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門
關燈
小
中
大
右 向病肝氣,盡日脾損,易於便洩作脹,舌白,脈軟弦。
宜疏和並進。
漂白朮(三錢五分) 春砂末(七分,沖)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生穀芽(五錢,絹包) 淮山藥(三錢,炒) 沉香曲(三錢,絹包) 菟絲子(三錢,鹽水炒) 資生丸(四錢,絹包) 茯苓(三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芍(三錢五分) 右 病勢糟雜,不能食,今則腹瘕下注,得食作嘔。
氣鬱傷中,理之非易。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金鈴子(三錢,炒) 生穀芽(五錢,包) 橘白(一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杵,先煎) 延胡索(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左金丸(一錢,吞服) 陳香曲(三錢) 陳香櫞(三錢五分) 川通草(一錢) 左 肝胃氣,攻逆作痛,脈濡滑。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沉香屑(七分) 金鈴子(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二味同炒)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左金丸(三錢五分,吞服) 煅瓦楞粉(六錢,包)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臺烏藥(三錢五分) 右 肝鬱困脾胃,清濁升降失常,胸腹脹滿不食,脈濡。
宜疏暢二焦。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一錢) 石決明(煅,先煎) 車前子(三錢,絹包) 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佛手花(三錢) 沉香曲(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蔻仁(七分,研沖)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右 據述腹脹稍舒,小溲漸多,少腹仍復脹痛,足腫不退。
蓋由平日火土不能和德,緻寒動於下,氣阻於中,濕侵於外,外內合病,升降無權,肝本乘已之勝,而侮中土,汲深綆短,不易速效。
上官桂(五分,去粗皮,研細末,飯為丸,吞服) 葫蘆巴(三錢五分) 兩頭尖(一錢,絹包) 小薑片(五分) 淡吳萸(四分,鹽水炒)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豬苓(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川椒目(七分) 車前子(三錢,絹包) 澤瀉(三錢) 茯苓(四錢) 半硫丸(一錢,吞服) 右 肝失調達,氣火升騰,心惕肉跳,舌紅,頭空,大便艱難而硬,今轉為便溏,食阻艱運,午後形寒,目垂。
本虛病深不易調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磁朱丸(四錢,絹包) 朱茯神(四錢) 炙雞金(三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炒香棗仁(三錢五分) 歸身(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絹包) 煅瓦楞粉(一兩,包) 丹參(三錢五分) 白芍(二錢) 陳佛手(三錢五分) 柏子仁(四錢) 右 噁心肌爍,脈弦滑數。
治以肝胃。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橘白(一錢) 青蒿(三錢五分)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鹽半夏(一錢五分) 丹皮(三錢五分) 左金丸(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三錢) 綠萼梅(一錢,去蒂) 右 肝營不足,腎氣不攝,肋下撐脹無定,每易脹入腰背,上逆作咳,脈軟弦,積深根遠,未易速效。
歸身(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杜仲(三錢,鹽水炒) 金鈴子(三錢五分,炒) 白芍(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陳香櫞(七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紫石英(五錢,煅,先煎) 九香蟲(七分,焙) 廣鬱金(一錢) 右 肋瘕攻脹,晝夜無寐,脈弦。
心肝不潛,氣機上逆。
非輕證也,勿忽。
醋炒香附(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火麻仁(八錢) 夜交藤(五錢) 金鈴子(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北秫米(四錢) 雞內金(三錢,炙去垢) 延胡索(三錢五分,炒) 竹茹(二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右 頭暈,時無夜寐,均稍好,尚有煩躁。
