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匙,稍冷服。
益智和中丸 治心腹中大痛,煩躁冷汗自出。
草豆蔻仁(四錢) 益智仁(一錢三分) 砂仁(七分) 甘草(炙,二錢半) 黃耆 當歸身 人參 乾薑 麥門冬 神麯 陳皮(各五分) 桂枝 桂花(各一錢半) 大麥芽(炒,三錢半) 黃連 生地(姜酒炒,各一錢) 薑黃(三分) 木香(二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細嚼亦得。
治積熱腹痛方 開鬱導氣湯 治腹痛有熱,並治諸般肚腹疼痛,一服立止。
蒼朮(米泔浸) 香附(童便浸) 川芎 白芷 茯苓 滑石 梔子(炒黑) 神麯(炒,各一錢) 陳皮 乾薑(各五分) 甘草(少許)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散火湯 治熱痛,乍痛乍止,脈數者,火也。
黃連(炒) 芍藥(炒) 梔子(炒) 枳殼 陳皮 厚樸 香附 撫芎(各一錢) 砂仁 木香(另研) 茴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痛甚不止加玄胡索、乳香。
厚樸三物湯 治痛而大便秘者,此實熱也。
厚樸(一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個) 上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次下大黃,煮取二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四順清涼飲 治熱結腹痛。
當歸(酒洗) 赤芍藥(煨,各一錢半) 大黃(三錢) 青皮(醋炒) 枳殼(麩炒,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
調胃承氣湯 治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謂積熱。
大黃(酒浸,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一錢半) 上銼,先煎大黃、甘草至七分,去渣入芒硝,再煎一二沸,溫服取利。
一方,加桂枝。
六合散 治一切燥熱鬱結,汗後餘熱宣轉不通,並治小腸氣結,心腹滿悶,胸中痞結,走注疼痛。
大黃(酒蒸,一兩) 白牽牛(炒) 黑牽牛(略炒) 甘遂(各半兩) 檳榔(三錢)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水調下。
量虛實加減。
黃連湯 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內痛甚,時欲嘔吐,此藥升降陰陽。
黃連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各五錢) 人參(二錢) 半夏(半合,湯泡七次,去皮臍) 上銼,入生薑五片,大棗一枚,量水煎服。
芍藥甘草湯 治四時腹痛。
白芍藥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入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腹痛,脈弦,傷氣,用本藥;脈洪傷金,加黃芩;脈緩傷水,加桂枝;脈澀傷血,加當歸;脈遲傷寒,加乾薑。
桂枝加大黃湯 治腹中寒熱不調而大痛。
桂枝(炒) 甘草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大黃(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銼,每服一錢,水煎服。
治食積腹痛方 香砂平胃散 治食積腹痛。
香附(炒) 砂仁 厚樸(薑汁炒) 蒼朮(米泔浸) 陳皮 枳殼(麩炒) 山楂(去子) 神麯(炒,各一錢) 木香 官桂 乾薑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異香散 治脾胃不和,胸脅膨脹,飲食難化,噫氣吞酸,一切冷氣結聚,腹中刺痛,此藥最能治之。
石蓮肉(去皮) 甘草(炙) 蓬朮(炮) 三稜(炮) 益智仁(炒,各一兩) 青皮(去白,各三兩) 厚樸(薑製,二兩) 陳皮(三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鹽一撚,同煎熱服。
丹溪方 治酒積,腹疼痛。
檳榔 木香 三稜 蓬朮 香附 官桂 蒼朮 厚樸 陳皮 茯苓 甘草 上為末,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丁香脾積丸 治諸般食積氣滯,胃膈脹滿,心腹刺痛。
丁香 木香(不見火) 巴豆(去皮心膜) 高良薑(米醋煮,各半兩) 青皮(洗,一兩) 蓬朮 京三稜(各二兩) 皂角(三大挺,燒存性) 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末,麵糊丸如麻仁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止。
脾積氣,陳皮湯下。
口吐酸水,淡薑湯下。
吐,藿香甘草湯下。
小腸氣,炒茴香湯下。
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小兒疳氣,使君子湯下。
此藥以五更初服,利三五行後,用白粥補。
以上諸方,治冷積腹痛之劑。
枳實大黃湯 治食積並熱積,腹痛,大便不通者。
枳實 大黃 厚樸 檳榔(各二錢) 甘草 木香(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以利為度。
木香檳榔丸 治因飲食一切作腹痛者,用此消導,漸去為佳。
木香 檳榔 青皮(去白) 枳殼(麩炒) 莪朮(煨,切) 黃連 黃柏 香附 大黃(炒,各一兩) 黑牽牛(生,取頭末,三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
食後生薑湯下。
河間木香檳榔丸 治食鬱氣滯作痛。
木香 檳榔(各三錢) 青皮 陳皮 白朮(各五錢) 厚樸(薑製,四錢) 枳實(炒,六錢) 麥蘖面(炒,七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食遠服。
神妙列仙散 治因酒所傷,以緻心腹痛者,用此消導之最妙。
木香 沉香 茴香 檳榔(
