。
一方 治腳軟筋痛。
牛膝(二兩) 白芍藥(一兩半) 龜闆(酒炙) 黃柏(酒炒,各一兩) 知母(炒) 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
開結導飲丸 治腳氣,因食積流注,心下痞悶。
白朮 陳皮 澤瀉 茯苓 神麯 麥芽 半夏(各一兩) 枳實 巴豆霜(各一錢半) 青皮 乾薑(各五錢)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
枳實大黃湯 治腳氣腫痛。
羌活(一錢半) 當歸(一錢) 枳實(五分) 大黃(酒煨,三錢) 上?咀,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下利一二行,痛止。
導水丸 治腳氣,跗腫疼痛,或發熱惡寒,濕熱太盛者。
大黃 黃芩(各二兩) 黑醜(去頭末) 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以利為度。
除濕丹 治濕熱,並諸濕病,腰膝腫痛,足脛浮腫,筋脈勁急,津液凝澀,便溺不利等證。
檳榔 甘遂 赤芍藥 威靈仙 澤瀉 葶藶(各二兩) 乳香 沒藥(各一兩) 黑牽牛(半兩) 大戟(炒,三兩) 陳皮(四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食前溫水下,以利為度。
忌酒面二日,忌甘草三、兩日,食淡粥補胃。
勝濕餅子 治遠年腳氣,足脛腫如瓜瓠者。
黑醜 白醜(各一兩,取頭末五錢) 甘遂(五錢) 上為細末,用舊麥面一兩半,入藥內和勻,水調捏為餅子,如折三錢大,放飯上蒸熟,每服一餅,空心嚼,清茶送下,以利為度,未利再服一餅。
忌甘草、菘菜、生冷油膩魚腥等物。
趁痛丸 治腳氣毒攻兩腳,痛不可忍。
白甘遂 白芥子(略炒) 大戟 白麵(各二兩) 上為末,和勻,滴水捏作餅子,瓦上煿合黃赤,碎碾作末,醋煮糊丸如綠豆大,冷酒下十丸,利則止。
又方 治下癢瘡,腳腫痛,行步難者。
甘遂(半兩) 木鱉子(四個,去皮) 上為末,豬腰子一個,去皮膜切片,用藥四錢放在內,濕紙包定,煨熟,空心米飲送下。
量虛實加減,服後便伸直兩腳如行,下便利者,隻吃白粥一二日為妙。
夢中神授方 治腳氣神效。
木鱉子(去殼,麩炒,切碎再炒,用皮紙去油盡為度) 厚桂(各一兩) 上同為細末,熱酒調服,以得醉為度,蓋覆得汗即愈。
治腳氣方 治腳氣上攻,流注四肢。
結成腫核不散,赤熱焮痛及療一切腫毒。
用甘遂為末,以水調,敷腫處,卻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即散。
二物本相反,須兩人置各處安頓,不可相和,和則不驗。
清流中子韓詠苦此,隻一服,病者十去七八,再服而愈。
治腳氣理氣方 檳榔湯 治一切腳氣,順氣防壅。
檳榔 香附子 陳皮 紫蘇葉 木瓜(去穰) 五加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婦人腳氣加當歸半兩,室女腳痛加赤芍藥一兩半,如大便虛秘加枳殼,熱者加大黃。
烏藥平氣湯 治腳氣上攻,頭目昏眩,腳膝痠疼,行步艱苦,諸氣不和,喘滿迫促,並皆治之。
茯神(去木) 甘草(炙) 白芷 當歸 白朮 川芎 五味子 紫蘇子 乾木瓜 人參 烏藥(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大腹皮散 治諸證腳氣腫痛,小便不利。
檳榔 荊芥穗 烏藥 陳皮 紫蘇葉(各一兩) 蘿蔔子(炒,半兩) 沉香(不見火) 桑白皮(炙) 枳殼(麩炒,各一兩半) 大腹皮(三兩) 幹宣木瓜(去穰,二兩半) 紫蘇子(一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不拘時。
木瓜散 治腳氣。
大腹皮(一個) 木香 紫蘇 乾木瓜 甘草(炙) 羌活(各二錢半) 一方,加陳皮、茯苓各二錢半。
上?咀,分作三服,每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通口服。
一方 治腳氣入腹衝心,疼痛腫滿,大小便秘。
