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類

關燈
俗言之,大異。

    其人民相遇,遂至情意隔閡,而彼此視若途人矣。

     蘇州、嘉興分隸兩省,而壤地相接,風俗語言,固無不類似也。

    姻婭師友,彼此互有之,相親相愛,其心目中不視之為兩省也。

     至若蘇人之視江北,嘉人之視浙東,輒以風俗語言之截然不同而多所扞格。

    大庭廣眾,彼此薢茩,輒淡漠視之。

    而蘇、嘉人乃轉暱,蓋風俗語言相類之故也。

    蘇州戴藝郛太守錫鈞官吏部時,嘗語嘉興吳調卿廣文仁均曰:「吾蘇人之於嘉人,情誼相聯,若有服之中表兄弟也。

    江北各屬,則視為無服之族兄弟而已。

    」吳曰:「吾嘉人之於蘇人及浙東,亦如是。

    」 以禾音讀毛詩 宣統時,朝野上下,盛唱振興教育之說。

    然學校實未徧設,類以私塾改之。

    嘉興北門外有塘灣鎮,密邇郡城,戶口繁盛,有初等小學校焉。

    學童十數人,環坐左右,一師督之。

    一日,有客過其門,聞書聲,駐足聽之,有三句,若曰:「王八騎馬,親家騎驢,就是騎你。

    」異之,意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之字句雖通俗,似亦太不雅馴,亟進而與師言,相問答,就視學童所誦之書,則《毛詩》,非國文教科書也。

    三句為「黃駁其馬,親結其褵,九十其儀。

    」蓋禾音固如是耳。

     客帝客官 光緒庚子以後,排滿之說日盛,見之日報雜誌者,不可勝數。

    章太炎著《訄書》尤斥之,至稱德宗為客帝,蓋言其以滿族而入主中夏也。

    蕭山姚赭生茂才宗舜聞之,乃曰:「惡,是何言也?今方有昌言大同主義中外一家者,何所嫉於滿而客之,況族異而種固同乎?且即以其本非國人言之,亦自無害,蓋官吏之不能筮仕本省,在明已然。

    準以此例,則宰治全國者,自不能求之於大多數之漢族中,而必外國人矣。

    雖為滿族,亦奚害焉?今惟責其改良政治,斯可矣,客帝之名,甚無當也。

    且帝而曰客,則各省官吏,皆可稱之曰客官矣。

    」【俗以他省之官吏因事至此省者稱之為客官,別於此省固有之官吏也。

    此則借用。

    】太炎,名炳麟,一字枚叔,浙江餘杭人。

     集四書為新婚趣聯 有為塾師者,曰胡苕湄,設帳數十年,性好詼諧,耄矣,記憶力頗強,而四子書尤爛熟於胸中。

    蓋授徒既久,於《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日夕聞其學童之誦讀也。

    一日,其友許星齋納婦,往賀之。

    及夕,開宴,苕湄酒酣興至,輒作一聯以贈之。

    聯雲:「有婦人焉,赧赧然,強而後可;我丈夫也,洋洋乎,欲罷不能。

    」蓋集成句以為之也。

     學俞曲園拚命 德清俞曲園學使樾著作等身,曾文正嘗言其拚命著書。

    有馬鳴伯者,善讀書,常得間,有所獲,輒筆之於冊,一日十二時恆伏案,晨五時已起,夕十一時始寢。

    興之所至,雖夜已三商,輒起而篝燈,不假思索,奮筆疾書,滔滔不自休,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有時輒咿唔作聲,蓋自吟自賞也。

    其婦苦其擾,不得睡,嘲之曰:「卿欲學曲園之拚命,一旦不諱,亦自貽伊戚耳,夫誰尤?其如我之不願為未亡人何!」乃強曳之寢。

     暑假 晚近士大夫,頗知仿效西法,其團體之治事也,有定時,以某時始,以某時終。

    雖不必有寒假,而暑假則類有之,以其時炎歊逼人,宜事休憩也。

    某年,暑假中大雨時行,可禦袷衣,一人曰:「今歲無暑而有假。

    」一人曰:「此誠可謂之暑假矣。

    」其意若曰此時之暑,假而非真,亦暑假也。

     清風徐來 有自稱徐二先生者,其名即為徐,字不速,僑居寶山之江灣。

    江灣鐵道達吳淞,有夜車。

    吳淞有賓萌周任甫者,徐之友也,久不見矣。

    宣統己酉夏六月之某夕,徐忽附夜車訪之,周大喜,曰:「君真不速之客也。

    」因留之信宿焉。

    一日,周與之散步於曠野,時當斜日西下,歸鴉在林,時徐手持大葵扇,彳亍江濱,周語之曰:「君徐徐而行,宜清風之得以徐來也。

    」 林氏多材 徐秀民嘗與林重夫閒話,談次,臧否人物,而忽太息曰:「何人才消乏之至於斯極也?」重夫曰:「惡,是何言也?第言寒族,人才亦自不乏,林文忠公固尤著於時者也。

