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關燈
小
中
大
心) 澤瀉(三錢) 桑枝(一兩,切) 炒香豆豉(二錢)
左 溫病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由肺達表,惡寒表熱,熱勢不壯,頭痛無汗,院腹痞悶,不耐拒按,二便俱少,脈數不甚鼓指,夜來煩躁少寐。
舌黃、口乾。
遍體作痛,此係重症。
已延五日。
最防昏陷化燥。
淡豆豉四錢、鮮金斛五錢、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切) 檳榔尖(三錢五分,切) 牛蒡子(三錢,勿研) 竹茹(三錢) 萊菔子(五錢,炒研) 赤芍(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車前子(四錢,包) 滑石(四錢) 活水蘆根(一兩,去節) 左 惡寒發熱,已起六日,熱勢午後為甚,頭脹痛,胸悶,語言吃力,舌黃,四末不暖,脈數不大,二便俱通。
溫邪恰交一候,最防遷延轉重。
未敢輕視。
淡豆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滑石(四錢)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牛蒡子(三錢,勿研) 赤苓(三錢,辰砂拌) 赤芍(三錢) 朱連翹(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澤瀉(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右 外寒內熱,頭暈胸悶,脈不暢,舌白黃,口乾,二便俱少,夜少安寐,遍體痛,溫濕逗留,熱不外達。
病勢方張,變遷可慮。
淡豆豉(三錢) 桑葉(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二青(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車前子(四錢,包) 桑枝(一兩,切) 右 濕鬱困脾,遍體無力,知飢不能食,嗜臥,舌苔不清,脈狀尚能流利。
擬先順氣疏中。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茯苓(四錢)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炒黑荊芥(一錢) 桑枝(一兩,切) 新會皮(三錢五分,炙) 鹽半夏(三錢五分) 炒黑赤芍(一錢) 生穀芽(五錢,包) 左 熱九日,頭暈口膩,舌黃垢,作惡胸悶,少寐糊語,骨痛,便溏溲少。
邪滯積伏甚深,正轉重出入關頭。
淡豆豉(三錢) 上川連(五錢) 枳實(三錢) 鹽半夏(三錢) 鮮金斛(五錢) 薄荷(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象貝(五錢) 赤芍(三錢) 連翹(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右 陽勝則身熱喘粗,不得寐,咽癢咳窒,頭暈胸悶,脈數不甚大,脘次拒按,大便溏薄,小溲熱,舌白黃,口乾,時時作惡。
病約八日,正發越之時,極易化燥昏陷。
淡豆豉 薄荷 前胡 象貝 鮮金斛 牛蒡子 白杏仁 鹽半夏 黑山梔 連翹 枳殼 澤瀉 生石決明 右 脈數不大,舌黃,口乾少津液,唇燥,脘腹拒按,二便俱少。
病勢十分險惡,發越之變,可立而待也。
先服牛黃清心丸(一粒) 細葉菖蒲(四錢) 鮮竹瀝(二兩) 羚羊角(三錢五分,鎊,先煎) 枳實(三錢,切) 紫貝齒(一兩,生杵) 朱茯神(五錢) 鮮金斛(一兩,打) 淡豆豉(三錢,二味同打) 竹茹(三錢)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連翹(三錢,辰拌) 竺黃片(三錢) 鉤勾(三錢,後下) 萊菔子(四錢,包) 左 頭脹痛,遇風形浮,胸次微悶,遍體不適,舌薄白。
二便俱少。
溫濕互郁,防蒸寒熱,未可忽。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赤苓(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陳皮(一錢) 六曲(三錢) 車前子(四錢,包) 蔓荊子(三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佩蘭葉(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炒,切) 左 神疲嗜臥,一身無力,咳逆氣急,痰多,咳則汗來,舌根黃、前半少苔、多裂紋,脈軟,寐則多夢紛紜,納少。
體虛病深,中挾痰濕,最防作喘。
蘇子(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 生蛤殼(一兩) 茯苓(四錢) 桑白皮(三錢,蜜炙) 象貝(四錢) 冬瓜子(七錢) 絲瓜絡(三錢五分) 款冬花(三錢,炙) 宋半夏(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玉蝴蝶(三錢) 香穀芽(五錢,包) 左 熱不退五日,汗得不足,咽間痰阻,舌黃垢,脈數,寐不安神。
溫邪逗留肺胃,最防逾後變幻。
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青蒿(三錢) 白杏仁(四錢) 竹茹(三錢) 薄荷(一錢) 赤芍(三錢) 象貝(四錢) 朱連翹(三錢) 滑石(四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表熱兩日,遇風形浮,頭脹胸悶,遍體不適,脈數不大,舌黃,咳嗽痰多。
宜肺胃兩治,以防轉重。
廣藿梗(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赤苓(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牛蒡子(三錢) 竹茹(三錢) 桑枝(一兩,切) 蔓荊子(三錢) 白杏仁(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枇杷花(三錢,炙,包) 左 形寒表熱,頭暈口膩,胸悶腰痛,脈不大,溲通便閉。
溫邪濕滯交結,正在轉重,勿忽。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切) 白豆蔻(一錢,研,沖) 越鞠丸(四錢,包)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研) 青皮(三錢五分) 幹佩蘭(三錢,後下) 製半夏(三錢) 生米仁(四錢) 桑枝(一兩,切) 左 尺膚熱、脈盛躁者,病溫也。
溫從口鼻而入,鼻通於肺,肺主皮毛,則憎寒發熱,熱已七日不退,頭痛胸悶煩躁,舌糙黃。
口乾渴,急欲飲水求救,仍復吐出。
脈弦數,寐則糊語。
此係險重之症,昏厥易如反掌。
淡豆豉三錢、鮮金斛三錢、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越鞠丸(四錢,包) 白杏仁(五錢,去尖研) 萊菔子(四錢,炒,研) 製半夏(三錢) 白蔻仁(七錢,研,沖) 滑石(四錢) 橘紅(一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此方出於三月底之日令,勢有寒痧挾滯之象。
故附錄於此,以便對照細看,庶不緻臨證矇混。
寒滯中阻,清濁相幹,亂其中氣。
乾嘔水瀉,舌黃脈數不大,溲少,時寒時熱。
病方鴟張,可慮。
老蘇梗(三錢五分,切) 六曲(四錢,炒) 大腹皮(三錢,洗) 車前子(四錢,包)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青皮(一錢) 茯苓(四錢) 澤瀉(四錢) 淡吳萸(二錢,鹽水炒) 廣木香(一錢) 萊菔甲(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陳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右 熱六日,痰鳴如曳鋸,氣急鼻煽,咳不止。
脈弦數,溲少、口乾,舌垢。
溫邪痰熱熏蒸肺胃,極易痰升喘變,勢實吃重之至。
牛黃抱龍丸(一粒,去蠟殼,先研末) 甜葶藶(五錢,焙去油) 象貝(五錢,去心) 連翹(三錢) 細葉菖蒲(四錢,加冷開水少許打汁一匙) 白前(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鮮竹瀝(水丸為末及蒲汁共燉溫,先服,一兩) 白杏仁(四錢,去尖) 丹皮(三錢) 生紫貝齒(一兩,杵,先煎) 鉤勾(三錢,後下) 左 風溫阻痹肺氣,咳逆痰多,咽關紅碎,哽痛,舌尖亦碎,二便不多,夜來微熱。
宜表裡兩治。
以防轉重。
冬桑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萊菔子(四錢,炒) 牛蒡子(三錢) 白前(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山慈姑(七分,去毛筋)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三錢) 通草(七分)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 左 濕溫病六日,汗少熱不退,胸悶,舌白口渴,渴不引飲,脈濡數,大便不暢,溲少,夜寐尚安。
病交一候,正屬風翔浪飛之時也。
生□術(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 橘紅一錢、朱連翹三錢、鮮生地(一兩,三味同打) 枳殼(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淡豆豉(三錢,同打) 竹茹(三錢) 白豆蔻(七分,研沖) 鮮蘆根(一兩,去節) 桑枝(一兩) 濕溫病一候,表熱解裡蘊猶重,胸悶痞,大便溏洩,已下數次,溲少,抵暮時躁不安寐,汗出溱溱,脈濡數。
症情尚在險途,小效恐不足恃也。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生紫貝齒(一兩) 制川樸(三分) 丹皮(三錢) 竹茹(三錢) 朱連翹(三錢) 生□術(一錢) 赤芍(三錢) 幹菖蒲(四分) 滑石塊(四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病延八日,熱不退,胸悶略鬆,大便溏洩漸止,小溲較利,昨宵躁擾不寧,不得寐,有汗有矢氣,舌薄白,脈濡數。