營奪肝亢,仍防波瀾驟起。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 鱉甲心(五錢,先煎) 桑麻丸(三錢,絹包) 朱茯神(四錢) 原生地(四錢) 龜腹版(四錢,先煎) 甘菊瓣(三錢五分) 首烏藤(五錢) 煅牡蠣(七錢,先煎)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鉤勾(三錢) 川石斛(三錢) 紫石英(四錢,先煎) 苦丁茶(一錢) 右 營陰虛,肝木旺,向患肝氣,易頭暈,脅核按之酸,神乏。
虛寒虛熱,便閉納少。
宜調理治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橘核(一錢) 歸身(三錢五分) 炒穀芽(五錢) 絲瓜絡(二錢) 沉香曲(三錢,包) 朱茯神(五錢) 左 左脈弦,右脈甚滑。
陽明積飲,為肝木乘之而當上逆而吐,下氣和中滌痰治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蘇子(三錢五分) 白芍(三錢) 生穀芽(五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橘紅(一錢) 淡吳萸(七分,鹽水炒) 綠萼梅(一錢,去蒂) 沉香屑(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左 濕滯氣機膠結,脘腹痛,大便閉。
法當疏導下之。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五靈脂(一錢五分) 六曲(三錢) 元明粉(一錢五分,後下) 川楝子(三錢五分,小茴香同炒) 車前子(三錢,絹包) 楂炭(三錢) 火麻仁(一兩,研如泥,醋炒) 延胡索(三錢五分) 炙雞金(四錢,去垢) 萊菔子(四錢,炒) 青木香(一錢五分) 外治方:食鹽 生薑 蔥頭 萊菔子 香附(各一兩) 和打炒,熨。
左 痰氣中堵,肝木上亢,曾經頭汗面麻,連及左半體,脈濡細,靜養為要。
桂枝(四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橘紅(一錢) 白芥子(一錢) 赤芍(一錢) 煨天麻(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蘇子(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胡麻(二錢) 制南星(七分) 桑枝(一兩,切)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左 肝胃不和,積飲作泛,脈軟弦。
宜導之下行。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橘紅(一錢) 澤瀉、瓜蔞皮(各四錢,切)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製半夏(二錢) 蘇子(一錢五分) 炒穀芽(一錢,包)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茯苓(五錢) 綠萼梅瓣(一錢) 右 少腹脹,脹則氣升暈,脈細。
治在肝脾。
南沙參(三錢) 歸身(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陳佛手(一錢) 制首烏(四錢) 白芍(三錢五分) 資生丸(三錢,包) 冬瓜皮(四錢) 左牡蠣(七錢,先煎)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五加皮(三錢) 陳麥柴(三錢) 右 正宜培補,適有感冒傷風,擾動肝胃,頭暈作泛,口苦,心煩,稍有表熱,脈左細數、右較大。
宜暫停補藥。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川石斛(三錢) 竹茹(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靈磁石(五錢,生,先煎) 橘白(一錢) 扁豆衣(三錢) 石決明(七錢,先煎) 茯苓(三錢) 淮山藥(三錢) 左 胃強脾弱,能食不消,腹鳴溏洩,脈軟弦。
宜疏補並進。
煨益智(三錢) 白芍(三錢) 漂白朮(一錢五分) 炒穀芽(五錢,絹包) 炙雞金(二錢,去垢) 菟絲子(三錢,鹽水炒) 煨木香(三錢五分) 資生丸(四錢,絹包)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帶皮苓(四錢) 右 仲春胎育之後,旋即腹痛至今,脘次悶塞,食下作脹, 脈軟弦不暢。
宜疏肝和脾,氣營兩治。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炙雞金(三錢五分,去垢) 川楝子(三錢,小茴香同炒)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五靈脂(三錢五分,醋炒) 青皮(一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赤芍(三錢) 炒穀芽(六錢,絹包) 右 脾為肝木所乘,中脘痛,不時嘔吐,系酸苦黃水為多,脈軟弦,小溲短赤。
中運失宣,理之不易。
上川連(七分,姜水炒)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淡吳萸(五分,鹽水炒) 代赭石(四錢,先煎) 澤瀉(三錢五分) 川椒目(七分) 淡乾薑(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橘紅(一錢) 陳麥柴(三錢) 白麻骨(四錢) 右 土被木乘,始病肝胃氣,近轉脘次脹滿,小溲不利,脈軟弦。