益智和中丸 治心腹中大痛,煩躁冷汗自出。
草豆蔻仁(四錢) 益智仁(一錢三分) 砂仁(七分) 甘草(炙,二錢半) 黃耆 當歸身 人參 乾薑 麥門冬 神麯 陳皮(各五分) 桂枝 桂花(各一錢半) 大麥芽(炒,三錢半) 黃連 生地(姜酒炒,各一錢) 薑黃(三分) 木香(二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細嚼亦得。
治積熱腹痛方 開鬱導氣湯 治腹痛有熱,並治諸般肚腹疼痛,一服立止。
蒼朮(米泔浸) 香附(童便浸) 川芎 白芷 茯苓 滑石 梔子(炒黑) 神麯(炒,各一錢) 陳皮 乾薑(各五分) 甘草(少許)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散火湯 治熱痛,乍痛乍止,脈數者,火也。
黃連(炒) 芍藥(炒) 梔子(炒) 枳殼 陳皮 厚樸 香附 撫芎(各一錢) 砂仁 木香(另研) 茴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痛甚不止加玄胡索、乳香。
厚樸三物湯 治痛而大便秘者,此實熱也。
厚樸(一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個) 上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次下大黃,煮取二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四順清涼飲 治熱結腹痛。
當歸(酒洗) 赤芍藥(煨,各一錢半) 大黃(三錢) 青皮(醋炒) 枳殼(麩炒,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
調胃承氣湯 治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謂積熱。
大黃(酒浸,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一錢半) 上銼,先煎大黃、甘草至七分,去渣入芒硝,再煎一二沸,溫服取利。
一方,加桂枝。
六合散 治一切燥熱鬱結,汗後餘熱宣轉不通,並治小腸氣結,心腹滿悶,胸中痞結,走注疼痛。
大黃(酒蒸,一兩) 白牽牛(炒) 黑牽牛(略炒) 甘遂(各半兩) 檳榔(三錢)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水調下。
量虛實加減。
黃連湯 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內痛甚,時欲嘔吐,此藥升降陰陽。
黃連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各五錢) 人參(二錢) 半夏(半合,湯泡七次,去皮臍) 上銼,入生薑五片,大棗一枚,量水煎服。
芍藥甘草湯 治四時腹痛。
白芍藥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入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腹痛,脈弦,傷氣,用本藥;脈洪傷金,加黃芩;脈緩傷水,加桂枝;脈澀傷血,加當歸;脈遲傷寒,加乾薑。
桂枝加大黃湯 治腹中寒熱不調而大痛。
桂枝(炒) 甘草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大黃(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銼,每服一錢,水煎服。
治食積腹痛方 香砂平胃散 治食積腹痛。
香附(炒) 砂仁 厚樸(薑汁炒) 蒼朮(米泔浸) 陳皮 枳殼(麩炒) 山楂(去子) 神麯(炒,各一錢) 木香 官桂 乾薑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異香散 治脾胃不和,胸脅膨脹,飲食難化,噫氣吞酸,一切冷氣結聚,腹中刺痛,此藥最能治之。
石蓮肉(去皮) 甘草(炙) 蓬朮(炮) 三稜(炮) 益智仁(炒,各一兩) 青皮(去白,各三兩) 厚樸(薑製,二兩) 陳皮(三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鹽一撚,同煎熱服。
丹溪方 治酒積,腹疼痛。
檳榔 木香 三稜 蓬朮 香附 官桂 蒼朮 厚樸 陳皮 茯苓 甘草 上為末,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丁香脾積丸 治諸般食積氣滯,胃膈脹滿,心腹刺痛。
丁香 木香(不見火) 巴豆(去皮心膜) 高良薑(米醋煮,各半兩) 青皮(洗,一兩) 蓬朮 京三稜(各二兩) 皂角(三大挺,燒存性) 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末,麵糊丸如麻仁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止。
脾積氣,陳皮湯下。
口吐酸水,淡薑湯下。
吐,藿香甘草湯下。
小腸氣,炒茴香湯下。
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小兒疳氣,使君子湯下。
此藥以五更初服,利三五行後,用白粥補。
以上諸方,治冷積腹痛之劑。
枳實大黃湯 治食積並熱積,腹痛,大便不通者。
枳實 大黃 厚樸 檳榔(各二錢) 甘草 木香(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以利為度。
木香檳榔丸 治因飲食一切作腹痛者,用此消導,漸去為佳。
木香 檳榔 青皮(去白) 枳殼(麩炒) 莪朮(煨,切) 黃連 黃柏 香附 大黃(炒,各一兩) 黑牽牛(生,取頭末,三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
食後生薑湯下。
河間木香檳榔丸 治食鬱氣滯作痛。
木香 檳榔(各三錢) 青皮 陳皮 白朮(各五錢) 厚樸(薑製,四錢) 枳實(炒,六錢) 麥蘖面(炒,七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食遠服。
神妙列仙散 治因酒所傷,以緻心腹痛者,用此消導之最妙。
木香 沉香 茴香 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