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赜1,而拟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今注 1 赜:繁雜、精妙、深奧。

     今譯 聖人見天下萬事萬物的深奧,因而拟測萬事萬物的形态,而歸納為八個基本卦,以象征萬事萬物所适宜的物象,所以叫作“象”。

    聖人見天下一切動作營為的千變萬化,而觀察其可以會而通之之道,制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顯現一切動作營為的常體,複各系之以辭,而斷定它的吉兇,因此就稱為“爻”。

    有了八卦所代表萬事萬物的象征,故天下最深奧的萬事萬物也不緻感到厭惡了。

    有了三百八十四爻以拟象天下一切的動作營為,故天下最動蕩不安的事情(觀察易爻)也不緻繁亂了。

     拟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拟議以成其變化。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1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

    況其迩2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

    況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迩,見乎遠。

    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今注 1 中孚九二爻辭。

    爵是爵位,靡是治理。

     2 迩是近的意思。

     今譯 八卦之象,三百八十四爻之辭既是從拟議而得,吾人于人世間處世應物亦當拟測揆度之後,才可發為言論,議論探讨周詳後,方可有所動作,言行能如此拟測揆度、議論探讨,斯能成就變化如神的事業。

    中孚九二的爻辭說:“鶴鳴于陰暗之處,其子即能和聲響應,我有好的爵位,我将與你共同治理。

    ”孔子申論之雲:“君子住在家裡,發出善美的言論,則千裡之外的人也會聞風響應興起,何況是接近他的人呢?如發出不善的言論,則千裡之外的人也會違背他,而不以為是,何況是接近他的人呢?言語是從本身發出,而能影響于百姓,行為是從近處着手,而顯現于遠處。

    言行是君子的關鍵要樞,關鍵的發起,是光榮或受辱的主宰。

    言行正是君子感動天地之由,可以不謹慎嗎?” “同人,先号咷而後笑。

    1”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2如蘭。

    ” 今注 1 同人九五爻辭。

    咷音桃,大哭狀。

     2 臭:氣味。

     今譯 同人九五,在居尊得位,在天下和同之先,本有艱難,故号啕大哭,以至誠感人,終至天下和同,故後快樂而笑。

    孔子申論之言:“君子之道,或出而服務天下,或隐處而獨善其身,或沉默,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