宜疏化分利。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新會皮(一錢) 炙雞金(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宋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包) 陳麥柴(四錢) 沉香曲(四錢) 青皮(一錢) 豬苓(一錢五分) 陳佛手(三錢五分) 右 洩滯阻氣,表邪外甚,腹脹上逆攻撐,甚則泛惡,舌白口膩,形寒表熱,頭重,大便不暢,溲利,知飢不能食,癸水適來,病緒繁多。
宜兼顧立方。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枳殼(一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瓜蔞皮(切,五錢)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橘紅(一錢) 赤芍(三錢) 滑石(三錢) 沉香屑(沖,四分) 法半夏(二錢) 丹參(三錢) 青蒿梗(三錢) 桑枝(一兩,切) 鮮佩蘭(一錢) 右 脘腹痛漸減,泛惡頭暈,寒熱甫止,脈軟微弦,胸悶便溏,溲熱。
病道深遠,不易旦夕奏功也。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生牡蠣(五錢,先煎) 五靈脂(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沉香曲(絹包,四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蒺藜(四錢,去刺) 赤芍(三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 香櫞皮(一錢) 綠萼梅(一錢,去蒂) 右 肝木不潛,痰濕遏阻,痹侵楊,心中煩熱,跳動不已,甚則泛惡,舌白口膩,目花頭暈,防眩厥,殊不可忽。
瓜蔞皮(三錢,切)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陳皮(一錢) 煨天麻(五分) 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姜竹茹(三錢) 幹菊瓣(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白石英(三錢,先煎) 朱連翹(三錢) 桑枝(四錢) 右 肝痹氣滯,得食腹脹,甚則遍體痠痛,頭痛寒熱,脈不暢。
宜宗《內經》木鬱達之立方。
銀柴胡(一錢) 赤芍(三錢,酒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廣木香(三錢五分) 春砂仁(一錢) 四制香附(二錢) 大腹皮(洗,三錢) 車前子(三錢,絹包) 枳殼(三錢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沉香曲(三錢,絹包) 右 營陰不足,肝失所養,勞則心惕,兼有胸悶口淡,餘時寒熱,便難均瘥。
歸身 桑麻丸 法半夏 桑枝 白芍 鱉甲心 象貝 川斷 丹參 白蒺藜 煅瓦楞粉 炒穀芽 左 肝脾不調,熱自內生,腹膨硬,小溲少,舌糙,脈數。
漸成疳積,不可輕視。
青蒿子 冬瓜子 桑白皮 大腹皮 川石斛 滑石 陳麥柴 橘白 五穀蟲 通草 銀花 炙雞金 左 食下作飽,午後脘脹入腹,便閉,舌黃,脈弦濡。
木土克賊,延防腹滿未可忽。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四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炒穀芽(五錢,絹包) 煅瓦楞粉(一兩,包) 象貝(四錢,去心) 金鈴子(三錢,炒) 沉香曲(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 陳麥柴(五錢) 右 瘕攻不定,作痛腹酸,得食運遲。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九香蟲(一錢,焙) 扁豆衣(三錢)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金鈴子(三錢,炒) 川斷(三錢,鹽水炒) 淮山藥(一錢,炒黃) 青皮(一錢) 川杜仲(一錢,鹽水炒) 帶皮苓(五錢) 炒穀芽(五錢,包) 右 幹嗆較前日稍愈。
腹脹瘕逆病稍松,經居將三月,帶下不已,腰痛,脈左弦,右軟滑。
腎虛肝亢。
須循法善調。
歸身(二錢) 生牡蠣(一兩,先煎) 川貝母(去心,三錢) 大腹皮(三錢,洗) 金櫻子(三錢,鹽水炒) 朱茯神(四錢) 香櫞皮(一錢) 白芍(三錢五分) 川石斛(三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左金丸(七分,絹包) 料豆衣(三錢) 右 脈弦,瘕攻作痛,治在肝脾。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大腹皮(三錢,洗) 川楝子(三錢五分,鹽水炒) 白芍(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炙雞金(三錢,去垢) 九香蟲(五分,焙)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五靈脂(三錢五分,醋炒) 車前子(三錢,炒,絹包) 炒穀芽(五錢) 右 陰虛肝亢,化風上升,滿頭體作癢如蟲行,脈弦。
再宜瀉降主之。
幹首烏(四錢)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黑芝麻(四錢) 鱉甲心(五錢,先煎) 丹皮(三錢) 白芍(三錢) 料豆衣(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甘菊瓣(三錢) 靈磁石(四錢,先煎) 苦丁茶(一錢) 左 日前肝升暈跌,今仍頭暈目花,懊惱,脘腹脹,脈滑數,汗少。
宜表裡兩治。