溫熱為痰濕所裹。
正屬出入關頭,風波疊起之時也。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杵,先煎) 淡芩炭(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竹茹(三錢,水姜皮水炒) 朱茯神(四錢) 滑石(四錢) 赤苓(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廣鬱金(用枇杷露一兩磨沖另服,一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病起旬日,表熱不退,胸悶脘腹不適,大便溏薄,溲赤,脈數不大。
溫濕互郁轉重可慮。
香青蒿(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楂炭(三錢) 石決明(一兩,打先煎) 丹皮(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車前子(四錢,絹包) 赤芍(三錢) 六曲(四錢) 竹茹(三錢) 澤瀉(三錢) 陳佩蘭(後下) 左 頭痛頭暈,胸悶、咽關紅碎,夜來微熱,當臍痛,大便溏,溲黃,脈數。
百節煩疼,舌黃邊尖絳,口渴引飲。
濕溫化熱,防化燥昏陷。
上川連(三分,鹽水炒) 桑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 蔓荊子(三錢) 茯苓(四錢) 竹茹(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發熱十二日,熱勢頗甚,口乾,舌黃、質絳,胸悶躁擾不寧,脈數溲少,汗得不足。
溫邪痰熱熏蒸肺胃,極易化燥昏陷,刻屬兩候,風波易如反掌也。
鮮金斛(七錢)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先煎) 淡芩炭(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竹茹(三錢) 朱茯神(四錢)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丹皮(三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因於寒,體若燔炭,頭脹痛,發熱不揚,舌糙白黃,汗少少寐,大便溏、溲少,脈濡。
病延六日正,屬發越之時也。
廣藿梗(三錢)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白杏仁(四錢,去尖) 朱連翹(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飛滑石(四錢) 薄荷(七分) 赤芍(三錢)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澤瀉(三錢) 右 頭暈胸悶,心宕納少,氣急,時時泛嘔,腰痠帶下,脈軟,舌白。
肝脾腎同病,中挾濕熱,宜擇要治之。
桑麻丸(四錢,絹包) 枳殼(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竹茹(三錢,玫瑰水炒) 煅瓦楞殼(一兩半,拌) 鹽半夏(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廣鬱金(一兩,開水磨沖) 白芍(淡吳萸甘一粒同炒,三錢) 絲瓜絡(三錢) 綠萼梅(三錢五分,去蒂)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左 濕鬱蒸熱。
舌灰垢,口苦,發熱不壯,胸悶頭暈,便通,脈小弦數。
宜表裡分治法。
淡芩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雞蘇散(四錢,包) 香青蒿(三錢)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 宋半夏(二錢)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陳佩蘭(三錢,後下) 左 病起六日,熱壯不為汗裹,頭暈氣悶,舌黃垢。
脘腹不適,大便溏而不暢,少寐,遍體痛,脈數。
擬宗溫痛銀翹散主之。
淡豆豉(三錢) 枳實(三錢五分,切) 銀花(三錢) 六曲(四錢)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連翹(三錢) 楂炭(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杵) 赤芍(三錢) 飛滑石(四錢,薄荷七分合包) 紅靈丹(一分,用枇書露一兩調服) 右 神疲胃呆,四肢無力,稍有咳,濕困脾陽,胃有痰濁。
宜擇要治之。
瓜蔞皮(四錢,切) 北秫米(四錢) 茯苓(四錢) 桑枝(一兩,切) 白杏仁(四錢,去尖) 橘紅(一錢) 資生丸(四錢,絹包) 炒穀芽(五錢,絹包) 象貝(四錢,去心) 法半夏(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左 溫病九日,熱熾千裡。
脈小弦數,舌糙黃帶灰,垢厚邊尖絳,口乾渴飲,大便溏薄極臭,小溲赤少,糊語喃喃,徹夜不寐。
邪滯痰熱熏蒸肺胃,深恐陡然痙厥,未敢忽視。
鮮金斛(一兩) 淡芩(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朱連翹心(三錢) 桑葉(三錢) 上川連(一錢,水炒) 丹皮(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竺黃片(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茯神(五錢) 車前子(四錢,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枇杷露(一兩,燉溫另服) 二方:昨服藥後稍能得寐,糊語漸止,似乎較有起色,但熱退不淨,痰熱猶甚。
舌垢化薄,脈弦數,便閉,寐則多夢紛壇,小溲通利。
邪熱痰熱猶多逗留,仍防猝然厥變,不敢以小效為恃也。
鮮金斛(一兩) 赤芍(三錢) 竹茹(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桑葉(三錢) 淡芩(三錢五分) 竺黃片(三錢) 朱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連翹(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瓜蔞皮(切,四錢) 右 表熱解,裡熱仍熾,心中煩熱,氣逆作痛,腑氣未能續下,得飲作吐。
素體單弱,不耐感溫,須加意慎之。
淡芩炭(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川石斛(四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丹皮(三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竹茹(三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沉香片(三錢) 陳佛手(一錢) 朱燈芯(三分)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左 熱一候,大汗淋漓,脈細數,胸悶頭暈,舌白黃,兩腿痠,寐則糊語。
素體不足,濕熱邪滯,逗留極易起波,毋忽。
川石斛(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浮小麥(五錢,絹包) 淡芩炭(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桑枝(一兩,切)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表熱三日,但頭汗出,口淡膩,舌白黃垢,二便俱通,脈弦數。
風溫痰熱互郁,防連熱轉重。
淡豆豉(二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炒) 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 澤瀉(二錢) 赤芍(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桑枝(一兩,切)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痰熱上升,神思迷糊,脈滑而不暢。
健忘心亂,急宜洩降主方。
上川連(五分,鹽水炒) 陳膽星(一錢) 抱木茯神(五錢,朱拌) 白金丸(三錢五分,吞服) 全瓜蔞(五錢,切) 青礞石(三錢五分,煅,先煎) 帶心連翹(三錢,朱拌) 竹瀝(一兩五錢,沖) 鹽半夏(三錢) 紫貝齒(一兩五錢) 遠志肉(一錢,炒) 九節菖蒲(七分) 左 發熱五日,有汗不解,舌邊糙、中根垢,脈數。
宜解表疏裡。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苓(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通草(一錢) 牛蒡(三錢) 萊菔子(三錢,炒) 連翹(三錢五分) 右 發熱九日,夜半更重,胸悶不寐,氣急,脈數不暢,舌黃。
溫邪痰滯交蒸,變遷可懼。
鮮金斛七錢、淡豆豉(三錢,同打) 牛蒡(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帶心) 竹茹(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黑山梔(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赤芍(三錢) 滑石(五錢) 萊菔子(四錢,炒)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表熱七日,暮夜更甚胸悶,脈數,二便不利。
溫邪痰滯交結,行將轉重,勿忽。
淡豆豉三錢、鮮金斛(五錢、同打) 朱連翹(三錢) 牛蒡(三錢) 飛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薄荷(一錢,後下) 澤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玉樞丹末(二分,枇杷露二兩,調化溫服) 左 發熱六日,晝輕夜重,重則糊語,脈數。
