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類

關燈
洶自北來,中布衵服而外衣不鈕者一人,面血淋漓,一目已霍然眇,蓋喫寶局者也。

    喫寶局者,惡少日於賭館索費,任保護。

    然若輩眾多,必以甘心傷其支體者始得之。

    支體之傷分等計資,果剜目者列上等而獲多金矣。

     京畿一帶,此風尤盛。

    一日,有壯男至通州某典肆持敝衣求質,典夥卻之,男子呶呶爭。

    久之,詰夥曰:「貴肆果質何類物?」夥答曰:「凡物皆受,第必須完好者始合格。

    」壯男匆匆去,俄復至,出小刀,割一耳擲櫃上曰:「此亦物之完好者,若速為估值。

    」夥大懼,立邀之入,予以重金,始出。

    又良鄉縣甲乙二人有所爭訟,經年不休,二人皆力盡,不復勝訟,乃相約曬烈日中,畏避者負。

    二人力適相等,繼更議定置一大油鍋,熾之令沸,中擲二鐵丸,能赤手取以出者勝。

    屆期,邀父老為證人,一攘臂先取,皮肉盡脫;其一逡巡不敢動,遂敗北,乃以所爭者讓諸取丸人。

    然是人受毒過深,不數日即死。

     北人尚炕 北方居民,室中皆有大炕。

    入門,脫屨而登,跧坐於炕,夜則去之,即以薦臥具。

     炕之為用,不知其所由起也。

    東起泰岱,沿北緯三十七度,漸迤而南,越衡漳,抵汾晉,逾涇洛,西出隴阪,凡此地帯以北,富貴貧賤之寢處,無不用炕者。

    其製:和土雜磚石為之,幅寬五六尺,三面連牆,緊依南牖之下,以取光前通坎道,炙炭取暖。

    若貧家,則於旁端為竈,既炊食,即烘炕,老幼男婦,聚處其上。

    詩家題詠,亦往往見之。

    《湛然居士集》:「牛糞火煨泥炕暖,蛾連紙破瓦窗明。

    」于忠肅《雲中即事》:「炕頭炙炭燒黃鼠,馬上彎弓射白狼。

    」官友鹿有《煖炕詩》三十二韻,朱弁有《炕寢詩》三十韻。

    又《正字通》:「北方暖牀曰炕。

    」此炕之明見於載籍者。

    然考其著述時代,率在遼,金以前,炕之義訓,皆動詞,形容詞若以用為名詞者,則絕未之見也。

    燕太子與軻同牀而寢。

    《高士傳》:「管寧隱遼東,坐臥藜,當膝處皆穿。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臘夜令持椒臥房牀旁,飬蠶法:土屋欲四面開窗,屋內四角著火。

    」孫氏註:「炭聚之下,碎末,令擣熟丸,以供竈爐種火以用。

    」皆言竈言爐,而絕不言炕,可見方古代本未有炕。

    至如《左傳》「宋寺人柳熾炭於位,將至則去之」《新序》「宛春謂衛靈公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竈.』」,《漢書.蘇武傳》「鑿地為坎,置熅 火」,庾信《小園賦》「嵇康鍛竈既煗而堪眠」.《水經注》「土垠縣有觀雞寺,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雲1,要之,皆暖房而非炕也.惟《舊唐書.高麗傳》:「冬月皆作長炕,下燃熅火.」馬擴第自敍:「金主聚諸將共食,則於炕上用矮檯子,或木盤相接。

