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關燈


     當歸 味辛甘,氣溫,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也。

    入手少陰心、足太陰脾、厥陰肝經。

    頭止血,身和血,尾破血,全用無效。

     治血通用,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

    和血補血,破血,大補不足。

     擇肥軟者去蘆,以酒洗淨,曬乾。

    如痘子血熱者,用尾;血虛者,用頭身。

     川芎 味辛,氣溫,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

    少陽引經,入手足厥陰經。

     上行頭目,下行血海,通肝經,血中之氣藥也。

    散肝經風,頭面風不可缺。

    溫中散寒,開鬱行氣,燥濕。

     擇形塊重實如雀腦,色白者佳。

    凡頭面瘡不起發,或作癢者,非此不可。

    白芷為之使。

     芍藥 味苦酸,氣微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陰中之陽。

    入手足太陰經。

     益肝緩中,扶陽收陰,補血,散惡血,脾經之藥。

    白者補,赤者瀉。

    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

    冬月減芍藥,以避中寒。

     凡痘瘡初發表,或血熱,或小便不利,並用赤;如氣血虛,脾胃弱及和中,並用白。

    俱酒浸透,切片,曬乾,炒過用之。

    如瘡癢塌,或手足不起發者,此脾虛也。

    隻用白者,以桂煎酒浸炒用。

     地黃 味甘苦,氣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

     生者大寒,入手太陽經、少陰經。

    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不足,瀉脾中濕熱及血熱。

     熟者微溫,入手足少陰經、厥陰經,大補血衰。

     擇肥嫩大者,水浸驗沉者乃佳。

    陰乾,生者名乾地黃,凡痘疹血熱者,瘡乾枯者,身大熱者,宜用之。

    酒蒸黑爛者,名熟地黃,凡血虛者,宜用之,並須酒洗浸,曬乾用。

     天門冬 味苦甘,氣寒,氣薄味厚,陰也。

    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

     瀉肺火,療熱侵肺,吐衄妄行,定肺氣咳逆喘息促急,潤燥止消渴。

     擇肥大者,湯浸去皮去心,曝乾用。

    肺火甚者,非此不除。

     麥門冬 味甘微苦,氣平微寒,陽中微陰。

    入手太陰肺經。

     治心肺熱,瀉肺中伏火及治血妄行;主口乾燥渴,病後虛熱,能潤經復脈,益血除煩。

     擇肥大者去枝梗,湯浸去心用,不則令人煩。

    痘疹躁渴,最宜多用。

     紅花 味辛甘苦,氣溫,陰中之陽。

     多用則破血,少用則入心,養血和血,與當歸同功。

     子吞數粒,主天行瘡子不出。

    汁及胭脂能點黑斑,凡痘瘡色紅紫者,血熱也,用花以酒洗曬乾入藥。

    瘡子黑陷,用子以酒浸曬乾,慢火微炒,研爛入藥。

     牡丹皮 味辛苦,氣寒,陰中微陽。

    入手厥陰、足少陰經。

     主驚癇邪氣,瀉陰中火,除衄血吐血。

     擇肉厚者去心,痘瘡血熱者宜之。

     牛膝 味苦酸,氣平。

     主四肢拘攣,不可屈伸,活血生血,能引諸藥下行。

    腰腿之疾不可缺。

     擇長大而柔潤者佳。

    去蘆,酒洗陰乾用。

     蒲黃 味甘,氣平。

     主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治一切吐衄、腸風、血痢、尿血。

    若破血消腫,即生用,補血止血,則炒用。

     續斷 味苦辛,氣微溫。

     主傷,補不足,調血脈,止痛生肌。

     擇節節斷,皮黃皺者佳。

    酒浸,曬乾用。

     茅根 味甘,氣寒。

     補中益氣,利小便,除瘀血,止消渴,解腸胃熱。

     掘取新鮮者,擇肥大白淨者,搗碎,絞取自然汁入藥。

     大、小薊梗 味甘苦,氣溫。

     主養精保血,止吐血、衄血、下血。

     婦人痘疹,經血妄行者,非此不可。

     香附子 味甘,氣微寒,陽中之陰。

     能下血開鬱,又逐去凝血,炒黑能止血。

    凡血氣藥必用之,能引血藥至氣分而生血。

    婦人之仙藥也。

     石臼中杵淨,勿犯鐵,以童便浸,曬乾,炒黑,杵末用。

     地骨皮 味苦,氣寒,陰也。

    入足少陰、手少陽。

     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及去肌熱,涼血,涼骨。

     擇肉厚者,溫水洗淨,去骨,曬乾用。

    此與牡丹皮同為解肌熱之劑,但牡丹皮解無汗骨蒸,地骨皮解有汗骨蒸。

     蘇木 味甘酸鹹,氣平,陽中之陰。

     主破血,排膿,止痛消癰腫。

     銼細,酒浸,煮取濃汁入藥。

     桃仁 味苦甘,氣平,陰中陽也。

    入手足厥陰經。

     主瘀血、血閉、血結、血燥,通大腸。

     擇去雙仁者,以湯浸,去皮尖,研如泥用。

    此與杏仁同潤大腸,但杏仁治氣秘,桃仁治血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