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之醫案
關燈
小
中
大
一、瘧疾
(案1)證本子母瘧,已經兩月。
正虛不能敵邪,出與陽爭則熱,入與陰爭則寒。
口乾咳逆,痰少沫多,舌白膩,小溲清黃。
當此人虛證實,殊屬棘手,擬方速解乃吉。
柴胡 茯苓 杏仁 甘草 川貝母 白芍 黃芩 半夏 丹皮 烏梅 枇杷葉 桂枝 桑葉 鱉甲 (案2)伏邪化為間日瘧,虛人得實證矣。
今擬仲聖法補正驅邪,但舌苔轉黃,口乾喜飲,大便不實。
此為濕化為熱,再合一甲煎法治之。
小柴胡加 東白芍 牡蠣 老米 烏梅 菊花炭 澤瀉 竹茹 (井河水煎) (案3)濕困脾土,發瘡不透,加以風寒客於募原,緻成二瘧。
由瘡傷正,濕邪更不內化,穀食減納,胸脘膨脹,再延日久,慮成單腹。
紫胡 半夏 草果 白朮 赤苓 生薑 桂枝 黃芩 厚樸 甘草 腹皮 (案4)久痢脾腎兩虧,復感新涼轉為三陰瘧疾。
兩脈弦細,擬合和解扶正法治之,速解乃吉。
柴胡 黃芩 白芍 赤苓 枳殼 半夏 沙參 枇杷葉 橘皮絡 甘草 復診:加澤瀉、知母、老米、西洋參 二、痢疾 (案1)肝木乘脾,氣滯濕困,延及日久,濕熱下注為痢,痢下紫瘀。
此時腑氣固虛,肺臟復受濕侵,有脹滿咳喘之勢,難以調治。
擬方以盡人力。
黃芩 半夏 澤瀉 甘草 白芍 赤苓 厚樸 橘皮 (案2)痢下紅多白少,腹痛後墜,懷妊九月,謹防胎產生變,勿謂言之不早也。
茯苓 當歸 白芍 西洋參 木香 砂仁 甘草 黃芩 於白朮 廣皮 黃連 陳米 荷蒂 (案3)經停三月,懷孕未定。
痢經月餘,正氣固虛,胃陰亦傷。
口乾舌赤,胸悶噦逆,穀食懶進,脈象空虛無神,慮增昏呃歧變。
擬方以盡人力。
西洋參 白芍 釵石斛 糯稻根 五穀蟲 麥冬 扁豆衣 (案4)伏邪成溫瘧,瘧陷成痢,痢經五日,氣液俱傷。
少腹痛無休,暑濕深伏下焦,可知難以調治。
擬甘芍法,多酌高明可也。
白芍 甘草 又和服駐車丸(三錢) (案5)接年來墮胎數次,肝陰虧極,骨中燒熱無休,月前復損胎原,骨熱固重,且暑濕凝滯曲腸,腹痛便痢不爽。
茲擬黃連治之,再商治本。
黃連 乾薑 黨參 白芍 赤苓 木香 澤瀉 甘草 (案6)由時痢而轉煙痢,下焦失守,難以挽回。
擬方以盡人力,而博天眷耳。
東洋參(二錢) 赤石脂(四錢) 炮姜(八分) 白糯米(一撮) (案7)痢經月餘,陰陽二氣俱傷。
肛墜無休,腰胯痠痛,肢末時而厥冷,噦逆自汗,舌苔乾白,穀食懶進,兩脈按之無力。
慮難驟效,茲擬參附六君子湯,多酌高明可也。
東洋參 附片 冬朮 赤苓 蒸籠繩 半夏 橘皮絡 甘草 昨進參附六君子法,肢厥已回,噦逆自汗較止,惟曲腸暑濕不化,氣墜下迫。
改擬東垣法加味治之。
東洋參 當歸 升麻 白芍 黃芩 荷蒂 炙黃耆 冬朮 柴胡 甘草 橘皮絡 紅曲 (案8)濕凝曲腸,痢成休息,痛墜並見,面色痿黃,穀食減少,延久有土敗木賊之虞。
沙參 木香 桂枝 白芍 防風 煨葛根 藿香 茯苓 荷蒂 橘皮絡 老米 野於術 (案9)由利而痢,戊病傳癸也。
已有月餘,表邪未清。
素吸洋菸,正氣亦傷。
穀食懶進,恐成噤口,擬方速治之,以冀挽回。
太子參 橘皮 前胡 防風 赤苓 老米 省頭草 甘草 川芎 桂枝 川樸 荷蒂 羌、獨活(各) 甘葛 (案10)休息痢三載,脾腎俱傷,治難霍然,擬方徐圖之。
樗根皮 熟地 鴿蛋 人乳 風菱殼 百花酒 (案11)暑濕內困於曲腸,緻純紅滯下,腹痛後墜。
擬方獲效乃吉。
