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詩。
引竹、國二韻。
) 【侍宴詩】 園林才有熱。
夏淺更勝春。
嫩竹猶含粉。
初荷未聚塵。
承恩豫下席。
應阮獨何人。
(○本集一。
《類聚》三十九。
《詩紀》一百。
) 【奉和山池詩】〖《詩紀》雲。
梁簡文有山池詩。
〗 羅浮無定所。
郁島(本集作鳥。
文苑同。
)屢遷移。
不覺因風雨。
何時入後池。
樓台非一勢。
臨玩自多奇。
雲生對戶石。
犭爰挂入?閻(本集作欄。
文苑同。
)枝。
(○本集一。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山池應令詩】 畫舸圖仙獸。
飛サ挂采ヵ。
榜人事金(本集作輕。
文苑同。
)槳。
(本集誤作漿。
)釣女飾(本集作理。
文苑同。
)銀鈎。
細萍時帶楫。
低荷乍入舟。
猿啼知谷晚。
蟬咽(本集、文苑作思。
《類聚》作噎。
古通。
)覺山秋(○本集一。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别毛永嘉詩】 願子厲風(《類聚》作清。
永嘉懸志同。
)規。
歸來振羽儀。
嗟餘今老病。
此别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
黃泉我讵知。
徒勞脫寶劍。
空(《類聚》作恐。
永嘉縣志同。
本集作畏。
文苑同。
又注。
一作恐。
)挂隴頭枝。
(○本集一作别毛尚書。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别毛尚書。
又注。
尚書一作永嘉。
永嘉縣志三十三。
《詩紀》一百。
) 【秋日别庾正員詩】 征途愁轉旆。
連騎慘停镳。
朔氣淩疏木。
江風送上潮。
青雀離帆遠。
朱鸢别路遙。
唯有當秋月。
夜夜上(本集作止。
)河橋。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作張正見。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一百。
) 【征虜亭送新安王應令詩】 鳳吹臨南浦。
神駕餞東平。
亭回漳水乘。
旆轉洛濱笙。
地凍斑輪響。
風嚴羽蓋輕。
燒田雲色暗。
古樹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
流襟動睿情。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
《詩紀》一百。
) 【新亭送别應令詩】 鳳(文苑作風。
)吹臨伊水。
時駕出河梁。
野燎(文苑作老。
)村田黑。
江秋岸荻黃。
隔城(文苑作矶。
注雲。
一作城。
)聞上鼓。
回舟隐去樯。
神襟愛遠别。
流睇極清漳。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一百。
)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詩】 倡人歌吹罷。
對鏡覽紅顔。
拭粉留花稱。
除钗作小鬟。
绮燈停不滅。
高扉掩未關。
良人在何處。
光唯見月還。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為羊充州家人答饷鏡詩】 信來贈寶鏡。
亭亭似團(玉台作圓。
)月。
鏡久自逾明。
人久情愈歇。
取鏡挂空台。
於今莫複開。
不見孤鸾鳥。
香(玉台作亡。
)魂何處來。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詠織婦詩】 纖纖運玉指。
脈脈正蛾眉。
振蹑(本集作鑷。
)開交縷。
停梭續斷絲。
檐前初月照。
洞戶朱帷垂。
(本集作未垂帷。
《類聚》同。
《詩紀》雲。
一作未垂帷。
)弄機行掩淚。
彌令織素遲。
(○本集一。
《類聚》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内園逐涼】 昔有北山北。
今餘(《詩紀》雲。