蘇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沉香曲(四錢) 制香附(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靈磁石(三錢,先煎) 炙雞金(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制南星(一錢) 白蒺藜(四錢) 澤瀉(三錢) 炒穀芽(五錢) 右 胸痞腹脹,得食尤甚,頭暈,脈數。
宜疏肝宣脾兩進之。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四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陳佛手(三錢五分)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 陳麥柴(四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 炒穀芽(五錢) 磁朱丸(三錢,包) 左 肋左作痛,胸痞,便不暢,舌垢,口苦膩。
防厥變,可懼。
歸身(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五靈脂(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制香附(三錢五分) 沉香曲(四錢) 綠萼梅(一錢) 車前子(三錢,包)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木失調達,氣機橫逆,脘腹脹,得食尤甚,漸至營衛失諧,乍寒乍熱。
宜治所急。
銀柴胡 橘白 大腹皮 香櫞皮 歸身 青鹽半夏 炙雞金 炒穀芽 赤芍 象貝 沉香曲 右 血液衰少,不充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由是脾弱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為口乾,腎虛則失其司,而二便難,刻當收藏之時,必須培補所虛,以長血液之源。
老山參鬚(五錢,另煎收膏入) 水梨膏(一兩,收膏入) 陳皮(一兩) 潞黨參(炒香,二兩) 川石斛(三兩) 鹽半夏(二兩) 大生地(四兩,春砂末二錢同炒) 金毛脊(三兩) 炙雞金(二兩,去垢) 大熟地(四兩,海蛤粉拌) 黑芝麻(二兩,絹包) 沉香曲(三兩,絹包) 杜仲(三兩,鹽水炒) 淡蓯蓉(三兩) 陳佛手(一兩,去心研末收膏入) 柏子仁(三兩) 川斷(三兩,鹽水炒) 川貝母(二兩) 青阿膠(一兩五錢,紹酒浸收膏入) 油當歸(二兩) 首烏藤(三兩) 龜闆膠(一兩五錢,紹酒浸收膏) 入茯苓(四兩) 白蜂蜜(一兩五錢,收膏入) 淨河水浸透,濃煎三度,去渣,入阿膠、龜闆膠、雪梨膏、川貝末、白蜂蜜,以及參汁,烊化收膏,每日開水化服,一瓦超。
右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精血不充,筋骨為之煩
宜疏和並進。
漂白朮(三錢五分) 春砂末(七分,沖)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生穀芽(五錢,絹包) 淮山藥(三錢,炒) 沉香曲(三錢,絹包) 菟絲子(三錢,鹽水炒) 資生丸(四錢,絹包) 茯苓(三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芍(三錢五分) 右 病勢糟雜,不能食,今則腹瘕下注,得食作嘔。
氣鬱傷中,理之非易。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金鈴子(三錢,炒) 生穀芽(五錢,包) 橘白(一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杵,先煎) 延胡索(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左金丸(一錢,吞服) 陳香曲(三錢) 陳香櫞(三錢五分) 川通草(一錢) 左 肝胃氣,攻逆作痛,脈濡滑。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沉香屑(七分) 金鈴子(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二味同炒)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左金丸(三錢五分,吞服) 煅瓦楞粉(六錢,包)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臺烏藥(三錢五分) 右 肝鬱困脾胃,清濁升降失常,胸腹脹滿不食,脈濡。
宜疏暢二焦。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一錢) 石決明(煅,先煎) 車前子(三錢,絹包) 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佛手花(三錢) 沉香曲(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蔻仁(七分,研沖)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右 據述腹脹稍舒,小溲漸多,少腹仍復脹痛,足腫不退。
蓋由平日火土不能和德,緻寒動於下,氣阻於中,濕侵於外,外內合病,升降無權,肝本乘已之勝,而侮中土,汲深綆短,不易速效。
上官桂(五分,去粗皮,研細末,飯為丸,吞服) 葫蘆巴(三錢五分) 兩頭尖(一錢,絹包) 小薑片(五分) 淡吳萸(四分,鹽水炒)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豬苓(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川椒目(七分) 車前子(三錢,絹包) 澤瀉(三錢) 茯苓(四錢) 半硫丸(一錢,吞服) 右 肝失調達,氣火升騰,心惕肉跳,舌紅,頭空,大便艱難而硬,今轉為便溏,食阻艱運,午後形寒,目垂。
