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關燈
 敗鼓皮心(醋炙) 芍藥 貝母(去心) 龍膽草 黃藥子 知母(各二錢半) 芒硝 犀角(鎊) 蓬朮(各一錢半) 硃砂(研,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溫酒服。

    如膈熱,食後服,重病不過一料。

    一方無芍藥、黃藥子二味,有甘草二錢,苦參、黃柏、人中白各二錢半,或名禁方無比丸,或名調鼎方。

     紫河車丹 治飛屍鬼疰,虛勞羸瘦,喘嗽痰氣等證。

     紫河車(取首胎男子者一具,以皂角水洗淨,次放鋼銚子內,以米醋渫洗,控幹,用小篾籠盛之,周圍以紙密糊,不令洩氣,以烈火焙乾,入後藥。

    ) 人參(一兩半) 白朮(炒) 白茯苓 茯神(去木) 當歸 熟地黃(各一兩) 木香(半兩) 乳香 沒藥(各四錢,另研) 硃砂(二錢,另研) 麝香(二分) 上為細末,和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參湯送下,空心服,日午再服。

    或煉蜜丸亦可。

     貫眾丸 去三屍九蟲。

     貫眾(五分,殺伏屍蟲) 乾漆(二分,略炒) 厚樸(三分,殺肺) 白葫蘆(三分,殺屍蟲) 殭蠶(四分,殺膈蟲) 雷丸(六分,殺赤蟲) 雄黃(三分,殺蟲) 狼牙子(四分,殺胃蟲) 上件焙乾,炒令黃色,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新汲水下五丸,三服後,漸加至十丸。

    服之二十日百病皆愈,三屍九蟲盡滅,更無傳注之患耳。

     追蟲丹 治瘵病咳血,吐痰,思食無厭者,宜用。

     使君子肉(二兩) 乾漆(焙,一兩) 貫眾(五錢) 雄黃(一錢) 硫黃 信石(各三分) 上為末,分作六服,候每早思食之時,思肉則用肉,思雞則用雞,煮熟切碎,入小茴末三分拌和,先食肉少許,後以煮肉汁入藥末調勻服之隨睡。

    即蟲被毒,或利,或吐出蟲。

    用藥之時,勿令病者知之。

     二十四味蓮心散 治傳屍勞,寒熱交攻,久嗽咯血,日益羸瘦。

    先以三拗湯,次以蓮心散。

     當歸 黃耆 甘草(炙) 鱉甲(醋炙) 前胡 柴胡 獨活 羌活 防風 防己 茯苓 阿膠(炒成珠) 半夏 黃芩 陳皮 官桂 赤芍藥 杏仁(另研) 麻黃(不去根節) 蓮肉 南星 川芎 枳殼(麩炒,各半錢) 芫花(醋炒黑色,一撮)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溫服。

    須待吐有異物,芫花漸減少。

    蓋芫花反甘草,所以殺蟲。

    炒之所以煅熟去寒,妙在此處。

     神授散 治諸傳屍勞氣,殺蟲去毒。

    此方得之於河南郡王府,濟世既久,功不可述也。

     川椒(二斤,擇去合口者,與梗略炒,出汗。

    ) 上一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送下。

    或用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漸加至八九十丸,空心酒下,或米湯下。

    凡人得傳屍勞病,氣血未甚虛損,元氣未盡脫絕者,不須多方服食,但能早用此藥,無有不愈者,真濟世之寶也。

    虞氏曰:予嘗治一婦人,用花椒二分,苦楝根一分,丸服,屍蟲盡從大便瀉出。

     秘傳取勞蟲禁方 啄木禽一隻,用硃砂四兩,精豬肉四兩,將肉切作片子,其硃砂杵如綠豆大塊,二味拌勻,喂禽一晝夜,食肉盡為度,以鹽泥固濟,其禽在內,剛火煅一夜,來日不見太陽,取出不得打破,埋入地中二尺許,一晝夜取出,去鹽泥,銀石器內研為細末,以無灰酒拌入麝香少許,作一服調下,置患者於帳中,四下緊閉,用鐵鉗等候,其蟲必從口鼻中出,即以鉗鉗入沸油中煎殺之。

    如蟲出之後,便進《局方》喜禾散一服,軟粥將息。

     取屍蟲符籙 遇仙灸 治瘵捷法。

     取癸亥日二更後,六神皆聚時,解去下衣,直身平立,以墨點記腰上兩旁陷處,謂之腰眼穴,然後上床,合面臥,每穴灸七壯。

    勞蟲或吐、或瀉而出,取後用火焚之,棄於江中,以絕傳染。

     取勞蟲後補虛方 茯神散 不問遠年近日取效,下蟲紅色便可治,肚下黑次之,肚下白色,是食髓也,萬不一瘥。

    補方服此。

     白茯神(去木) 白茯苓 人參 遠志(去心) 龍骨 肉桂 甘草 陳皮(各一兩) 當歸 五味子(各一兩半) 黃耆(二兩) 上為散,分作八服,每服入棗七枚,生薑二錢,用水一升半煎至一升,趁前藥後吃,亦空心服,神效。

     白茯苓湯 取蟲後補虛。

     白茯苓(一錢) 人參 犀角(各五錢) 遠志 防風 龍骨(各二錢) 生地(酒炒) 麥門冬(去心,各四錢) 甘草(三分) 大棗(七枚) 上以水二大盞,煎作八分,合分三服溫服,如人行十裡一服,仍避風寒。

    若覺未安,隔日更作一劑。

     守靈散 補心臟勞極。

     白茯苓 丁香 訶子(去核,各一兩) 桔梗 芍藥 羌活 甘草(炙,各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銀鐶一雙,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溫服。

     虛成散 補肺臟勞極。

     枳實(去穰,麩炒) 秦艽(去蘆) 白茯苓 芍藥 麻黃(去節) 玄胡索 當歸(酒洗) 茴香(炒,各半兩)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銀鐶一雙,蜜五點,煎至八分,溫服。

     氣復散 補三焦勞極。

     甘草 白朮 茯苓 人參 當歸 生地(酒炒) 知母 五味子 麥門冬 黃耆 沉香 訶子 枳實 橘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鍾半煎八分,溫服。

     魂停散 補脾臟勞極。

     白藥子 桔梗 人參 訶子皮 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一匙,煎至八分,溫服。

     金明散 補肝臟勞極。

     人參 知母 茯苓 秦艽(去蘆) 丁香 甘草(炙) 石膏(煅,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溫服。

     育嬰散 補腎臟勞極。

     香附子(炒,二錢半) 梅子(一枚,炮) 白蒺藜(去角,二錢半) 白茯苓(半兩) 木香 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七片,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以上六方治心肝脾肺腎,取出蟲後,補勞之藥也。

     (蔭按:)治勞瘵、傳屍、飛屍、三屍九蟲等證,多用天靈蓋、紫河車、人骨為藥,甚哉不仁之至也。

    夫民吾同胞,物吾同與,除我之疾,損人之骨,縱使壽長,亦必奪算。

    況古人以掩暴骨為陰德,而豈能以人骨醫人病乎?又煮之、炙之、解之、研之,仁術固如此乎?且犬不食犬骨,而人食人骨可乎?況前蘇遊論曰:天靈蓋治傳屍,徒有其說,未嘗取效,惟膏肓俞、四花穴及早灸之,自可平安。

    方技不習灸法,不用官藥,好奇行怪,而以人骨醫人病,殘忍傷德,恐非仁人之用心也。

    苟有可易,定須易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