胸悶便溏,溫邪交蒸,防轉重。
原金斛(三錢) 朱連翹(三錢) 六曲(三錢,炒) 澤瀉(三錢) 桑葉(二錢) 紫貝齒(七錢,杵) 楂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赤芍(三錢) 茯苓(四錢) 右(第一方後有第二方) 表熱氣急,心不食。
舌垢,脈數不揚。
肝氣而兼溫邪,表裡同病,不可忽。
青蒿子(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上川連(三分,酒炒)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冬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剌) 川石斛(四錢) 竹茹(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鹽半夏(二錢) 代赭石(五錢,先煎) 通草(一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 左(第一方後有一方) 發熱八日,汗出式微,遍體煩疼,胸悶頭痛,咳嗽,脈數。
溫邪挾痰濕滯蘊蒸肺胃,勢方轉重。
不可輕忽。
鮮金斛七錢、淡豆豉(三錢,同打) 枳殼(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二錢) 桑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牛蒡(三錢) 飛滑石(四錢,絹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通草(一錢) 左 表熱五日,頭脹胸悶,便溏不寐,溫邪濕滯蘊蒸,轉重可慮。
大豆卷(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杜藿梗(三錢) 澤瀉(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四錢) 幹佩蘭(三錢) 朱連翹(三錢) 法半夏(二錢) 楂炭(二錢) 豬苓(二錢) 赤苓(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牛蒡(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右(此方因有寒字恰與熱字相反故錄入以便對看) 寒濕滯中阻,胸脘悶塞,不欲食,脈不暢。
防增寒熱。
蘇葉(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 白蔻仁(五分,研沖)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五分) 赤苓(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澤瀉(三錢) 桔梗(七分) 幹佩蘭(三錢,後下) 左(昨已備過,今第二方) 熱九日,昨汗不少,仍無安寐,胸悶咳嗽,脈數,大便不行。
溫邪痰滯,蘊蒸肺胃,行將化火轉重,不可泛視。
桑葉(三錢) 鮮金斛(七錢,打) 枳實(三錢五分,切) 朱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滑石(四錢) 朱連翹(三錢) 香青蒿(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研) 白杏仁(四錢,去尖) 鮮蘆根(二兩,去節) 通草(一錢) 右(昨已看過,今第二方) 溫邪、肝氣為病,噁心發熱不得寐,脈數不暢。
勢方轉重,不可忽。
上川連(三分,酒炒) 枳殼(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橘紅(一錢,鹽水炒) 竹茹(三錢) 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赤芍(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包) 枇杷露(一兩,沖) 澤瀉(三錢) 左(第一方) 發熱八日,大便溏,少寐,脈數不暢。
溫邪痰濕交郁,防正不勝病。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紫貝齒(五錢,生,先煎) 杜藿梗(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牛旁(三錢) 通草(一錢) 赤芍(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專刺)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左 發熱九日,口乾,溲少、便閉,脈數。
邪滯交結,不可忽視。
鮮生地七錢、鮮金斛五錢、淡豆豉(三錢,三味同打) 朱連翹(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杏仁泥(四錢) 銀花(三錢) 竹茹(三錢) 滑石(四錢,包) 赤芍(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澤瀉(三錢) 鮮蘆根(二兩,去節) 淡竹葉(三錢五分) 左(第二方) 發熱九日,胸悶不寐。
脈細數。
體虛病實。
變遷可懼。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炒) 紫貝齒(一兩,先煎) 青蒿子(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朱連翹(三錢) 川石斛(五錢)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 朱茯苓(五錢) 川通草(一錢) 廣鬱金(一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大便已通,氣墜腰脊作酸,小溲不流利,脈細。
陰分虛而濕熱重。
理之不易。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青蒿子(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鹽半夏(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秦艽(三錢五分) 通草(一錢)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赤芍(三錢) 滑石(四錢,包) 陳佛手(一錢) 桑枝(五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 右 表熱惡寒,胸悶頭痛,病起旬日,舌灰黃,脈細數。
溫邪痰滯交結,轉重可慮。
桑葉(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赤芍(三錢) 牛蒡(三錢) 竹茹(二錢) 薄荷(一錢) 朱赤苓(四錢) 前胡(二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 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左 午間肢冷,暮夜熱甚,氣急咳窒胸悶溲赤。
病起七日,轉重可慮。
大豆卷(四錢) 紫菀(三錢五分,炙) 赤苓(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前胡(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牛蒡子(三錢) 桔梗(七分) 澤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酒炒桑枝(一兩) 左 前病未清,昨又惡寒發熱,至今不淨,便溏腹痛,脈微數。
宜解表疏裡。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蔻仁(七分,研沖) 六曲(炒,三錢) 廣藿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赤苓(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桑枝(五錢) 濕溫病十二日,頭脹耳鳴,便秘,脈滑數。
正交兩候之際,防陡然昏陷。
淡豆豉(三錢) 桑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楂炭(三錢) 豬苓(二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澤瀉(三錢) 枳實導滯丸(四錢,絹包) 元明粉(三錢,絹包) 左 舊病發熱嘔吐,遍體煩疼,便溏胸悶,脈滑數。
防轉重。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炒) 澤瀉(三錢) 橘紅(一錢,炙) 青皮(三錢五分,炒) 楂炭(三錢) 豬苓(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 玉樞丹(二分,研沖,先服) 左 濕溫病將兩候,四肢易冷,頭痛胸悶,不得寐,脈數。
形將轉重。
弗忽。
桑葉(二錢) 橘紅(一錢) 朱茯神(五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炒) 瓦楞殼(一兩,杵) 枳殼(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揉香後下) 右 發熱畏風,頭痛作泛,胸悶,脈數不暢。
宜透達洩化。
大豆卷(三錢) 杜藿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炒) 橘紅(一錢,炙) 幹菖蒲(七分) 萊菔子(四錢,炒) 豬苓(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竹茹(三錢五分,炒) 澤瀉(三錢) 玉樞丹末(三分,開水沖服) 左 本體不充,無力運融痰濕。
脈弦。
宜標本兩治。