本虛病深不易調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磁朱丸(四錢,絹包) 朱茯神(四錢) 炙雞金(三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炒香棗仁(三錢五分) 歸身(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絹包) 煅瓦楞粉(一兩,包) 丹參(三錢五分) 白芍(二錢) 陳佛手(三錢五分) 柏子仁(四錢) 右 噁心肌爍,脈弦滑數。
治以肝胃。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橘白(一錢) 青蒿(三錢五分)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鹽半夏(一錢五分) 丹皮(三錢五分) 左金丸(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三錢) 綠萼梅(一錢,去蒂) 右 肝營不足,腎氣不攝,肋下撐脹無定,每易脹入腰背,上逆作咳,脈軟弦,積深根遠,未易速效。
歸身(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杜仲(三錢,鹽水炒) 金鈴子(三錢五分,炒) 白芍(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陳香櫞(七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紫石英(五錢,煅,先煎) 九香蟲(七分,焙) 廣鬱金(一錢) 右 肋瘕攻脹,晝夜無寐,脈弦。
心肝不潛,氣機上逆。
非輕證也,勿忽。
醋炒香附(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火麻仁(八錢) 夜交藤(五錢) 金鈴子(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北秫米(四錢) 雞內金(三錢,炙去垢) 延胡索(三錢五分,炒) 竹茹(二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右 頭暈,時無夜寐,均稍好,尚有煩躁。
營奪肝亢,仍防波瀾驟起。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 鱉甲心(五錢,先煎) 桑麻丸(三錢,絹包) 朱茯神(四錢) 原生地(四錢) 龜腹版(四錢,先煎) 甘菊瓣(三錢五分) 首烏藤(五錢) 煅牡蠣(七錢,先煎)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鉤勾(三錢) 川石斛(三錢) 紫石英(四錢,先煎) 苦丁茶(一錢) 右 營陰虛,肝木旺,向患肝氣,易頭暈,脅核按之酸,神乏。
虛寒虛熱,便閉納少。
宜調理治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橘核(一錢) 歸身(三錢五分) 炒穀芽(五錢) 絲瓜絡(二錢) 沉香曲(三錢,包) 朱茯神(五錢) 左 左脈弦,右脈甚滑。
陽明積飲,為肝木乘之而當上逆而吐,下氣和中滌痰治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蘇子(三錢五分) 白芍(三錢) 生穀芽(五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橘紅(一錢) 淡吳萸(七分,鹽水炒) 綠萼梅(一錢,去蒂) 沉香屑(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左 濕滯氣機膠結,脘腹痛,大便閉。
法當疏導下之。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五靈脂(一錢五分) 六曲(三錢) 元明粉(一錢五分,後下) 川楝子(三錢五分,小茴香同炒) 車前子(三錢,絹包) 楂炭(三錢) 火麻仁(一兩,研如泥,醋炒) 延胡索(三錢五分) 炙雞金(四錢,去垢) 萊菔子(四錢,炒) 青木香(一錢五分) 外治方:食鹽 生薑 蔥頭 萊菔子 香附(各一兩) 和打炒,熨。
左 痰氣中堵,肝木上亢,曾經頭汗面麻,連及左半體,脈濡細,靜養為要。
桂枝(四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橘紅(一錢) 白芥子(一錢) 赤芍(一錢) 煨天麻(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蘇子(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胡麻(二錢) 制南星(七分) 桑枝(一兩,切)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左 肝胃不和,積飲作泛,脈軟弦。
宜導之下行。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橘紅(一錢) 澤瀉、瓜蔞皮(各四錢,切)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製半夏(二錢) 蘇子(一錢五分) 炒穀芽(一錢,包)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茯苓(五錢) 綠萼梅瓣(一錢) 右 少腹脹,脹則氣升暈,脈細。
治在肝脾。