一作來。
)東海東。
納涼高樹下。
直坐落花中。
狹徑長無迹。
茅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
酌酒勸梧桐。
(○《類聚》五。
《詩紀》一百。
) 【鬥雞詩】 季子聊為戲。
陳王欲騁才。
花冠已沖力。
芥爪複驚媒。
鬥鳳羞衣錦。
雙鸾恥鏡台。
陳倉若有信。
為覓寶雞來。
(○本集一。
《類聚》九十一。
《詩紀》一百。
) 【詠日華詩】 朝晖爛曲池。
夕照滿西陂。
複有當晝景。
江上铄光儀。
時從高浪歇。
乍逐細波移。
一在雕梁上。
讵比扶桑枝。
(○本集一作日華。
《初學記》一作日華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一作日華。
《詩紀》一百。
) 【詠雪詩】 瓊林玄圃葉。
桂樹日南華。
豈若天庭瑞。
輕雪帶風斜。
三晨(本集作農。
)喜盈尺。
六出亻舞崇花。
(本集作華。
文苑同。
)明朝阙門外。
應見海神車。
(○本集一。
《類聚》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四。
《詩紀》一百。
) 【春日詩】 岸煙起暮色。
岸水帶斜晖。
迳狹橫枝度。
簾搖驚燕飛。
落花承步履。
流澗寫行衣。
何殊九枝蓋。
(本集作盡。
)薄暮洞庭歸。
(○本集一。
《類聚》三。
《詩紀》一百。
) 【奉和簡文帝山齋詩】 架嶺承金阙。
飛橋對石梁。
竹密山齋冷。
荷開水殿香。
山花臨舞席。
冰影照歌床。
(○本集一。
《類聚》六十四。
《詩紀》一百。
) ☆傅纟宰〈纟宰。
字宜事。
北地靈州人。
仕陳曆撰史學士、記室參軍。
後主即位。
遷秘書監、右衛将軍、兼中書通事舍人。
後死獄中。
有集十卷。
〉【采桑】 羅敷試采桑。
出入城南傍。
绮裙(文苑作裙裾。
注雲。
一作绮裙。
)映珠珥。
絲繩(文苑作籠。
注雲。
一作繩。
)提玉筐。
度身攀葉聚。
聳腕及枝長。
空勞使君問。
自有侍中郎。
(○文苑英華二百八。
《樂府詩集》二十八。
《詩紀》百六。
) 【走馬引】〖《詩紀》作天馬引
引竹、國二韻。
) 【侍宴詩】 園林才有熱。
夏淺更勝春。
嫩竹猶含粉。
初荷未聚塵。
承恩豫下席。
應阮獨何人。
(○本集一。
《類聚》三十九。
《詩紀》一百。
) 【奉和山池詩】〖《詩紀》雲。
梁簡文有山池詩。
〗 羅浮無定所。
郁島(本集作鳥。
文苑同。
)屢遷移。
不覺因風雨。
何時入後池。
樓台非一勢。
臨玩自多奇。
雲生對戶石。
犭爰挂入?閻(本集作欄。
文苑同。
)枝。
(○本集一。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山池應令詩】 畫舸圖仙獸。
飛サ挂采ヵ。
榜人事金(本集作輕。
文苑同。
)槳。
(本集誤作漿。
)釣女飾(本集作理。
文苑同。
)銀鈎。
細萍時帶楫。
低荷乍入舟。
猿啼知谷晚。
蟬咽(本集、文苑作思。
《類聚》作噎。
古通。
)覺山秋(○本集一。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别毛永嘉詩】 願子厲風(《類聚》作清。
永嘉懸志同。
)規。
歸來振羽儀。
嗟餘今老病。
此别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
黃泉我讵知。
徒勞脫寶劍。
空(《類聚》作恐。
永嘉縣志同。
本集作畏。
文苑同。
又注。
一作恐。
)挂隴頭枝。
(○本集一作别毛尚書。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别毛尚書。
又注。
尚書一作永嘉。
永嘉縣志三十三。
《詩紀》一百。
) 【秋日别庾正員詩】 征途愁轉旆。
連騎慘停镳。
朔氣淩疏木。
江風送上潮。
青雀離帆遠。
朱鸢别路遙。
唯有當秋月。
夜夜上(本集作止。
)河橋。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作張正見。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一百。
