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生薑湯下,食後量虛實加減。
舟車丸 治水腫證病人,形氣皆實者,此方主之。
牽牛(炒,四兩) 大黃(酒浸,三兩) 甘遂(麵裹煨) 大戟(麵煨) 芫花(炒) 青皮(炒) 陳皮(去白,各一兩) 木香(五錢) 上為細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蔭按:通可以去塞,牽牛、大黃、甘遂、芫花、大戟,皆通劑之厲者也。
辛可以行滯,陳皮、青皮、木香,皆行滯之要藥也。
此方能下十二經之水。
下咽之後,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曰舟車。
氣虛者慎之。
十棗丸 治水氣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通。
甘遂 大戟 芫花(各一兩) 上為末,用棗煮熟,去皮核,杵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清晨熱湯下,以利去黃水為度,不利次日再服。
三花神佑丸 治中滿腹脹,一切水濕腫滿。
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濕炒,各五錢) 大黃(一兩) 牽牛(二兩) 輕粉(一錢)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加至快利為度,得利止後服。
海金砂散 治脾濕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臥,及腹脹如鼓。
牽牛(一兩,半生半炒) 甘遂(五錢) 白朮(一兩) 海金砂(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倒流水一盞,食前調下,得宣利,止後服。
海藻散 治男子婦人通身虛腫,喘滿不快。
海藻 大戟 大黃 續隨子(去殼,各一兩,上四味,用好酒浸一宿,取出曬乾,候用) 滑石(半兩) 白牽牛(生取頭末,一兩) 甘遂(麩炒,一兩) 白豆蔻(一個)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如氣實者三錢,平明冷茶清調下。
至夜時,取下水三二行,腫減七分,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腫消。
忌魚、肉百餘日,小兒腫病服一錢,五歲以下者半錢,女人有孕者不可服。
導水萬靈丹 大戟 芫花 甘遂(各一兩,並生用) 檳榔 木香(各五錢) 上為細末,入面八錢,用好酒和成餅子,鍋內焙乾,再搗為細末,井花水為丸,每服五十丸。
三更時令患者漱口,用淡姜送下。
待取出水了,隻可淡粥白菜補之。
次日服勻氣散,煎成調平胃繼以木香流氣飲,三日後如水未盡,再服。
忌一應鹽醬發物。
(勻氣散方見後氣腫) 千金苦瓠丸 治大水頭面遍身腫脹者,亦治石水。
取苦瓠白穰,實撚如大豆,以麵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當出水一升,如此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
三年內慎口味。
苦瓠須好無厭翳理細者,不爾有毒,不堪用。
經曰:苦瓠湧洩,故用之在上,則令人湧,用之在下,則令人洩,今以熟麵裹之,空腹而吞,蓋用之於下也,宜乎水自洩矣,石水者,四肢皆瘦,惟有少腹堅硬如石,腫脹,而便不利也。
回鶻五神散 治十種水氣鼓脹。
芫花獨根(以水洗淨) 木香 青木香 商陸(白者洗淨) 烏柏根(黃土內一寸深,用皮,各等分) 上曬乾為末,每服二錢,如人弱服一錢半,臨臥臘酒調下。
至寅卯時,利下水氣,辰時以白粥補之。
若病淺,三日一服。
病深隔日一服。
限五六日後服金丹。
金丹 蒼朮(米泔水浸,四錢半) 草烏(去皮臍,二錢) 羌活(二兩) 山豆(去皮心膜油另研,一錢半) 杏仁(去皮尖,麵炒另研,二十一個)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一丸,臨臥生薑湯送下。
忌鹽、醬、房事、發病之物一百日。
此藥極驗。
商陸散 治十種水氣。
商陸汁 甘遂(各一錢) 土狗(一個,自死者) 上為末,以商陸汁調,空心服,日午利下水,忌鹽一百日。
塗臍膏 治水腫小便澀少。
豬苓 地龍(生研) 針砂(醋煮) 甘遂(各等分) 上為末,用蔥擂爛,取汁研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以帛縛之。
水從小便出為度,日二次易之。
治陰水浮腫方 (脈沉遲,不煩渴,而大便溏,小便少而不赤澀) 導滯通經湯 治脾濕有餘及氣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腫。
陳皮 桑白皮 白朮 木香(各五錢) 茯苓(一兩,去皮) 霖雨時,加澤瀉一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前溫服。
白茯苓湯 能變水。
