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
關燈
小
中
大
學之說明。
按:九二失位不正,變陽則得正,而内卦成震。
六三1,見輿曳2,其牛掣3,其人天且劓4,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
無初有終,遇剛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輿:車。
曳:是引的意思,也就是拖着走的拖。
3 掣:是挽的意思。
4 天:黥額。
劓:割鼻。
今譯 六三當睽違之時,應于上九,但乘九二陽剛之上,又承于九四陽剛之下,乘承皆不正,所以遇到九二後拖其車,九四前挽其牛;于是憤怒,如被人刻面割鼻一樣痛憤不已,雖然開始時即遇到如此的患難,但卻可以得其善終。
象辭上說:“見輿曳”,是由于其位(三本為陽位,而六三為陰)不當的關系。
無初有終,是因遇到陽剛之故。
今釋 六三為何有此現象呢?這須從象去解說、去觀察。
掣,漢虞翻作,他說:“離上坎下,故其牛也。
離為見,坎為車,為曳,故見輿曳,四動坤為牛,為類,牛角一低一仰,故稱。
其人謂四惡人也。
黥額為天。
割鼻為劓。
無妄乾為天,震二之乾五以陰墨其天,乾五之震二,毀艮割其鼻,兌為刑人,故其人天且劓。
失位,動得正成乾,故無初有終。
象曰:遇剛,是其義也。
”這是他的說法,亦頗有道理,本爻的解說,根據來氏知德的說法。
按:本卦外卦為離,三爻至五爻互坎,在外卦之下,故曰離上坎下。
睽卦自無妄來,無妄六二與九五易位,即成睽。
六三失位,變陽,則内卦為乾。
九四1,睽孤,遇元夫2;交孚,厲無咎。
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元夫:大人,指陽。
今譯 九四據睽乖之時,前後皆陰,孤立無援,故有睽乖之象。
但最後能遇到陽剛的大人,互相的孚信,雖危厲于初,但無咎。
象辭上說:“交孚無咎”,是因為其志得行之故。
今釋 虞翻曰:“孤,顧也。
在兩陰間,睽五顧三,故曰睽孤。
震為元夫,謂二已變,動而應震,故遇元夫也。
震為交,坎為孚,動而得正,故交孚厲無咎矣。
”這是從象學立論的。
按:九四在六三與六五之間,故睽五顧三。
九二變陰,則内卦成震。
六五1,悔亡,厥2宗噬膚3,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厥:其。
3 噬膚:參見噬嗑卦。
今譯 六五在睽之時,以柔處尊位,應于九二,故沒有後悔之災。
其遇陽剛九二,如噬(吃也)膚肉之容易,前往是沒有災咎的。
象辭上說:厥宗噬膚,是說前往定有吉慶。
今釋 虞翻說:“往得位,悔亡也。
動而之乾,乾為宗。
二體噬嗑,故曰:噬。
四變時,艮為膚,故曰厥宗噬膚也。
變得正成乾。
乾為慶,故往無咎,而有慶矣。
”這是本爻的象學說明。
按:六五變陽,則外卦成乾。
睽卦二爻至上爻有噬嗑之象。
四變時,外卦成艮。
上九1,睽孤,見豕負塗2,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3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豕:豬。
負:背。
塗:泥塗。
3 說:即脫的意思。
今譯 上九當睽之時應于六三,但六三為九二、九四所困,上九孤立而無援,故有睽孤的現象。
見六三“輿曳牛掣”,乃疑其為豕,在泥塗之中,見“其人天且劓”,(六三)又以為是載鬼一車,正欲先張弓射箭,又疑其不是鬼,乃脫去弓箭而不射,如非九二九四的寇盜,則早已與六三相應合,而為婚媾了,前往如果遇雨的話,就會吉利。
象辭上說:遇雨的吉利,是因為群衆都沒疑心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睽三顧五,故曰睽孤也。
離、見、坎為豕,為雨。
四變時坤為土,土得雨,為泥塗,四動艮為背,豕背有泥,故見豕負塗矣。
坤為鬼,坎為車,變在坎上,故載鬼一車也。
開、非、坎為寇,之三曆坎,故匪寇;陰陽相應,故婚媾;三在坎下,故遇雨。
與上易位,坎象不見,各得其正,故則吉也。
”這是從象學的立場去解說的。
按:九四變陰,則外卦成艮,三至五互坤,上九應六三,故陰陽相應。
六三與上九易位,則二爻各得其正。
