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酒芩 牛蒡(炒) 歸梢 酒梔 連翹 山豆根 甘草 桔梗 升麻 葛根 地骨皮
水煎,入燒過人屎調服。
服後熱退者生,不退者死。
如純白色者作寒看,此血寒氣虛也。
如純紫赤色者,一齊湧出,作熱看,此血熱氣實也。
實則瀉之,以平為期。
服藥瘡色回者,十死一生。
四圍起發陷居中,中氣虧虛尚未通, 若是中枯成黑子,此名疔痘不相同。
痘瘡起發,其形不一。
有緊小而充實者,俗呼珍珠痘是也,此則易壯易靨。
有粗大而飽滿者,俗呼天痘是也,此則早壯遲靨。
有四圍起,中心落陷者,俗呼茱萸痘是也,此則有吉兇,有輕重,稀者輕而吉,密者重而兇。
蓋因中氣不足,時日未到,但四圍起發而中心尚是好肉,未得起發耳。
時日既到,自然充拓而成血漿。
輕稀者不須治,重密者用: 解毒化斑湯 黃耆 人參 甘草 歸梢 川芎 牛蒡(炒) 防風 連翹 荊芥穗 (寒月加)官桂 水煎,入燒過人屎和服。
若先有水,忽乾枯黑陷,此名疔痘,不可與中氣不足者同例論也。
中心微起四圍幹,不久焦枯變一般, 毒火熏蒸津液竭,開關起籥治應難。
凡痘有中心微起含水色,四畔卻乾枯者,此毒火熏蒸,津液竭之兆,急宜治之以疔痘之法,不則盡枯入腹煩躁叫哭,喘渴而死矣。
痘疔治法古多般,隻要開通毒氣先, 解毒透肌令發散,胭脂四聖保平安。
大抵痘瘡初出一點血,此一點屬正氣被毒氣衝擊,隨腠理而出現也。
其後毒與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毒解。
若毒太甚熬煎陰血,其血乾枯而變黑色不得化水,反閉塞毒出之路,以緻毒氣陷伏而不得出,此名倒陷者是也。
其人煩躁腹脹喘渴,多不可救,故古方外或用針刺破而吮出其血者,或用火焠之者,無非欲其開關起籥而使毒氣得出也。
用: 四聖散、珍珠散 豌豆 綠豆 二味各四十九粒(燒灰),油發一握(燒灰),珍珠七粒(研為末),用胭脂取汁調勻,以針挑破,納藥於中,更用胭脂水塗四圍,其瘡便回,如不回反添黑陷者,此死症也,不可妄治。
內多有服穿山甲燒人牙者,既非解毒發表之至,又非托裡快斑之法,愚者執而用之,或偶中者,未遇其病也;若遇其病,寧免噬臍之悔哉!又不如加味四聖湯、快斑湯屢效。
木通 連翹 辰砂(另研) 絲瓜(連蒂燒灰) 黃耆 人中黃 酒紅花 麻黃(酒炒焦黑) 紫草 牛蒡子(炒) 燒過人糞 水煎,和上末藥服之。
錢氏用百祥丸、牛李膏者,必其人大小便秘結,煩躁又作渴,故宜服之。
若其人大便自調,身無大熱者,則不可也。
今改用百祥丸、牛李膏,以宣風快斑散代之。
木通 枳殼 甘草 檳榔 大黃 水煎,半生半熟黑牽牛末和服之,以通為度。
通後瘡回,以君子湯調之。
若或洩瀉,其瘡由灰白而變黑陷者,此名倒伏靨也,以木香快斑散治之。
木香 黃耆 人參 桂心 青皮 訶子肉 甘草(炙) 歸身 白朮 陳皮 生薑為引,水煎服。
中病即止,不可多服,反增熱證。
黑陷瘡中最可嫌,此名惡候古今傳, 莫教出見渾身上,縱有靈丹治亦難。
凡黑陷者,如用前藥,其瘡紅活,依期光壯,此吉兆也;若服藥如故,則不可治。
但痘本稀,其中起發者多,略有數個黑陷者,此則可治。
假如稠密又不起發,或灰白,或紫赤,或青幹又加黑陷者,治之無功。
大抵痘瘡紅鮮者吉,黑陷者兇。
其變黑歸腎之說當詳下卷。
灰白遲延頂又平,紫紅焮腫候須明, 隻將氣血分虛實,莫學庸醫執一論。
凡痘瘡喜紅活充實,若不紅活充實者,虛也,紅腫太過者,實也。
假如灰白色,當起不起,其頂平陷者,此氣虛也。
必問其人初起證候,如初起吐瀉不能飲食,其後瀉止而灰白頂平者,此正氣虛弱。
用: 十全快斑湯 人參 黃耆(炙) 甘草(炙) 白朮 白芍 歸身 川芎 木香 官桂 陳皮 藿香 大棗生薑,水煎。
其瀉一向不止,用異功快斑湯兼豆蔻丸治之。