當歸 車前子 萊菔子 白芍 海南子 茶葉 (案12)休息痢因冷而緻,擬香砂胃苓法治之。
木香 蒼朮 橘皮 赤苓 生薑 砂仁 川樸 肉桂 澤瀉。
(案13)伏邪未化,暑濕復重,絞痛下痢,慮其生變。
柴胡 黃芩 木香 赤苓 甘草 老米 葛根 白芍 黃連 澤瀉 滑石 生薑 (案14)勞嗽日久,氣體已虛,復感新涼,自利,勢屬重候。
擬小柴合四苓法,先治其標,獲效乃吉。
柴胡 半夏 赤苓 白芍 天花粉 老米 黃芩 橘皮 澤瀉 甘草 西洋參 復診:加 仁、扁豆衣 (案15)暑濕下痢,紅多白少,腹痛後重,兩脈數大。
仍宜清利治之。
蒼朮 槐花 川連(酒炒) 銀花炭 地榆炭 澤瀉(酒炒) 黃芩 紅曲 椿根皮 山楂炭 荷蒂 (案16)痢下紅白,擬逆流挽舟法治之。
倉廩湯加木香 (案17)痢久濕熱未已,仍擬槐花湯治之。
地榆炭 側柏葉 枳殼 槐花 橘皮 黑荊穗 川連 甘草 白芍 荷蒂 三、洩瀉 (案1)濁氣在上則生?脹,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擬升清降濁法以冀挽回。
孩兒參 蒼朮 山藥 白芍 黃耆 穭豆衣 橘皮 升麻 赤苓 荷蒂 炙甘草 於術 柴胡 粳米 瓜皮 (案2)積濕成飲,積飲成痰。
痰飲伏於肺胃,兼之火不生土,緻五更瀉利,脈象弦滑。
擬姜附六君加味治之,仍須安閒靜養為先。
東洋參 冬朮 益智仁 神麯 破故紙(鹽水炒) 乾薑 半夏 陳皮 肉豆蔻(麵裹煨,鹽水炒) 附片 茯苓 甘草 (案3)肝腎素虧,加之腸澼日久,中土亦虛。
緻飲食減於過半,雖納亦屬不運。
胸脘腹悶,每利必帶紅水,臍腹?痛。
營衛亦虛,此時乍寒乍熱,左脈弦,右脈濡,慮有土敗木賊之虞。
東洋參 雅連 當歸 廣皮 炙荷蒂 冬白朮 乾薑 白芍 甘草 (案4)脾寒痛瀉,速解乃吉。
木香 砂仁 陳皮 澤瀉 附片 甘草 蒼朮 川樸 赤苓 白芍 半夏 姜渣 (案5)風寒傳裡,腹痛自利黃水,身熱不清,舌苔黃白相夾,穀食不思,尿短作痛。
擬理中合四苓法,獲效乃吉。
洋參 雅連 赤苓 桂枝 甘草 白朮 乾薑(炮) 澤瀉 豬苓 (案6)暑濕困脾,胸悶不食,腹鳴作瀉,擬六和法治之。
藿香 川樸 赤苓 白蔻仁 枳殼 半夏 陳皮 澤瀉 六和曲 (案7)渴瀉重症。
藿香 葛根 甘草 黨參 粳米 木香 白朮 烏梅 茯苓 四、便血(附蓄血、血淋) (案1)由立秋濕熱蘊於腸胃,日久未解,緻成腸風。
詢血或紫或鮮,不分糞之前後。
腹不痛,肛不墜,關脈滑數,仍當清理。
必須慎口避風,方免腫脹歧變。
槐花炭(炒) 荊芥(炒) 蒲黃 生地 甘草 蒼朮 赤豆衣 炒柏葉 炒地榆 當歸 阿膠 柿餅 (案2)飢飽勞力,肝不藏血,脾不統血。
陰絡受戕,血從內溢,纏綿日久,藥難霍然,擬方徐圖之。
當歸 生地 桑葉 阿膠 甘草 丹皮 白芍 木瓜 蒲黃 赤豆 米漿水煎。
(案3)內有血痔,因煩勞過度,肝藏脾統失其司職,去血甚多,精神疲倦,頭目眩暈,肢面發腫。
擬補脾生血法為治。
東洋參 黃耆 當歸 遠志 生地 牡蠣 酸棗仁 於術 阿膠 茯神 白芍 荷蒂 (案4)素本體虛,又兼氣虛肛墜,宿飲射肺,咳逆氣喘。
加以肝木侮土,火不生土,胃強脾弱,能容而不能運,甚則大便不實。
濕熱下注,釀成翻花痔,漏血射如箭,盈碗盈盂,流至腳跟而不知,氣不攝血也。
兩腿痠軟,間或抽搐者,乃血不榮筋,肌膚痿黃,曾經浮腫,舌中苔黃,脈象弦沉而細。
總之,陰陽交虛而陽虛特甚,久則防成腫脹。