川石斛(三錢) 白蔻仁(五分,研沖) 川斷(鹽水炒) 資生丸(三錢,吞服) 陳皮(一錢) 白杏仁(三錢,去尖)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芍(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左 發熱不淨,嘔吐稍愈,脈滑數。
骨痛胸悶,濕溫舊病,極易變遷 大豆卷(三錢) 六曲(四錢,炒) 連翹(三錢) 粉萆薢(三錢)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洗) 赤芍(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打) 玉樞丹(一分,用開水化服) 左(後有復診方) 濕溫十三日,頭暈耳聾,便閉。
舌黃垢、帶灰。
疹?不透,正吃緊關頭也。
上川連(五分,酒炒) 淡豆豉(三錢) 鮮桑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全瓜蔞(四錢,切)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六曲(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枳實導滯丸(四錢,包煎) 元明粉(一錢,後下) 右 濕溫兩候,頭痛昏暈胸悶,少寐,口甜便閉。
病無出路,轉重可慮。
大豆卷(三錢)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研) 秦艽(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茯神(五錢) 六曲(四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濕溫病八日,熱重於裡,煩悶,脘肋痛,脈滑數,舌黑。
正轉重之時,勿忽。
上川連(五分,鹽水炒) 鮮桑葉(五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滑石(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五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車前子(三錢,絹包) 竹茹(三錢) 丹皮(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紅靈丹(一兩,鮮佛手三錢五分,泡湯化服) 左 昨寐較安,發熱亦稍衰,大便未行,舌黃垢、質紅,脈細數,右三部較大。
邪伏傷陰,須由漸解散。
桑葉(三錢) 功勞子(三錢) 炙鱉甲(五錢,先煎) 半貝丸(三錢,絹包) 青蒿(三錢) 知母(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丹皮(三錢五分) 川石斛(四錢) 朱茯神(五錢) 石生決明(一兩,先煎) 桑枝(一兩,切) 復診:濕熱表邪,蒸久傷陰,發熱止作不定,時易作咳、作呃,夜來口乾,脈微弦而數,少寐。
表病傳裡,未易速效。
青蒿(二錢) 川石斛(四錢) 朱連翹(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丹皮(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五分) 朱茯神(五錢)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 酒炒桔芩(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通草(一錢) 桑枝(一兩,切) 左 濕溫病十二日,熱勢夜甚,甚則神思模糊語言不清,大便未能續下,舌中心乾燥,脈弦滑數,右部大於左,胸悶口渴,少安寐。
正屆兩候,險關最防反復,變幻,不可以小效為恃。
原金斛(四錢,打,另沖) 粉丹皮(三錢) 朱連翹(三錢) 幹菖蒲(七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朱茯神(五錢) 桔梗(七分) 澤瀉(三錢) 冬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廣鬱金(七分) 滑石(四錢,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昨寒戰發熱暢汗,所患便溏,胸悶嘔吐均轉松,但舌上灰、黃垢,脈滑數。
仍防變遷。
桑葉(三錢) 大豆卷(三錢) 六曲(三錢) 豬苓(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青皮(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玉樞丹末(一分,沖服) 復診方:濕溫病兩候,頭暈耳聾,舌灰黃垢,疹?不多,脈數。
風波方興,勿以小效為恃。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鮮桑葉(四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朱連翹(三錢,帶心) 竹茹(三錢) 牛蒡子(三錢) 楂炭(三錢) 朱茯神(五錢) 赤芍(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杏仁泥(五錢) 枳實導滯丸(四錢,包煎) 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 右 頭暈,心慌手振,胸悶夜來寒熱,脈濡滑。
延防轉重。
石決明(二兩,煅,先煎) 杜藿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 煨天麻(七分) 青蒿(三錢五分) 竹茹(二錢) 大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幹佩蘭(三錢) 朱茯神(五錢) 鹽半夏(二錢) 枇杷露(一兩,沖服) 左 胸悶不欲食,神疲頭痛,稍有寒熱。
擬先治表,以防轉重。
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廣鬱金(一錢) 滑石(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橘紅(一錢) 青皮炭(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絹包) 蔓荊子(二錢) 法半夏(二錢) 六曲(四錢,炒) 鮮佩蘭(後下) 鮮佛手(三錢五分) 左 痰火氣機擾亂神明,語言不自主,脈左弦,甚於右。
近有寒熱,當治所急。
青蒿(二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鮮竹茹(三錢) 青礞石(三錢五分,煅,先煎) 秦艽(二錢) 紫貝齒(生,先煎,一兩) 陳皮(一錢) 廣鬱金(一錢) 赤芍(三錢五分) 陳膽星(一錢) 連翹(三錢) 幹菖蒲(七分) 鮮竹瀝(一兩,溫服) 乍寒乍熱,已及旬日,汗少,胸悶頭痛,脈數不暢。
溫邪內郁,變遷可懼。
淡豆豉(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豬苓(三錢五分) 蘇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六曲(四錢) 澤瀉(三錢) 藿梗(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 楂炭(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後下)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乍寒乍熱,約已十二日,胸悶頭蒙,脈數。
轉重可慮。
淡豆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芍(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薄荷(七分,後下) 牛蒡子(三錢) 竹茹(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左 作寒發熱,胸悶,大便溏洩,脈數。
宜表裡兩解。
杜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萊菔甲(三錢) 鮮佩蘭(三錢,後下) 牛蒡子(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通草(一錢) 桑枝(七錢) 右 濕溫病十二日,表熱內伏,便閉、脘次不通,舌黃,脈不暢。
擬通導下法。
上川連(四分,酒炒) 枳實(三錢五分,切) 萊菔子(四錢,炒研)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全瓜蔞(五錢,打) 檳榔(三錢五分) 青皮(三錢五分,切炒) 朱拌赤苓(四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澤瀉(三錢) 玉樞丹(二分,用佛手露一兩,調化溫服) 左 風邪入絡,四肢骨節腫痛,脈細。
曾經痰中帶血,當洩風宣絡主之。
桑葉(三錢) 忍冬藤(四錢) 制豨薟草(三錢五分) 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絲瓜絡(三錢五分) 臭梧桐(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 赤芍(三錢) 丹皮(三錢五分) 五加皮(三錢五分) 右 作寒發熱,解而不淨,脘次不暢,腰痛,脈數。
宜表裡兩治。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朱赤苓(四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通草(一錢)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瓜蔞皮(三錢,切)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宋半夏(三錢五分) 陳佛手(一錢) 右 胃脘作痛,惡寒熱不透,脈數不暢。
宜解表疏裡。
大豆卷(三錢) 川石斛(三錢) 六曲(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幹佩蘭(三錢五分) 廣鬱金(一錢) 澤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左 口味不醒,大便不下,脈弦,左半體作麻。
