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清寧,咳嗽連聲牽引。
牙齒疳生走馬,痢下赤白難禁,各求方法慢品論,才是醫中之聖。
為何身間壯熱,隻因餘毒留連,金花丸子是靈丹,梔子芩連龍膽。
鬱金雄黃解毒,燈心地骨湯吞,若還脾弱熱綿延,集聖胃苓任選。
咳嗽頻頻不止,或因不禁酸鹹,又如火毒肺家延,尤恐胸高氣喘。
體實兼行葶藶,神虛清肺神丹,如斯調理保平安,莫向風波弄險。
葶藶丸除肺熱,杏仁防己葶藶,牽牛萊菔子相隨,棗肉搗成為劑。
清肺神丹降氣,鹽水煮焙陳皮,芩連甘草杏仁泥,蘇子稀糊為最。
口齒生瘡臭爛,此名走馬兇疳,金花丸子好求安,外用除疳妙散。
先取尿桶白澗,火燒白色如鹽,五倍銅綠退紙蠶,砒棗燒成黑炭。
赤痢下時鮮血,黃連柏葉槐花,枳殼荊芥穗同加,痢止血除才罷。
白痢茱萸滑石,糯根枳殼升麻,烏梅取肉作丸佳,赤白香連可下。
四疾更防死證,臨門休得殊差,兒多體熱瘦如麻,咳嗽面青聲啞。
走馬唇齒肉落,痢疾噤口籲嗟,此般即是死冤家,不可騎牛作馬。
俗名麻子者,火疹也,治法與痘不同。
蓋痘之治,藥有溫有涼,若麻疹則惟有清涼解毒耳。
麻疹之症面必紅,咳嗽噴嚏鼻流膿, 眼淚汪汪如哭狀,莫作傷寒一樣功。
麻子未出用荊防,升麻乾葛炒牛蒡, 知母桔梗同國老,薄荷石膏多用良。
麻子出甚用桔甘,石膏知母加人參, 麥冬去心牛蒡炒,竹葉同煎名化斑。
麻後咳嗽仍不退,清肺散子調竹瀝, 潮熱人參麥門冬,木通知母甘草炙。
生地黃與地骨皮,解熱清心又清肺, 若變痢疾同香連,走馬疳瘡文蛤最。
荊防敗毒散、化斑湯、涼膈散 此三方乃麻疹中之聖方也。
麻子若不出,荊防攻毒先。
咳甚宜清肺,熱多用化斑。
凡麻疹未起發時,噴嚏咳嗽,驚悸多啼,面紅,兩目含水,或身痛腹疼,是其症也。
治法當以辛甘苦寒之劑,辛甘發表,苦寒解裡,使毒散也,用前荊防敗毒散。
凡疹初發熱作渴,白虎湯神效,加麥冬。
凡疹初發熱作洩者,用豬苓湯主之。
豬苓 澤瀉 赤茯苓 滑石 甘草 阿膠 凡疹發熱,一二日即出,初如蚊跡,次如硃砂,點小粒大,紅色斑色見根窠,切忌溫補,惟以清涼解之,庶免誤耳。
凡疹既出,色紅者吉,赤者重,黃者危,黑者死。
凡疹既出,其熱即退,隨出隨收,其期不出三日。
假令今日子時出,明日子時收盡,又熱又煩又渴,而再出者,三日始定。
如出而不收者,有郁遏不能出,此兇者也。
凡疹當出而過期不出者,反見煩躁悶亂,腹脹氣喘,手足冷者,不治。
凡疹當出不出,而無他症者,先服荊防敗毒散,用苧麻煎湯,就以苧麻遍身刮之,其疹即出見。
如再不出者,急用向東行犬屎尖,火燒存性,溫水調服,疹即湧出。
凡疹當出,參差不齊,即以黑芝麻擂冷水服之。
凡疹既出,延綿不收,此火鬱也。
用: 芩連化毒湯 黃連 黃芩 紅花 石膏 升麻 牛蒡子 玄參 貫眾 卷豆 甘草 桔梗 梔子 水煎服。
