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類
關燈
小
中
大
陳氏一門九列
陳文簡公娶長洲宋文恪公女。
康熙間,文簡由吏部侍郎巡撫廣西,賓客入賀,宋夫人獨愀然不悅者累日,曰:「一門羣從,鹹列清華,我夫子乃出為粗官,令我慚顏於娣姒矣。
」蓋其時陳氏一門,宗伯清恪公、司空文和公、丙齋司寇、匏廬少宗伯,皆官九列,而夫人之姊妹夫太倉王相國、海寧顧侍郎、合肥李宮詹、長洲繆宮贊,亦同時以巍科清秩,比踵朝端,故夫人雲然也。
安溪李氏功業 國初,功業之隆莫若安溪李氏,而族中尤以李文貞公光地為最。
文貞初生,族人即以偉器期之,然忌者亦時時有毀聲。
族中某,與劇盜李金梁通,密糾黨與,據祠宇為巢穴,且時與文貞父兆慶為難。
金梁以距城遠,四路通達,便於遁徙,欣然從之。
盜入李祠後,知為族某所為,因集族眾善為辭謝。
時文貞方九齡,隨其父立稠人中,金梁適見之,趨摩其頂而愛之,笑謂兆慶曰:「我遷此,本無去意,今觀此孩好骨相,倘讓我,我便率眾去,永不相犯。
」兆慶訝其言不類,正詫異間,而族眾乃懇兆慶許之,曰:「舍一兒以保一族,即此子他日貴達,仍當復歸生我,奈何不通權以濟變乎?」兆慶無計,姑以問文貞,文貞謂惟父所命。
盜躍起曰:「公子言如此,事諧矣。
」於是熱紅燭,設厚宴,讌文貞父子及其族人。
族人即強兆慶領文貞行父子禮,時金梁與其婦已高坐廳事,下鋪紅氍毹矣。
兆慶無奈行之。
金梁受禮後,復出其所生子與文貞相見。
盜子少文貞僅一歲,亦白皙文雅,不類綠林所產。
酒闌,金梁命從者以肩輿送兆慶歸,留文貞偕返故地,與其子伴讀,並令文貞此後同以父稱,弗從,盜曰:「翁在已從,何忽改也?」曰:「父在從父,不在奚從?」金梁怒,閉之暗室,日給一餐,使人覘之,文貞殊無苦。
如是餓凍殘虐者十數日,而恬靜如恆,若弗覺也。
其婦謂盜曰:「我相此子骨幹厚,福命不淺,一切困苦,人固不忍,天亦不容,盍招其翁來,領之歸,即以我子寄養。
諺雲『沒有強盜活八十。
』假有不幸,我子以同族關繫,或可藉延一線,春秋超薦,若敖之鬼,其不餒爾也。
」金梁然其說。
越日,以柬延兆慶來,領還文貞,末以撫領己子諄諄懇請,翁慨諾之。
不數日,金梁即統眾盜去。
頻年秋末,胥有金餽兆慶,報撫子之德,兆慶皆峻卻,一介弗受。
未幾,金梁以案發伏誅,時文貞已得科名,曳朱紫矣。
盜子以附文貞故,得免於禍,遂亦以安溪世其家。
迄今安溪李族,其譜系中有另支附後者,即盜裔也。
杭州宦族 杭州閥閱,徐氏之外則有汪氏。
汪氏在乾、嘉間極清華之盛,而學術亦一郡翹楚也。
次為許氏。
許氏世居橫河橋,其先有為粵督幕僚者,以平一大獄,活千餘人,自知當大其門,厥後果科第赫奕,一榜眼,一傳臚,其門嘗懸七子登科額。
至為幕僚者,即學字輩之先德,嘗以「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十字為子孫命名次第。
尚書乃普、巡撫乃釗,其第二輩也。
尚書庚身,其第三輩也。
之、寶二字輩寡顯者,然科第未嘗絕。
其有留居番禺者,後亦顯貴,尚書應騤、布政應鑅是也。
次為吳氏。
兩世宦蜀,而子修提學慶坻,炯齋侍講士鑑,父子入詞林。
次為高氏。
高氏世居雙陳巷,科名亦盛。
家素封,好施,治家有法,自乾隆至宣統,家業未嘗稍替也。
杭州徐氏 杭州徐氏,自康熙間文敬,文穆父子以科甲起家,冠蓋相望,名德清門,著稱於浙。
文敬公名潮,官至吏部尚書。
文穆公名本,官至東閣大學士。
文穆有弟(木巳),則任西安巡撫有子以煊,則任內閣學士。
他如翼燕、景憙、紹堂、紹基、昺、暲,亦皆奮迹科第,餘不悉數。
且有以異途進者,如承恩之以監生官安徽巡撫,尤為當時所僅見。
及經鹹、同兵燹以後,戶口既希,科第亦稍替,僅有印香舍人名恩綬、花農侍郎名琪兩叔姪及舍人之子仲可名珂者,登第未久,而且廢科舉矣。
至其前於文敬、文穆而為士林所宗仰者,則曰元薦,以處州府教授分校福建辛酉鄉試,信為同考官中之向所罕有者也。
父子祖孫宰相 本朝父子調羹之盛者,指不勝屈,如阿文端公蘭泰子為傅文恭公明安,阿文勤公克敦子為阿文成公桂,