沉香 木香 白芍藥 羌活 真蘇子 檳榔(各五錢) 甘草 青皮 撫芎 木瓜(各二錢半) 枳殼(二錢)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茱萸丸 治腳氣入腹,腹內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淨) 木瓜(去穰,切片,日曬乾,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
或以木瓜另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雞鳴散 治腳氣第一品藥,不問男女皆可服。
如人感風濕流注,腳痛不可忍,如索懸吊,叫聲不絕,筋脈腫大。
桔梗(半兩) 吳茱萸(二錢) 紫蘇莖葉(三錢) 上為粗末,分作八服,每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半碗,去渣,再用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兩次煎汁相和,安頓床頭,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冷服。
冬月略溫亦得,服了用餅餌壓下。
至天明大便當下一碗許黑糞水,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氣也。
至早晚前後,痛住腫消,但隻是放遲,遲吃物,候藥力過。
此藥不是宣藥,並無所忌。
松節湯 治腳氣入腹,心腹脹急,煩躁腫痛。
松節(炒黃) 桑白皮 蘇葉(各一兩) 檳榔(三分) 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三錢,入燈心草二十根,生薑三片,水一鍾,童便三分,煎服。
杉節湯 杉木節(四兩) 檳榔(七枚) 大腹皮(一兩) 青橘葉(四十九片) 上銼一服,水煎,分三服,一日飲盡。
如大便通利,黃水未愈,過數日再進一服,病根去為度。
外用杉節、橘葉煎湯洗之,神效。
柳子厚救死方無大腹皮,用童便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得快利,停後服。
柳雲:元和十二年二月,得乾腳氣,夜成痞絕,左脅有塊大如石,且死。
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號哭。
滎陽鄭洵美傳杉木湯,服半食頃,大下三次,氣通塊散。
病蓋死矣,會有救者,因得不死,恐人不幸,有類予病,故以方傳焉。
升陽順氣湯 治脾氣虛弱,胃氣下注,令人足跗氣腫者,此方主之。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陳皮(去白) 當歸(各一錢) 黃耆(四分) 甘草 柏皮(各五分) 半夏 人參(各三分) 神麯(一錢半) 上銼一服,水煎服。
治腳氣理血方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為風濕所乘,流注腰膝,或攣拳掣痛不得屈伸,或緩弱冷痹,行步無力。
獨活(三兩) 桑寄生(如無,以續斷代之) 細辛 牛膝 秦艽 茯苓 白芍藥 桂心 川芎 防風 人參 熟地 當歸 杜仲(炒) 甘草(炙,二兩)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空心服。
下利者,去大黃。
血滯於下,委中穴刺出血,妙。
仍灸腎俞、崑崙,尤佳。
神應養真丹 治足厥陰經為四氣進襲,左癱右瘓,痰涎壅盛,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語言蹇澀,腳膝無力,榮氣凝滯,偏身疼痛,並治婦人腳氣,尤妙。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砂仁炒) 羌活 天麻(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絲子浸湯下,或加木瓜、防己。
金匱八味丸 治足少陰經腳氣入腹,腹脹疼痛,上氣喘急,腎經虛寒所緻也。
此證最急,以腎乘心,水剋火,死不旋踵。
熟地黃(八兩,砂仁炒) 澤瀉 牡丹皮(各三兩) 山茱萸肉 山藥(各
一方 治下虛濕熱,腰腿重痛,行步艱難。
羌活 柴胡 滑石 甘草 瓜蔞根(各半兩) 防己(一兩) 防風 澤瀉(各三錢) 川烏 苦參(各一錢) 桂肉(五分)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風湯下。