擬養營潤腸,洩風宣絡。
川石
舌黃、口乾。
遍體作痛,此係重症。
已延五日。
最防昏陷化燥。
淡豆豉四錢、鮮金斛五錢、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切) 檳榔尖(三錢五分,切) 牛蒡子(三錢,勿研) 竹茹(三錢) 萊菔子(五錢,炒研) 赤芍(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車前子(四錢,包) 滑石(四錢) 活水蘆根(一兩,去節) 左 惡寒發熱,已起六日,熱勢午後為甚,頭脹痛,胸悶,語言吃力,舌黃,四末不暖,脈數不大,二便俱通。
溫邪恰交一候,最防遷延轉重。
未敢輕視。
淡豆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滑石(四錢)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牛蒡子(三錢,勿研) 赤苓(三錢,辰砂拌) 赤芍(三錢) 朱連翹(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澤瀉(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右 外寒內熱,頭暈胸悶,脈不暢,舌白黃,口乾,二便俱少,夜少安寐,遍體痛,溫濕逗留,熱不外達。
病勢方張,變遷可慮。
淡豆豉(三錢) 桑葉(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二青(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車前子(四錢,包) 桑枝(一兩,切) 右 濕鬱困脾,遍體無力,知飢不能食,嗜臥,舌苔不清,脈狀尚能流利。
擬先順氣疏中。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茯苓(四錢)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炒黑荊芥(一錢) 桑枝(一兩,切) 新會皮(三錢五分,炙) 鹽半夏(三錢五分) 炒黑赤芍(一錢) 生穀芽(五錢,包) 左 熱九日,頭暈口膩,舌黃垢,作惡胸悶,少寐糊語,骨痛,便溏溲少。
邪滯積伏甚深,正轉重出入關頭。
淡豆豉(三錢) 上川連(五錢) 枳實(三錢) 鹽半夏(三錢) 鮮金斛(五錢) 薄荷(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象貝(五錢) 赤芍(三錢) 連翹(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右 陽勝則身熱喘粗,不得寐,咽癢咳窒,頭暈胸悶,脈數不甚大,脘次拒按,大便溏薄,小溲熱,舌白黃,口乾,時時作惡。
病約八日,正發越之時,極易化燥昏陷。
淡豆豉 薄荷 前胡 象貝 鮮金斛 牛蒡子 白杏仁 鹽半夏 黑山梔 連翹 枳殼 澤瀉 生石決明 右 脈數不大,舌黃,口乾少津液,唇燥,脘腹拒按,二便俱少。
病勢十分險惡,發越之變,可立而待也。
先服牛黃清心丸(一粒) 細葉菖蒲(四錢) 鮮竹瀝(二兩) 羚羊角(三錢五分,鎊,先煎) 枳實(三錢,切) 紫貝齒(一兩,生杵) 朱茯神(五錢) 鮮金斛(一兩,打) 淡豆豉(三錢,二味同打) 竹茹(三錢)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連翹(三錢,辰拌) 竺黃片(三錢) 鉤勾(三錢,後下) 萊菔子(四錢,包) 左 頭脹痛,遇風形浮,胸次微悶,遍體不適,舌薄白。
二便俱少。
溫濕互郁,防蒸寒熱,未可忽。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赤苓(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陳皮(一錢) 六曲(三錢) 車前子(四錢,包) 蔓荊子(三錢) 宋半夏(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佩蘭葉(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炒,切) 左 神疲嗜臥,一身無力,咳逆氣急,痰多,咳則汗來,舌根黃、前半少苔、多裂紋,脈軟,寐則多夢紛紜,納少。
體虛病深,中挾痰濕,最防作喘。
蘇子(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 生蛤殼(一兩) 茯苓(四錢) 桑白皮(三錢,蜜炙) 象貝(四錢) 冬瓜子(七錢) 絲瓜絡(三錢五分) 款冬花(三錢,炙) 宋半夏(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玉蝴蝶(三錢) 香穀芽(五錢,包) 左 熱不退五日,汗得不足,咽間痰阻,舌黃垢,脈數,寐不安神。
溫邪逗留肺胃,最防逾後變幻。
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青蒿(三錢) 白杏仁(四錢) 竹茹(三錢) 薄荷(一錢) 赤芍(三錢) 象貝(四錢) 朱連翹(三錢) 滑石(四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表熱兩日,遇風形浮,頭脹胸悶,遍體不適,脈數不大,舌黃,咳嗽痰多。
宜肺胃兩治,以防轉重。
廣藿梗(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赤苓(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牛蒡子(三錢) 竹茹(三錢) 桑枝(一兩,切) 蔓荊子(三錢) 白杏仁(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枇杷花(三錢,炙,包) 左 形寒表熱,頭暈口膩,胸悶腰痛,脈不大,溲通便閉。
溫邪濕滯交結,正在轉重,勿忽。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切) 白豆蔻(一錢,研,沖) 越鞠丸(四錢,包)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研) 青皮(三錢五分) 幹佩蘭(三錢,後下) 製半夏(三錢) 生米仁(四錢) 桑枝(一兩,切) 左 尺膚熱、脈盛躁者,病溫也。
溫從口鼻而入,鼻通於肺,肺主皮毛,則憎寒發熱,熱已七日不退,頭痛胸悶煩躁,舌糙黃。
口乾渴,急欲飲水求救,仍復吐出。
脈弦數,寐則糊語。
此係險重之症,昏厥易如反掌。
淡豆豉三錢、鮮金斛三錢、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越鞠丸(四錢,包) 白杏仁(五錢,去尖研) 萊菔子(四錢,炒,研) 製半夏(三錢) 白蔻仁(七錢,研,沖) 滑石(四錢) 橘紅(一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此方出於三月底之日令,勢有寒痧挾滯之象。
故附錄於此,以便對照細看,庶不緻臨證矇混。
寒滯中阻,清濁相幹,亂其中氣。
乾嘔水瀉,舌黃脈數不大,溲少,時寒時熱。
病方鴟張,可慮。
老蘇梗(三錢五分,切) 六曲(四錢,炒) 大腹皮(三錢,洗) 車前子(四錢,包)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青皮(一錢) 茯苓(四錢) 澤瀉(四錢) 淡吳萸(二錢,鹽水炒) 廣木香(一錢) 萊菔甲(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陳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右 熱六日,痰鳴如曳鋸,氣急鼻煽,咳不止。
脈弦數,溲少、口乾,舌垢。
溫邪痰熱熏蒸肺胃,極易痰升喘變,勢實吃重之至。
牛黃抱龍丸(一粒,去蠟殼,先研末) 甜葶藶(五錢,焙去油) 象貝(五錢,去心) 連翹(三錢) 細葉菖蒲(四錢,加冷開水少許打汁一匙) 白前(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鮮竹瀝(水丸為末及蒲汁共燉溫,先服,一兩) 白杏仁(四錢,去尖) 丹皮(三錢) 生紫貝齒(一兩,杵,先煎) 鉤勾(三錢,後下) 左 風溫阻痹肺氣,咳逆痰多,咽關紅碎,哽痛,舌尖亦碎,二便不多,夜來微熱。
宜表裡兩治。
以防轉重。
冬桑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萊菔子(四錢,炒) 牛蒡子(三錢) 白前(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山慈姑(七分,去毛筋)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三錢) 通草(七分)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 左 濕溫病六日,汗少熱不退,胸悶,舌白口渴,渴不引飲,脈濡數,大便不暢,溲少,夜寐尚安。
病交一候,正屬風翔浪飛之時也。
生□術(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 橘紅一錢、朱連翹三錢、鮮生地(一兩,三味同打) 枳殼(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淡豆豉(三錢,同打) 竹茹(三錢) 白豆蔻(七分,研沖) 鮮蘆根(一兩,去節) 桑枝(一兩) 濕溫病一候,表熱解裡蘊猶重,胸悶痞,大便溏洩,已下數次,溲少,抵暮時躁不安寐,汗出溱溱,脈濡數。
症情尚在險途,小效恐不足恃也。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生紫貝齒(一兩) 制川樸(三分) 丹皮(三錢) 竹茹(三錢) 朱連翹(三錢) 生□術(一錢) 赤芍(三錢) 幹菖蒲(四分) 滑石塊(四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病延八日,熱不退,胸悶略鬆,大便溏洩漸止,小溲較利,昨宵躁擾不寧,不得寐,有汗有矢氣,舌薄白,脈濡數。
溫熱為痰濕所裹。