    即以林爽文而言,雖為乾隆時之亂黨,而能號召羣氓,進陷彰化諸郡,固亦草澤之英雄也。

    晚近以來,則有名宦之林啟,陸軍之林述慶,文學之林紓,政法之林萬裡、林長民,且伶界有林顰卿、林步青,妓界有林黛玉,非亦為世所稱者耶?吾林氏之多材【材與才同,《書》:「任官惟賢材。

    」】若此,以一姓而概萬姓,尚何消乏之是憂乎?」秀民曰:「君家之多材,以姓林耳。

    林字去一捺為材,宜賢材之多也。

    雖然,君家文忠之所以克享大名為婦孺所知者,亦以名則徐耳。

    則徐者,固效法於寒族也。

    」 回湯豆腐乾 豆腐,以黃豆為之。

    造法:水浸磨漿,濾去滓,煎成,澱以鹽鹵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以石膏末收之者。

    相傳為漢淮南王劉安所造,名曰黎祁,一曰來其。

    既成為豆腐矣,加以醬油而煮之,即縮而硬,曰豆腐乾。

    杭州天竺山市所售者,頗著名,進香之士女恆購之。

    至日暮不售,則再煮之,曰回湯豆腐乾,質益硬,味益佳矣。

    餘伯奇嗜之,每至杭,輒購之以貽湯吉甫。

    吉甫亦啖而甘之,恆以為下酒物。

    嘗語伯奇曰:「食回湯豆腐乾而不以為美者,真天下之不知味者也。

    」 吉甫初與伯奇同在某公司為秘書,未幾,吉甫以故引退,閒居於津,有強其筮仕者,卻之,其天性固高尚也。

    然以貧故,又不能家食,伯奇乃為之言於公司之主者,謀使復理舊業。

    主者曰:「此君姓湯,若再來,非回湯豆腐乾乎?」伯奇曰:「回湯豆腐乾,質雖硬,味自佳,君試嘗之。

    」主者諾。

    於是吉甫遂為「回湯豆腐乾」矣。

     張冠李戴 京師內外城之街道,有官廳,為汛弁辦公之地,受轄於步軍統領,俗所稱為廳兒上或堆兒上者是也。

    有兵役,司灑埽,廳前必懸數帽,夏羽纓,冬緯纓。

    蓋兵役時或他出,居守者輒僅一二人,遇步軍統領及左右翼總兵並各上級官至,必站班,而倉卒間不能得多人也,則強執途人使立於帽下。

    所懸之帽本甚低,人行近之,適覆其首,乍觀之,不辨其人之是否冒充也。

    陽湖楊赤玉主政瑜統,在京時,一日,乘車出,至鬧市,居守之人語其禦者曰:「二哥【都人儕輩相呼必曰二哥,以大哥有所諱也。

    】借光。

    」於是即頂帽而立,俟顯者過,始駕車行。

    赤玉曰:「此真張冠李戴矣。

    」 湘人量大 傢【本音象,今讀如家。

    】夥,俗以言器物也。

    喫傢夥者,言人之被撻於市朝也。

    飲與食皆曰喫,有受入之意。

    以撻人每用械,故曰喫傢夥。

    俗又謂器物曰東西,則見之於《免園冊》。

    蓋以物產四方,約言東西,正猶史紀四時,而約言春秋耳。

    然東西二字,大小之器物皆賅之,傢夥則多言大而少言小。

    可喫之物,必曰東西不曰傢夥,而長沙俗諺之於喫物也,則曰喫傢夥。

    林滬生曰:「於此,可見湘人之量大也。

    」 始祖鳥 祖一飛有足疾,必匍匐而行,就診於西醫而愈,然猶延緣壁間,未能植立也。

    一飛好詼諧,一日,遇一客於友人許,問其姓,曰:「孫。

    」其人還叩之,一飛曰:「吾不敢言,言之滋不安。

    」其人固請,一飛曰:「吾姓祖,對於君,則不敢言耳。

    」孫曰:「君字一飛而未能沖天,殆始祖鳥乎?」蓋始祖鳥者,為最古之鳥類,其化石於中古侏羅紀中發見,大如鳩,形狀在今之鳥類與爬蟲類之間,兩顎有圓錐形之齒,脊椎骨形狀亦異,尾椎多至二十一,椎各二翼,翼各三指,指各具爪,故持進化論者據以為鳥類自爬蟲類進化之證。

