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痘疹碎金賦
痘本胎毒,俗曰天瘡。
傳染由於外感,輕重過於內傷。
初起太陽,壬水克乎丙火;後歸陽明,血水化為膿漿。
所喜者,紅活滋潤;可畏者,黑陷幹黃。
勢若燒眉,變如反掌。
皮膚臭爛,氣血郎當。
若救焚兮,徙薪何如焦額;似拯溺兮,落井不及寬裳。
原夫一元肇化,二索成祥。
欲火動而妄作,胎火熾而流殃。
啼聲驟發,穢毒深藏。
命門養火,胞戶收鋩。
待四時之疫癘,動五臟之皮囊。
營氣逆於肉理,惡血發於膀胱。
二火相煽,四大成瘡。
毒之輕者發則微,貴乎調養;毒之重者發則密,急於提防。
至若運氣推遷,有於勝復升降;時令乖異,無非寒熱溫涼。
苟陰陽之逆理,為氣候之反常。
五行鬱而災見,九曜窒而變章。
癘氣流行,不論郡邑鄉黨;惡毒傳染,豈分黎庶侯王。
此則不行於診,貴在能制其亢。
先事解散兮,十全八九;臨時區處兮,算為尋常。
大抵氣運先歲,痘疹屬陽。
春夏為順兮,樂其生長;秋冬為逆兮,惡其收藏。
暴寒兮,恐邪毒之郁遏;暴熱兮,慮腠理之開張。
膿泡春而莫療,黑陷夏以為殃。
秋斑實惡,冬疹非祥。
此逆四時之令,休誇三世之方。
知其兇而治之,自求怨謗;明其吉而往也,得號醫良。
且如證候殊形,臟腑異狀。
肝主淚而水泡,肺主涕而膿漿。
心斑紅豔,脾主赤黃。
惟腎經之無病,變為黑而可妨。
所以觀乎外症,因而辨其內臟。
呵欠煩悶兮,肝木之因;咳嗽噴嚏兮,肺金之相。
手足冷而昏睡兮,脾土困於中央;面目赤而驚悸兮,心火炎於膈上。
耳骩屬腎,溫暖如常。
二處灼熱兮,下極火旺而必斃。
四肢厥冷兮,中州土敗而須亡。
先分部位,次察災祥。
陽明布於面中,太陽行於頭上。
心肺居胸膈之內,肝膽主脅肋之旁。
手足司於脾胃,腰背統於膀胱。
初證分明,用心想像。
洩瀉者邪甚於下,嘔吐者邪甚於上。
氣逆而腹痛隱隱,毒深而腰痛皇皇。
心熱甚而驚搐,胃邪實而顛狂。
鼻燥咽乾,肺受火邪而液竭;屎硬尿澀,腎因火旺而精亡。
氣弱少食者,不任其毒;神強能食者,不失其常。
欲決輕重,但觀發熱;如占順逆,須認其瘡。
毒甚兮,身如炎火;熱微兮,體或清涼。
若寒熱之來往,定徵兆之佳祥。
數番施出兮,春回寒谷;一齊湧出兮,火烈坤岡。
蚊跡蚤斑,刻期而為鬼錄;蛇皮蠶殼,引日而邁泉鄉。
不喜硃紅,更嫌灰白;最宜蒼臘,切忌紫黃。
常要明潤兮,恐嫩薄之易破;不宜乾枯兮,又瘙癢之難當。
惡候形現,上工審詳。
面頰稀而磊落,清安可保;胸膈密而連串,吉兇難量。
頂要尖圓,不宜平陷;漿宜飽滿,卻忌空虛。
顏色喜老而愁嫩,皮膚愛糙而怕光。
焰起根窠,終防癢塌;丹浮皮肉,心主夭傷。
頭面預腫兮,三陽亢甚;手足厥發兮,五臟摧傷。
瘡堆喉舌,毒纏頸項。
咽喉痛而呼吸則難,飲食少而吞吐則嗆。
此天命之安排,豈人力之倚仗。
煩躁悶亂兮,七神離散;譫語眩冒兮,五毒猖狂。
鼓頷戰慄兮肺敗,咬牙口噤兮腎強。
渴不住兮焦膈,洩不止兮腸滑。
失聲兮咽爛,吼氣兮腹脹。
晝夜爬搔兮,將榮衛之外脫;乳食斷絕兮,必胃氣之中傷。
腫忽消,毒歸於裡;色反黑,疔起於瘡。
食谷則噦兮,在人之壽夭;飲水則噴兮,較醫之短長。
輕重反復,調理乖張。
輕變重而可畏,重變輕而莫慌。
風寒素謹,飲食如常。
出入禁乎男女,蓋覆適其溫涼。
內無妄動,治不乖方。
此則變輕之候,實為保命之良。
若當犯乎禁忌,或誤投乎丸湯。
徒自肆其房室,不知順其陰陽。
外感不正之氣,內傷不時之糧。
平人且病,患者敢當?是以順則逆而逆則險,宜乎輕者重而重則亡。
發自肺經,相連脾臟。