一方 治濕痰腳氣,大便滑洩。
蒼朮(二兩) 防風(一兩) 香附(八錢) 檳榔 川芎(各六錢) 黃芩(四錢) 滑石(一兩二錢) 甘草(三錢) 上為末,或丸或散皆可服。
一方 治腳軟筋痛。
牛膝(二兩) 白芍藥(一兩半) 龜闆(酒炙) 黃柏(酒炒,各一兩) 知母(炒) 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
開結導飲丸 治腳氣,因食積流注,心下痞悶。
白朮 陳皮 澤瀉 茯苓 神麯 麥芽 半夏(各一兩) 枳實 巴豆霜(各一錢半) 青皮 乾薑(各五錢)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
枳實大黃湯 治腳氣腫痛。
羌活(一錢半) 當歸(一錢) 枳實(五分) 大黃(酒煨,三錢) 上?咀,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下利一二行,痛止。
導水丸 治腳氣,跗腫疼痛,或發熱惡寒,濕熱太盛者。
大黃 黃芩(各二兩) 黑醜(去頭末) 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以利為度。
除濕丹 治濕熱,並諸濕病,腰膝腫痛,足脛浮腫,筋脈勁急,津液凝澀,便溺不利等證。
檳榔 甘遂 赤芍藥 威靈仙 澤瀉 葶藶(各二兩) 乳香 沒藥(各一兩) 黑牽牛(半兩) 大戟(炒,三兩) 陳皮(四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食前溫水下,以利為度。
忌酒面二日,忌甘草三、兩日,食淡粥補胃。
勝濕餅子 治遠年腳氣,足脛腫如瓜瓠者。
黑醜 白醜(各一兩,取頭末五錢) 甘遂(五錢) 上為細末,用舊麥面一兩半,入藥內和勻,水調捏為餅子,如折三錢大,放飯上蒸熟,每服一餅,空心嚼,清茶送下,以利為度,未利再服一餅。
忌甘草、菘菜、生冷油膩魚腥等物。
趁痛丸 治腳氣毒攻兩腳,痛不可忍。
白甘遂 白芥子(略炒) 大戟 白麵(各二兩) 上為末,和勻,滴水捏作餅子,瓦上煿合黃赤,碎碾作末,醋煮糊丸如綠豆大,冷酒下十丸,利則止。
又方 治下癢瘡,腳腫痛,行步難者。
甘遂(半兩) 木鱉子(四個,去皮) 上為末,豬腰子一個,去皮膜切片,用藥四錢放在內,濕紙包定,煨熟,空心米飲送下。
量虛實加減,服後便伸直兩腳如行,下便利者,隻吃白粥一二日為妙。
夢中神授方 治腳氣神效。
木鱉子(去殼,麩炒,切碎再炒,用皮紙去油盡為度) 厚桂(各一兩) 上同為細末,熱酒調服,以得醉為度,蓋覆得汗即愈。
治腳氣方 治腳氣上攻,流注四肢。
結成腫核不散,赤熱焮痛及療一切腫毒。
用甘遂為末,以水調,敷腫處,卻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即散。
二物本相反,須兩人置各處安頓,不可相和,和則不驗。
清流中子韓詠苦此,隻一服,病者十去七八,再服而愈。
治腳氣理氣方 檳榔湯 治一切腳氣,順氣防壅。
檳榔 香附子 陳皮 紫蘇葉 木瓜(去穰) 五加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婦人腳氣加當歸半兩,室女腳痛加赤芍藥一兩半,如大便虛秘加枳殼,熱者加大黃。
烏藥平氣湯 治腳氣上攻,頭目昏眩,腳膝痠疼,行步艱苦,諸氣不和,喘滿迫促,並皆治之。
茯神(去木) 甘草(炙) 白芷 當歸 白朮 川芎 五味子 紫蘇子 乾木瓜 人參 烏藥(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大腹皮散 治諸證腳氣腫痛,小便不利。
檳榔 荊芥穗 烏藥 陳皮 紫蘇葉(各一兩) 蘿蔔子(炒,半兩) 沉香(不見火) 桑白皮(炙) 枳殼(麩炒,各一兩半) 大腹皮(三兩) 幹宣木瓜(去穰,二兩半) 紫蘇子(一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不拘時。
木瓜散 治腳氣。
大腹皮(一個) 木香 紫蘇 乾木瓜 甘草(炙) 羌活(各二錢半) 一方,加陳皮、茯苓各二錢半。
上?咀,分作三服,每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通口服。
一方 治腳氣入腹衝心,疼痛腫滿,大小便秘。
