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關燈
衛中氣弱常中熱,若傳亡陽治不瘳。

     痘後緣何吐衄侵,隻因毒甚血狂奔, 要他血止宜清血,不止終為薤露人。

     凡痘收靨之後,忽然鼻衄不止者,血出於肺也。

    吐血不止者,血出於胃也。

    尿血不止者,血出於小腸也。

    屎血不止者,血出於大腸也。

    皆因毒入於中,迫血妄行,急用: 涼血地黃湯 黃連 歸尾 生地 玄參 甘草 山梔仁 鼻血加片芩、茅花。

     吐血加石膏、知母、童便、香附。

     尿血加木通、滑石。

     屎血加秦艽、槐子、荊芥穗。

     血不止者加蒲黃、藕節、側柏葉。

     水煎服。

    不止者,必死之候也。

     血在身中莫妄行,火邪迫血血離經, 鼻中細出堪調理,屎尿中來禍不輕。

     痘後緣何忽吐蛔,隻因內熱又常肌, 但聞食臭蟲斯出,嘔吐心煩急早醫。

     蛔動如從吐利中,必從腸胃熱邪攻, 若聞鼻血蟲應出,此屬虛寒勿妄攻。

     傷寒吐蛔責之臟寒,痘疹吐蛔責之裡熱,由熱氣怫鬱於裡,又不能食,蟲無所養,為熱所逼,但聞食臭,即湧出者,用: 黃連止蛔湯 黃連 黃柏 烏梅肉 人參 白朮 水煎服。

    若不治,則蟲食臟肛而為狐惑之死症矣。

     痘後緣何發口瘡,隻因辛熱助諸強, 牙齦臭爛防穿頰,唇口生瘡怕啞張。

     凡痘瘡後牙齦生瘡,時時出血者,謂之牙宣。

    呼吸息露,謂之息露。

    此走馬疳也,由熱生陽明少陽,用蠶蛻散敷之。

     枯礬(二錢) 尿桶垽(刮,以火煅,令白,二錢) 五倍子(二錢) 蠶蛻(燒灰,一錢) 共為末,先以米泔水洗,用蠐螬蟲翻轉,蘸水洗淨,敗血後,以此藥敷之。

     又如唇腫面浮,鼻穿頰破,炎喉爛肉,飲食不出入者,不治。

     又如唇口生瘡破爛,上唇有瘡,蟲食其臟,謂之狐。

    下唇有瘡,蟲食其肛,謂之惑。

    由熱在內,蟲無所食,不肯吐出,內食臟腑及肛,而外見於唇也。

    其人如睡,默默不欲食,其聲啞嗄,謂之狐惑。

    用: 黃連除?丸 黃連(二錢) 蘆薈(一錢二分) 使君子(炒,二錢五分) 蕪荑(一錢五分) 乾蟾(炒,一錢二分) 川楝子肉(二錢) 夜明砂(一錢二分) 共為末,將烏梅肉洗去黑水,杵膏和丸,米飲送下。

     如唇落鼻崩,牙脫無聲者,不治。

     如舌上生瘡赤者,謂之赤口瘡,此熱在心脾二經也,用陰陽散治之。

     黃連(二錢) 乾薑(一錢) 共炒,研末,用地雞擂水,洗淨後敷此藥。

     白者名曰口瘡,一名鵝口瘡,此熱在心肺也。

    用: 朱礬散 硃砂(二錢) 白礬(二錢) 共研為末,先用鵝涎洗之,後敷此藥。

    通以洗心散主之。

     黃連 歸梢 生地 大黃(酒洗) 麻黃 木通 薄荷 甘草 (加)桔梗 連翹 牛蒡 燈心引,水煎服。

     痘後緣何不發肌,隻因氣血兩相虧, 平和丸散常宜服,不可偏寒氣血兮。

     凡人素常肌肥,痘後羸瘦,雖能飲食亦不能發肌膚者,乃氣血虛故也。

    治之能兼陰陽,不可偏勝。

    偏陽則傷血,偏陰則傷氣。

    陰日服: 參苓白朮散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白茯苓(二錢) 陳皮(二錢五分) 山藥(一錢二分) 木香(一錢三分) 神麯(炒,一錢二分) 青皮(一錢二分) 若瀉,加訶子(一錢二分)。

     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米飲送下。

     陽日服: 當歸益榮丸 當歸(二錢) 川芎(二錢) 黃連(錢半) 蘆薈(二錢二分) 使君子肉(一錢二分) 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米飲送下。

     痘後緣何怪症多,詳審從來犯若何, 湯丸飲食風寒事,須尋根底處消磨。

     痘後生病,不從痘疹中來者,謂之怪症,必詳問曾服何湯丸,啖何飲食,感冒風寒有無,即從犯處治之。

     痘後渾身皮膚嬌,調理提防要謹牢, 水濕風寒宜避忌,洗拭撏抓禍莫饒。

     痘後腹中最易傷,辛生冷熱莫輕嘗, 若貪口味渾無忌,犯卻中和變內傷。

     此二條言收後調理之法。

    在外也皮膚薄嫩易於感冒,若不避風寒暑雨,梳洗撏掐,則緻於癰腫者有之,生瘡癬者有之。

    在內也腸胃虛弱難於克化,若不分生熟軟硬,寒熱溫涼,則成膨脹者有之,至於瀉痢者亦有之。

    可不慎與? 又、附二十一條 —凡收靨以後,皮肉尚嫩,臟腑尚虛,要避風寒,不宜洗澡,常節飲食,不可過於飢飽也。

     —凡收靨以後,有犯風寒雨濕洗浴,以緻四肢頭面浮腫者,此風濕也,加減胃苓湯治之。

    如作熱遍身汗出如水者,此虛氣中風,補中益氣湯加蒼朮、官桂治之。

    如大熱作渴虛汗者,白虎湯加蒼朮治之。

    身不熱而自汗者,補中益氣湯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