氣熱味辛,燥
傳染由於外感,輕重過於內傷。
初起太陽,壬水克乎丙火;後歸陽明,血水化為膿漿。
所喜者,紅活滋潤;可畏者,黑陷幹黃。
勢若燒眉,變如反掌。
皮膚臭爛,氣血郎當。
若救焚兮,徙薪何如焦額;似拯溺兮,落井不及寬裳。
原夫一元肇化,二索成祥。
欲火動而妄作,胎火熾而流殃。
啼聲驟發,穢毒深藏。
命門養火,胞戶收鋩。
待四時之疫癘,動五臟之皮囊。
營氣逆於肉理,惡血發於膀胱。
二火相煽,四大成瘡。
毒之輕者發則微,貴乎調養;毒之重者發則密,急於提防。
至若運氣推遷,有於勝復升降;時令乖異,無非寒熱溫涼。
苟陰陽之逆理,為氣候之反常。
五行鬱而災見,九曜窒而變章。
癘氣流行,不論郡邑鄉黨;惡毒傳染,豈分黎庶侯王。
此則不行於診,貴在能制其亢。
先事解散兮,十全八九;臨時區處兮,算為尋常。
大抵氣運先歲,痘疹屬陽。
春夏為順兮,樂其生長;秋冬為逆兮,惡其收藏。
暴寒兮,恐邪毒之郁遏;暴熱兮,慮腠理之開張。
膿泡春而莫療,黑陷夏以為殃。
秋斑實惡,冬疹非祥。
此逆四時之令,休誇三世之方。
知其兇而治之,自求怨謗;明其吉而往也,得號醫良。
且如證候殊形,臟腑異狀。
肝主淚而水泡,肺主涕而膿漿。
心斑紅豔,脾主赤黃。
惟腎經之無病,變為黑而可妨。
所以觀乎外症,因而辨其內臟。
呵欠煩悶兮,肝木之因;咳嗽噴嚏兮,肺金之相。
手足冷而昏睡兮,脾土困於中央;面目赤而驚悸兮,心火炎於膈上。
耳骩屬腎,溫暖如常。
二處灼熱兮,下極火旺而必斃。
四肢厥冷兮,中州土敗而須亡。
先分部位,次察災祥。
陽明布於面中,太陽行於頭上。
心肺居胸膈之內,肝膽主脅肋之旁。
手足司於脾胃,腰背統於膀胱。
初證分明,用心想像。
洩瀉者邪甚於下,嘔吐者邪甚於上。
氣逆而腹痛隱隱,毒深而腰痛皇皇。
心熱甚而驚搐,胃邪實而顛狂。
鼻燥咽乾,肺受火邪而液竭;屎硬尿澀,腎因火旺而精亡。
氣弱少食者,不任其毒;神強能食者,不失其常。
欲決輕重,但觀發熱;如占順逆,須認其瘡。
毒甚兮,身如炎火;熱微兮,體或清涼。
若寒熱之來往,定徵兆之佳祥。
數番施出兮,春回寒谷;一齊湧出兮,火烈坤岡。
蚊跡蚤斑,刻期而為鬼錄;蛇皮蠶殼,引日而邁泉鄉。
不喜硃紅,更嫌灰白;最宜蒼臘,切忌紫黃。
常要明潤兮,恐嫩薄之易破;不宜乾枯兮,又瘙癢之難當。
惡候形現,上工審詳。
面頰稀而磊落,清安可保;胸膈密而連串,吉兇難量。
頂要尖圓,不宜平陷;漿宜飽滿,卻忌空虛。
顏色喜老而愁嫩,皮膚愛糙而怕光。
焰起根窠,終防癢塌;丹浮皮肉,心主夭傷。
頭面預腫兮,三陽亢甚;手足厥發兮,五臟摧傷。
瘡堆喉舌,毒纏頸項。
咽喉痛而呼吸則難,飲食少而吞吐則嗆。
此天命之安排,豈人力之倚仗。
煩躁悶亂兮,七神離散;譫語眩冒兮,五毒猖狂。
鼓頷戰慄兮肺敗,咬牙口噤兮腎強。
渴不住兮焦膈,洩不止兮腸滑。
失聲兮咽爛,吼氣兮腹脹。
晝夜爬搔兮,將榮衛之外脫;乳食斷絕兮,必胃氣之中傷。
腫忽消,毒歸於裡;色反黑,疔起於瘡。
食谷則噦兮,在人之壽夭;飲水則噴兮,較醫之短長。
輕重反復,調理乖張。
輕變重而可畏,重變輕而莫慌。
風寒素謹,飲食如常。
出入禁乎男女,蓋覆適其溫涼。
內無妄動,治不乖方。
此則變輕之候,實為保命之良。
若當犯乎禁忌,或誤投乎丸湯。
徒自肆其房室,不知順其陰陽。
外感不正之氣,內傷不時之糧。
平人且病,患者敢當?是以順則逆而逆則險,宜乎輕者重而重則亡。
發自肺經,相連脾臟。
氣熱味辛,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