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關燈
 硃砂(等分) 九龍丹(悟真) 真龍下降、陽長陰消、化毒生津靈室。

     上桂 乳香 沒藥 白蔻 硼砂 冰片 麝香 建菖蒲 薄荷玉 修合備用。

     仙鶴卵(時師傅) 詳見虛火門。

     單騎丹(時師傅) 解陰凝最捷,芯芨一支,口含津嚥下。

     回陽膏(時師傅) 寒凝肢厥,用膏貼湧泉穴,見穴表。

     吳萸 川椒 生附子合搗為膏,乘熱敷,冷則再換。

     蒜泥法(時師傅) 寒結喉痛,蒜頭搗如泥,敷經渠穴,詳穴表。

     如意油(經驗方) 化涎痰、逐穢惡、消寒結,滴入開水內飲之。

     薄荷玉(經驗方) 時時嗅之,能逐惡邪,或滴入開水內飲之。

    如意油、薄荷玉由粵東制者良,勿誤作西藥。

     安期棗(經驗方) 化痰逐惡,止咳嗽,利咽喉。

     生薑自然汁和白蜜熬煉,滴水成珠,撚作棗形,口含溶嚥下。

     祝由科治喉神符式 通治喉痹危險。

     黃表紙長九寸,寬五寸,硃筆一枝,焚香祝曰:天圓地方,律令九章,撚筆在手,萬病除殃,吾奉軒轅帝祖急急如律令敕,祝三遍畢,香薰紙筆,書:???北丨冖廿?飠己 燒灰,薄荷煎湯吞下。

     咽喉腫痛雙單蛾符式。

     朱書祝詞如前儀。

     和燈芯燒灰,開水沖服。

     軒轅將印,進食神符最尊重衛生綱領,祝書如前儀。

    燒灰入稀粥進食。

     蓋聞天地好生,建中和以錫極,帝王出治,贊化育以調元。

    心法創自中天,啟精一危微之蘊。

    方書傳於上世,發《靈樞》素問之奇。

    救困扶衰,壽身即能壽世,緻知格物,盡己而後盡人,是故治劇理煩,為醫等於為國。

    通權達變,用藥猶乎用兵。

    元首明則股肱耳目各效其官,天君泰,斯心腹腎腸同歸於治。

    所以功參造化,溫平寒熱,運用存乎一心。

    學究天人,浮數遲沉經常準諸六脈,豈非燮陰陽之妙理。

    直與良相齊名,操攻伐之微權,不愧元戎司命也哉!今夫萬物各以類從,同氣相求,有五行即有五味,蒸民原於天賦,秉彜攸好,有七政即有七情,體象成形,河出馬,洛出龜,圖書既分八卦,流濕就燥。

    雲從龍,風從虎,水火併列,三才魚躍鳶飛。

    呼吸直通於上下,天精地血生成,實運以樞機。

    然而混沌初分,元黃或虞乎野戰,綱蘊既散,營衛或至於陵遲。

    而且寒暑遞遷,主氣相乘,客氣居諸疊運,小年不及大年,志欲老安少懷,功惟補偏救弊,原夫神農嘗草三百六十五種,度法周天。

    仲景明經一百一十三方,春回大地。

    君臣佐使,大功亮而庶績鹹熙。

    酸鹹苦辛,地利興而洪疇衍福,雖勿藥有喜。

    秉珪植壁,風雷感壇墠之誠而厥疾弗瘳,固圍攻堅,草木備幹城之選,州都順則無慮乎恫瘝,倉廩充斯不勞於轉運,而況行謀專閫,將軍昭果斷之才,布化宣猷,傳導著和平之政。

    有不四支交暢,六府孔修者乎?是以汗吐下和,通後甲先庚之數,晦明風雨,探陽升陰降之原。

    自不至叢脞生憂,豈惟是歡虞小補,既操仁術,悉暢天機,為庶匯善,陶成太和,翔洽乎宇宙,為扶與除疾癘,元氣鼓盪乎寰區。

    法面蘖之經綸,乘時佐理,調鹽梅之鼎鼐,思日贊襄。

    伏惟健體乾行,美符坤順,情殷赤子,保天下於熙和,澤潤蒼生,登斯民於仁壽,葛籠春暖,杏花發泗水之祥,社天長芝草,獻商山之瑞,豈不懿歟! 附鼠疫辨正論異 庚戍之歲,自冬祖春,關東鼠疫流行,駸駸乎有南下之勢與,有地方之責者,莫不痌癏急切,急謀補救之方,第事勢既落於日俄權力之場,不得不出重金聘請東西洋醫為主,雖選有中醫,一聽其指揮,不得於鼠疫之外別贊一詞,此鼠疫之說所由遍於寰中也。

    至其藉端訛索,禁絕交通,阻抑公文,增兵保護,種種情形,固有知機之士早燭其奸者,勿俟鄙人贅述,竊以此種災殃,要以醫藥救療為上策,糞除惡濁為中策,檢察預防為下策,禁絕交通為無策,請申其說,言鼠疫者大都謂此毒由腐鼠而生似也。