正屬出入關頭,風波疊起之時也。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杵,先煎) 淡芩炭(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竹茹(三錢,水姜皮水炒) 朱茯神(四錢) 滑石(四錢) 赤苓(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廣鬱金(用枇杷露一兩磨沖另服,一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病起旬日,表熱不退,胸悶脘腹不適,大便溏薄,溲赤,脈數不大。
溫濕互郁轉重可慮。
香青蒿(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楂炭(三錢) 石決明(一兩,打先煎) 丹皮(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車前子(四錢,絹包) 赤芍(三錢) 六曲(四錢) 竹茹(三錢) 澤瀉(三錢) 陳佩蘭(後下) 左 頭痛頭暈,胸悶、咽關紅碎,夜來微熱,當臍痛,大便溏,溲黃,脈數。
百節煩疼,舌黃邊尖絳,口渴引飲。
濕溫化熱,防化燥昏陷。
上川連(三分,鹽水炒) 桑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 蔓荊子(三錢) 茯苓(四錢) 竹茹(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發熱十二日,熱勢頗甚,口乾,舌黃、質絳,胸悶躁擾不寧,脈數溲少,汗得不足。
溫邪痰熱熏蒸肺胃,極易化燥昏陷,刻屬兩候,風波易如反掌也。
鮮金斛(七錢)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先煎) 淡芩炭(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 竹茹(三錢) 朱茯神(四錢)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丹皮(三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因於寒,體若燔炭,頭脹痛,發熱不揚,舌糙白黃,汗少少寐,大便溏、溲少,脈濡。
病延六日正,屬發越之時也。
廣藿梗(三錢)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白杏仁(四錢,去尖) 朱連翹(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飛滑石(四錢) 薄荷(七分) 赤芍(三錢)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澤瀉(三錢) 右 頭暈胸悶,心宕納少,氣急,時時泛嘔,腰痠帶下,脈軟,舌白。
肝脾腎同病,中挾濕熱,宜擇要治之。
桑麻丸(四錢,絹包) 枳殼(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茯苓(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竹茹(三錢,玫瑰水炒) 煅瓦楞殼(一兩半,拌) 鹽半夏(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廣鬱金(一兩,開水磨沖) 白芍(淡吳萸甘一粒同炒,三錢) 絲瓜絡(三錢) 綠萼梅(三錢五分,去蒂)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左 濕鬱蒸熱。
舌灰垢,口苦,發熱不壯,胸悶頭暈,便通,脈小弦數。
宜表裡分治法。
淡芩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雞蘇散(四錢,包) 香青蒿(三錢)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 宋半夏(二錢)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陳佩蘭(三錢,後下) 左 病起六日,熱壯不為汗裹,頭暈氣悶,舌黃垢。
脘腹不適,大便溏而不暢,少寐,遍體痛,脈數。
擬宗溫痛銀翹散主之。
淡豆豉(三錢) 枳實(三錢五分,切) 銀花(三錢) 六曲(四錢)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連翹(三錢) 楂炭(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杵) 赤芍(三錢) 飛滑石(四錢,薄荷七分合包) 紅靈丹(一分,用枇書露一兩調服) 右 神疲胃呆,四肢無力,稍有咳,濕困脾陽,胃有痰濁。
宜擇要治之。
瓜蔞皮(四錢,切) 北秫米(四錢) 茯苓(四錢) 桑枝(一兩,切) 白杏仁(四錢,去尖) 橘紅(一錢) 資生丸(四錢,絹包) 炒穀芽(五錢,絹包) 象貝(四錢,去心) 法半夏(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左 溫病九日,熱熾千裡。
脈小弦數,舌糙黃帶灰,垢厚邊尖絳,口乾渴飲,大便溏薄極臭,小溲赤少,糊語喃喃,徹夜不寐。
邪滯痰熱熏蒸肺胃,深恐陡然痙厥,未敢忽視。
鮮金斛(一兩) 淡芩(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朱連翹心(三錢) 桑葉(三錢) 上川連(一錢,水炒) 丹皮(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竺黃片(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茯神(五錢) 車前子(四錢,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枇杷露(一兩,燉溫另服) 二方:昨服藥後稍能得寐,糊語漸止,似乎較有起色,但熱退不淨,痰熱猶甚。
舌垢化薄,脈弦數,便閉,寐則多夢紛壇,小溲通利。
邪熱痰熱猶多逗留,仍防猝然厥變,不敢以小效為恃也。
鮮金斛(一兩) 赤芍(三錢) 竹茹(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桑葉(三錢) 淡芩(三錢五分) 竺黃片(三錢) 朱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連翹(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瓜蔞皮(切,四錢) 右 表熱解,裡熱仍熾,心中煩熱,氣逆作痛,腑氣未能續下,得飲作吐。
素體單弱,不耐感溫,須加意慎之。
淡芩炭(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川石斛(四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丹皮(三錢)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竹茹(三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沉香片(三錢) 陳佛手(一錢) 朱燈芯(三分)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左 熱一候,大汗淋漓,脈細數,胸悶頭暈,舌白黃,兩腿痠,寐則糊語。
素體不足,濕熱邪滯,逗留極易起波,毋忽。
川石斛(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浮小麥(五錢,絹包) 淡芩炭(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桑枝(一兩,切)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表熱三日,但頭汗出,口淡膩,舌白黃垢,二便俱通,脈弦數。
風溫痰熱互郁,防連熱轉重。
淡豆豉(二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炒) 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 澤瀉(二錢) 赤芍(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桑枝(一兩,切)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痰熱上升,神思迷糊,脈滑而不暢。
健忘心亂,急宜洩降主方。
上川連(五分,鹽水炒) 陳膽星(一錢) 抱木茯神(五錢,朱拌) 白金丸(三錢五分,吞服) 全瓜蔞(五錢,切) 青礞石(三錢五分,煅,先煎) 帶心連翹(三錢,朱拌) 竹瀝(一兩五錢,沖) 鹽半夏(三錢) 紫貝齒(一兩五錢) 遠志肉(一錢,炒) 九節菖蒲(七分) 左 發熱五日,有汗不解,舌邊糙、中根垢,脈數。
宜解表疏裡。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苓(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通草(一錢) 牛蒡(三錢) 萊菔子(三錢,炒) 連翹(三錢五分) 右 發熱九日,夜半更重,胸悶不寐,氣急,脈數不暢,舌黃。
溫邪痰滯交蒸,變遷可懼。
鮮金斛七錢、淡豆豉(三錢,同打) 牛蒡(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帶心) 竹茹(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黑山梔(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赤芍(三錢) 滑石(五錢) 萊菔子(四錢,炒)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表熱七日,暮夜更甚胸悶,脈數,二便不利。
溫邪痰滯交結,行將轉重,勿忽。
淡豆豉三錢、鮮金斛(五錢、同打) 朱連翹(三錢) 牛蒡(三錢) 飛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薄荷(一錢,後下) 澤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玉樞丹末(二分,枇杷露二兩,調化溫服) 左 發熱六日,晝輕夜重,重則糊語,脈數。