南沙參(三錢) 歸身(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陳佛手(一錢) 制首烏(四錢) 白芍(三錢五分) 資生丸(三錢,包) 冬瓜皮(四錢) 左牡蠣(七錢,先煎)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五加皮(三錢) 陳麥柴(三錢) 右 正宜培補,適有感冒傷風,擾動肝胃,頭暈作泛,口苦,心煩,稍有表熱,脈左細數、右較大。
宜暫停補藥。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川石斛(三錢) 竹茹(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靈磁石(五錢,生,先煎) 橘白(一錢) 扁豆衣(三錢) 石決明(七錢,先煎) 茯苓(三錢) 淮山藥(三錢) 左 胃強脾弱,能食不消,腹鳴溏洩,脈軟弦。
宜疏補並進。
煨益智(三錢) 白芍(三錢) 漂白朮(一錢五分) 炒穀芽(五錢,絹包) 炙雞金(二錢,去垢) 菟絲子(三錢,鹽水炒) 煨木香(三錢五分) 資生丸(四錢,絹包)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帶皮苓(四錢) 右 仲春胎育之後,旋即腹痛至今,脘次悶塞,食下作脹, 脈軟弦不暢。
宜疏肝和脾,氣營兩治。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炙雞金(三錢五分,去垢) 川楝子(三錢,小茴香同炒)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五靈脂(三錢五分,醋炒) 青皮(一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赤芍(三錢) 炒穀芽(六錢,絹包) 右 脾為肝木所乘,中脘痛,不時嘔吐,系酸苦黃水為多,脈軟弦,小溲短赤。
中運失宣,理之不易。
上川連(七分,姜水炒)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淡吳萸(五分,鹽水炒) 代赭石(四錢,先煎) 澤瀉(三錢五分) 川椒目(七分) 淡乾薑(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橘紅(一錢) 陳麥柴(三錢) 白麻骨(四錢) 右 土被木乘,始病肝胃氣,近轉脘次脹滿,小溲不利,脈軟弦。
宜疏化分利。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新會皮(一錢) 炙雞金(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宋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包) 陳麥柴(四錢) 沉香曲(四錢) 青皮(一錢) 豬苓(一錢五分) 陳佛手(三錢五分) 右 洩滯阻氣,表邪外甚,腹脹上逆攻撐,甚則泛惡,舌白口膩,形寒表熱,頭重,大便不暢,溲利,知飢不能食,癸水適來,病緒繁多。
宜兼顧立方。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枳殼(一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瓜蔞皮(切,五錢)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橘紅(一錢) 赤芍(三錢) 滑石(三錢) 沉香屑(沖,四分) 法半夏(二錢) 丹參(三錢) 青蒿梗(三錢) 桑枝(一兩,切) 鮮佩蘭(一錢) 右 脘腹痛漸減,泛惡頭暈,寒熱甫止,脈軟微弦,胸悶便溏,溲熱。
病道深遠,不易旦夕奏功也。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生牡蠣(五錢,先煎) 五靈脂(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沉香曲(絹包,四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蒺藜(四錢,去刺) 赤芍(三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 香櫞皮(一錢) 綠萼梅(一錢,去蒂) 右 肝木不潛,痰濕遏阻,痹侵楊,心中煩熱,跳動不已,甚則泛惡,舌白口膩,目花頭暈,防眩厥,殊不可忽。
瓜蔞皮(三錢,切)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陳皮(一錢) 煨天麻(五分) 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姜竹茹(三錢) 幹菊瓣(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白石英(三錢,先煎) 朱連翹(三錢) 桑枝(四錢) 右 肝痹氣滯,得食腹脹,甚則遍體痠痛,頭痛寒熱,脈不暢。
宜宗《內經》木鬱達之立方。
銀柴胡(一錢) 赤芍(三錢,酒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廣木香(三錢五分) 春砂仁(一錢) 四制香附(二錢) 大腹皮(洗,三錢) 車前子(三錢,絹包) 枳殼(三錢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沉香曲(三錢,絹包) 右 營陰不足,肝失所養,勞則心惕,兼有胸悶口淡,餘時寒熱,便難均瘥。
歸身 桑麻丸 法半夏 桑枝 白芍 鱉甲心 象貝 川斷 丹參 白蒺藜 煅瓦楞粉 炒穀芽 左 肝脾不調,熱自內生,腹膨硬,小溲少,舌糙,脈數。
漸成疳積,不可輕視。
青蒿子 冬瓜子 桑白皮 大腹皮 川石斛 滑石 陳麥柴 橘白 五穀蟲 通草 銀花 炙雞金 左 食下作飽,午後脘脹入腹,便閉,舌黃,脈弦濡。