    」《北盟錄》:「女真俗環屋為土?,熾火其下,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

    」觀此數條,乃不啻為北方用炕者形容盡緻,而宋人異而書之,以為胡俗,益可見北方古未有炕,蓋其初本東胡之俗,自遼、金人,浸染既深,久之遂成習慣。

    然炎火蒸融,輒令人筋脈弛緩,腦氣昏沉。

    南人夏日寢之,土濕交乘,尤易成癱瘓之症。

    即北人體質素強,而炭氣濛騰,冬夜因之悶斃者,亦時有所聞也。

     都人之酒食聲色 晚近士大夫習於聲色,羣以酒食徵逐為樂,而京師尤甚。

    有好事者賦詩以紀之曰:「六街如砥電燈紅,徹夜輪蹄西復東。

    天樂聽完聽慶樂,惠豐喫罷喫同豐。

    銜頭盡是郎員主,談助無非白發中。

    除卻早衙遲畫到,閒來隻是逛胡同。

    」蓋天樂、慶樂為戲園名,惠豐、同豐京館名,而胡同又為妓館所在地也。

     北方婦女之奢佚 許周生駕部之配梁夫人德繩,著《古春軒詩草》,中有《北地佳人行》一篇,讀之可知嘉、道時京師婦女之奢侈驕佚也。

    詩雲:「北地佳人少小時,養成性格含嬌癡。

    閨中行樂隨年換,世上閒愁百不知。

    日高睡起心情倦,草草烏雲盤翠鈿。

    玉裹珠圍替月姿,粉妝香砌呈花面。

    三春淑景麗桃花,百兩盈門禦鳳車。

    舅姑貴顯通侯宅,親串經過衞霍家。

    麝帳雲深棲並翼,相愛相憐復相得。

    十三箏柱緩秦絲,八九鴛鴦圖繡幕。

    夫壻豪奢貴有餘,入圍歌舞出瓊輿。

    吐金衹解憐舍利,識字從來惱蠹魚。

    高會晨朝連日積,瑪瑙杯深浮湩酪。

    刻漏徐看玉帶圍,貂蟬低映寒鴉色。

    華堂歡笑趁芳辰,頤指微聞促酒頻。

    侍女不曾拈繡譜,兒家那復羨鍼神?曲房宛轉連雲第,雕闌花鳥供流睇。

    無香最愛鳳仙嬌,多語生憎鸚母慧。

    紅肥綠膩裹香綿,舉動人扶忒自憐。

    綺閣莊嚴長似佛,瓊窗窈窕恍如仙。

    少愁多病長欹枕,玉葉人參當茗飲。

    青鳥丁寧浪自傳,銀釭深秘誰能審?無限豪華難具陳,酣眠薄醉過青春。

    寒門不少傾城色,翠袖空悲薄命人。

    」 京師之二好二醜 光緒庚子以前,京師有二好二醜。

    二好者:字之好也,相公之好也。

    進士之朝考卷殿試策,專重楷法,點畫勻淨,墨色晶瑩,分行布白,橫竪錯綜,期無毫髮之遺憾,策論詩次之,惟以字之工拙分甲乙,他試亦然。

    且紙墨筆硯,俱極精良,人爭習之,此字之好也。

    都人所稱相公者有二:一大學士,極貴也;一伶,極賤也,而稱謂相埒。

    俗尚交遊,如有慶弔事,以有大學士臨門者為至榮;如有筵燕事,以有伶侑酒者為至榮,此相公之好也。

     二醜者:大小遺之醜也,制藝之醜也。

    通衢大道,矢溺滿地,當眾而遺,裸體相示,首善之地,乃至現形若是,此大小遺之醜也。

    晚近制藝,名曰墨卷,專以色澤聲調為事,絕無真理,此制藝之醜也。

     京城四大 新進士既點庶吉士,謁客名刺,非常偉大,較普通所用者約加一倍,而所印姓名,恰如其紙之大小,四圍不使留隙,蓋體制然也。

    既散館,即不復爾。

    其制自何而起,命意為何,老於詞林者亦不能言,殆亦一種習慣而已。

    都人士成一聯詠之雲:「翰林名片棺材槓,襪店招牌窰子□。

    」謂之為京城四大。

    蓋都中富人出殯,昇棺夫有多至六十四或七十二人者,槓之巨,亦無倫比,蓋以表示其闊也。

    襪店門首,往往懸一巨襪,以為招徠。

    窰子者,都人以呼妓院,蓋妓女閱人既多,為廣大教主也。

     都人不談國事 京師酒館之各室,每有一紅紙條揭於柱,上書四字曰:「莫談國事。