    孫以此譬之者,謂其不良於行,有類爬蟲耳。

     富貴不能淫 懷獻侯嘗言黃保如太守之於其婦相敬如賓,夜常宿外室。

    某勸其置姬侍以自娛,則曰:「吾遇婦女曉妝散髮時,心中輒作惡也。

    」然保如實天閹,此飾辭耳。

    某退而語人曰:「富貴不能淫者,為大丈夫,黃君足當之矣。

    」 一樂一痛 宣統己酉秋七月,善化陳某新婚。

    其友章某善詼諧,集晉王右軍《蘭亭序》句為聯以贈之,聯曰:「信可樂也,豈不痛哉!」 蔣少卿欲推陳出新 蔣少卿,寒士也。

    方三十餘歲時,以寢興衣食需人侍奉,納一妾,曰陳楚楚,非徒為娛樂計也。

    越十年,以其妾漸老而厭之。

    或以增購一姬為勸,輒搖首弗答。

    詰之,則曰:「餘之財力精力皆患不足,焉能有所增益乎?楚楚果能背餘而途者,則在彼固別有自由,而餘亦可推陳出新,以羊易牛矣。

    」 乃?文娘 貧婦就傭於人,以乳哺主家之子女者曰奶娘。

    蓋俗呼乳曰奶,即以古之嬭字通之也。

    然奶字實當作乃?文,音乃,乳也。

    奶娘之言曰乳母。

    舊律以父妾哺乳者為乳母,見朱子《家禮》三父八母服制條。

    母字,固對於父而始有此稱也,受傭之乳婦,實不宜以乳母稱之。

     施省吾有六子,一妻所出也,傭乳婦六人,皆蘇鄉之少艾,美而豔。

    客有訪省吾者,見之,疑為其姬侍也,問之曰:「君何修而有如夫人者六人?」省吾大詫曰:「餘惟守一夫一妻之制耳。

    」客曰:「此六人者,非尊寵耶?」省吾曰:「是皆兒輩之乳母耳。

    」客曰:「父妾哺乳者為乳母,彼既為令郎哺乳矣,君即目之為菨,亦奚不可!」 桐鄉誤同鄉 同鄉,同裡之人也。

    其後擴而充之,凡同省者皆稱同鄉。

    浙江人之在江蘇也,嘉興府屬與溫州府屬,雖道途相距千裡有奇,語言風俗,亦皆隔閡,然同在江蘇,彼此往來,固皆認為同鄉也。

    董詢五鹺尹宗善,為嘉興之秀水人,以生長於桐鄉之梅涇,遂操桐語。

    及長而僑居江蘇之上海,亦有年矣。

    宣統己酉秋七月,赴其友延秋之會。

    席次,遇永嘉周某,既展問邦族,周曰:「吾二人為同鄉也。

    」董亦從而和之曰:「同鄉。

    」席未有魯人俞姓者,雖與董相識,然僅知其為浙人也。

    至是,乃語董曰:「君固桐鄉人,宜操桐語。

    」董曰:「敝縣實秀水,惟嘗僑居桐鄉,今與周君言同鄉者,謂同為浙人耳。

    」蓋俞以同鄉而誤為桐鄉也。

     臨況 況鶴山與林翔仲善,同居漢臯,旬日必數晤。

    忽以事,有違言,不相見者三閱月,蓋宵小所搆也。

    已而況悟為奸人之讒,欲修舊好,遂策騎訪林。

    林大喜,坐定,語況曰:「君今臨況,幸甚。

    」越日,林答謁,方入門,況曰:「今日君來,誠所謂臨況矣。

    」蓋又以林與臨之音相同也,乃相與大笑,盡歡而別。

     大小前後 金奇中好滑稽,林重夫與之習,久而效之,亦喜作諧語矣,且每互謔而互諛也。

    奇中與重夫嘗服務於某局,局之辦事室後有偏舍,為同人大小遺之所,倣西式。

    一日,重夫方奏廁,奇中以溲往,遇之焉。

    奇中曰:「子大而我小,即此見之矣。

    」重夫曰:「豈敢,子前我後,子絕塵而奔,我終望塵莫及矣。

    」奇中曰:「子何謙也,我倨而子恭,我滋恧焉。

    」 門中一龜 王某與陳某善,一日,王倚門眺遠,陳過其門,趨而與之言,又問之曰:「今日事大急,因有人析產,託予代書分單,析產時必拈鬮,鬮字如何書寫,倉卒忘之,敢問。

    」王曰:「門中一龜是也。

    」 五官七竅之妙用 有某者,喜滑稽,嘗言人之五官七竅皆有用,惜所生之地不當,眉當生於指,可作牙刷;耳當生於腰,可懸囊橐;鼻當倒生,可插箸;眼當以一在後,可作兩方面之觀察;肛門當生於背,雨中行路,可插傘,不至累手。