沉香 木香 白芍藥 羌活 真蘇子 檳榔(各五錢) 甘草 青皮 撫芎 木瓜(各二錢半) 枳殼(二錢)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茱萸丸 治腳氣入腹,腹內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淨) 木瓜(去穰,切片,日曬乾,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
或以木瓜另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雞鳴散 治腳氣第一品藥,不問男女皆可服。
如人感風濕流注,腳痛不可忍,如索懸吊,叫聲不絕,筋脈腫大。
桔梗(半兩) 吳茱萸(二錢) 紫蘇莖葉(三錢) 上為粗末,分作八服,每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半碗,去渣,再用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兩次煎汁相和,安頓床頭,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冷服。
冬月略溫亦得,服了用餅餌壓下。
至天明大便當下一碗許黑糞水,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氣也。
至早晚前後,痛住腫消,但隻是放遲,遲吃物,候藥力過。
此藥不是宣藥,並無所忌。
松節湯 治腳氣入腹,心腹脹急,煩躁腫痛。
松節(炒黃) 桑白皮 蘇葉(各一兩) 檳榔(三分) 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三錢,入燈心草二十根,生薑三片,水一鍾,童便三分,煎服。
杉節湯 杉木節(四兩) 檳榔(七枚) 大腹皮(一兩) 青橘葉(四十九片) 上銼一服,水煎,分三服,一日飲盡。
如大便通利,黃水未愈,過數日再進一服,病根去為度。
外用杉節、橘葉煎湯洗之,神效。
柳子厚救死方無大腹皮,用童便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得快利,停後服。
柳雲:元和十二年二月,得乾腳氣,夜成痞絕,左脅有塊大如石,且死。
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號哭。
滎陽鄭洵美傳杉木湯,服半食頃,大下三次,氣通塊散。
病蓋死矣,會有救者,因得不死,恐人不幸,有類予病,故以方傳焉。
升陽順氣湯 治脾氣虛弱,胃氣下注,令人足跗氣腫者,此方主之。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陳皮(去白) 當歸(各一錢) 黃耆(四分) 甘草 柏皮(各五分) 半夏 人參(各三分) 神麯(一錢半) 上銼一服,水煎服。
治腳氣理血方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為風濕所乘,流注腰膝,或攣拳掣痛不得屈伸,或緩弱冷痹,行步無力。
獨活(三兩) 桑寄生(如無,以續斷代之) 細辛 牛膝 秦艽 茯苓 白芍藥 桂心 川芎 防風 人參 熟地 當歸 杜仲(炒) 甘草(炙,二兩)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空心服。
下利者,去大黃。
血滯於下,委中穴刺出血,妙。
仍灸腎俞、崑崙,尤佳。
神應養真丹 治足厥陰經為四氣進襲,左癱右瘓,痰涎壅盛,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語言蹇澀,腳膝無力,榮氣凝滯,偏身疼痛,並治婦人腳氣,尤妙。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砂仁炒) 羌活 天麻(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絲子浸湯下,或加木瓜、防己。
金匱八味丸 治足少陰經腳氣入腹,腹脹疼痛,上氣喘急,腎經虛寒所緻也。
此證最急,以腎乘心,水剋火,死不旋踵。
熟地黃(八兩,砂仁炒) 澤瀉 牡丹皮(各三兩) 山茱萸肉 山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