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六)、肉豆蔻丸(四十三)主之,利止者佳;利不止者,陽脫而死。
潰瘡最毒面居先,陽毒從陽心火炎, 能使便調無別苦,可投良劑保傷殘。
痘瘡潰爛先傷於面者,面乃諸陽之會,痘乃純陽之毒,以類相從,如水就濕,火就燥也。
又心之華在面,諸瘡皆屬於心。
心火上炎之象,如面瘡已破,腫消目開者,此不著痂,先以乾燥,病為倒靨,死在旦夕。
如已破復灌,滿面成餅,焦裂濺起,膿血淋漓,食谷則嘔,飲水則嗆,咯唾黏涎,語音啞嗄,口中氣臭者,此臟腑敗壞,故諸症盡見也,淹延悶絕而死。
如瘡潰腫,飲食無阻,大小便調,更無他苦,如上症者,此則可治,內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升陽解毒湯(一二四)相間服之。
外用滅瘢救苦散(七十八)、百花膏(九十八)合而敷之。
陰陽界限在人中,任督分來上下通, 宜向此間漸收靨,陰陽相濟得和同。
人中為任督交會之衢,督乃陽脈,自人中而上,任乃陰脈,自人中而下,故自準頭至印堂,與項至鳩尾相應,印堂至髮際以上,與膝以下相應。
痘瘡收靨,但觀面上收到之處,則知身上收到之處矣。
凡痘自人中上下左右,先出先靨者,吉。
陰陽變合,相濟之理也。
若自額角先靨者,孤陽不生;足下先靨者,孤陰不長,皆兇兆也。
蘄水柴大愚妻周氏甘七歲,出痘甚密,膿成時請予治之。
予見鼻準先幹,曰:此兇症也,不可治矣。
或問此痘將收而不治,公誤耶?予曰:起發未透,膿漿未熟,不當靨也,況痘瘡收靨自有次第,形色亦殊,先自口唇兩旁收起。
漏漿堆膿,面瘡皆然,自項而下,則成癟殼。
今痘未熟而靨,乃倒陷也,自鼻先收,失其序也。
不漏漿者,乾枯也,予不能治,辭去,後三日死。
陰陽相濟得相成,陰寡陽孤勢不行, 不信但看頭與足,痘瘡難靨自分明。
造化之理,生於陽者,陰成之;生於陰者,陽成之。
痘瘡收靨,頭自發際以上,陽氣獨盛,謂之孤陽;足自膝以下,陰氣所聚,謂之寡陰。
所以諸瘡皆靨之後,此二處難靨,乃造化自然之理,不可作倒靨論。
曾見傷犯灌成瘡,待到收時不靨漿, 膿汁淋漓多痛楚,急宜治療免殘傷。
痘瘡結膿窠之先,或曾傷犯破損者,灌爛成瘡,至於收靨,此獨不靨,膿汁不幹,更多痛楚。
若不急治,漸成疳蝕瘡,損骨傷筋,以緻橫夭,宜內服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外用滅瘢散(七十八)和百花膏(九十八)敷之。
幾個頑瘡不肯收,無時痛楚血常流, 此成疳蝕難調理,日久堪嗟一命休。
痘以成疳蝕瘡者,若在肢節,及諸虛怯軟弱,血氣俱少之處,色青紫黑,腫痛潰爛,以漸延開,血自出者,難治。
若所生之處,在於陽分,不痛不爛,色不變,血不出者,以綿繭散(一二五)主之。
一向渾身隻溫暖,忽加煩熱減精神, 幹漿焦靨宜如是,隻怕生來內外因。
痘瘡常宜溫暖,有熱不可盡去。
如一向身溫,今又發熱者,俗名幹漿,此亦常候。
隻怕內傷飲食,外感風寒,以緻發熱,又當別論。
然病久氣虛,不敢輕用汗下。
因外傷者,桂枝葛根湯(五)加人參。
因內傷者,木香大安丸(九十一)主之,並宜用連翹湯。
凡痘出太密,身有壯熱可嫌者,連翹湯,聖藥也(八十八)。
待到渾身膿水乾,紛紛時俗怠心生, 不知禁忌多翻變,一簣難成九仞山。
收靨之時,人心怠忽,居處飲食,不知禁忌,以緻變生異症,滔滔皆是也。
痘靨辨生死訣 —痘靨時,面上遍身臭爛不可近,目無神采者,死,勿治。
—痘靨時,遍身瘙癢,抓破無水,皮捲起如豆殼乾者,決死。
勿治。
—痘靨時,兩腮乾硬,按之如石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洩瀉不止,遍身潰爛足冷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瘙癢不止,寒戰咬牙失聲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嗆水失聲,乾嘔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痂皮不脫,不思飲食,昏憒悶亂者,決死,勿治。