    」慮有禦史適在隔室,據所傳聞,登之白簡也。

    且或有言侵犯親王、貝子、貝勒及宗室、覺羅,至有後患耳。

     柳邊俗尚 昔年行柳條邊外者,率不裹糧,遇人家,直入其室,主者盡所有出享。

    或日暮讓南炕宿客,而自臥西北炕,馬則煮豆麥剉草飼之。

    客去,不受一錢。

    他時過之,或以鍼綫荷包贈,則又煎乳豬鵝雞以進。

    其後則倉卒一飯或一宿,尚不計值,再宿必厚報之。

    而居者非雲貴流人,則山東西賈客,類皆巧於計利,於是非裹糧不可行矣。

    然宿則猶讓炕,炊則猶樵蘇,飯則猶助瓜菜,尚非內地之人所能及也。

     俗尚齒,無貴賤之階級,呼年老者曰瑪法。

    瑪法者,漢言爺爺也。

    呼年長者曰阿哥。

    新歲相見,卑幼於尊長必長跪叩首,尊長者坐而受之,不為答。

    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以好語祝,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

    少者至老者家,雖賓,必隅坐隨行。

    出遇老者於途,必鞠躬垂手而問曰賽音。

    賽音者,漢言好也。

    若乘馬,必下,俟老者過,老者命之乘,乃敢避而乘。

    宴會,必子弟進食,行酒不以奴僕,客受之,亦不酢。

    往來無內外,妻妾不相避,年長者之妻呼為嫂,少者呼為嬸子,若弟婦。

     臥時,頭臨炕邊,足抵窗,無論男女尊卑,皆並頭。

    以足向人,謂之不敬。

    惟妾則橫臥其主之足後,否則賤如奴隸,亦忌之。

    其頭不近窗者,蓋天寒,窗際冰霜曉且盈寸,近則衾裯常為寒氣所逼,緻不乾,故頭臨炕邊,亦不得已也。

    炕皆外高內低,但不甚闊,人稍長,便須斜臥矣。

     吉林俗尚 吉林之俗,枕衾被褥必逢秋始浣濯,乎時雖氣味腥羶,不之顧也。

     嬰孩棲以搖籃,不置諸地,以索懸之,泣則扶而蕩漾於空際。

    至魚皮韃子多束縛襁褓兒懸諸林木間。

     女子平生沐浴僅三度,即初生一度,臨嫁一度,瀕死一度是也。

     嬰孩初生,枕以硬枕,【枕實以豆。

    】務平其後腦骨,以硬起欠美觀,習俗然也。

    燕、魯人之流寓者,亦多染此習。

     炎夏甚熱,雖亦揮扇納涼,然臥土炕者,仍烘火不輟。

    蓋冬日之烘火以禦寒,夏日之烘火以袪溼也。

    甚至席焦背赤,一若炮烙橫施,非此不能安寢焉?否則背脊痛矣。

     闔家尊卑老少長幼男女共寢一炕,雖外來之親友,假宿之孤客,亦無上下之別.且臥必赤身,故相率不燃燈,中上之家,則稍施以間隔. 吉林多炕集,用代薪炭者,均棟梁材,而區區竹頭木片,竟有用以代手紙而去穢者。

     婦女足鑲鞋,底層三寸許,著衫及踝,而兩端不開,【無衣叉。

    】頂盤高髻,惟手握三尺煙筒,頻頻吸之。

     寧古塔以文人為貴 寧古塔之滿人,呼有爵而流者曰哈番。

    哈番者,漢言官也。

    而遇監生生員亦以哈番呼之。

    蓋其俗以文人為貴,文人富則學為賈,貧而通滿語,則代人賈,所謂掌櫃者也。

    貧而不通滿語者則為人師,師終歲之獲,多者二三十金,少者十數金而已,掌櫃可得三四十金。

     山東沿海俗尚 山東即墨以南,民貧俗儉,僅以茅舍蔽風兩,未見有廣廈大屋如南方者。

    其人誠實不欺,服官吏之役,雖勞不怨。

    惟戀鄉心甚切,以耕漁畜牧為業,罕有出外經商者。

    其北則民風狡猾,海陽尤甚,然長於經商,故商於京、津、旅、大者頗多。

     甘人租妻 雍、乾以前,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