     人皆笑我老 有字梅軒者,佚其姓名,嘗有自述詩,滑稽可喜。

    詩雲:「人皆笑我老,我亦不計較。

    寄語少年人,應慮無人笑。

    」 贈跛人聯 有為聯以嘲跛子者,頗極形容之緻,聯雲:「世路盡羊腸,行行又止;先生移鶴趾,飄飄欲仙。

    」 贈阿毛聯 上海有林桂英校書者,名噪一時,滬諺所稱時髦倌人者是也。

    其侍婢曰阿毛,貌絕佳,一時名士與結不解緣者有八九人。

    某太史與阿毛尤稱膠漆,太史曾戲以兩聯贈阿毛,其一曰:「史記深入不,詩雲德輶如。

    」其一曰:「萬古雲霄爭片羽,幾人性命等輕鴻。

    」 贈大鼻者詩 有為詩以贈大鼻者,詩雲:「大鼻人間有,先生獨不同。

    巍然一寶塔,倒掛兩煙囪。

    親嘴全無分,聞香大有功。

    湖南發噴嚏,江北雨濛濛。

    」 改李白詩句 唐李白詩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二句。

    或戲改之曰:「小時不識雨,隻當天下痢。

    小時不識雷,隻當天放屁。

    」 滑稽謎 陳鐘梵嘗設謎社,有二題,皆射四子書。

    一雲「淫婦」,射「善與人交」一句。

    一雲「尋花問柳邂逅美人」,射「弔者大悅」一句,弔字作弔膀子之別解耳。

    弔膀子者,男女相悅,眉目傳情,以相挑逗之謂也。

     賢者樂此 有老年脫齒者,一日,赴友人宴,同席好詼諧,見其食時脣翕張,而中央之齒無矣,戲之曰:「天下固有無恥之徒耶?」其人笑而應之曰:「賢者然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蓋以「恥」葉「齒」,以「樂此」葉「落齒」。

