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守舍。
硃砂(顆塊二兩,豬心內酒蒸) 羅參 當歸 白茯苓 酸棗仁(各二兩) 遠志(薑製) 琥珀 龍齒(各一兩) 金箔 銀箔(各二十片)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麥門冬湯下,炒酸棗仁亦可。
安神丹 清熱,養氣血,不時潮作者可服。
天麻 人參 陳皮 白朮 歸身 茯神 荊芥 殭蠶(炒) 獨活 遠志(去心) 麥門冬(去心) 犀角 酸棗仁(炒) 辰砂(另研) 生地(酒炒) 黃連(各五錢) 半夏 南星 石膏(各一兩) 甘草(炙) 川芎 白附子 鬱金 牛黃 珍珠(各三錢) 金箔(三十片)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龍腦安神丸 治男女五般癲癇,無問遠近,發作無時。
茯神(去木三兩) 人參 地骨皮 甘草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各二兩) 烏犀角(一兩) 硃砂(二兩) 龍腦 麝香 牛黃(各三錢) 馬牙硝(二錢) 金箔(三十五片)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不拘時,用溫水化下。
小兒半丸,夏日涼水化服。
參朱丸 治風癇,大有神效。
人參 蛤粉 硃砂(各等分) 上為細末 豬心血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銀煎湯下,食遠服。
一雲金銀薄荷湯下。
鎮心丹 一名神應丹 治諸癇。
辰砂(好者不拘多少) 上研細,以豬心血和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取出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食後臨臥,煎人參湯下。
活虎丹 治年久驚癇顛狂。
此藥能補心神氣血不足。
心安則病自瘥矣。
硃砂 片腦 麝香(各少許) 上三味研勻,取蠍虎一個剪去四足爪,連血搗爛和藥,先用古礞石散控下痰涎,次用薄荷煎湯,調前藥作一丸化下。
一方用硃砂末入瓶內,捉蠍虎於內養月餘,其身赤色,取出陰乾為末,每一二分,酒調服。
兼治小兒撮口。
蝙蝠散 治癇。
用大蝙蝠一個,以硃砂三錢填入腹內,以新瓦盛火炙令酥為度,候冷為細末,每一個分作四服,空心白湯下。
氣弱及年幼者,分作五服。
錢氏五色丸 治諸癇。
硃砂(半兩) 雄黃(熬) 珍珠(另研,各一兩) 水銀(二錢) 鉛(三兩,同水銀熬) 上和勻,研極細,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前,金銀薄荷湯下。
虎睛丸 治癇疾發作,涎潮搐搦,精神恍惚,時作譫語。
犀角(鎊屑) 大黃 遠志(去心,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虎睛(一對,微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酒下。
礬丹丸 治五癲百癇,無問陰陽冷熱。
虢丹 晉礬(各一兩) 上用磚鑿一窠,可容二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炭五斤,熾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湯下。
利驚丸 治驚癇氣實者。
青黛 輕粉(各一錢) 牽牛末(五錢) 天竺黃(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黍米大,每服一錢,得利止後服。
補胃燥痰湯 治陰癇服涼藥太過,損傷脾胃。
白朮(二錢) 蒼朮(米泔浸炒) 陳皮 半夏(薑湯泡) 南星(薑湯泡) 茯苓(各一錢半) 木香(一錢) 藿香(七分) 甘草(四分) 甚者加附子(五分,童便制) 上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
治瘛瘲方 人參益氣湯 治熱傷元氣,四肢困倦,手指麻木,時時瘛瘲。
黃耆(二錢) 人參(一錢二分) 白芍(七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熱服。
獨活湯 治風虛昏憒不自覺知,手足瘛瘲,或為寒熱。
血虛不能服發汗藥,及中風自汗,尤宜服之。
獨活 羌活 人參 防風 當歸 細辛 茯神 遠志 半夏 桂心 白薇 菖蒲 川芎(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溫服。
續命煮散 治風氣留滯,心中昏憒,四肢無力,口眼瞤動,或時搐搦,或渴或自汗。
防風 獨活 當歸 人參 細辛 葛根 芍藥 川芎 熟地(砂仁炒) 遠志 荊芥 半夏 甘草(各半兩) 官桂(七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水煎,通口服。
汗多者,加牡蠣粉一錢半。
獨活散 消風化痰,治瘛瘲顫振。
獨活 防風 川芎 旋覆花 藁本 蔓荊子(各一兩) 細辛 石膏(研)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胃風湯 治虛風證,能食麻手,牙關緊急,手足瘛瘲,目肉蠕瞤,胃中有風,面腫。
升麻(二錢) 白芷(一錢二分) 葛根 蒼朮 當歸身 蔓荊子(各一錢) 麻黃(不去節) 羌活 藁本
