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類
關燈
小
中
大
張文端公英子為文和公廷玉,劉文正公統勳子為文清公墉,皆父子宰相。
馬文穆公齊姪為傅文忠公恆,文忠子為福文襄王康安;高文良公斌子為高文端公晉,文端子為參政公書麟;溫文端公達孫為溫相國福,福子相國伯勒保;尹文恪公泰子為文端公繼善,孫為相國慶桂:皆三代持衡,為昇平良佐也。
兄弟子姪宰相 東武陳氏,為一邑鉅族。
康熙朝,實齋相國清恪公以科第起家,其弟文洵,子文勤,相繼入閣。
故時諺有「一門三閣老,五部六尚書」之稱。
文勤為清恪側室所生。
文勤通籍,生母尚未貤封即謝世,以側室不得由正門出喪,雖文勤力爭,未能通融允行。
最後文勤乃言曰:「將來我死,應由何門出喪?」家人鹹雲必出正門無疑。
文勤乃躍登母柩,堅臥不起,卒由正門而出。
文勤生母棄養時,清恪夫婦久已安葬。
是以文勤為其生母別蔔牛眠,第有母不可無父,因又為清恪公鑄一金像,具衣冠,合葬於城東鄉之三水橋,俗稱為金爺墳。
世為河督 父子為河督者:乾隆朝錢塘吳嗣爵、嘉慶朝子大學士璥。
乾隆朝錢塘姚立德、道光朝子祖同復署總河。
三世為河督者:雍正朝無錫相國稽文敏公曾筠、乾隆朝文敏子相國文恭公璜、嘉慶朝文敏公姪孫二泉承志。
乾隆朝漢軍李宏、子奉翰,嘉慶朝奉翰子亨特復任。
叔姪為河督者:雍正朝長白相國高文定公斌,乾隆朝文定姪相國文端公晉。
父子同官 王文靖公熙以順治丁酉擢弘文院學士。
時文靖父文貞公崇簡適任國史館學士。
世祖曰:「父子同官,古今所少,以爾誠恪,特加此恩。
」 曾李一門節鉞 同、光間,漢人之一門節鉞者,以湘鄉曾氏、合肥李氏為最。
曾氏則文正公國藩、忠襄公國荃,李氏則筱筌制軍瀚章、文忠公鴻章而外,又有猶子經羲。
端方家世 端方為托活絡氏,家世貴盛。
其伯父正色立朝,有聲同、光間,即內務府大臣桂清也。
桂於同治中任內務府大臣,能以法制裁抑近倖,羣小側目,爭齮齕之,乃謝病去。
其同列文錫、貴寶,始導穆宗微行,竟遇疾上仙。
光緒初,某禦史上疏,言:「上方初政,內府為本原之地,當遠小人,親君子。
小人謂誰?則文錫、貴寶是。
君子謂誰?則前任大臣桂清是。
」其疏一出,傳誦徧都下,孝貞、孝欽兩後乃褫文、貴二人職,而溫旨起用桂。
卒稱病不出,人益高之。
端藉其餘廕,弱冠後,起家乙科,納資為郎,分工部。
六曹風氣,惟工部最腐敗,以所司無關軍國要計,滿洲世祿子弟趨之若歸壑,車馬衣服酒食徵逐之外,無他好也。
端在部,獨以博聞彊記、踔厲風發冠其曹列,不數載,遂躐登清檔房總辦。
工部優差,皆遍歷之,當時輦下為之語曰:「六部三司官,大榮小那端老四。
」大榮為浙江布政使榮銓,小那為大學士那桐也。
光緒戊戌之夏,端以京察一等,簡權霸昌道。
於時德宗發憤變法,百廢俱興,端適以其時上疏,言考工事,上得疏,大稱賞,乃設農工商總局於京師,俾端領其事,開去道缺,加三品卿銜。
同列二人,則吳京卿懋鼎、徐京卿建寅也。
開局未幾,即有八月之變,總局旋撤銷,端危疑甚,旋以他事獲解。
自後,孝欽後意始大愜,命以臬司候簡。
未幾,授陝西按察使以出。
彭氏甲科傳家 蘇州彭氏有南畇者,以孝友稱。
其孫大司馬某復中魁,祖孫狀元,世所希見。
司馬之子紹觀、紹升、紹鹹,孫希鄭、希洛、希曾,曾孫蘊輝,皆成進士。
科目之盛,為當代冠。
同祖兄弟三十一人應試 桐城姚元之嘗於嘉鹿朝奉命督督浙中,按部湖州,歲試烏程。
鈕氏廩增附與試者三十一人,皆同祖兄弟也。
姚問送考教官何如此之盛,答曰:「除已登科出仕者外,本年大魁及拔貢入都朝考,皆同祖者。
」因問究有若幹人,答曰八十餘。
其祖生子八人,子之子或十餘,或八九或七八不等。
兄弟翰林 灌陽唐氏薇卿名景崧,文簡公名景崇,禹卿名景崶,當同治朝,同懷昆季,先後入翰林。
其封翁懋功猶應禮部試屢下第,輒憤懣無已。
每值考試試差,封翁設幾於門而坐焉,尼公子輩毋許赴試,恐其分校會闈,親父須迴避也。