     小兒沈友蘭 漢醫之分科也,其二大別,曰內科,曰外科。

    析言之,曰婦科,曰兒科,曰眼科,曰喉科,曰瘍科,曰傷科,曰毒門科。

    以醫為業者,其市招必大書特書某某某【姓號也。

    】某科。

     兒科,一曰幼科,又曰小兒科。

    沈友蘭者,小兒科也。

    懸壺於京,有年矣。

    一日,有人延診,遣伻走書告之。

    書之封面,備書小兒科沈友蘭字樣,匆匆下筆,漏寫科字。

    伻亦喜作諧語者,入門時,大呼曰:「小兒沈友蘭在家否?」友蘭怒,拳之,伻指封面示之,曰:「非我慢君也。

    」友蘭始無言。

     杜撰杜造 俗以事不合格者為杜撰。

    杜之雲者,猶言假耳,如自釀薄酒曰杜酒是也。

    蓋以《道藏》五千餘卷,惟《道德經》二卷為真,餘皆蜀道士杜光庭所撰,故曰杜撰。

    後又轉而為杜造,則不專言假,而有以杜釋自之意義矣。

    藥肆市招曰杜煎諸膠,毯肆市招曰杜織毛毯,猶言自煎之膠、自織之毯也。

    濱州杜某嘗挈其八齡之子訪友於濟寧,一日出行,遇周某、王某二友。

    王不知八齡兒之為杜子也,詢之周,周曰:「此杜造者也。

    」王曰:「貌不甚肖其父,得非杜撰者耶?」 楊朱墨雀 上海楊東山孝廉逸善畫,長於山水,涇縣翟孟舉文學翥善書,遠追漢魏。

    烏程周夢坡廣文慶雲嘗介其友某以縑素分緻,乞楊作著色圖,乞翟作盈丈聯。

    蓋某與楊、翟故相識也。

    某乃語周曰:「楊朱墨翟之道行於周矣。

    」蓋圖之著色必施朱,聯之作字乃加墨也。

     城北徐公 徐玉弓僑寓上海,屢易其居,十年而九徙。

    其寓廬輒有門條,大書「城北徐公館」五字。

    城北徐公四字連書,館子之上空一格。

    城北徐公,齊之美麗者也。

    見《國策》。

    趙伯英異而詢之,曰:「君何自以為美也?」玉弓曰:「噫,是何言也!吾向持平等主義,雅不喜如俗之以爵秩自炫而自稱公館。

    然人情勢利,非此稱,又恐為他人公館之奴僕所藐視。

    「公」字、「館」字故不相連屬也,若曰徐公之館耳,不作為公館解也。

    」 壽頭 有壽某者,頭長而額長,額之上端突如也,略如世俗所繪之壽星,古貌古心,見之者疑為羲皇上人,而無不肅容對之也。

    裘吉甫好諧,語趙達觀曰:「彼雖壽頭,實具壽者相也。

    」 詠眼鏡詩 晚近以來,戴眼鏡之人日有增益,有人詠之雲:「長繩雙耳繫,橫橋一鼻跨。

    」或雲:「終日耳邊拉短縴,何時鼻上卸長枷?」 身有時憲書 有年老病多者,遇節氣輒發,人謂其身有時憲書,蓋一年二十四節無不發也。

     身有自鳴鐘 吸鴉片者日久癮深,日不能間,即時刻亦不能稍差,人謂其身有一自鳴鐘也。

     仰事 仰事俯畜者,上以養父母,下以養妻孥也。

    宣統時,物價日昂,生計日絀,其恐慌情形,幾徧於通國矣。

    於是中下社會之人,竭一身之歲入不足自給者,十而八九,遂有藉妻女賣淫之資以為補助者。

    金奇中聞而憫之,且曰:「此亦仰事之別開生面者也。

    」 稻香村 新城秔稻,風吹之,五裡聞香,見魏文帝書,商店之以稻香村名者以此。

    稻香村所鬻,為糕餌及蜜餞花果、鹽漬園蔬諸食物,盛於蘇,蘇人呼曰青鹽店。

    金奇中曰:「蘇鄉婦女美而豔者十之九,亂頭粗服,楚楚有緻,以天足故,皆從事田作,稻花自因之而香,不僅可聞五裡也。

    」 知白守黑 湯迫遲以徐仲山之眷一姝,美而豔,長身天足,而膚色甚黑也,為之命曰黑娟,作詩以贈之,且曰:「仲山可謂知白而守黑矣。

    」詩曰:「蟻徑閒穿九曲珠,羨君出手便成盧。

    貽來玖【玉之黑色者曰玖。

    】佩逢真賞,詠入緇宜與俗殊。

    漫事防閑宜署鰂,【墨魚也。

    】非關愛屋隻緣烏。

    微勞獨冀垂青眼,秬鬯期為二卣圖。

    【秬,黑黍也。

    秬鬯、二卣斷章取義於《尚書?洛誥篇》。

    】」蓋全詩均切黑字也。

     一舉兩得 鄭子展以其婦有孿生子,設湯餅筵。

    客有善謔者往賀之,入門,揖子展而言曰:「君真一舉而兩得也。

    」 偷兒行樂圖 有詠梅花詩者雲:「三尺短牆微有月,一灣流水寂無人。

    」或見而笑曰:「此一幅絕妙偷兒行樂圖也。

    」 童子美人 昔有「童子敲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樂」之絕對,後忽有人對雲:「美人做米人,米人弗肖,美人弗笑。

    」 力求平等 儕輩書劄往復,通稱仁兄。

    晚近以來,乃有子稱父為仁兄者,某大令【廷試之留學生授縣令者。

    】是也。

    有父稱子為仁兄者,某太守【江西候補知府。

    】是也。

    金奇中聞而大愕,或曰:「是何足奇,四萬萬之為同胞,人之恆言也。

    且耶教牧師之演說,不又嘗曰諸位兄弟姊妹耶?殆亦力求平等耳。

    」 最親暱之同胞 四萬萬之稱同胞,蓋統男女之而言之也。

    姜次村則曰:「同胞中之最親暱者為夫妻。

    蓋他人僅同坐、同立、同行、同飲食而已,夫之與妻,則又同眠於一榻也。

    」 朱源於孔 錢塘朱劍芝二尹景彜有子曰祖懋,字酉二,幼聰穎,好學。

    孔然齋愛之,字以女。

    金奇中聞其結婚而語劍芝曰:「紫陽、曲阜,宜室宜家,孔道至是,得朱子而當益昌矣,孔之時義大矣哉!」因撰聯以賀之,聯曰:「居室為人之大倫,一脈真傳,朱源於孔;宜家乃日有餘慶,百年偕老,夫賓其妻。