胸悶便溏,溫邪交蒸,防轉重。
原金斛(三錢) 朱連翹(三錢) 六曲(三錢,炒) 澤瀉(三錢) 桑葉(二錢) 紫貝齒(七錢,杵) 楂炭(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赤芍(三錢) 茯苓(四錢) 右(第一方後有第二方) 表熱氣急,心不食。
舌垢,脈數不揚。
肝氣而兼溫邪,表裡同病,不可忽。
青蒿子(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上川連(三分,酒炒)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冬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剌) 川石斛(四錢) 竹茹(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鹽半夏(二錢) 代赭石(五錢,先煎) 通草(一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 左(第一方後有一方) 發熱八日,汗出式微,遍體煩疼,胸悶頭痛,咳嗽,脈數。
溫邪挾痰濕滯蘊蒸肺胃,勢方轉重。
不可輕忽。
鮮金斛七錢、淡豆豉(三錢,同打) 枳殼(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二錢) 桑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連翹(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牛蒡(三錢) 飛滑石(四錢,絹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通草(一錢) 左 表熱五日,頭脹胸悶,便溏不寐,溫邪濕滯蘊蒸,轉重可慮。
大豆卷(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杜藿梗(三錢) 澤瀉(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四錢) 幹佩蘭(三錢) 朱連翹(三錢) 法半夏(二錢) 楂炭(二錢) 豬苓(二錢) 赤苓(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牛蒡(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右(此方因有寒字恰與熱字相反故錄入以便對看) 寒濕滯中阻,胸脘悶塞,不欲食,脈不暢。
防增寒熱。
蘇葉(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 白蔻仁(五分,研沖)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五分) 赤苓(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澤瀉(三錢) 桔梗(七分) 幹佩蘭(三錢,後下) 左(昨已備過,今第二方) 熱九日,昨汗不少,仍無安寐,胸悶咳嗽,脈數,大便不行。
溫邪痰滯,蘊蒸肺胃,行將化火轉重,不可泛視。
桑葉(三錢) 鮮金斛(七錢,打) 枳實(三錢五分,切) 朱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 竹茹(三錢) 滑石(四錢) 朱連翹(三錢) 香青蒿(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研) 白杏仁(四錢,去尖) 鮮蘆根(二兩,去節) 通草(一錢) 右(昨已看過,今第二方) 溫邪、肝氣為病,噁心發熱不得寐,脈數不暢。
勢方轉重,不可忽。
上川連(三分,酒炒) 枳殼(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橘紅(一錢,鹽水炒) 竹茹(三錢) 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赤芍(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包) 枇杷露(一兩,沖) 澤瀉(三錢) 左(第一方) 發熱八日,大便溏,少寐,脈數不暢。
溫邪痰濕交郁,防正不勝病。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紫貝齒(五錢,生,先煎) 杜藿梗(三錢五分) 朱茯苓(五錢) 牛旁(三錢) 通草(一錢) 赤芍(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專刺)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左 發熱九日,口乾,溲少、便閉,脈數。
邪滯交結,不可忽視。
鮮生地七錢、鮮金斛五錢、淡豆豉(三錢,三味同打) 朱連翹(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杏仁泥(四錢) 銀花(三錢) 竹茹(三錢) 滑石(四錢,包) 赤芍(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澤瀉(三錢) 鮮蘆根(二兩,去節) 淡竹葉(三錢五分) 左(第二方) 發熱九日,胸悶不寐。
脈細數。
體虛病實。
變遷可懼。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炒) 紫貝齒(一兩,先煎) 青蒿子(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朱連翹(三錢) 川石斛(五錢)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 朱茯苓(五錢) 川通草(一錢) 廣鬱金(一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大便已通,氣墜腰脊作酸,小溲不流利,脈細。
陰分虛而濕熱重。
理之不易。
上川連(四分,姜水炒) 青蒿子(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鹽半夏(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秦艽(三錢五分) 通草(一錢)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赤芍(三錢) 滑石(四錢,包) 陳佛手(一錢) 桑枝(五錢) 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 右 表熱惡寒,胸悶頭痛,病起旬日,舌灰黃,脈細數。
溫邪痰滯交結,轉重可慮。
桑葉(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赤芍(三錢) 牛蒡(三錢) 竹茹(二錢) 薄荷(一錢) 朱赤苓(四錢) 前胡(二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 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 左 午間肢冷,暮夜熱甚,氣急咳窒胸悶溲赤。
病起七日,轉重可慮。
大豆卷(四錢) 紫菀(三錢五分,炙) 赤苓(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前胡(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牛蒡子(三錢) 桔梗(七分) 澤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酒炒桑枝(一兩) 左 前病未清,昨又惡寒發熱,至今不淨,便溏腹痛,脈微數。
宜解表疏裡。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蔻仁(七分,研沖) 六曲(炒,三錢) 廣藿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赤苓(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桑枝(五錢) 濕溫病十二日,頭脹耳鳴,便秘,脈滑數。
正交兩候之際,防陡然昏陷。
淡豆豉(三錢) 桑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滑石(四錢,包)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楂炭(三錢) 豬苓(二錢)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澤瀉(三錢) 枳實導滯丸(四錢,絹包) 元明粉(三錢,絹包) 左 舊病發熱嘔吐,遍體煩疼,便溏胸悶,脈滑數。
防轉重。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炒) 澤瀉(三錢) 橘紅(一錢,炙) 青皮(三錢五分,炒) 楂炭(三錢) 豬苓(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 玉樞丹(二分,研沖,先服) 左 濕溫病將兩候,四肢易冷,頭痛胸悶,不得寐,脈數。
形將轉重。
弗忽。
桑葉(二錢) 橘紅(一錢) 朱茯神(五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炒) 瓦楞殼(一兩,杵) 枳殼(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揉香後下) 右 發熱畏風,頭痛作泛,胸悶,脈數不暢。
宜透達洩化。
大豆卷(三錢) 杜藿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炒) 橘紅(一錢,炙) 幹菖蒲(七分) 萊菔子(四錢,炒) 豬苓(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竹茹(三錢五分,炒) 澤瀉(三錢) 玉樞丹末(三分,開水沖服) 左 本體不充,無力運融痰濕。
脈弦。
宜標本兩治。