未幾,遇覃
馬文穆公齊姪為傅文忠公恆,文忠子為福文襄王康安;高文良公斌子為高文端公晉,文端子為參政公書麟;溫文端公達孫為溫相國福,福子相國伯勒保;尹文恪公泰子為文端公繼善,孫為相國慶桂:皆三代持衡,為昇平良佐也。
兄弟子姪宰相 東武陳氏,為一邑鉅族。
康熙朝,實齋相國清恪公以科第起家,其弟文洵,子文勤,相繼入閣。
故時諺有「一門三閣老,五部六尚書」之稱。
文勤為清恪側室所生。
文勤通籍,生母尚未貤封即謝世,以側室不得由正門出喪,雖文勤力爭,未能通融允行。
最後文勤乃言曰:「將來我死,應由何門出喪?」家人鹹雲必出正門無疑。
文勤乃躍登母柩,堅臥不起,卒由正門而出。
文勤生母棄養時,清恪夫婦久已安葬。
是以文勤為其生母別蔔牛眠,第有母不可無父,因又為清恪公鑄一金像,具衣冠,合葬於城東鄉之三水橋,俗稱為金爺墳。
世為河督 父子為河督者:乾隆朝錢塘吳嗣爵、嘉慶朝子大學士璥。
乾隆朝錢塘姚立德、道光朝子祖同復署總河。
三世為河督者:雍正朝無錫相國稽文敏公曾筠、乾隆朝文敏子相國文恭公璜、嘉慶朝文敏公姪孫二泉承志。
乾隆朝漢軍李宏、子奉翰,嘉慶朝奉翰子亨特復任。
叔姪為河督者:雍正朝長白相國高文定公斌,乾隆朝文定姪相國文端公晉。
父子同官 王文靖公熙以順治丁酉擢弘文院學士。
時文靖父文貞公崇簡適任國史館學士。
世祖曰:「父子同官,古今所少,以爾誠恪,特加此恩。
」 曾李一門節鉞 同、光間,漢人之一門節鉞者,以湘鄉曾氏、合肥李氏為最。
曾氏則文正公國藩、忠襄公國荃,李氏則筱筌制軍瀚章、文忠公鴻章而外,又有猶子經羲。
端方家世 端方為托活絡氏,家世貴盛。
其伯父正色立朝,有聲同、光間,即內務府大臣桂清也。
桂於同治中任內務府大臣,能以法制裁抑近倖,羣小側目,爭齮齕之,乃謝病去。
其同列文錫、貴寶,始導穆宗微行,竟遇疾上仙。
光緒初,某禦史上疏,言:「上方初政,內府為本原之地,當遠小人,親君子。
小人謂誰?則文錫、貴寶是。
君子謂誰?則前任大臣桂清是。
」其疏一出,傳誦徧都下,孝貞、孝欽兩後乃褫文、貴二人職,而溫旨起用桂。
卒稱病不出,人益高之。
端藉其餘廕,弱冠後,起家乙科,納資為郎,分工部。
六曹風氣,惟工部最腐敗,以所司無關軍國要計,滿洲世祿子弟趨之若歸壑,車馬衣服酒食徵逐之外,無他好也。
端在部,獨以博聞彊記、踔厲風發冠其曹列,不數載,遂躐登清檔房總辦。
工部優差,皆遍歷之,當時輦下為之語曰:「六部三司官,大榮小那端老四。
」大榮為浙江布政使榮銓,小那為大學士那桐也。
光緒戊戌之夏,端以京察一等,簡權霸昌道。
於時德宗發憤變法,百廢俱興,端適以其時上疏,言考工事,上得疏,大稱賞,乃設農工商總局於京師,俾端領其事,開去道缺,加三品卿銜。
同列二人,則吳京卿懋鼎、徐京卿建寅也。
開局未幾,即有八月之變,總局旋撤銷,端危疑甚,旋以他事獲解。
自後,孝欽後意始大愜,命以臬司候簡。
未幾,授陝西按察使以出。
彭氏甲科傳家 蘇州彭氏有南畇者,以孝友稱。
其孫大司馬某復中魁,祖孫狀元,世所希見。
司馬之子紹觀、紹升、紹鹹,孫希鄭、希洛、希曾,曾孫蘊輝,皆成進士。
科目之盛,為當代冠。
同祖兄弟三十一人應試 桐城姚元之嘗於嘉鹿朝奉命督督浙中,按部湖州,歲試烏程。
鈕氏廩增附與試者三十一人,皆同祖兄弟也。
姚問送考教官何如此之盛,答曰:「除已登科出仕者外,本年大魁及拔貢入都朝考,皆同祖者。
」因問究有若幹人,答曰八十餘。
其祖生子八人,子之子或十餘,或八九或七八不等。
兄弟翰林 灌陽唐氏薇卿名景崧,文簡公名景崇,禹卿名景崶,當同治朝,同懷昆季,先後入翰林。
其封翁懋功猶應禮部試屢下第,輒憤懣無已。
每值考試試差,封翁設幾於門而坐焉,尼公子輩毋許赴試,恐其分校會闈,親父須迴避也。
未幾,遇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