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關燈
蓮子飲 治發熱口乾,小便赤澀,夜則安靜,晝則發熱,此熱在氣分也。

     石蓮肉(二錢) 白茯苓 黃芩(各一錢半) 黃耆(蜜炙,一錢二分) 人參 麥門冬(去心) 車前子(各一錢) 地骨皮(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服。

     地仙散 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地骨皮 防風(去蘆,各一兩) 人參 紫蘇 甘草(各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淡竹葉五片,水煎服。

     治陰虛血虛發熱方 加味四物湯 治陰虛發熱,脈數而無力者是也。

     川芎 芍藥 當歸 生地(酒炒) 黃柏(炒) 黃芩 甚者加龜闆 上?咀,水煎服。

     滋陰八物湯 治陰虛發熱。

     玄參 白朮 知母 麥門冬 當歸(各一錢) 川芎(八分) 黃柏 黃耆 陳皮(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痰加半夏,渴加天花粉,氣虛加人參,甚加附子肉桂。

     加味逍遙散 治血虛潮熱(脈弦而濡)。

     白朮 茯苓 當歸 芍藥 柴胡(各一錢) 甘草 山梔子 牡丹皮(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一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人參地骨散 治臟中積冷,榮中熱,脈按不足,舉之有餘,乃陰不足,陽有餘也。

     人參 地骨皮 柴胡 生地(酒炒) 黃耆(各一錢半) 知母 石膏(各一錢) 茯苓(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五蒸湯 治男婦諸虛煩熱,蒸痿自汗(脈弦而數),等證。

     人參 黃芩 知母 生地(酒炒) 葛根 石膏 粳米 麥門冬(各一錢) 甘草(五分) 小麥(一撮) 上銼,水煎服。

     當歸黃耆湯 治虛火上攻頭目,渾身胸背發熱,此血虛也。

     當歸(酒浸,一錢) 黃耆(五分) 上銼,水煎,食後溫服。

     子芩散 涼心肺,解勞熱。

     黃連(二錢) 白芍藥 子芩 人參 白茯苓 麥門冬 桔梗 生地黃(酒洗,各一錢) 上銼,加竹葉一握,小麥二十粒,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治濕痰發熱方 蒼芩丸 治濕熱發熱。

     蒼朮(五錢) 片芩(三錢) 甘草(一錢半) 上為末,湯浸炊餅丸服。

     蒼梔丸 治手心發熱 蒼朮 香附(各五錢) 山梔(一兩) 半夏(生用) 川芎 白芷(各二錢) 上為末,神麯糊丸服。

     蒼連丸 治濕痰發熱。

     蒼朮(二兩) 香附(二兩半) 黃芩(炒) 黃連(炒各五錢) 上為末,用瓜蔞穰丸服。

     加味二陳湯 治挾痰發熱。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乾葛 升麻 人參 白芍藥 五味子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加味三補丸 治濕痿夜熱。

     黃芩 黃連 白芍藥 上為末,粥丸服。

     治火鬱發熱方 火鬱湯 治手足心發熱,屬熱鬱者。

     升麻 葛根 柴胡 白芍藥(各一錢半) 防風 甘草(各一錢) 上銼,入連須蔥白三寸,水煎稍熱服,不拘時。

     加減小柴胡湯 治虛損,手心腳心發熱不可當。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香附米 黃連 前胡 上銼,水煎服。

     治病後發熱方 蒼芍丸 治大病後,陰虛氣鬱發熱。

     芍藥(一兩二錢半) 香附(一兩) 蒼朮(五錢) 片芩(二錢) 甘草(一錢半) 上為末,炊餅為丸服。

     鱉甲飲 治病後食力未復,邪熱未除,房勞虛損,一切骨蒸盜汗。

     鱉甲 秦艽 柴胡 地骨皮 枳殼 知母 當歸 烏梅 上銼,加生薑三片,桃柳頭各七個,水煎,空心午前臨臥各熱眼。

    渣再煎。

    忌酒色、魚腥濕面、性熱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