    」讀者試以上聯詳味之,當自悟。

    劍芝為杭州大井巷朱養心藥室主人書家研臣提舉大勛之子。

    然齋,名憲榮,鄞縣人,杭州清河坊孔鳳春香粉店,其所設也。

    入夕,有入鬧房,或為聯曰:「舞臺上大起風潮,講男女平權,演柔軟體操現象;戰鬬員研究倫理,有密切關係,振國民強種精神。

    」又曰:「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駭之外。

    」 鴛鴦鸚鵡 某叟有子,自幼聾啞,恐無與聯婚者,乃抱一幼女為養媳。

    及長,行合卺禮,某集唐詩為聯以賀之曰:「鴛鴦生小曾相識,鸚鵡前頭不敢言。

    」 母配孟德 有以母壽設宴受賀者,或贈以幛。

    其幛文曰「德配孟母」,蓋置於匣中之四金字也。

    懸時,顛倒其文,則為「母配孟德」矣。

     開戶同? 有男女學生皆畢業於學校之文科,而以文學優美者稱於時,自訂婚嫁者。

    合卺之夕,相約以本地風光各述成語,代定情之篇什。

    女曰:「牢人開戶。

    」男不待思索而隨口應之曰:「與我同?。

    」此二句,皆見漢人焦贛所著之《易林》,妙語天成,且甚切合。

     人賤物貴 價多曰貴,價少曰賤,宣統時之物價,較之同、光之交,間有貴至逾倍者。

    甬人周春泉,生於道光壬辰,同、光間,賈於滬,歲獲傭值千金。

    光緒己醜回甬,至宣統庚戌,年七十九矣。

    貧不能自存,又無子,復作滬遊,覓生活,久之無所就,困頓逆旅中。

    一日,將買油灼檜代午餐,詢其值,則雲錢十文,為之撟舌不下而歎曰:「吾曩在滬時,三錢可得之,今何若是之昂耶?吾以謀食來,乃欲求數金之月俸而不可得,諺固有『人老珠黃不值錢』之語。

    然即人賤物貴,何亦竟至是耶!」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 攀援依附之風,俗所恆有,而官場為尤甚,是以官場親戚為最多。

    「親戚」二字,古人於父子兄弟皆稱之,後則專以母黨妻黨之戚屬為親戚,然亦就直接者而言也。

    若間接者,則鮮以姻相稱。

    至於官場,則即間接而又間接者,亦皆以姻稱之。

    例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姓,趙與錢,錢與孫,孫與李,李與周,周與吳,吳與鄭,鄭與王,各為直接之親。

    而趙之於王,乃亦以姻稱之。

    慈谿沈師橋之沈氏,子姓繁多,男丁可十萬人,有「十裡不問姓」之諺,言十裡內皆沈姓也。

    有名同仁者,好結納,而記憶力甚佳,於慈谿邑之人無不以姻聯之。

    蓋於某房之與何姓有連,皆知之也。

    又老伯之稱,必施之於及父及胞伯叔之友朋,晚近以來,則於與族伯叔之相交者亦稱之。

    然此為同姓,猶可言也。

    李某中書官京師,一日,赴公宴,遇宋某,問李以貴衙門,李答之,宋即肅容而稱之曰老伯,李愕眙。

    宋曰:「吾之師王某亦中書,公與吾師同官,分在則然耳。

    」王與李本不相識,更何論於宋,乃亦從而老伯之。

    金奇中曰:「合二事觀之,殆亦人人親其親而長其長之別解也。

    」 徐徐而行 有徐仲文者,從其兄孟平訪高晴川,皆徒行也。

    高之廬距徐之舍半裡而近,越橋二,入一巷,而孟平不見仲文矣,蓋其行甚迂緩也。

    孟平至晴川家,坐定,而仲文始至。

    孟平讓之曰:「子何遲也?」仲文囁嚅而言曰:「《孟子》不雲乎『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弟久聞之矣,不敢忘。

    且弟之於昆弟行也,次居二,徐徐而行,亦當然之事也。

    第二徐字為重文,古書於重文,恆於下一字作二,弟為徐二,自徐徐矣。

    」孟平聞言,乃大笑,晴川則語仲文曰:「君可謂恪守弟道矣。

    」 金亦保說笑話 金亦保好滑稽,談次,每諧謔雜作,機之所觸,不覺衝口而出,蓋舌尖而脣滑也。

    儕輩遇之,輒嬲之說笑話以為樂,如閹人之於紀文達也。

    一日,林重夫薢茩之於懷獻侯許,詢之曰:「今日有笑話否?」亦保不應而微笑,重夫聒之,獻侯亦起而應之。

    亦保至是,乃狂笑,重夫、獻侯則同聲詰之曰:「君何笑而不話乎,今日果有笑話否?」亦保始曰:「笑話已有矣。

    」重夫、獻侯皆大愕曰:「君未發言,何笑話之有?」亦保又笑曰:「我笑而公等話,非笑話乎?」 施少蘭看洋廣雜貨 上海北四川路之僑民,以東西洋人及廣東人為多,其婦女皆天足也。

    自餘各省,亦間有之,土著則絕少。

    有施少蘭者,好天足,落拓不羈,常至北四川路三多裡口之茶肆品茗,然不於樓上而於樓下,以來往之婦女多,可作劉楨之平視,不必倚樓俯察,以耗目力也。

    或問之曰:「君亦上流社會中人,盍不上樓品茗,而自褻乃知如此乎?」少蘭曰:「吾在此,看洋廣雜貨也。

    」洋廣雜貨之肆,北四川路亦多。

     陳鶴卿自願常年病痁 有病痁而久未瘳者,曰陳鶴卿,已五閱月矣。

    其友汪牧村往視之,鶴卿好詼諧,語之曰:「吾之疾久而不愈,固亦厭苦之,今日自揣,其將為常年之痁乎?果能半年發冷,半年發熱,而冷熱不相間,且冷熱進行之期,適與天然之寒暑相反,夏則吾冷,冬則吾熱,則吾不惟不畏痁,且喜有此痁而於卻暑禦寒之具,悉可屏除,非亦寧人息事之一法耶。