於術 阿膠 附片 五味子 赤小豆 白芍 乾薑 甘草 側柏葉 伏龍肝 當歸 首烏 (案5)陰絡受傷,便血過多,血不榮筋,下部痿躄。
陰虛陽虛,陽蹻陰 受傷特重也。
根蒂已深,勢難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鹿角霜 當歸 防己 絲瓜絡 仙鶴草 鹿銜草 木瓜 牛膝 劉寄奴 雲茯神 絡石藤 萆薢 蠶沙 (案6)陰器因跌而傷,溢血盈盂。
瘀血蓄於陰絡,以緻小便時通時閉,時痛時止,延及五月有奇。
防成癃閉。
旋覆花 新絳 石葦 茯苓 盤龍草 車前子 蔥管 柴胡 白芍 當歸身 炮山甲 甘草 琥珀 (案7)心火濕熱移於小腸,陰絡受傷。
兩月前曾患血淋,刻下又發,數日不平,莖中如火甚痛尤甚。
生地 車前子 當歸 琥珀 旱蓮草 木通 側柏葉 滑石 竹葉 甘草梢 山梔 大小薊根 蒲黃 五、淋濁(附癃閉) (案1)嗜酒傷中,肝膽濕熱下移膀胱,緻成痛淋,已延十餘年之久,時作時止,小便秘結,脈象弦細而滑。
防成血淋。
冬葵子 當歸身 柴胡 茯苓 車前子 益元散 盤龍草 葛根 琥珀 山梔子 東白芍 (案2)濕熱下注,緻成淋濁,擬龍膽瀉肝加味為治。
全方加萆薢 琥珀 石首魚 蓮芯 (案3)淋屬肝膽,濁屬心腎。
煩勞過度緻濕熱下注小腸,而成淋濁,已經八日。
暫擬五苓法合導赤治之,以冀濕熱速解乃吉。
當歸 赤苓 木通 龍膽草 卷竹簾 生地 白芍 雅連 滑石 蓮子心 山梔子 甘草 (案4)脾濕困久,清陽不升,緻尿濁不止,精神疲倦,左肢不動,三部俱弦澀之象,至陽痿,亦氣弱為患耳。
黃耆 西洋參 升麻 芡實子 當歸 冬朮 鹿角霜 柴胡 金櫻子 廣皮 (案5)癃閉重症,擬方以盡人力。
八正散加白龍粉、雅連、瓜蔞子、盤龍草 六、遺滑 (案1)遺滑十餘載,一月見十次,或四五日,七八日一次,或一夜兩次,兼之大便後帶紅,屢屢不休。
就名哲多多,或服苦寒之劑,或用收澀滋陰之品,屢服無效,意懶心灰,不得已,來就治。
姑擬一方以冀挽回。
老港珠(三錢) 川黃柏(四錢,鹽水炒) 杜阿膠(三兩) 為丸,開水送下。
(案2)膽熱上移於腦,緻成鼻淵。
腎失閉藏之職,精關不固,遺滑屢屢。
延及多日,榮衛交虧,熱多寒少,再延防怯。
金櫻子 白芍 黃柏 芡實 蓮子仁 石決明 茯神 砂仁 甘草 地骨露 蒼耳子 當歸 石斛 鱉甲 (案3)某翁大人閣下:昨接手書並厚儀一函,愧領,謝謝!展閱貴恙情形,其原責在水虛,是以木失涵養,火無所制,幻出諸症。
茲以原方加以育陰潛陽之品,再服一料,雨水前後,該可服完。
靜候玉音。
抑或枉臨敝舍,脈症相參為盼。
肅此敬復,即頌大安,惟望雅鑑。
腎為先天之本,先後二天向屬不足,加以病後水土更虧。
喻氏雲:「壽命之本,積精至剛。
」然精生於穀,谷入少則不能生血,血少則不能化精。
脾健谷運,始能灌溉臟腑,生血生精,體自剛矣。
至於頤養工夫,寒暄保攝,尤當加於藥餌之後。
減連資生丸二錢,早晚服。
七、肺癰(附痿) (案1)肺經濕熱內蘊,緻咳膿痰,色紅味腥,胸脅隱痛,右脈濡數,慮成肺癰。
桔梗 桑白皮 貝母 蔞仁 橘絡 蘆芽 甘草 冬瓜子 苡仁 桃仁 防己 (案2)風傷皮毛,熱傷血脈,漸積成膿,釀成肺癰大證。
脈象數實,身熱自汗,穀食少進。
人虛證實,調治殊難,姑擬一方,獲效乃吉。
葦莖 貝母 苡仁 甘草 橘絡 冬瓜子 防己 桃仁 杏仁 茯苓 杷葉 魚腥草 (案3)由風溫犯肺,鬱而化熱,緻傷脈絡,咳吐臭痰,脈象滑數。
