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全書(附胎產方案後)
關燈
小
中
大
心亭問於杏圃曰:「幼科一門,載之胎產篇末,何也?」杏圃曰:「老師有言,僅保嬰耳。
一月之後,小兒百病自有專科司其責。
然新產七日內外,調護失宜,其家因醫治產後,即乘便求救,而概諉不能,未免拂人之意,非所以濟世也,故並及於此。
」 保嬰要訣 嬰兒初生不啼,或肛門為脂皮所塞者,用玉簪或金簪通開。
《分臺秘訣》雲:「兒生不啼由產母少氣也,取臍帶向身持之,令氣人兒腹,仍呵之百度,自啼矣,又以石菖蒲取汁,滴兒口即活。
」 夢生 《濟陰綱目》曰:「初生不能發聲為之『夢生』,切不可斷臍,須以棉包兒,將胞連帶用大油紙燃,烤其臍帶,待兒能啼,方斷可也。
」 拭口法 小兒將降生,備一清心湯,待兒生下即灌二三匙,再以上等硃砂末抹口中,打盡腹中舊糞;次用朱蜜膏抹口中,不特鎮心安神,亦能解除先天之惡毒。
葛氏雲:「先以黃連、甘草拭口,使吐其惡汁,稍定再以朱蜜膏抹口中,此安心神而解惡毒之法也。
惟兒面色青白,啼聲之響則不須服,宜服甘桃汁,用淨細線布包甘桃泥與兒吮之,後以良善少婦乳哺繼之,永無寒滯之患。
」 清心湯 甘草(三分,去皮) 黃連(二分,研),水煎。
濃汁,灌兒口中,繼令食乳。
或先以硃砂飛末半分,抹兒口中,稍頃乳哺之。
朱蜜膏 硃砂(取色紅如血透亮者,半分飛淨)蜂秋蜜五分,煉好和硃砂末為膏,抹兒口中,繼以乳哺。
然兒面色青白,啼聲不響者,此等嬰兒先天軟弱,黃連硃砂之類不宜用之,當以甘桃汁為宜。
甘桃汁 甘草(八分,煮汁) 胡桃(一枚,去殼去仁,上薄皮搗為泥) 上方以甘草汁浸胡桃泥,淨布包乳頭形與兒吮之,繼以乳哺,永無寒滯之虞。
斷臍法 產後要訣:兒出胎洗淨後,方斷臍帶,則不傷水濕,無以緻病。
斷臍須將汁持盡,否則寒濕入腹,或作臍風。
又須於近臍四五寸處,以棉緊紮,用棉包裹,以口咬臍蓋緊紮,則兒血不貫於胞衣,自然痿縮不脹而易下,則胞衣未下,以此方治之,雖延緩數日,亦無大害。
斷臍不用剪刀,自無冷氣內侵,可免腹中吊痛之虞。
所留臍帶不可太長,則難乾而傷肌肉,且恐引外風為臍風。
然亦不可太短,太短則逼內而傷臟,或緻腸痛而夜啼。
隻以兒之手掌長短為度。
《千金論》雲:「須令足趺上為度,總之以衣尺五寸,斷臍則可矣。
」 米牙(除驚風之原)(附闆牙、頂珠) 凡兒生下,每日夜將苦茶蘸軟絹攪兒口內,如齒邊有白點,
一月之後,小兒百病自有專科司其責。
然新產七日內外,調護失宜,其家因醫治產後,即乘便求救,而概諉不能,未免拂人之意,非所以濟世也,故並及於此。
」 保嬰要訣 嬰兒初生不啼,或肛門為脂皮所塞者,用玉簪或金簪通開。
《分臺秘訣》雲:「兒生不啼由產母少氣也,取臍帶向身持之,令氣人兒腹,仍呵之百度,自啼矣,又以石菖蒲取汁,滴兒口即活。
」 夢生 《濟陰綱目》曰:「初生不能發聲為之『夢生』,切不可斷臍,須以棉包兒,將胞連帶用大油紙燃,烤其臍帶,待兒能啼,方斷可也。
」 拭口法 小兒將降生,備一清心湯,待兒生下即灌二三匙,再以上等硃砂末抹口中,打盡腹中舊糞;次用朱蜜膏抹口中,不特鎮心安神,亦能解除先天之惡毒。
葛氏雲:「先以黃連、甘草拭口,使吐其惡汁,稍定再以朱蜜膏抹口中,此安心神而解惡毒之法也。
惟兒面色青白,啼聲之響則不須服,宜服甘桃汁,用淨細線布包甘桃泥與兒吮之,後以良善少婦乳哺繼之,永無寒滯之患。
」 清心湯 甘草(三分,去皮) 黃連(二分,研),水煎。
濃汁,灌兒口中,繼令食乳。
或先以硃砂飛末半分,抹兒口中,稍頃乳哺之。
朱蜜膏 硃砂(取色紅如血透亮者,半分飛淨)蜂秋蜜五分,煉好和硃砂末為膏,抹兒口中,繼以乳哺。
然兒面色青白,啼聲不響者,此等嬰兒先天軟弱,黃連硃砂之類不宜用之,當以甘桃汁為宜。
甘桃汁 甘草(八分,煮汁) 胡桃(一枚,去殼去仁,上薄皮搗為泥) 上方以甘草汁浸胡桃泥,淨布包乳頭形與兒吮之,繼以乳哺,永無寒滯之虞。
斷臍法 產後要訣:兒出胎洗淨後,方斷臍帶,則不傷水濕,無以緻病。
斷臍須將汁持盡,否則寒濕入腹,或作臍風。
又須於近臍四五寸處,以棉緊紮,用棉包裹,以口咬臍蓋緊紮,則兒血不貫於胞衣,自然痿縮不脹而易下,則胞衣未下,以此方治之,雖延緩數日,亦無大害。
斷臍不用剪刀,自無冷氣內侵,可免腹中吊痛之虞。
所留臍帶不可太長,則難乾而傷肌肉,且恐引外風為臍風。
然亦不可太短,太短則逼內而傷臟,或緻腸痛而夜啼。
隻以兒之手掌長短為度。
《千金論》雲:「須令足趺上為度,總之以衣尺五寸,斷臍則可矣。
」 米牙(除驚風之原)(附闆牙、頂珠) 凡兒生下,每日夜將苦茶蘸軟絹攪兒口內,如齒邊有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