凡疹出太甚無他症者,服化斑湯。
(即白虎湯加人參。
) 凡疹既出作渴者,用白虎湯和益元散服,加辰砂一錢(研)服之。
凡疹既出作洩者,用豬苓湯。
如不效,用豆蔻丸止之。
凡疹既出作衄者,用芩連梔子飲。
凡疹大小便不通,用涼膈散。
涼膈散 連翹 梔仁 大黃 薄荷葉 黃芩 甘草 凡疹既出,汗出如水者,不必服藥,正欲其火發散也。
凡疹已見形,有咳嗽者,不必服藥,此正病也。
凡疹見形,傳染成痢疾者,不問赤白,先以三黃丸下之,後以香連丸調之。
凡疹見形,餘熱不退,用: 知母石膏湯 知母 石膏 人參 麥冬 甘草 玄參 加竹葉 水煎服。
凡疹見形而咳不止,又帶血者,用: 甘桔湯 桔梗 甘草 嘔血者加軟石膏。
水煎,入茅根汁一鍾服。
凡疹見形,咽喉腫痛者,用: 射幹鼠黏子湯 射幹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水煎服。
凡已見形有走馬疳者,以米泔水洗文蛤散搽之。
凡疹子用藥,隻依前法調之,不可輕易妄投湯藥。
凡疹初收,要避風寒,勿食煎炒、葷腥、酸鹹之物,宜淡滋味,至一月可少與雞鴨肉食之物。
若食葷太早者,外毒雖洩,內毒復萌,再出者有之,或屢出者亦有之。
若誤食酸鹹則增痰咳,遲延日久而難愈也。
若誤食煎炒則生熱毒,或變餘熱。
冒觸風寒者,或咳而加喘,或生壯熱,或成瘧疾,變症百出,難以治矣。
牙齒疳生走馬,痢下赤白難禁,各求方法慢品論,才是醫中之聖。
為何身間壯熱,隻因餘毒留連,金花丸子是靈丹,梔子芩連龍膽。
鬱金雄黃解毒,燈心地骨湯吞,若還脾弱熱綿延,集聖胃苓任選。
咳嗽頻頻不止,或因不禁酸鹹,又如火毒肺家延,尤恐胸高氣喘。
體實兼行葶藶,神虛清肺神丹,如斯調理保平安,莫向風波弄險。
葶藶丸除肺熱,杏仁防己葶藶,牽牛萊菔子相隨,棗肉搗成為劑。
清肺神丹降氣,鹽水煮焙陳皮,芩連甘草杏仁泥,蘇子稀糊為最。
口齒生瘡臭爛,此名走馬兇疳,金花丸子好求安,外用除疳妙散。
先取尿桶白澗,火燒白色如鹽,五倍銅綠退紙蠶,砒棗燒成黑炭。
赤痢下時鮮血,黃連柏葉槐花,枳殼荊芥穗同加,痢止血除才罷。
白痢茱萸滑石,糯根枳殼升麻,烏梅取肉作丸佳,赤白香連可下。
四疾更防死證,臨門休得殊差,兒多體熱瘦如麻,咳嗽面青聲啞。
走馬唇齒肉落,痢疾噤口籲嗟,此般即是死冤家,不可騎牛作馬。
俗名麻子者,火疹也,治法與痘不同。
蓋痘之治,藥有溫有涼,若麻疹則惟有清涼解毒耳。
麻疹之症面必紅,咳嗽噴嚏鼻流膿, 眼淚汪汪如哭狀,莫作傷寒一樣功。
麻子未出用荊防,升麻乾葛炒牛蒡, 知母桔梗同國老,薄荷石膏多用良。
麻子出甚用桔甘,石膏知母加人參, 麥冬去心牛蒡炒,竹葉同煎名化斑。
麻後咳嗽仍不退,清肺散子調竹瀝, 潮熱人參麥門冬,木通知母甘草炙。