肺癰已潰,難以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桔梗 防己 金銀花 羚羊 苡仁 黃芩 葦莖 杏仁 桑白皮 蔞仁 貝母 甘草 (案4)客冬肺癰,未能收口,以緻咳嗽至今未止。
間有吐瘀,寒熱往來,夢寐不安,善性多疑,天癸漸少,脈象虛數,氣短汗少,再延防成肺癰。
金銀花 貝母 薏仁 瓜蔞霜 甘草 桑白皮 桔梗 赤苓 銀杏葉 杷葉 夜交藤 當歸 橘絡 (案5)咳嗽起於春季,時發時止。
入秋來操勞憤郁,兼之燥氣內侵,咳嗽日重,涎沫頻來。
近日津液內竭,咳吐膿痰,聲啞咽痛,骨中燒熱,肌肉消瘦,兩脈細數,肺痿之勢已露。
茲擬喻氏法,多酌高明可也。
桑葉 甘草 洋參 麥冬 瓜蔞仁 梨(切碎) 杏仁 貝母 生地 阿膠 枇杷葉 (案6)肝邪入肺,咳久化熱,右脅痹痛,痰中帶血,脈象滑數,慮其成痿。
桑葉 羚羊 黃芩 山梔 甘草 丹皮 生地 貝母 鬱金 八、症(附怔忡) (案1)自幼多驚,十齡外多病,近或癇症又三四載矣。
癇者發之有間斷也,平時痰涎則藏於肝膽,故善性多疑也。
發則犯於心包,故神呆痙厥也,上淩肺胃則吐涎沫血水也,脈象弦細而滑。
今歲新婚則發之愈緊,肝腎乙癸同源也。
擬方徐圖之。
白薇 雞心胞 橘皮、絡 膽星 半夏 柴胡 白附子 全蠍 茯苓、神 鬱金 荊芥 瓜蔞霜 明礬(生枯各半) 燈心草 (案2)喉痛宜涼,腹痛宜溫。
症當多歧,情同水火,兼有驚癇痙厥,數日一作,或一日一作,脈象弦細,擬方兼顧之。
桔梗 殭蠶 瓜蔞霜 防己 石斛 枳實 甘草 川貝 金果蘭 苓皮 橘皮絡 竹茹 (案3)抑鬱驚恐,肝膽受傷,緻成癇症,已延多年,脈象弦滑。
速當自開懷抱,尚可與藥餌兼功。
天麻 全蠍 蔞霜 荊芥 茯苓神 白薇 半夏 殭蠶 貝母 燈心 柴胡(醋炒) 鬱金 (案4)由驚恐而成痙厥八九載之久,肝膽痰熱已深,稍有悒鬱則風火併起,斯時人事不省,氣阻痰壅,手足抽搐,口角流涎,良久方蘇。
詢癸水先期而至,脈象弦滑。
藥難霍然,徐圖可也。
桑葉 菊花 半夏 茯苓 枳實 雅連 鉤藤 甘草 橘紅 (案5)癇發三載,氣液交虛。
木乘土位,厥後必吐涎沫膠黏,其多內熱頻來,面色痿黃,再延防怯。
白薇 白附子 蔞皮 蒺藜 茯苓 防己 石決明 丹皮 菊花炭 竹茹 膽星 荷蒂 橘皮絡 半夏 服前方驚癇未作,噦吐未來,營衛漸次向和,脈象弦緩。
從此小心慎口,自可漸入佳境。
半夏(姜炒) 菊花 橘皮絡 白附 首烏藤 秫米 膽星 竹茹 丹皮 白蒺藜 (案6)操勞鬱怒,肝葉迫肺膈,震動心君,緻成怔忡。
擬鎮肝養營為治,戒怒安閒為要。
白芍 牡蠣 丹參 酸棗仁 朱茯神 木瓜 遠志 歸身 柏子霜 桂圓肉 復診:加冬朮一兩四錢、生地、西洋參 同前為末,桂圓肉杵膏和蜜成丸。
(案7)肝膽鬱熱,釀久生痰,神志乍明乍昧,言語不清,寤不成寐,已屬狂象。
擬黃連溫膽湯以觀進退。
黃連 黃芩 茯苓 枳實 貝母 半夏 竹茹 橘紅 羚羊 甘草 (案8)鬱怒傷肝,肝氣鬱則熱自內生,膽府亦失其清淨。
目前化熱皆厥,心志不靈,言語間有失序,身熱漸作,舌黃尖絳,兩脈滑數。
速當安閒開懷,方免痰熱互膠緻生歧變。
犀角 丹皮 山梔 桑葉 天竺黃 竹茹 生地 連翹 黃芩 鬱金 朱麥冬 (案9)早年癇厥已止,從夏季操勞鬱怒太過,緻肝氣直犯心包。
斯時氣阻喉間,不容升降,心中嘈雜,莫名其狀,脈象弦滑。
肝膽痰熱內閉之徵,猶恐癇厥乘舉,緻生歧變。
鬱金 半夏 厚樸 遠志肉 竹茹 棗仁 明礬(生熟各半) 蘇梗 茯苓 柏子仁 烏藥(磨汁) (案10)驚恐傷膽,抑鬱動肝,痰熱內蘊,