白茯苓 澤瀉(各二兩) 郁李仁(五錢) 上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入生薑自然汁,常服無時,從少至多,服五七日後,覺腹下再腫,治以白朮散。
白朮散 白朮 澤瀉(各半兩) 上每服三錢,煎服或丸亦可,煎茯苓湯下三十丸,以黃耆、芍藥、建中湯之類調養之。
平復後,忌房室,豬魚鹽面等物。
五皮散(澹療) 治他病愈後,或瘧痢後,身體面目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脈虛而大。
此由脾肺虛弱,不能運行諸氣,氣虛不理,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故令腫滿也。
此藥並宜服之。
大腹皮 赤茯苓皮 生薑皮 陳皮 桑白皮(炒,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不拘時,日進三服。
忌生冷油膩堅硬之物。
三因當歸散 水腫之疾,由腎水不能攝心火,心火不能養脾土,脾土不能制水,水氣盈溢,氣脈閉塞,滲透經絡,發為浮腫之證,心腹堅脹,喘滿不安。
當歸(一錢二分) 芍藥 赤茯苓 檳榔 白朮 木香 陳皮 桑白皮(炒) 澤瀉 木通(各一錢) 桂心(五分) 上?咀,作一服,加紫蘇五葉,木瓜一片,水煎,食前溫服。
下部腫,加木瓜、防己。
實脾散 治陰水發腫,用此先實脾土。
厚樸(姜炒) 白朮 木瓜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乾薑(炮,各一兩) 大腹子 白茯苓(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一方有附子 上?咀,每服四錢,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無時。
葶藶木香散 治暑濕傷脾,水腫腹脹,小便赤,大便滑。
葶藶(二錢半,炒香)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半) 滑石(三兩) 澤瀉(半兩) 木通 甘草(各五錢) 白朮(一兩) 豬苓(二錢半) 肉桂(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不拘時。
續隨子丸 治通身腫滿,喘悶不快。
人參 木香 漢防己 赤茯苓(面蒸) 大檳榔 海金砂(各五錢,另研) 續隨子(一兩) 葶藶(四兩,炒) 上為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
舟車丸 治水腫證病人,形氣皆實者,此方主之。
牽牛(炒,四兩) 大黃(酒浸,三兩) 甘遂(麵裹煨) 大戟(麵煨) 芫花(炒) 青皮(炒) 陳皮(去白,各一兩) 木香(五錢) 上為細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蔭按:通可以去塞,牽牛、大黃、甘遂、芫花、大戟,皆通劑之厲者也。
辛可以行滯,陳皮、青皮、木香,皆行滯之要藥也。
此方能下十二經之水。
下咽之後,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曰舟車。
氣虛者慎之。
十棗丸 治水氣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通。
甘遂 大戟 芫花(各一兩) 上為末,用棗煮熟,去皮核,杵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清晨熱湯下,以利去黃水為度,不利次日再服。
三花神佑丸 治中滿腹脹,一切水濕腫滿。
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濕炒,各五錢) 大黃(一兩) 牽牛(二兩) 輕粉(一錢)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加至快利為度,得利止後服。
海金砂散 治脾濕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臥,及腹脹如鼓。
牽牛(一兩,半生半炒) 甘遂(五錢) 白朮(一兩) 海金砂(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倒流水一盞,食前調下,得宣利,止後服。
海藻散 治男子婦人通身虛腫,喘滿不快。
海藻 大戟 大黃 續隨子(去殼,各一兩,上四味,用好酒浸一宿,取出曬乾,候用) 滑石(半兩) 白牽牛(生取頭末,一兩) 甘遂(麩炒,一兩) 白豆蔻(一個)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如氣實者三錢,平明冷茶清調下。
至夜時,取下水三二行,腫減七分,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腫消。
忌魚、肉百餘日,小兒腫病服一錢,五歲以下者半錢,女人有孕者不可服。