川石斛(三錢) 白蔻仁(五分,研沖) 川斷(鹽水炒) 資生丸(三錢,吞服) 陳皮(一錢) 白杏仁(三錢,去尖)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芍(三錢五分) 法半夏(二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左 發熱不淨,嘔吐稍愈,脈滑數。
骨痛胸悶,濕溫舊病,極易變遷 大豆卷(三錢) 六曲(四錢,炒) 連翹(三錢) 粉萆薢(三錢)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洗) 赤芍(三錢五分) 廣鬱金(三錢五分,打) 玉樞丹(一分,用開水化服) 左(後有復診方) 濕溫十三日,頭暈耳聾,便閉。
舌黃垢、帶灰。
疹?不透,正吃緊關頭也。
上川連(五分,酒炒) 淡豆豉(三錢) 鮮桑葉(三錢) 萊菔子(四錢,炒) 全瓜蔞(四錢,切) 黑山梔(三錢) 牛蒡子(三錢) 六曲(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枳實導滯丸(四錢,包煎) 元明粉(一錢,後下) 右 濕溫兩候,頭痛昏暈胸悶,少寐,口甜便閉。
病無出路,轉重可慮。
大豆卷(三錢) 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研) 秦艽(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朱茯神(五錢) 六曲(四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濕溫病八日,熱重於裡,煩悶,脘肋痛,脈滑數,舌黑。
正轉重之時,勿忽。
上川連(五分,鹽水炒) 鮮桑葉(五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滑石(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五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車前子(三錢,絹包) 竹茹(三錢) 丹皮(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紅靈丹(一兩,鮮佛手三錢五分,泡湯化服) 左 昨寐較安,發熱亦稍衰,大便未行,舌黃垢、質紅,脈細數,右三部較大。
邪伏傷陰,須由漸解散。
桑葉(三錢) 功勞子(三錢) 炙鱉甲(五錢,先煎) 半貝丸(三錢,絹包) 青蒿(三錢) 知母(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丹皮(三錢五分) 川石斛(四錢) 朱茯神(五錢) 石生決明(一兩,先煎) 桑枝(一兩,切) 復診:濕熱表邪,蒸久傷陰,發熱止作不定,時易作咳、作呃,夜來口乾,脈微弦而數,少寐。
表病傳裡,未易速效。
青蒿(二錢) 川石斛(四錢) 朱連翹(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丹皮(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五分) 朱茯神(五錢)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 酒炒桔芩(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通草(一錢) 桑枝(一兩,切) 左 濕溫病十二日,熱勢夜甚,甚則神思模糊語言不清,大便未能續下,舌中心乾燥,脈弦滑數,右部大於左,胸悶口渴,少安寐。
正屆兩候,險關最防反復,變幻,不可以小效為恃。
原金斛(四錢,打,另沖) 粉丹皮(三錢) 朱連翹(三錢) 幹菖蒲(七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朱茯神(五錢) 桔梗(七分) 澤瀉(三錢) 冬桑葉(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廣鬱金(七分) 滑石(四錢,包)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昨寒戰發熱暢汗,所患便溏,胸悶嘔吐均轉松,但舌上灰、黃垢,脈滑數。
仍防變遷。
桑葉(三錢) 大豆卷(三錢) 六曲(三錢) 豬苓(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青皮(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玉樞丹末(一分,沖服) 復診方:濕溫病兩候,頭暈耳聾,舌灰黃垢,疹?不多,脈數。
風波方興,勿以小效為恃。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鮮桑葉(四錢) 萊菔子(四錢,炒研) 朱連翹(三錢,帶心) 竹茹(三錢) 牛蒡子(三錢) 楂炭(三錢) 朱茯神(五錢) 赤芍(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先煎) 杏仁泥(五錢) 枳實導滯丸(四錢,包煎) 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 右 頭暈,心慌手振,胸悶夜來寒熱,脈濡滑。
延防轉重。
石決明(二兩,煅,先煎) 杜藿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 煨天麻(七分) 青蒿(三錢五分) 竹茹(二錢) 大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幹佩蘭(三錢) 朱茯神(五錢) 鹽半夏(二錢) 枇杷露(一兩,沖服) 左 胸悶不欲食,神疲頭痛,稍有寒熱。
擬先治表,以防轉重。
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廣鬱金(一錢) 滑石(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橘紅(一錢) 青皮炭(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絹包) 蔓荊子(二錢) 法半夏(二錢) 六曲(四錢,炒) 鮮佩蘭(後下) 鮮佛手(三錢五分) 左 痰火氣機擾亂神明,語言不自主,脈左弦,甚於右。
近有寒熱,當治所急。
青蒿(二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鮮竹茹(三錢) 青礞石(三錢五分,煅,先煎) 秦艽(二錢) 紫貝齒(生,先煎,一兩) 陳皮(一錢) 廣鬱金(一錢) 赤芍(三錢五分) 陳膽星(一錢) 連翹(三錢) 幹菖蒲(七分) 鮮竹瀝(一兩,溫服) 乍寒乍熱,已及旬日,汗少,胸悶頭痛,脈數不暢。
溫邪內郁,變遷可懼。
淡豆豉(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豬苓(三錢五分) 蘇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六曲(四錢) 澤瀉(三錢) 藿梗(三錢五分) 法半夏(三錢) 楂炭(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後下) 鮮佛手(三錢五分) 右 乍寒乍熱,約已十二日,胸悶頭蒙,脈數。
轉重可慮。
淡豆豉(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芍(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薄荷(七分,後下) 牛蒡子(三錢) 竹茹(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左 作寒發熱,胸悶,大便溏洩,脈數。
宜表裡兩解。
杜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六曲(四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萊菔甲(三錢) 鮮佩蘭(三錢,後下) 牛蒡子(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通草(一錢) 桑枝(七錢) 右 濕溫病十二日,表熱內伏,便閉、脘次不通,舌黃,脈不暢。
擬通導下法。
上川連(四分,酒炒) 枳實(三錢五分,切) 萊菔子(四錢,炒研)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全瓜蔞(五錢,打) 檳榔(三錢五分) 青皮(三錢五分,切炒) 朱拌赤苓(四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澤瀉(三錢) 玉樞丹(二分,用佛手露一兩,調化溫服) 左 風邪入絡,四肢骨節腫痛,脈細。
曾經痰中帶血,當洩風宣絡主之。
桑葉(三錢) 忍冬藤(四錢) 制豨薟草(三錢五分) 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絲瓜絡(三錢五分) 臭梧桐(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 赤芍(三錢) 丹皮(三錢五分) 五加皮(三錢五分) 右 作寒發熱,解而不淨,脘次不暢,腰痛,脈數。
宜表裡兩治。
桑葉(二錢) 枳殼(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朱赤苓(四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通草(一錢)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瓜蔞皮(三錢,切)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宋半夏(三錢五分) 陳佛手(一錢) 右 胃脘作痛,惡寒熱不透,脈數不暢。
宜解表疏裡。
大豆卷(三錢) 川石斛(三錢) 六曲(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幹佩蘭(三錢五分) 廣鬱金(一錢) 澤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左 口味不醒,大便不下,脈弦,左半體作麻。
擬養營潤腸,洩風宣絡。
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