硃砂(顆塊二兩,豬心內酒蒸) 羅參 當歸 白茯苓 酸棗仁(各二兩) 遠志(薑製) 琥珀 龍齒(各一兩) 金箔 銀箔(各二十片)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麥門冬湯下,炒酸棗仁亦可。
安神丹 清熱,養氣血,不時潮作者可服。
天麻 人參 陳皮 白朮 歸身 茯神 荊芥 殭蠶(炒) 獨活 遠志(去心) 麥門冬(去心) 犀角 酸棗仁(炒) 辰砂(另研) 生地(酒炒) 黃連(各五錢) 半夏 南星 石膏(各一兩) 甘草(炙) 川芎 白附子 鬱金 牛黃 珍珠(各三錢) 金箔(三十片)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龍腦安神丸 治男女五般癲癇,無問遠近,發作無時。
茯神(去木三兩) 人參 地骨皮 甘草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各二兩) 烏犀角(一兩) 硃砂(二兩) 龍腦 麝香 牛黃(各三錢) 馬牙硝(二錢) 金箔(三十五片)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不拘時,用溫水化下。
小兒半丸,夏日涼水化服。
參朱丸 治風癇,大有神效。
人參 蛤粉 硃砂(各等分) 上為細末 豬心血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銀煎湯下,食遠服。
一雲金銀薄荷湯下。
鎮心丹 一名神應丹 治諸癇。
辰砂(好者不拘多少) 上研細,以豬心血和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取出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食後臨臥,煎人參湯下。
活虎丹 治年久驚癇顛狂。
此藥能補心神氣血不足。
心安則病自瘥矣。
硃砂 片腦 麝香(各少許) 上三味研勻,取蠍虎一個剪去四足爪,連血搗爛和藥,先用古礞石散控下痰涎,次用薄荷煎湯,調前藥作一丸化下。
一方用硃砂末入瓶內,捉蠍虎於內養月餘,其身赤色,取出陰乾為末,每一二分,酒調服。
兼治小兒撮口。
蝙蝠散 治癇。
用大蝙蝠一個,以硃砂三錢填入腹內,以新瓦盛火炙令酥為度,候冷為細末,每一個分作四服,空心白湯下。
氣弱及年幼者,分作五服。
錢氏五色丸 治諸癇。
硃砂(半兩) 雄黃(熬) 珍珠(另研,各一兩) 水銀(二錢) 鉛(三兩,同水銀熬) 上和勻,研極細,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前,金銀薄荷湯下。
虎睛丸 治癇疾發作,涎潮搐搦,精神恍惚,時作譫語。
犀角(鎊屑) 大黃 遠志(去心,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虎睛(一對,微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酒下。
礬丹丸 治五癲百癇,無問陰陽冷熱。
虢丹 晉礬(各一兩) 上用磚鑿一窠,可容二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炭五斤,熾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湯下。
利驚丸 治驚癇氣實者。
青黛 輕粉(各一錢) 牽牛末(五錢) 天竺黃(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黍米大,每服一錢,得利止後服。
補胃燥痰湯 治陰癇服涼藥太過,損傷脾胃。
白朮(二錢) 蒼朮(米泔浸炒) 陳皮 半夏(薑湯泡) 南星(薑湯泡) 茯苓(各一錢半) 木香(一錢) 藿香(七分) 甘草(四分) 甚者加附子(五分,童便制) 上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
治瘛瘲方 人參益氣湯 治熱傷元氣,四肢困倦,手指麻木,時時瘛瘲。
黃耆(二錢) 人參(一錢二分) 白芍(七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熱服。
獨活湯 治風虛昏憒不自覺知,手足瘛瘲,或為寒熱。
血虛不能服發汗藥,及中風自汗,尤宜服之。
獨活 羌活 人參 防風 當歸 細辛 茯神 遠志 半夏 桂心 白薇 菖蒲 川芎(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溫服。
續命煮散 治風氣留滯,心中昏憒,四肢無力,口眼瞤動,或時搐搦,或渴或自汗。
防風 獨活 當歸 人參 細辛 葛根 芍藥 川芎 熟地(砂仁炒) 遠志 荊芥 半夏 甘草(各半兩) 官桂(七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水煎,通口服。
汗多者,加牡蠣粉一錢半。
獨活散 消風化痰,治瘛瘲顫振。
獨活 防風 川芎 旋覆花 藁本 蔓荊子(各一兩) 細辛 石膏(研)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胃風湯 治虛風證,能食麻手,牙關緊急,手足瘛瘲,目肉蠕瞤,胃中有風,面腫。
升麻(二錢) 白芷(一錢二分) 葛根 蒼朮 當歸身 蔓荊子(各一錢) 麻黃(不去節) 羌活 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