生地黃與地骨皮,解熱清心又清肺, 若變痢疾同香連,走馬疳瘡文蛤最。
荊防敗毒散、化斑湯、涼膈散 此三方乃麻疹中之聖方也。
麻子若不出,荊防攻毒先。
咳甚宜清肺,熱多用化斑。
凡麻疹未起發時,噴嚏咳嗽,驚悸多啼,面紅,兩目含水,或身痛腹疼,是其症也。
治法當以辛甘苦寒之劑,辛甘發表,苦寒解裡,使毒散也,用前荊防敗毒散。
凡疹初發熱作渴,白虎湯神效,加麥冬。
凡疹初發熱作洩者,用豬苓湯主之。
豬苓 澤瀉 赤茯苓 滑石 甘草 阿膠 凡疹發熱,一二日即出,初如蚊跡,次如硃砂,點小粒大,紅色斑色見根窠,切忌溫補,惟以清涼解之,庶免誤耳。
凡疹既出,色紅者吉,赤者重,黃者危,黑者死。
凡疹既出,其熱即退,隨出隨收,其期不出三日。
假令今日子時出,明日子時收盡,又熱又煩又渴,而再出者,三日始定。
如出而不收者,有郁遏不能出,此兇者也。
凡疹當出而過期不出者,反見煩躁悶亂,腹脹氣喘,手足冷者,不治。
凡疹當出不出,而無他症者,先服荊防敗毒散,用苧麻煎湯,就以苧麻遍身刮之,其疹即出見。
如再不出者,急用向東行犬屎尖,火燒存性,溫水調服,疹即湧出。
凡疹當出,參差不齊,即以黑芝麻擂冷水服之。
凡疹既出,延綿不收,此火鬱也。
用: 芩連化毒湯 黃連 黃芩 紅花 石膏 升麻 牛蒡子 玄參 貫眾 卷豆 甘草 桔梗 梔子 水煎服。
凡疹出太甚無他症者,服化斑湯。
(即白虎湯加人參。
) 凡疹既出作渴者,用白虎湯和益元散服,加辰砂一錢(研)服之。
凡疹既出作洩者,用豬苓湯。
如不效,用豆蔻丸止之。
凡疹既出作衄者,用芩連梔子飲。
凡疹大小便不通,用涼膈散。
涼膈散 連翹 梔仁 大黃 薄荷葉 黃芩 甘草 凡疹既出,汗出如水者,不必服藥,正欲其火發散也。
凡疹已見形,有咳嗽者,不必服藥,此正病也。
凡疹見形,傳染成痢疾者,不問赤白,先以三黃丸下之,後以香連丸調之。
凡疹見形,餘熱不退,用: 知母石膏湯 知母 石膏 人參 麥冬 甘草 玄參 加竹葉 水煎服。
凡疹見形而咳不止,又帶血者,用: 甘桔湯 桔梗 甘草 嘔血者加軟石膏。
水煎,入茅根汁一鍾服。
凡疹見形,咽喉腫痛者,用: 射幹鼠黏子湯 射幹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水煎服。
凡已見形有走馬疳者,以米泔水洗文蛤散搽之。
凡疹子用藥,隻依前法調之,不可輕易妄投湯藥。
凡疹初收,要避風寒,勿食煎炒、葷腥、酸鹹之物,宜淡滋味,至一月可少與雞鴨肉食之物。
若食葷太早者,外毒雖洩,內毒復萌,再出者有之,或屢出者亦有之。
若誤食酸鹹則增痰咳,遲延日久而難愈也。
若誤食煎炒則生熱毒,或變餘熱。
冒觸風寒者,或咳而加喘,或生壯熱,或成瘧疾,變症百出,難以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