木土克賊,延防腹滿未可忽。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四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炒穀芽(五錢,絹包) 煅瓦楞粉(一兩,包) 象貝(四錢,去心) 金鈴子(三錢,炒) 沉香曲(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 陳麥柴(五錢) 右 瘕攻不定,作痛腹酸,得食運遲。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九香蟲(一錢,焙) 扁豆衣(三錢)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金鈴子(三錢,炒) 川斷(三錢,鹽水炒) 淮山藥(一錢,炒黃) 青皮(一錢) 川杜仲(一錢,鹽水炒) 帶皮苓(五錢) 炒穀芽(五錢,包) 右 幹嗆較前日稍愈。
腹脹瘕逆病稍松,經居將三月,帶下不已,腰痛,脈左弦,右軟滑。
腎虛肝亢。
須循法善調。
歸身(二錢) 生牡蠣(一兩,先煎) 川貝母(去心,三錢) 大腹皮(三錢,洗) 金櫻子(三錢,鹽水炒) 朱茯神(四錢) 香櫞皮(一錢) 白芍(三錢五分) 川石斛(三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左金丸(七分,絹包) 料豆衣(三錢) 右 脈弦,瘕攻作痛,治在肝脾。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大腹皮(三錢,洗) 川楝子(三錢五分,鹽水炒) 白芍(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炙雞金(三錢,去垢) 九香蟲(五分,焙)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五靈脂(三錢五分,醋炒) 車前子(三錢,炒,絹包) 炒穀芽(五錢) 右 陰虛肝亢,化風上升,滿頭體作癢如蟲行,脈弦。
再宜瀉降主之。
幹首烏(四錢)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黑芝麻(四錢) 鱉甲心(五錢,先煎) 丹皮(三錢) 白芍(三錢) 料豆衣(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甘菊瓣(三錢) 靈磁石(四錢,先煎) 苦丁茶(一錢) 左 日前肝升暈跌,今仍頭暈目花,懊惱,脘腹脹,脈滑數,汗少。
宜表裡兩治。
蘇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沉香曲(四錢) 制香附(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靈磁石(三錢,先煎) 炙雞金(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制南星(一錢) 白蒺藜(四錢) 澤瀉(三錢) 炒穀芽(五錢) 右 胸痞腹脹,得食尤甚,頭暈,脈數。
宜疏肝宣脾兩進之。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四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陳佛手(三錢五分)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 陳麥柴(四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 炒穀芽(五錢) 磁朱丸(三錢,包) 左 肋左作痛,胸痞,便不暢,舌垢,口苦膩。
防厥變,可懼。
歸身(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五靈脂(三錢五分)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制香附(三錢五分) 沉香曲(四錢) 綠萼梅(一錢) 車前子(三錢,包)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木失調達,氣機橫逆,脘腹脹,得食尤甚,漸至營衛失諧,乍寒乍熱。
宜治所急。
銀柴胡 橘白 大腹皮 香櫞皮 歸身 青鹽半夏 炙雞金 炒穀芽 赤芍 象貝 沉香曲 右 血液衰少,不充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由是脾弱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為口乾,腎虛則失其司,而二便難,刻當收藏之時,必須培補所虛,以長血液之源。
老山參鬚(五錢,另煎收膏入) 水梨膏(一兩,收膏入) 陳皮(一兩) 潞黨參(炒香,二兩) 川石斛(三兩) 鹽半夏(二兩) 大生地(四兩,春砂末二錢同炒) 金毛脊(三兩) 炙雞金(二兩,去垢) 大熟地(四兩,海蛤粉拌) 黑芝麻(二兩,絹包) 沉香曲(三兩,絹包) 杜仲(三兩,鹽水炒) 淡蓯蓉(三兩) 陳佛手(一兩,去心研末收膏入) 柏子仁(三兩) 川斷(三兩,鹽水炒) 川貝母(二兩) 青阿膠(一兩五錢,紹酒浸收膏入) 油當歸(二兩) 首烏藤(三兩) 龜闆膠(一兩五錢,紹酒浸收膏) 入茯苓(四兩) 白蜂蜜(一兩五錢,收膏入) 淨河水浸透,濃煎三度,去渣,入阿膠、龜闆膠、雪梨膏、川貝末、白蜂蜜,以及參汁,烊化收膏,每日開水化服,一瓦超。
右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精血不充,筋骨為之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