潰瘡最毒面居先,陽毒從陽心火炎, 能使便調無別苦,可投良劑保傷殘。
痘瘡潰爛先傷於面者,面乃諸陽之會,痘乃純陽之毒,以類相從,如水就濕,火就燥也。
又心之華在面,諸瘡皆屬於心。
心火上炎之象,如面瘡已破,腫消目開者,此不著痂,先以乾燥,病為倒靨,死在旦夕。
如已破復灌,滿面成餅,焦裂濺起,膿血淋漓,食谷則嘔,飲水則嗆,咯唾黏涎,語音啞嗄,口中氣臭者,此臟腑敗壞,故諸症盡見也,淹延悶絕而死。
如瘡潰腫,飲食無阻,大小便調,更無他苦,如上症者,此則可治,內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升陽解毒湯(一二四)相間服之。
外用滅瘢救苦散(七十八)、百花膏(九十八)合而敷之。
陰陽界限在人中,任督分來上下通, 宜向此間漸收靨,陰陽相濟得和同。
人中為任督交會之衢,督乃陽脈,自人中而上,任乃陰脈,自人中而下,故自準頭至印堂,與項至鳩尾相應,印堂至髮際以上,與膝以下相應。
痘瘡收靨,但觀面上收到之處,則知身上收到之處矣。
凡痘自人中上下左右,先出先靨者,吉。
陰陽變合,相濟之理也。
若自額角先靨者,孤陽不生;足下先靨者,孤陰不長,皆兇兆也。
蘄水柴大愚妻周氏甘七歲,出痘甚密,膿成時請予治之。
予見鼻準先幹,曰:此兇症也,不可治矣。
或問此痘將收而不治,公誤耶?予曰:起發未透,膿漿未熟,不當靨也,況痘瘡收靨自有次第,形色亦殊,先自口唇兩旁收起。
漏漿堆膿,面瘡皆然,自項而下,則成癟殼。
今痘未熟而靨,乃倒陷也,自鼻先收,失其序也。
不漏漿者,乾枯也,予不能治,辭去,後三日死。
陰陽相濟得相成,陰寡陽孤勢不行, 不信但看頭與足,痘瘡難靨自分明。
造化之理,生於陽者,陰成之;生於陰者,陽成之。
痘瘡收靨,頭自發際以上,陽氣獨盛,謂之孤陽;足自膝以下,陰氣所聚,謂之寡陰。
所以諸瘡皆靨之後,此二處難靨,乃造化自然之理,不可作倒靨論。
曾見傷犯灌成瘡,待到收時不靨漿, 膿汁淋漓多痛楚,急宜治療免殘傷。
痘瘡結膿窠之先,或曾傷犯破損者,灌爛成瘡,至於收靨,此獨不靨,膿汁不幹,更多痛楚。
若不急治,漸成疳蝕瘡,損骨傷筋,以緻橫夭,宜內服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外用滅瘢散(七十八)和百花膏(九十八)敷之。
幾個頑瘡不肯收,無時痛楚血常流, 此成疳蝕難調理,日久堪嗟一命休。
痘以成疳蝕瘡者,若在肢節,及諸虛怯軟弱,血氣俱少之處,色青紫黑,腫痛潰爛,以漸延開,血自出者,難治。
若所生之處,在於陽分,不痛不爛,色不變,血不出者,以綿繭散(一二五)主之。
一向渾身隻溫暖,忽加煩熱減精神, 幹漿焦靨宜如是,隻怕生來內外因。
痘瘡常宜溫暖,有熱不可盡去。
如一向身溫,今又發熱者,俗名幹漿,此亦常候。
隻怕內傷飲食,外感風寒,以緻發熱,又當別論。
然病久氣虛,不敢輕用汗下。
因外傷者,桂枝葛根湯(五)加人參。
因內傷者,木香大安丸(九十一)主之,並宜用連翹湯。
凡痘出太密,身有壯熱可嫌者,連翹湯,聖藥也(八十八)。
待到渾身膿水乾,紛紛時俗怠心生, 不知禁忌多翻變,一簣難成九仞山。
收靨之時,人心怠忽,居處飲食,不知禁忌,以緻變生異症,滔滔皆是也。
痘靨辨生死訣 —痘靨時,面上遍身臭爛不可近,目無神采者,死,勿治。
—痘靨時,遍身瘙癢,抓破無水,皮捲起如豆殼乾者,決死。
勿治。
—痘靨時,兩腮乾硬,按之如石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洩瀉不止,遍身潰爛足冷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瘙癢不止,寒戰咬牙失聲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嗆水失聲,乾嘔者,決死,勿治。
—痘靨時,痂皮不脫,不思飲食,昏憒悶亂者,決死,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