康熙間,文簡由吏部侍郎巡撫廣西,賓客入賀,宋夫人獨愀然不悅者累日,曰:「一門羣從,鹹列清華,我夫子乃出為粗官,令我慚顏於娣姒矣。
」蓋其時陳氏一門,宗伯清恪公、司空文和公、丙齋司寇、匏廬少宗伯,皆官九列,而夫人之姊妹夫太倉王相國、海寧顧侍郎、合肥李宮詹、長洲繆宮贊,亦同時以巍科清秩,比踵朝端,故夫人雲然也。
安溪李氏功業 國初,功業之隆莫若安溪李氏,而族中尤以李文貞公光地為最。
文貞初生,族人即以偉器期之,然忌者亦時時有毀聲。
族中某,與劇盜李金梁通,密糾黨與,據祠宇為巢穴,且時與文貞父兆慶為難。
金梁以距城遠,四路通達,便於遁徙,欣然從之。
盜入李祠後,知為族某所為,因集族眾善為辭謝。
時文貞方九齡,隨其父立稠人中,金梁適見之,趨摩其頂而愛之,笑謂兆慶曰:「我遷此,本無去意,今觀此孩好骨相,倘讓我,我便率眾去,永不相犯。
」兆慶訝其言不類,正詫異間,而族眾乃懇兆慶許之,曰:「舍一兒以保一族,即此子他日貴達,仍當復歸生我,奈何不通權以濟變乎?」兆慶無計,姑以問文貞,文貞謂惟父所命。
盜躍起曰:「公子言如此,事諧矣。
」於是熱紅燭,設厚宴,讌文貞父子及其族人。
族人即強兆慶領文貞行父子禮,時金梁與其婦已高坐廳事,下鋪紅氍毹矣。
兆慶無奈行之。
金梁受禮後,復出其所生子與文貞相見。
盜子少文貞僅一歲,亦白皙文雅,不類綠林所產。
酒闌,金梁命從者以肩輿送兆慶歸,留文貞偕返故地,與其子伴讀,並令文貞此後同以父稱,弗從,盜曰:「翁在已從,何忽改也?」曰:「父在從父,不在奚從?」金梁怒,閉之暗室,日給一餐,使人覘之,文貞殊無苦。
如是餓凍殘虐者十數日,而恬靜如恆,若弗覺也。
其婦謂盜曰:「我相此子骨幹厚,福命不淺,一切困苦,人固不忍,天亦不容,盍招其翁來,領之歸,即以我子寄養。
諺雲『沒有強盜活八十。
』假有不幸,我子以同族關繫,或可藉延一線,春秋超薦,若敖之鬼,其不餒爾也。
」金梁然其說。
越日,以柬延兆慶來,領還文貞,末以撫領己子諄諄懇請,翁慨諾之。
不數日,金梁即統眾盜去。
頻年秋末,胥有金餽兆慶,報撫子之德,兆慶皆峻卻,一介弗受。
未幾,金梁以案發伏誅,時文貞已得科名,曳朱紫矣。
盜子以附文貞故,得免於禍,遂亦以安溪世其家。
迄今安溪李族,其譜系中有另支附後者,即盜裔也。
杭州宦族 杭州閥閱,徐氏之外則有汪氏。
汪氏在乾、嘉間極清華之盛,而學術亦一郡翹楚也。
次為許氏。
許氏世居橫河橋,其先有為粵督幕僚者,以平一大獄,活千餘人,自知當大其門,厥後果科第赫奕,一榜眼,一傳臚,其門嘗懸七子登科額。
至為幕僚者,即學字輩之先德,嘗以「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十字為子孫命名次第。
尚書乃普、巡撫乃釗,其第二輩也。
尚書庚身,其第三輩也。
之、寶二字輩寡顯者,然科第未嘗絕。
其有留居番禺者,後亦顯貴,尚書應騤、布政應鑅是也。
次為吳氏。
兩世宦蜀,而子修提學慶坻,炯齋侍講士鑑,父子入詞林。
次為高氏。
高氏世居雙陳巷,科名亦盛。
家素封,好施,治家有法,自乾隆至宣統,家業未嘗稍替也。
杭州徐氏 杭州徐氏,自康熙間文敬,文穆父子以科甲起家,冠蓋相望,名德清門,著稱於浙。
文敬公名潮,官至吏部尚書。
文穆公名本,官至東閣大學士。
文穆有弟(木巳),則任西安巡撫有子以煊,則任內閣學士。
他如翼燕、景憙、紹堂、紹基、昺、暲,亦皆奮迹科第,餘不悉數。
且有以異途進者,如承恩之以監生官安徽巡撫,尤為當時所僅見。
及經鹹、同兵燹以後,戶口既希,科第亦稍替,僅有印香舍人名恩綬、花農侍郎名琪兩叔姪及舍人之子仲可名珂者,登第未久,而且廢科舉矣。
至其前於文敬、文穆而為士林所宗仰者,則曰元薦,以處州府教授分校福建辛酉鄉試,信為同考官中之向所罕有者也。
父子祖孫宰相 本朝父子調羹之盛者,指不勝屈,如阿文端公蘭泰子為傅文恭公明安,阿文勤公克敦子為阿文成公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