正虛不能敵邪,出與陽爭則熱,入與陰爭則寒。
口乾咳逆,痰少沫多,舌白膩,小溲清黃。
當此人虛證實,殊屬棘手,擬方速解乃吉。
柴胡 茯苓 杏仁 甘草 川貝母 白芍 黃芩 半夏 丹皮 烏梅 枇杷葉 桂枝 桑葉 鱉甲 (案2)伏邪化為間日瘧,虛人得實證矣。
今擬仲聖法補正驅邪,但舌苔轉黃,口乾喜飲,大便不實。
此為濕化為熱,再合一甲煎法治之。
小柴胡加 東白芍 牡蠣 老米 烏梅 菊花炭 澤瀉 竹茹 (井河水煎) (案3)濕困脾土,發瘡不透,加以風寒客於募原,緻成二瘧。
由瘡傷正,濕邪更不內化,穀食減納,胸脘膨脹,再延日久,慮成單腹。
紫胡 半夏 草果 白朮 赤苓 生薑 桂枝 黃芩 厚樸 甘草 腹皮 (案4)久痢脾腎兩虧,復感新涼轉為三陰瘧疾。
兩脈弦細,擬合和解扶正法治之,速解乃吉。
柴胡 黃芩 白芍 赤苓 枳殼 半夏 沙參 枇杷葉 橘皮絡 甘草 復診:加澤瀉、知母、老米、西洋參 二、痢疾 (案1)肝木乘脾,氣滯濕困,延及日久,濕熱下注為痢,痢下紫瘀。
此時腑氣固虛,肺臟復受濕侵,有脹滿咳喘之勢,難以調治。
擬方以盡人力。
黃芩 半夏 澤瀉 甘草 白芍 赤苓 厚樸 橘皮 (案2)痢下紅多白少,腹痛後墜,懷妊九月,謹防胎產生變,勿謂言之不早也。
茯苓 當歸 白芍 西洋參 木香 砂仁 甘草 黃芩 於白朮 廣皮 黃連 陳米 荷蒂 (案3)經停三月,懷孕未定。
痢經月餘,正氣固虛,胃陰亦傷。
口乾舌赤,胸悶噦逆,穀食懶進,脈象空虛無神,慮增昏呃歧變。
擬方以盡人力。
西洋參 白芍 釵石斛 糯稻根 五穀蟲 麥冬 扁豆衣 (案4)伏邪成溫瘧,瘧陷成痢,痢經五日,氣液俱傷。
少腹痛無休,暑濕深伏下焦,可知難以調治。
擬甘芍法,多酌高明可也。
白芍 甘草 又和服駐車丸(三錢) (案5)接年來墮胎數次,肝陰虧極,骨中燒熱無休,月前復損胎原,骨熱固重,且暑濕凝滯曲腸,腹痛便痢不爽。
茲擬黃連治之,再商治本。
黃連 乾薑 黨參 白芍 赤苓 木香 澤瀉 甘草 (案6)由時痢而轉煙痢,下焦失守,難以挽回。
擬方以盡人力,而博天眷耳。
東洋參(二錢) 赤石脂(四錢) 炮姜(八分) 白糯米(一撮) (案7)痢經月餘,陰陽二氣俱傷。
肛墜無休,腰胯痠痛,肢末時而厥冷,噦逆自汗,舌苔乾白,穀食懶進,兩脈按之無力。
慮難驟效,茲擬參附六君子湯,多酌高明可也。
東洋參 附片 冬朮 赤苓 蒸籠繩 半夏 橘皮絡 甘草 昨進參附六君子法,肢厥已回,噦逆自汗較止,惟曲腸暑濕不化,氣墜下迫。
改擬東垣法加味治之。
東洋參 當歸 升麻 白芍 黃芩 荷蒂 炙黃耆 冬朮 柴胡 甘草 橘皮絡 紅曲 (案8)濕凝曲腸,痢成休息,痛墜並見,面色痿黃,穀食減少,延久有土敗木賊之虞。
沙參 木香 桂枝 白芍 防風 煨葛根 藿香 茯苓 荷蒂 橘皮絡 老米 野於術 (案9)由利而痢,戊病傳癸也。
已有月餘,表邪未清。
素吸洋菸,正氣亦傷。
穀食懶進,恐成噤口,擬方速治之,以冀挽回。
太子參 橘皮 前胡 防風 赤苓 老米 省頭草 甘草 川芎 桂枝 川樸 荷蒂 羌、獨活(各) 甘葛 (案10)休息痢三載,脾腎俱傷,治難霍然,擬方徐圖之。
樗根皮 熟地 鴿蛋 人乳 風菱殼 百花酒 (案11)暑濕內困於曲腸,緻純紅滯下,腹痛後墜。
擬方獲效乃吉。
當歸 車前子 萊菔子 白芍 海南子 茶葉 (案12)休息痢因冷而緻,擬香砂胃苓法治之。
木香 蒼朮 橘皮 赤苓 生薑 砂仁 川樸 肉桂 澤瀉。