) 【征虜亭送新安王應令詩】 鳳吹臨南浦。
神駕餞東平。
亭回漳水乘。
旆轉洛濱笙。
地凍斑輪響。
風嚴羽蓋輕。
燒田雲色暗。
古樹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
流襟動睿情。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
《詩紀》一百。
) 【新亭送别應令詩】 鳳(文苑作風。
)吹臨伊水。
時駕出河梁。
野燎(文苑作老。
)村田黑。
江秋岸荻黃。
隔城(文苑作矶。
注雲。
一作城。
)聞上鼓。
回舟隐去樯。
神襟愛遠别。
流睇極清漳。
(○本集一。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一百。
)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詩】 倡人歌吹罷。
對鏡覽紅顔。
拭粉留花稱。
除钗作小鬟。
绮燈停不滅。
高扉掩未關。
良人在何處。
光唯見月還。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為羊充州家人答饷鏡詩】 信來贈寶鏡。
亭亭似團(玉台作圓。
)月。
鏡久自逾明。
人久情愈歇。
取鏡挂空台。
於今莫複開。
不見孤鸾鳥。
香(玉台作亡。
)魂何處來。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詠織婦詩】 纖纖運玉指。
脈脈正蛾眉。
振蹑(本集作鑷。
)開交縷。
停梭續斷絲。
檐前初月照。
洞戶朱帷垂。
(本集作未垂帷。
《類聚》同。
《詩紀》雲。
一作未垂帷。
)弄機行掩淚。
彌令織素遲。
(○本集一。
《類聚》六十五。
《詩紀》一百。
) 【内園逐涼】 昔有北山北。
今餘(《詩紀》雲。
一作來。
)東海東。
納涼高樹下。
直坐落花中。
狹徑長無迹。
茅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
酌酒勸梧桐。
(○《類聚》五。
《詩紀》一百。
) 【鬥雞詩】 季子聊為戲。
陳王欲騁才。
花冠已沖力。
芥爪複驚媒。
鬥鳳羞衣錦。
雙鸾恥鏡台。
陳倉若有信。
為覓寶雞來。
(○本集一。
《類聚》九十一。
《詩紀》一百。
) 【詠日華詩】 朝晖爛曲池。
夕照滿西陂。
複有當晝景。
江上铄光儀。
時從高浪歇。
乍逐細波移。
一在雕梁上。
讵比扶桑枝。
(○本集一作日華。
《初學記》一作日華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一作日華。
《詩紀》一百。
) 【詠雪詩】 瓊林玄圃葉。
桂樹日南華。
豈若天庭瑞。
輕雪帶風斜。
三晨(本集作農。
)喜盈尺。
六出亻舞崇花。
(本集作華。
文苑同。
)明朝阙門外。
應見海神車。
(○本集一。
《類聚》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四。
《詩紀》一百。
) 【春日詩】 岸煙起暮色。
岸水帶斜晖。
迳狹橫枝度。
簾搖驚燕飛。
落花承步履。
流澗寫行衣。
何殊九枝蓋。
(本集作盡。
)薄暮洞庭歸。
(○本集一。
《類聚》三。
《詩紀》一百。
) 【奉和簡文帝山齋詩】 架嶺承金阙。
飛橋對石梁。
竹密山齋冷。
荷開水殿香。
山花臨舞席。
冰影照歌床。
(○本集一。
《類聚》六十四。
《詩紀》一百。
) ☆傅纟宰〈纟宰。
字宜事。
北地靈州人。
仕陳曆撰史學士、記室參軍。
後主即位。
遷秘書監、右衛将軍、兼中書通事舍人。
後死獄中。
有集十卷。
〉【采桑】 羅敷試采桑。
出入城南傍。
绮裙(文苑作裙裾。
注雲。
一作绮裙。
)映珠珥。
絲繩(文苑作籠。
注雲。
一作繩。
)提玉筐。
度身攀葉聚。
聳腕及枝長。
空勞使君問。
自有侍中郎。
(○文苑英華二百八。
《樂府詩集》二十八。
《詩紀》百六。
) 【走馬引】〖《詩紀》作天馬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