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五錢) 乾薑(炮) 木香(各一兩) 上?咀,每服二錢,加棗半個、鹽少許,水煎服。

     一方去木香,用丁香。

    《三因方》二香並用。

     蓽澄茄散 治噫氣呃逆,亦治傷寒呃逆,日夜不定。

     蓽澄茄 良薑(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沸,投醋半盞,呷之。

     草豆蔻散 治寒氣攻胃呃噫。

     草豆蔻(去皮) 益智仁(各一兩) 乾柿蒂(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陳皮湯 陳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小青龍湯 治水寒相搏發呃。

     麻黃 芍藥 乾薑 炙甘草 細辛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湯洗,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本事方 治陰毒呃逆。

     川烏頭 乾薑(炮) 附子(炮) 肉桂 芍藥 甘草(炙) 半夏 吳茱萸 陳皮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姜五片煎,去濁渣,熱服。

    此三陰經藥也。

     丁香散 治心煩呃噫。

     丁香 白豆蔻(各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為末,煎桃仁吳茱萸湯,調下一錢。

     三香散 治胃冷呃逆,經久不利。

     沉香 紫蘇 白豆蔻(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五七分,柿蒂煎湯調下。

     桂苓白朮丸 治呃逆,止咳嗽,散痞滿,通壅塞,開堅結痛悶,進飲食,調和五臟。

     辣桂 乾薑(各二錢半) 茯苓 半夏(湯泡,各一兩) 白朮 陳皮(去白) 澤瀉(各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三服。

    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病在中,不拘時。

    一方加黃柏、黃連各半兩,水丸服。

     呃逆丸 花椒微炒出汗,去目,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醋湯下。

     雄黃酒 雄黃一錢,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嗅其熱氣,即止。

     硫黃嗅法 治呃逆服藥無效者。

     硫黃 乳香(各一錢半) 上用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嗅其熱氣,即止。

     治氣滯呃逆方 小半夏茯苓湯 治別無他證,偶爾緻呃,此緣氣逆所生。

     半夏 茯苓 生薑 加枳殼 上銼,水煎服。

     木香調氣散 治中焦呃逆。

     木香 檀香 白豆蔻仁 丁香(各三錢) 砂仁(四錢) 藿香 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

     香殼散 枳殼(五錢) 木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未可再與。

     陳皮湯 治諸呃噫。

     陳皮(二兩,湯浸,去白) 銼,以水一升煎五合,通口服,頃刻更加枳殼一兩去穰炒,同煎之。

     一方 治久患呃噫,連一二十聲者。

     取生薑汁半合、蜜一匙,煎令熱,溫服。

    如此三服,立效。

     治痰火呃逆方 芩連二陳湯 治痰閉於上,火動於下,忽然發呃,從胸中起者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黃芩 黃連 上加生薑,水煎服 黃連竹茹湯 治胃中痰火發呃。

     黃連 竹茹 麥冬(去心) 山梔 半夏(薑汁炒) 陳皮(各一錢) 蘇子(八分) 砂仁 沉香 木香 茴香(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磨沉香、木香調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身熱煩渴發呃。

     柴胡 黃芩 山梔 柿蒂 陳皮 砂仁 半夏(薑汁炒) 竹茹(各一錢) 藿香(八分) 茴香(五分) 沉香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一方 治痰呃。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各二分) 上銼,加生薑,煎服。

     一方 治痰火呃逆。

     黃連 黃柏 滑石 上銼,水煎服。

    益元散亦可用。

     治陰火呃逆方 大補陰丸 降陰火,益腎水。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 知母(去皮,酒拌濕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洗,焙乾) 敗龜闆(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豬脊髓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

     大補丸 治腎經火燥,下焦濕。

     黃柏(酒炒褐色) 上為末,水丸,隨證用藥送下。

     附灸法 灸呃逆法 乳根二穴,直乳下一寸六分,婦人在乳房下起肉處陷中,灸七壯即止,其效如神。

    一雲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是穴。

    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男左女右,與乳正直下一指陷中動脈處是穴,艾炷如小豆大許,灸三壯。

    一法,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又法 氣海一穴直臍下一寸半,灸三七壯立止。

    一法,於臍下關元穴灸七壯,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