(案13)伏邪未化,暑濕復重,絞痛下痢,慮其生變。
柴胡 黃芩 木香 赤苓 甘草 老米 葛根 白芍 黃連 澤瀉 滑石 生薑 (案14)勞嗽日久,氣體已虛,復感新涼,自利,勢屬重候。
擬小柴合四苓法,先治其標,獲效乃吉。
柴胡 半夏 赤苓 白芍 天花粉 老米 黃芩 橘皮 澤瀉 甘草 西洋參 復診:加 仁、扁豆衣 (案15)暑濕下痢,紅多白少,腹痛後重,兩脈數大。
仍宜清利治之。
蒼朮 槐花 川連(酒炒) 銀花炭 地榆炭 澤瀉(酒炒) 黃芩 紅曲 椿根皮 山楂炭 荷蒂 (案16)痢下紅白,擬逆流挽舟法治之。
倉廩湯加木香 (案17)痢久濕熱未已,仍擬槐花湯治之。
地榆炭 側柏葉 枳殼 槐花 橘皮 黑荊穗 川連 甘草 白芍 荷蒂 三、洩瀉 (案1)濁氣在上則生?脹,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擬升清降濁法以冀挽回。
孩兒參 蒼朮 山藥 白芍 黃耆 穭豆衣 橘皮 升麻 赤苓 荷蒂 炙甘草 於術 柴胡 粳米 瓜皮 (案2)積濕成飲,積飲成痰。
痰飲伏於肺胃,兼之火不生土,緻五更瀉利,脈象弦滑。
擬姜附六君加味治之,仍須安閒靜養為先。
東洋參 冬朮 益智仁 神麯 破故紙(鹽水炒) 乾薑 半夏 陳皮 肉豆蔻(麵裹煨,鹽水炒) 附片 茯苓 甘草 (案3)肝腎素虧,加之腸澼日久,中土亦虛。
緻飲食減於過半,雖納亦屬不運。
胸脘腹悶,每利必帶紅水,臍腹?痛。
營衛亦虛,此時乍寒乍熱,左脈弦,右脈濡,慮有土敗木賊之虞。
東洋參 雅連 當歸 廣皮 炙荷蒂 冬白朮 乾薑 白芍 甘草 (案4)脾寒痛瀉,速解乃吉。
木香 砂仁 陳皮 澤瀉 附片 甘草 蒼朮 川樸 赤苓 白芍 半夏 姜渣 (案5)風寒傳裡,腹痛自利黃水,身熱不清,舌苔黃白相夾,穀食不思,尿短作痛。
擬理中合四苓法,獲效乃吉。
洋參 雅連 赤苓 桂枝 甘草 白朮 乾薑(炮) 澤瀉 豬苓 (案6)暑濕困脾,胸悶不食,腹鳴作瀉,擬六和法治之。
藿香 川樸 赤苓 白蔻仁 枳殼 半夏 陳皮 澤瀉 六和曲 (案7)渴瀉重症。
藿香 葛根 甘草 黨參 粳米 木香 白朮 烏梅 茯苓 四、便血(附蓄血、血淋) (案1)由立秋濕熱蘊於腸胃,日久未解,緻成腸風。
詢血或紫或鮮,不分糞之前後。
腹不痛,肛不墜,關脈滑數,仍當清理。
必須慎口避風,方免腫脹歧變。
槐花炭(炒) 荊芥(炒) 蒲黃 生地 甘草 蒼朮 赤豆衣 炒柏葉 炒地榆 當歸 阿膠 柿餅 (案2)飢飽勞力,肝不藏血,脾不統血。
陰絡受戕,血從內溢,纏綿日久,藥難霍然,擬方徐圖之。
當歸 生地 桑葉 阿膠 甘草 丹皮 白芍 木瓜 蒲黃 赤豆 米漿水煎。
(案3)內有血痔,因煩勞過度,肝藏脾統失其司職,去血甚多,精神疲倦,頭目眩暈,肢面發腫。
擬補脾生血法為治。
東洋參 黃耆 當歸 遠志 生地 牡蠣 酸棗仁 於術 阿膠 茯神 白芍 荷蒂 (案4)素本體虛,又兼氣虛肛墜,宿飲射肺,咳逆氣喘。
加以肝木侮土,火不生土,胃強脾弱,能容而不能運,甚則大便不實。
濕熱下注,釀成翻花痔,漏血射如箭,盈碗盈盂,流至腳跟而不知,氣不攝血也。
兩腿痠軟,間或抽搐者,乃血不榮筋,肌膚痿黃,曾經浮腫,舌中苔黃,脈象弦沉而細。
總之,陰陽交虛而陽虛特甚,久則防成腫脹。
於術 阿膠 附片 五味子 赤小豆 白芍 乾薑 甘草 側柏葉 伏龍肝 當歸 首烏 (案5)陰絡受傷,便血過多,血不榮筋,下部痿躄。
陰虛陽虛,陽蹻陰 受傷特重也。
