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關燈
小
中
大
翻曰:“離為火,艮為童仆,三動艮壞,故焚其次。
坤為喪,三動,艮滅入坤,故喪其童仆。
動而失正,故貞厲矣。
三動體剝,故傷也。
三變成坤,坤為下,為喪,故其義喪也。
”按:于上離火,下艮為少男,九三變則艮門阙壞,故焚其次。
而内卦成坤,初至四互體剝。
九四1,旅于處,得其資斧2,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
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資斧:資财,所以濟用;斧頭,所以防身。
今譯 九四以陽剛居陰位,不得其正,而處艮剛之上,故有旅行而暫處于荒山之上的象征,雖然得到資财之助,斧頭之防,但是心裡并不痛快。
象辭上說:“旅于處”,是因未得正位之故。
因此雖得資斧,心亦不快。
今釋 李鼎祚曰:“九四失位,而居艮上,艮為山,山非平坦之地也,四體兌巽,巽為木,兌為金,木貫于金,即資斧斫除荊棘之象者也。
”此是本爻設辭的根據。
按:二至四互巽,三至五互兌。
六五1,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象曰:終以譽命,上逮2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逮:及。
今譯 六五處旅之時,以陰柔處尊位,故有射雉鳥,而亡失了一支箭的象征,因處中履尊,故終有佳譽之命降及其身。
象辭上說:“終以譽命”,是說由上級施及的。
今釋 虞翻曰:“三變,坎為弓,離為矢,故射雉。
五變乾體,矢動雉飛,矢象不見,故一矢亡矣。
譽謂二,巽為命,五終變成乾,則二來應己,故終以譽命。
”此是本爻設辭的象學根據。
按:三變則三至五互坎,外卦離為矢為雉,五變,外卦為乾。
《系辭傳》曰:“二多譽。
”故終以譽命。
上九1,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号咷,喪牛于易2,兇。
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
喪牛之兇,終莫之聞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易:郊域之地。
今譯 上九以陽剛處陰位。
處旅之極,有鳥焚燒其巢的象征。
因過于高傲剛猛,故旅人先樂後悲,先笑而樂,後則受災而号啕大哭,又有喪失了他的牛于郊外的象征,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以旅而自大自高”,是定遭焚燒之災的。
喪失了牛的兇害,最終沒有人知聞。
今釋 虞翻說:“離為鳥,為火,巽為木,為高,四失位,變震為筐,巢之象也。
今巢象不見,故鳥焚其巢。
震為笑,震在前,故先笑。
應在巽,巽為号啕,巽象在後,故後号啕。
三動時坤為牛,五動成乾,乾為易,上失三,五動應二,故喪牛于易。
失位無應,故兇也。
離火焚巢,故其義焚也。
坎耳入兌,故終莫之聞。
”這是純以象數說明的,可供吾人參考。
按:二至四互巽,三至五互兌,四變則三至五互震,二至四互坎,三變時内卦成坤,五變時外卦成乾。
坤為喪,三動,艮滅入坤,故喪其童仆。
動而失正,故貞厲矣。
三動體剝,故傷也。
三變成坤,坤為下,為喪,故其義喪也。
”按:于上離火,下艮為少男,九三變則艮門阙壞,故焚其次。
而内卦成坤,初至四互體剝。
九四1,旅于處,得其資斧2,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
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資斧:資财,所以濟用;斧頭,所以防身。
今譯 九四以陽剛居陰位,不得其正,而處艮剛之上,故有旅行而暫處于荒山之上的象征,雖然得到資财之助,斧頭之防,但是心裡并不痛快。
象辭上說:“旅于處”,是因未得正位之故。
因此雖得資斧,心亦不快。
今釋 李鼎祚曰:“九四失位,而居艮上,艮為山,山非平坦之地也,四體兌巽,巽為木,兌為金,木貫于金,即資斧斫除荊棘之象者也。
”此是本爻設辭的根據。
按:二至四互巽,三至五互兌。
六五1,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象曰:終以譽命,上逮2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逮:及。
今譯 六五處旅之時,以陰柔處尊位,故有射雉鳥,而亡失了一支箭的象征,因處中履尊,故終有佳譽之命降及其身。
象辭上說:“終以譽命”,是說由上級施及的。
今釋 虞翻曰:“三變,坎為弓,離為矢,故射雉。
五變乾體,矢動雉飛,矢象不見,故一矢亡矣。
譽謂二,巽為命,五終變成乾,則二來應己,故終以譽命。
”此是本爻設辭的象學根據。
按:三變則三至五互坎,外卦離為矢為雉,五變,外卦為乾。
《系辭傳》曰:“二多譽。
”故終以譽命。
上九1,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号咷,喪牛于易2,兇。
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
喪牛之兇,終莫之聞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易:郊域之地。
今譯 上九以陽剛處陰位。
處旅之極,有鳥焚燒其巢的象征。
因過于高傲剛猛,故旅人先樂後悲,先笑而樂,後則受災而号啕大哭,又有喪失了他的牛于郊外的象征,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以旅而自大自高”,是定遭焚燒之災的。
喪失了牛的兇害,最終沒有人知聞。
今釋 虞翻說:“離為鳥,為火,巽為木,為高,四失位,變震為筐,巢之象也。
今巢象不見,故鳥焚其巢。
震為笑,震在前,故先笑。
應在巽,巽為号啕,巽象在後,故後号啕。
三動時坤為牛,五動成乾,乾為易,上失三,五動應二,故喪牛于易。
失位無應,故兇也。
離火焚巢,故其義焚也。
坎耳入兌,故終莫之聞。
”這是純以象數說明的,可供吾人參考。
按:二至四互巽,三至五互兌,四變則三至五互震,二至四互坎,三變時内卦成坤,五變時外卦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