導水萬靈丹 大戟 芫花 甘遂(各一兩,並生用) 檳榔 木香(各五錢) 上為細末,入面八錢,用好酒和成餅子,鍋內焙乾,再搗為細末,井花水為丸,每服五十丸。
三更時令患者漱口,用淡姜送下。
待取出水了,隻可淡粥白菜補之。
次日服勻氣散,煎成調平胃繼以木香流氣飲,三日後如水未盡,再服。
忌一應鹽醬發物。
(勻氣散方見後氣腫) 千金苦瓠丸 治大水頭面遍身腫脹者,亦治石水。
取苦瓠白穰,實撚如大豆,以麵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當出水一升,如此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
三年內慎口味。
苦瓠須好無厭翳理細者,不爾有毒,不堪用。
經曰:苦瓠湧洩,故用之在上,則令人湧,用之在下,則令人洩,今以熟麵裹之,空腹而吞,蓋用之於下也,宜乎水自洩矣,石水者,四肢皆瘦,惟有少腹堅硬如石,腫脹,而便不利也。
回鶻五神散 治十種水氣鼓脹。
芫花獨根(以水洗淨) 木香 青木香 商陸(白者洗淨) 烏柏根(黃土內一寸深,用皮,各等分) 上曬乾為末,每服二錢,如人弱服一錢半,臨臥臘酒調下。
至寅卯時,利下水氣,辰時以白粥補之。
若病淺,三日一服。
病深隔日一服。
限五六日後服金丹。
金丹 蒼朮(米泔水浸,四錢半) 草烏(去皮臍,二錢) 羌活(二兩) 山豆(去皮心膜油另研,一錢半) 杏仁(去皮尖,麵炒另研,二十一個)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一丸,臨臥生薑湯送下。
忌鹽、醬、房事、發病之物一百日。
此藥極驗。
商陸散 治十種水氣。
商陸汁 甘遂(各一錢) 土狗(一個,自死者) 上為末,以商陸汁調,空心服,日午利下水,忌鹽一百日。
塗臍膏 治水腫小便澀少。
豬苓 地龍(生研) 針砂(醋煮) 甘遂(各等分) 上為末,用蔥擂爛,取汁研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以帛縛之。
水從小便出為度,日二次易之。
治陰水浮腫方 (脈沉遲,不煩渴,而大便溏,小便少而不赤澀) 導滯通經湯 治脾濕有餘及氣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腫。
陳皮 桑白皮 白朮 木香(各五錢) 茯苓(一兩,去皮) 霖雨時,加澤瀉一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前溫服。
白茯苓湯 能變水。
白茯苓 澤瀉(各二兩) 郁李仁(五錢) 上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入生薑自然汁,常服無時,從少至多,服五七日後,覺腹下再腫,治以白朮散。
白朮散 白朮 澤瀉(各半兩) 上每服三錢,煎服或丸亦可,煎茯苓湯下三十丸,以黃耆、芍藥、建中湯之類調養之。
平復後,忌房室,豬魚鹽面等物。
五皮散(澹療) 治他病愈後,或瘧痢後,身體面目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脈虛而大。
此由脾肺虛弱,不能運行諸氣,氣虛不理,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故令腫滿也。
此藥並宜服之。
大腹皮 赤茯苓皮 生薑皮 陳皮 桑白皮(炒,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不拘時,日進三服。
忌生冷油膩堅硬之物。
三因當歸散 水腫之疾,由腎水不能攝心火,心火不能養脾土,脾土不能制水,水氣盈溢,氣脈閉塞,滲透經絡,發為浮腫之證,心腹堅脹,喘滿不安。
當歸(一錢二分) 芍藥 赤茯苓 檳榔 白朮 木香 陳皮 桑白皮(炒) 澤瀉 木通(各一錢) 桂心(五分) 上?咀,作一服,加紫蘇五葉,木瓜一片,水煎,食前溫服。
下部腫,加木瓜、防己。
實脾散 治陰水發腫,用此先實脾土。
厚樸(姜炒) 白朮 木瓜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乾薑(炮,各一兩) 大腹子 白茯苓(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一方有附子 上?咀,每服四錢,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無時。
葶藶木香散 治暑濕傷脾,水腫腹脹,小便赤,大便滑。
葶藶(二錢半,炒香)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半) 滑石(三兩) 澤瀉(半兩) 木通 甘草(各五錢) 白朮(一兩) 豬苓(二錢半) 肉桂(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不拘時。
續隨子丸 治通身腫滿,喘悶不快。
人參 木香 漢防己 赤茯苓(面蒸) 大檳榔 海金砂(各五錢,另研) 續隨子(一兩) 葶藶(四兩,炒) 上為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