根蒂已深,勢難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鹿角霜 當歸 防己 絲瓜絡 仙鶴草 鹿銜草 木瓜 牛膝 劉寄奴 雲茯神 絡石藤 萆薢 蠶沙 (案6)陰器因跌而傷,溢血盈盂。
瘀血蓄於陰絡,以緻小便時通時閉,時痛時止,延及五月有奇。
防成癃閉。
旋覆花 新絳 石葦 茯苓 盤龍草 車前子 蔥管 柴胡 白芍 當歸身 炮山甲 甘草 琥珀 (案7)心火濕熱移於小腸,陰絡受傷。
兩月前曾患血淋,刻下又發,數日不平,莖中如火甚痛尤甚。
生地 車前子 當歸 琥珀 旱蓮草 木通 側柏葉 滑石 竹葉 甘草梢 山梔 大小薊根 蒲黃 五、淋濁(附癃閉) (案1)嗜酒傷中,肝膽濕熱下移膀胱,緻成痛淋,已延十餘年之久,時作時止,小便秘結,脈象弦細而滑。
防成血淋。
冬葵子 當歸身 柴胡 茯苓 車前子 益元散 盤龍草 葛根 琥珀 山梔子 東白芍 (案2)濕熱下注,緻成淋濁,擬龍膽瀉肝加味為治。
全方加萆薢 琥珀 石首魚 蓮芯 (案3)淋屬肝膽,濁屬心腎。
煩勞過度緻濕熱下注小腸,而成淋濁,已經八日。
暫擬五苓法合導赤治之,以冀濕熱速解乃吉。
當歸 赤苓 木通 龍膽草 卷竹簾 生地 白芍 雅連 滑石 蓮子心 山梔子 甘草 (案4)脾濕困久,清陽不升,緻尿濁不止,精神疲倦,左肢不動,三部俱弦澀之象,至陽痿,亦氣弱為患耳。
黃耆 西洋參 升麻 芡實子 當歸 冬朮 鹿角霜 柴胡 金櫻子 廣皮 (案5)癃閉重症,擬方以盡人力。
八正散加白龍粉、雅連、瓜蔞子、盤龍草 六、遺滑 (案1)遺滑十餘載,一月見十次,或四五日,七八日一次,或一夜兩次,兼之大便後帶紅,屢屢不休。
就名哲多多,或服苦寒之劑,或用收澀滋陰之品,屢服無效,意懶心灰,不得已,來就治。
姑擬一方以冀挽回。
老港珠(三錢) 川黃柏(四錢,鹽水炒) 杜阿膠(三兩) 為丸,開水送下。
(案2)膽熱上移於腦,緻成鼻淵。
腎失閉藏之職,精關不固,遺滑屢屢。
延及多日,榮衛交虧,熱多寒少,再延防怯。
金櫻子 白芍 黃柏 芡實 蓮子仁 石決明 茯神 砂仁 甘草 地骨露 蒼耳子 當歸 石斛 鱉甲 (案3)某翁大人閣下:昨接手書並厚儀一函,愧領,謝謝!展閱貴恙情形,其原責在水虛,是以木失涵養,火無所制,幻出諸症。
茲以原方加以育陰潛陽之品,再服一料,雨水前後,該可服完。
靜候玉音。
抑或枉臨敝舍,脈症相參為盼。
肅此敬復,即頌大安,惟望雅鑑。
腎為先天之本,先後二天向屬不足,加以病後水土更虧。
喻氏雲:「壽命之本,積精至剛。
」然精生於穀,谷入少則不能生血,血少則不能化精。
脾健谷運,始能灌溉臟腑,生血生精,體自剛矣。
至於頤養工夫,寒暄保攝,尤當加於藥餌之後。
減連資生丸二錢,早晚服。
七、肺癰(附痿) (案1)肺經濕熱內蘊,緻咳膿痰,色紅味腥,胸脅隱痛,右脈濡數,慮成肺癰。
桔梗 桑白皮 貝母 蔞仁 橘絡 蘆芽 甘草 冬瓜子 苡仁 桃仁 防己 (案2)風傷皮毛,熱傷血脈,漸積成膿,釀成肺癰大證。
脈象數實,身熱自汗,穀食少進。
人虛證實,調治殊難,姑擬一方,獲效乃吉。
葦莖 貝母 苡仁 甘草 橘絡 冬瓜子 防己 桃仁 杏仁 茯苓 杷葉 魚腥草 (案3)由風溫犯肺,鬱而化熱,緻傷脈絡,咳吐臭痰,脈象滑數。
肺癰已潰,難以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桔梗 防己 金銀花 羚羊 苡仁 黃芩 葦莖 杏仁 桑白皮 蔞仁 貝母 甘草 (案4)客冬肺癰,未能收口,以緻咳嗽至今未止。