    乃歡百斯篤三字譯音,或曰為黑死證,或曰傳漿之法可以減輕。

    夫黑死證者,據中醫即黑痧烏痧等證是也,漿減輕者,即天花之痘苗也。

    是就百斯篤譯音而論,不專指鼠毒言也。

    明矣。

    按:疫字從殳者,役也。

    有負重役使之義焉,指病之傳染言也。

    古人凡字加人旁者,各肖其病狀也。

    是故諸疫者厲氣之變端,厲氣者,諸疫之總稱爾。

    其要有七:一曰中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也。

    二曰烏痧,遍身黑暗,四肢厥冷也。

    三曰霍亂,吐瀉交作,身熱汗出也。

    四曰血痢,肚腹脹痛,大便膿血也。

    五曰白喉,纏喉急痹,毒邪上壅也。

    六曰自行天花,痘漿不起,毒邪內潰也。

    七曰楊梅結毒,或因花柳為殃,或因腐鼠失察也。

    原厲氣所由起,則凡深山大澤、名城巨鎮,毒蛇惡畜之遺屍,殺狗屠牛之慘劇,一遇陰風亢旱,皆足化而為厲,自空氣中隨風飄蕩,若有若無,魚在水中不見水,人在塵中不見塵以是知諸惡厲氣緻病,不止腐鼠一端。

    是即西醫考驗黴菌之理由歟。

    顧種種惡毒,猶有百倍於鳥獸蟲魚者,果何因而至乎?曰:殺伐之氣愈釀而愈厚,愈積而愈深耳。

    或數年,或數十年而一發,遲速不同,輕重亦異,治療有難易,傳染有淺深,與鳥魯蟲魚之腐敗而合勘之,鳴呼,慘巳。

    朔自毒霧漫天,黃帝之《針經》而始著牧宮造戰,伊尹之湯液所由傳,姜太公作白虎青龍,軍中治疫,武鄉侯合丹砂、赤箭,瘴地驅瘟。

    夫三代明良不得已救民伐暴而血流漂杵,遂釀成惡氣沖天,「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此言止殺也。

    蓋戰國七雄倡亂,動輒以數十萬眾交鋒,死亡不可勝計。

    逮項羽坑秦降卒,屠戮鹹陽,至垓下喪師,遍野屍橫,不下百萬。

    況夫赤壁之火,攻五胡之烽煙,黃巢之血刃,殺人如麻,大兵之後必有兇年。

    夫兇年者,不專指水旱,凡瘟疫夭劄皆是。

    故兵災過後,疫即隨之,古語可徵也。

    宋寶割地求和而韓嶽恢復中原,北軍頭風而靡,似乎兵災較省,然元祖征服西歐,又一大戰,軍人染疫,身死磨盤,歐亞之瘟疫流行,則自東而西自西而東,豈有疆域之限哉?明末闖獻之亂,屍積如山,屠戮之慘,無過於斯,惡臭之氣上通於天,而無出路迄康熙平滇藩,吳三桂兵敗衡州,身死於疫,流行數省。

    乾隆中,漢淮又大疫。

    同治三年,曾忠襄克復金陵之後,連後瘟疫,田廬荒蕪,十餘年乃定。

    光緒乙未,湘省旱疫大災,巡撫吳公方以勤王兵自牛莊敗還,召仁賢修合丹丸,活人無算,近日聯軍構禍,日俄爭鋒,殺氣飛騰,猶然在目。

    顧自環海交通,輪舟鐵軌,電掣風馳,磷火煤煙,幹霄蔽日,又況黃霾赤霧,加以血雨腥風,主氣陵夷,客邪暴勝,固造化陰陽之自作,亦天時人事之交推,立為方藥,挽救來茲,當議上策;糞除惡濁,家喻戶曉,當議中策;檢察預防,慎重交涉,當議下策。

    若夫禁絕交通,弱肉強食之謂也,弭兵息戰,歌舞升不之世也。

    愚以謂醫道至精至微至大,農黃以下,世有扁、倉、仲、聖門牆,代生明哲,中國內外醫書,西人蓋未嘗夢見,今反謂中醫不如西藥者,無考究醫科之主司,而中醫之淺陋荒唐日甚一日,使西醫得以售其技倆耳。

    至此不悟,將西醫充塞,性命泥沙,中學變遷,消沉海底,豈不痛哉?伏查本年辛亥歲氣,風木煽動,東南燥金潛移西北,當有兵災,惟主理陰陽有良相,調和血氣有良醫,尤賴當軸選拔良材,培持國脈,誠萬年有道之隆也。

     江南巡警總監評曰:摺冊均悉,該醫學所論各節,具見平日博覽群書,融會諸說,非略識醫學門徑者所能道及,且用意皆以中醫為根本,以西藥為補助,尤微卓識,至所呈各條,請頒發研究,所評議定斷之處,候開會時再行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