睽卦三爻至五爻為坎,故有雨泥寇盜之象。
按:九二失位不正,變陽則得正,而内卦成震。
六三1,見輿曳2,其牛掣3,其人天且劓4,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
無初有終,遇剛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輿:車。
曳:是引的意思,也就是拖着走的拖。
3 掣:是挽的意思。
4 天:黥額。
劓:割鼻。
今譯 六三當睽違之時,應于上九,但乘九二陽剛之上,又承于九四陽剛之下,乘承皆不正,所以遇到九二後拖其車,九四前挽其牛;于是憤怒,如被人刻面割鼻一樣痛憤不已,雖然開始時即遇到如此的患難,但卻可以得其善終。
象辭上說:“見輿曳”,是由于其位(三本為陽位,而六三為陰)不當的關系。
無初有終,是因遇到陽剛之故。
今釋 六三為何有此現象呢?這須從象去解說、去觀察。
掣,漢虞翻作,他說:“離上坎下,故其牛也。
離為見,坎為車,為曳,故見輿曳,四動坤為牛,為類,牛角一低一仰,故稱。
其人謂四惡人也。
黥額為天。
割鼻為劓。
無妄乾為天,震二之乾五以陰墨其天,乾五之震二,毀艮割其鼻,兌為刑人,故其人天且劓。
失位,動得正成乾,故無初有終。
象曰:遇剛,是其義也。
”這是他的說法,亦頗有道理,本爻的解說,根據來氏知德的說法。
按:本卦外卦為離,三爻至五爻互坎,在外卦之下,故曰離上坎下。
睽卦自無妄來,無妄六二與九五易位,即成睽。
六三失位,變陽,則内卦為乾。
九四1,睽孤,遇元夫2;交孚,厲無咎。
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元夫:大人,指陽。
今譯 九四據睽乖之時,前後皆陰,孤立無援,故有睽乖之象。
但最後能遇到陽剛的大人,互相的孚信,雖危厲于初,但無咎。
象辭上說:“交孚無咎”,是因為其志得行之故。
今釋 虞翻曰:“孤,顧也。
在兩陰間,睽五顧三,故曰睽孤。
震為元夫,謂二已變,動而應震,故遇元夫也。
震為交,坎為孚,動而得正,故交孚厲無咎矣。
”這是從象學立論的。
按:九四在六三與六五之間,故睽五顧三。
九二變陰,則内卦成震。
六五1,悔亡,厥2宗噬膚3,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厥:其。
3 噬膚:參見噬嗑卦。
今譯 六五在睽之時,以柔處尊位,應于九二,故沒有後悔之災。
其遇陽剛九二,如噬(吃也)膚肉之容易,前往是沒有災咎的。
象辭上說:厥宗噬膚,是說前往定有吉慶。
今釋 虞翻說:“往得位,悔亡也。
動而之乾,乾為宗。
二體噬嗑,故曰:噬。
四變時,艮為膚,故曰厥宗噬膚也。
變得正成乾。
乾為慶,故往無咎,而有慶矣。
”這是本爻的象學說明。
按:六五變陽,則外卦成乾。
睽卦二爻至上爻有噬嗑之象。
四變時,外卦成艮。
上九1,睽孤,見豕負塗2,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3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豕:豬。
負:背。
塗:泥塗。
3 說:即脫的意思。
今譯 上九當睽之時應于六三,但六三為九二、九四所困,上九孤立而無援,故有睽孤的現象。
見六三“輿曳牛掣”,乃疑其為豕,在泥塗之中,見“其人天且劓”,(六三)又以為是載鬼一車,正欲先張弓射箭,又疑其不是鬼,乃脫去弓箭而不射,如非九二九四的寇盜,則早已與六三相應合,而為婚媾了,前往如果遇雨的話,就會吉利。
象辭上說:遇雨的吉利,是因為群衆都沒疑心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睽三顧五,故曰睽孤也。
離、見、坎為豕,為雨。
四變時坤為土,土得雨,為泥塗,四動艮為背,豕背有泥,故見豕負塗矣。
坤為鬼,坎為車,變在坎上,故載鬼一車也。
開、非、坎為寇,之三曆坎,故匪寇;陰陽相應,故婚媾;三在坎下,故遇雨。
與上易位,坎象不見,各得其正,故則吉也。
”這是從象學的立場去解說的。
按:九四變陰,則外卦成艮,三至五互坤,上九應六三,故陰陽相應。
六三與上九易位,則二爻各得其正。
睽卦三爻至五爻為坎,故有雨泥寇盜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