間有吐瘀,寒熱往來,夢寐不安,善性多疑,天癸漸少,脈象虛數,氣短汗少,再延防成肺癰。
金銀花 貝母 薏仁 瓜蔞霜 甘草 桑白皮 桔梗 赤苓 銀杏葉 杷葉 夜交藤 當歸 橘絡 (案5)咳嗽起於春季,時發時止。
入秋來操勞憤郁,兼之燥氣內侵,咳嗽日重,涎沫頻來。
近日津液內竭,咳吐膿痰,聲啞咽痛,骨中燒熱,肌肉消瘦,兩脈細數,肺痿之勢已露。
茲擬喻氏法,多酌高明可也。
桑葉 甘草 洋參 麥冬 瓜蔞仁 梨(切碎) 杏仁 貝母 生地 阿膠 枇杷葉 (案6)肝邪入肺,咳久化熱,右脅痹痛,痰中帶血,脈象滑數,慮其成痿。
桑葉 羚羊 黃芩 山梔 甘草 丹皮 生地 貝母 鬱金 八、症(附怔忡) (案1)自幼多驚,十齡外多病,近或癇症又三四載矣。
癇者發之有間斷也,平時痰涎則藏於肝膽,故善性多疑也。
發則犯於心包,故神呆痙厥也,上淩肺胃則吐涎沫血水也,脈象弦細而滑。
今歲新婚則發之愈緊,肝腎乙癸同源也。
擬方徐圖之。
白薇 雞心胞 橘皮、絡 膽星 半夏 柴胡 白附子 全蠍 茯苓、神 鬱金 荊芥 瓜蔞霜 明礬(生枯各半) 燈心草 (案2)喉痛宜涼,腹痛宜溫。
症當多歧,情同水火,兼有驚癇痙厥,數日一作,或一日一作,脈象弦細,擬方兼顧之。
桔梗 殭蠶 瓜蔞霜 防己 石斛 枳實 甘草 川貝 金果蘭 苓皮 橘皮絡 竹茹 (案3)抑鬱驚恐,肝膽受傷,緻成癇症,已延多年,脈象弦滑。
速當自開懷抱,尚可與藥餌兼功。
天麻 全蠍 蔞霜 荊芥 茯苓神 白薇 半夏 殭蠶 貝母 燈心 柴胡(醋炒) 鬱金 (案4)由驚恐而成痙厥八九載之久,肝膽痰熱已深,稍有悒鬱則風火併起,斯時人事不省,氣阻痰壅,手足抽搐,口角流涎,良久方蘇。
詢癸水先期而至,脈象弦滑。
藥難霍然,徐圖可也。
桑葉 菊花 半夏 茯苓 枳實 雅連 鉤藤 甘草 橘紅 (案5)癇發三載,氣液交虛。
木乘土位,厥後必吐涎沫膠黏,其多內熱頻來,面色痿黃,再延防怯。
白薇 白附子 蔞皮 蒺藜 茯苓 防己 石決明 丹皮 菊花炭 竹茹 膽星 荷蒂 橘皮絡 半夏 服前方驚癇未作,噦吐未來,營衛漸次向和,脈象弦緩。
從此小心慎口,自可漸入佳境。
半夏(姜炒) 菊花 橘皮絡 白附 首烏藤 秫米 膽星 竹茹 丹皮 白蒺藜 (案6)操勞鬱怒,肝葉迫肺膈,震動心君,緻成怔忡。
擬鎮肝養營為治,戒怒安閒為要。
白芍 牡蠣 丹參 酸棗仁 朱茯神 木瓜 遠志 歸身 柏子霜 桂圓肉 復診:加冬朮一兩四錢、生地、西洋參 同前為末,桂圓肉杵膏和蜜成丸。
(案7)肝膽鬱熱,釀久生痰,神志乍明乍昧,言語不清,寤不成寐,已屬狂象。
擬黃連溫膽湯以觀進退。
黃連 黃芩 茯苓 枳實 貝母 半夏 竹茹 橘紅 羚羊 甘草 (案8)鬱怒傷肝,肝氣鬱則熱自內生,膽府亦失其清淨。
目前化熱皆厥,心志不靈,言語間有失序,身熱漸作,舌黃尖絳,兩脈滑數。
速當安閒開懷,方免痰熱互膠緻生歧變。
犀角 丹皮 山梔 桑葉 天竺黃 竹茹 生地 連翹 黃芩 鬱金 朱麥冬 (案9)早年癇厥已止,從夏季操勞鬱怒太過,緻肝氣直犯心包。
斯時氣阻喉間,不容升降,心中嘈雜,莫名其狀,脈象弦滑。
肝膽痰熱內閉之徵,猶恐癇厥乘舉,緻生歧變。
鬱金 半夏 厚樸 遠志肉 竹茹 棗仁 明礬(生熟各半) 蘇梗 茯苓 柏子仁 烏藥(磨汁) (案10)驚恐傷膽,抑鬱動肝,痰熱內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