    」 舅舅 周叔康喜詼諧,而又好上人。

    一日,遇程弓文於王伯陶許,語又文曰:「君宜稱我為舅舅,不當以平輩之稱謂相加也。

    」蓋叔康以俗稱婦之兄弟曰妻舅,而妻舅之妻舅為舅之舅,故欲其稱舅舅也。

     母許招貼 凡巨室之有峻宇雕牆者,每有「毋許招貼」四字揭之於壁,蓋禁止商肆之往貼市招也。

    然以「毋」字誤寫作「母」者,往往有之。

    一日,有持市招而往貼者,主人見而怒曰:「汝不見牆上字耶?」則曰:「君家母夫人已許我矣。

    」又有一人貿貿然登其堂,主人出阻之,問將何為,其人曰:「君家母夫人明明揭有廣告,招我至此,而尚可予我以津貼也。

    」主人大怒,呼警兵逐之。

     召祖 曠安宅而不自居待人往賃者,必以「召租」二字揭櫫於門,以便問舍者之進而相屋諧價也。

    然誤書「租」字為「祖」字者,所在有之。

    江寧朝陽門內有王姓者,詩禮之家也,亦誤書「租」為「祖」。

    一日,有頒白叟自鄉至,詢賃值,對答間,王有倨傲之色,叟詈之曰:「灰孫子,何藐視我!」王曰:「子何言?」叟曰:「汝固明明標明召祖也,我今至矣。

    汝非灰孫子而何!」 君子自重 有龍陽君至京師,以為北人好男色,必不虛此行也。

    一日,就浴於澡塘,欲得利市。

    浴畢,隨眾裸坐,方薰香剃面,極意自炫,瞥見便旋處揭櫫一紙,有「君子自重」四字,曰:「休矣。

    」悒鬱而出,蓋誤解也。

     補缺 俗稱候補官吏之得真除者,曰補缺。

    榮伯華美豐姿,以佐貳需次於粵,十七年而未得題補一缺。

    佗傺無聊,惟日以散步坊巷自遣。

    一日,過一家,見有中年婦方倚門,遇榮,睨之而笑。

    榮惑焉,誠之於其鄰,孀也。

    越翼日,又遇之,招之入,留膳焉,託以終身,自是遂時相往來。

    期年,而實行再醮矣。

    伯華乃語其友成仲福曰:「予今日補缺矣。

    」 陰陽男女 曆有陰陽之別,而俗以男女分屬陰陽。

    有旅居南洋之荷屬為甲必丹者,曰招庸,以與荷人往還,故每遇陽曆改歲,輒與外人往來酬酢,為賀年之舉。

    而其婦狃於中土之習慣,必至陰曆新年始出而謁客。

    姚宗舜曰:「男以陽曆賀年,女以陰曆賀年,陰陽各得其宜,不相混也。

    」 疑年 宣統辛亥冬十二月,楊理齋年七十六矣,與蔣松孫遇於滬上之青蓮閣茶肆。

    理齋問其年,松孫曰:「吾自亦疑年矣。

    」理齋曰:「何謂也?」松孫曰:「聞將有明詔改陽曆,若以陽曆計之,吾為七十七,然今固猶行陰曆也。

    」 老小婆 老婆,猶言老婦。

    宋王晉卿詩:「老婆心急頻相勸。

    」謂老婦之主持家事者。

    今俗稱妻曰老婆,則亦以其持家故也。

    而又有稱人之妻曰大夫人者,若小夫人,妾也。

    見釋法顯《佛國記》,恆水上流有一國王,王小夫人生一肉胎,大夫人妬之。

     妻稱夫人,妾自可稱小夫人;妻曰老婆,妾自可稱小老婆矣。

    金奇中有妾曰季巾,北產也,性聰穎,識字,給事左右,能如其意,嘗為其整理圖史。

    一日,為奇中代書信函之封面以與其友,其友見而問之曰:「此殆君之小夫人所書乎?」奇中曰:「老小婆耳。

    」蓋以其年長,故不曰「小老」而曰「老小」也。

     各以一人試之 王菊軒娶妻久不育,將娶妾,商之於妻,妻不答。

    一再商之,則曰:「此不知是誰之過,其各以一人試之,可乎?」 令尊小兒 甲謂乙曰:「吾輩頃無事,盍在此作手談。

    」乙談曰:「人數不足。

    」甲曰:「令尊我,小兒你,非四人乎?」 禱阿爺為龜 兒問母曰:「世之最長命者何物?」母曰:「莫若龜。

    」兒曰:「然則吾禱阿爺為龜。

    」 腎債 世俗於晚輩之稱謂必加賢字,如師之於弟,則稱賢契;翁之於婿,則稱賢倩是也.賢倩之稱,別有解釋,蓋賢字去一八為腎,倩字增一八為債,故賢倩者,腎債也. 我朱孔陽 朱酉二既娶孔保如為室,三朝,客有鬧房者,誦城東七十七翁題春冊詩以告之曰:「乾坤大父母,二氣相絪縕。