異功快斑湯 人參 黃耆(炙) 甘草 白朮 木香 歸身 桂心 陳皮 訶子 丁香 白茯苓 大
服後熱退者生,不退者死。
如純白色者作寒看,此血寒氣虛也。
如純紫赤色者,一齊湧出,作熱看,此血熱氣實也。
實則瀉之,以平為期。
服藥瘡色回者,十死一生。
四圍起發陷居中,中氣虧虛尚未通, 若是中枯成黑子,此名疔痘不相同。
痘瘡起發,其形不一。
有緊小而充實者,俗呼珍珠痘是也,此則易壯易靨。
有粗大而飽滿者,俗呼天痘是也,此則早壯遲靨。
有四圍起,中心落陷者,俗呼茱萸痘是也,此則有吉兇,有輕重,稀者輕而吉,密者重而兇。
蓋因中氣不足,時日未到,但四圍起發而中心尚是好肉,未得起發耳。
時日既到,自然充拓而成血漿。
輕稀者不須治,重密者用: 解毒化斑湯 黃耆 人參 甘草 歸梢 川芎 牛蒡(炒) 防風 連翹 荊芥穗 (寒月加)官桂 水煎,入燒過人屎和服。
若先有水,忽乾枯黑陷,此名疔痘,不可與中氣不足者同例論也。
中心微起四圍幹,不久焦枯變一般, 毒火熏蒸津液竭,開關起籥治應難。
凡痘有中心微起含水色,四畔卻乾枯者,此毒火熏蒸,津液竭之兆,急宜治之以疔痘之法,不則盡枯入腹煩躁叫哭,喘渴而死矣。
痘疔治法古多般,隻要開通毒氣先, 解毒透肌令發散,胭脂四聖保平安。
大抵痘瘡初出一點血,此一點屬正氣被毒氣衝擊,隨腠理而出現也。
其後毒與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毒解。
若毒太甚熬煎陰血,其血乾枯而變黑色不得化水,反閉塞毒出之路,以緻毒氣陷伏而不得出,此名倒陷者是也。
其人煩躁腹脹喘渴,多不可救,故古方外或用針刺破而吮出其血者,或用火焠之者,無非欲其開關起籥而使毒氣得出也。
用: 四聖散、珍珠散 豌豆 綠豆 二味各四十九粒(燒灰),油發一握(燒灰),珍珠七粒(研為末),用胭脂取汁調勻,以針挑破,納藥於中,更用胭脂水塗四圍,其瘡便回,如不回反添黑陷者,此死症也,不可妄治。
內多有服穿山甲燒人牙者,既非解毒發表之至,又非托裡快斑之法,愚者執而用之,或偶中者,未遇其病也;若遇其病,寧免噬臍之悔哉!又不如加味四聖湯、快斑湯屢效。
木通 連翹 辰砂(另研) 絲瓜(連蒂燒灰) 黃耆 人中黃 酒紅花 麻黃(酒炒焦黑) 紫草 牛蒡子(炒) 燒過人糞 水煎,和上末藥服之。
錢氏用百祥丸、牛李膏者,必其人大小便秘結,煩躁又作渴,故宜服之。
若其人大便自調,身無大熱者,則不可也。
今改用百祥丸、牛李膏,以宣風快斑散代之。
木通 枳殼 甘草 檳榔 大黃 水煎,半生半熟黑牽牛末和服之,以通為度。
通後瘡回,以君子湯調之。
若或洩瀉,其瘡由灰白而變黑陷者,此名倒伏靨也,以木香快斑散治之。
木香 黃耆 人參 桂心 青皮 訶子肉 甘草(炙) 歸身 白朮 陳皮 生薑為引,水煎服。
中病即止,不可多服,反增熱證。
黑陷瘡中最可嫌,此名惡候古今傳, 莫教出見渾身上,縱有靈丹治亦難。
凡黑陷者,如用前藥,其瘡紅活,依期光壯,此吉兆也;若服藥如故,則不可治。
但痘本稀,其中起發者多,略有數個黑陷者,此則可治。
假如稠密又不起發,或灰白,或紫赤,或青幹又加黑陷者,治之無功。
大抵痘瘡紅鮮者吉,黑陷者兇。
其變黑歸腎之說當詳下卷。
灰白遲延頂又平,紫紅焮腫候須明, 隻將氣血分虛實,莫學庸醫執一論。
凡痘瘡喜紅活充實,若不紅活充實者,虛也,紅腫太過者,實也。
假如灰白色,當起不起,其頂平陷者,此氣虛也。
必問其人初起證候,如初起吐瀉不能飲食,其後瀉止而灰白頂平者,此正氣虛弱。
用: 十全快斑湯 人參 黃耆(炙) 甘草(炙) 白朮 白芍 歸身 川芎 木香 官桂 陳皮 藿香 大棗生薑,水煎。
其瀉一向不止,用異功快斑湯兼豆蔻丸治之。
異功快斑湯 人參 黃耆(炙) 甘草 白朮 木香 歸身 桂心 陳皮 訶子 丁香 白茯苓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