    洪鑪雖未開,橐鑰先具陳。

    摩盪任其勢,元牡丹水溫。

    否泰會其時,融洽身中春。

    一絲絕不掛,聖賢露其真。

    無此大撮弄,世界焉有人?鴻濛開闢日,造化費經綸。

    奈何癡兒女,昧茲生死根。

    」誦甫竟,旁有一客繼起而述一聯曰:「吾嘗聞一賀新婚之聯矣,其聯曰:『相對殖民,自由研究;雙方同意,積極進行。

    』孔子之道大矣哉!」酉二聞之亦大笑,乃述《詩經》語以答之曰:「我朱孔陽也。

    」孔,大也。

    陽,鮮明也。

     時勢造英雄 名伶時慧寶生男,彌月,開湯餅筵,賀客緻辭祝之。

    或曰:「此真時勢造英雄也。

    」 馬不奇 某甲善詼諧,席次,遇客,問何姓,客曰:「姓馬。

    」甲曰:「奇哉,奇哉!」各曰:「馬姓非僻,何奇之有?」甲曰:「馬不奇,【騎字諧音,下同。

    】尚誰奇耶?」 楊梅窗 有楊某者,乞某名士題號,以字雅為囑,某曰:「雅莫如梅。

    古詩雲:『一窗晴日映梅花。

    』雅甚,字曰梅窗,可乎?」曰:「可。

    」人乃合其姓而呼之曰楊梅窗。

     飲鴆 新劇家將登場,劇有宴會一幕,因語後臺經理曰:「今夕願君特備真食品,咨吾飽啖,幸勿更以木片紙團相餉也。

    」後臺經理曰:「諾,惟末幕中君須飲鴆而死,亦須以真者上場否耶?」 生吞仇敵 某甲貧甚,日食惟豆腐一簋。

    或問曰:「君日食豆腐,恐三月不知肉味矣。

    」甲曰:「肉乎,肉為仇敵,豆腐乃視如性命,日食不厭,實愛憎之所係也。

    」他日,鄰人召飲,甲恣啖肉,而於豆腐則不下箸。

    或又問曰:「君以豆腐為性命,以肉為仇敵,今乃反是矣。

    」甲曰:「否否,仇敵當前,誓生吞之而後快,雖性命有所弗顧也。

    」 寫照者 畫師為其友繪小影,手攜一犬。

    畫成,因題其上以戲之曰:「此即君之寫照。

    」友得圖,懸之壁,設筵宴客,見者無不笑,畫師意大得。

    及審視之,則已添一者字矣。

     放大 某久病面瘦,服滋補品而未效,求計於友。

    友曰:「盍不往照相館,令其放大耶?」 不能發言 某童新入校,師謂之曰:「課室規則,上課時不能發言,其識之。

    」童承命而退。

    其後上課,問以所授功課,再三不對,師乃厲聲曰:「爾其聾乎,胡不答?」童曰:「師固雲『上課時不能發言』也。

    」 一一成三 算術教員教兒童以加法曰:「一與一相合,則為二。

    」童曰:「先生誤矣,是將成三耳。

    」師叩其故,童曰:「吾家一兄與一嫂相合,未幾而添一小兒,非三而何?」 瀑布噴發 地理教師語學生曰:「地球之有赤道,猶人身之有腰帶也。

    腰帶以上為赤道北,腰帶以下為赤道南。

    」又曰:「半島者,半端連大陸,半端無所依附者也。

    」又曰:「瀑布者,淩空之泉水也。

    」生一一識之。

    一日,生欲溲,作坐立不安狀,師詢之,生曰:「赤道以南之半島,將有瀑布噴發耳。

    」 牛皮作用 某生問物理學教員曰:「凡物,有於冬日澎漲者乎?」教員曰:「熱漲冷縮,物之公例,要惟水與牛皮,遇冷則漲耳!」生乃出其凍瘃之手曰:「然則予手何一漲至此?」教員支吾曰:「是殆牛皮作用也。

    」 毛子水子 南昌有妓二,一名毛子,面微有痳;一名水子。

    羅伯誠戲集《毛詩》成聯語贈之,毛子雲:「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翺將翔。

    」水子雲:「水哉水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如此良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