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烏栖曲二首】〖七言〗
卓女紅妝(樂府作粉。
注雲。
一作妝。
)期此夜。
胡姬沽酒誰論價。
風流荀令好兒郎。
偏能傅粉複薰香。
(○本集一。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一百。
) 繡帳羅帷隐燈燭。
一夜千年猶不足。
唯憎無賴汝南雞。
天河未落猶争啼(○同上) 【雜曲】 傾城得意已無俦。
洞房連閣未消愁。
宮中本造鴛鴦殿。
為誰新起(文苑雲。
一作為起新妝。
)鳳凰樓。
綠黛紅顔兩相發。
千嬌百念(本集作态。
文苑同。
)情無歇。
舞衫回袖勝春風。
歌扇當窗似秋月。
碧玉宮妓自翩妍。
绛樹新聲最(樂府作自。
注雲。
一作最。
)可憐。
張星舊在天河上。
從(樂府作猶。
)來張姓本連天。
二八年時不憂度。
旁邊得寵誰相(樂府作應。
注雲。
一作相。
)妒。
立春曆(樂府作曆。
)日自當新。
正月春幡底須(本集作舊。
文苑同。
樂府作頭。
)故。
流蘇錦帳挂(文苑作桂。
)香囊。
織成羅幌隐燈光。
隻應私将琥(本集作虎。
)珀枕。
暝暝來上珊瑚床。
(○本集一。
文苑二百十一。
《樂府詩集》七十七。
《詩紀》一百。
) 【長相思二首】 長相思。
望歸難。
傳聞奉诏戍臯蘭。
(本集作更始戍樓蘭。
文苑同。
又注。
一作奉诏戍臯蘭。
樂府雲。
一作傳制戍臯蘭。
)龍城遠。
雁門寒。
愁來瘦轉劇。
衣帶自然寬。
念君今不見。
(文苑、樂府并雲。
一作君今念不見。
)誰為抱腰看。
(○本集一。
文苑英華二百二。
《樂府詩集》六十九。
《詩紀》一百。
) 長相思。
好春(樂府作奉。
)節。
夢裡恒啼悲不洩。
帳中起。
窗前髻。
(樂府作咽。
)柳絮飛還聚。
遊絲斷複結。
欲見洛陽花。
如君隴頭雪。
(○《樂府詩集》六十九。
《詩紀》一百。
) 【詩】 【同江詹事登宮城南樓詩】 元良屬(本集作居。
《初學記》字缺。
)上德。
率土被中孚。
漢幄朝無(《初學記》作無。
)怠。
周門夕複趨。
桓經既受業。
賀拜且尊儒。
壯志諧風雅。
高文會鬥樞。
铿锵葉舞蹈。
?爛等琨瑜。
溝水慚雄伯。
漳川仰大巫。
鮑魚甯入俎。
釣鼈匪充廚。
叔譽恒詞屈。
防年豈濫誅。
(○本集一。
《初學記》十。
《詩紀》一百。
) 【走筆戲書應令詩】 此日乍殷勤。
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燭淚。
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來卷。
歌筵無數塵。
曾經新代故。
那惡故迎新。
片日窺花簟。
輕寒入錦(玉台新詠作帔。
)巾。
秋來應瘦盡。
偏自著腰身。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春情詩】 風光今旦動。
雪色故年殘。
薄夜(《類聚》作衣。
)迎新節。
當垆卻晚寒。
奇(本集作故。
《類聚》同。
)香分細霧。
(《類聚》作煙。
)石炭搗輕纨。
竹葉裁衣帶。
梅花奠酒盤。
年芳袖裡出。
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
先将過上蘭。
(○本集一。
《類聚》十八。
《詩紀》一百。
) 【奉和詠舞詩】〖《詩紀》雲。
簡文有詠舞詩。
〗 十五屬平陽。
因來入建章。
主家能教舞。
城中巧畫(玉台作旦。
《類聚》同。
)妝。
低鬟向绮席。
舉袖拂花黃。
燭送空回(本集作邊。
《初學記》、文苑同。
玉台作窗邊。
)影。
衫傳箧(《初學記》作合。
文苑作钅含。
注雲。
集作鈴。
)裡香。
當由(《初學記》作延。
文苑作筵。
)好留客。
故作舞衣長。
(○玉台新詠八。
本集一。
《類聚》四十三、《初學記》十五俱作詠舞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作舞應令。
《詩紀》一百。
) 好留客。
故作舞衣長。
(○玉台新詠八。
本集一。
《類聚》四十三、《初學記》十五俱作詠舞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作舞應令。
《詩紀》一百。
) 【和簡文帝賽漢高帝廟寺】〖《詩紀》雲。
聲偶作徐ゼ。
詩彙作庾肩吾。
并誤。
〗 山宮類牛首。
漢寝若龍川。
玉碗無秋酎。
金燈滅夜煙。
丹帷迫靈嶽。
绀席下群仙。
堂虛(《類聚》作空。
)沛築響。
钗低戚舞妍。
何殊後廟裡。
子建作華篇。
(○本集一作和賽漢高帝廟。
《類聚》七十九。
《詩紀》一百。
) 【山齋詩】 桃源驚往客。
鶴峤(本集作崔?喬。
)斷來賓。
複有風雲處。
蕭條無俗人。
山寒(本集作寒山。
文苑同。
)微有雪。
石路本無塵。
竹徑蒙籠(本集作朦胧。
文苑同。
)巧。
茅齋結構新。
燒香披道記。
懸鏡厭(本集作壓。
文苑同。
)山神。
砌水何年溜。
檐桐幾度春。
雲霞一已絕。
甯辨漢将秦。
(○本集一。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一百。
) 【詠柑詩】〖《詩紀》雲。
藝文、《初學記》并作徐陵詩。
劉孝綽集載此。
或誤收也。
〗 朱實挺江(《類聚》作荊。
《初學記》同。
)南。
苞品擅珍淑。
上林雜嘉樹。
江潭(《類聚》作浦。
)間修竹。
萬室拟封侯。
(本集作家。
《類聚》、《初學記》、文苑、韻補同。
)千株挺荊國。
綠葉萋以布。
素榮(《類聚》作萦。
)芬且郁。
得陳終宴歡。
良垂雲雨育。
(○本集一作詠甘子。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六作詠甘子。
《詩紀》一百。
又《類聚》八十六引淑、竹、國、郁四韻。
韻補五作甘
注雲。
一作妝。
)期此夜。
胡姬沽酒誰論價。
風流荀令好兒郎。
偏能傅粉複薰香。
(○本集一。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一百。
) 繡帳羅帷隐燈燭。
一夜千年猶不足。
唯憎無賴汝南雞。
天河未落猶争啼(○同上) 【雜曲】 傾城得意已無俦。
洞房連閣未消愁。
宮中本造鴛鴦殿。
為誰新起(文苑雲。
一作為起新妝。
)鳳凰樓。
綠黛紅顔兩相發。
千嬌百念(本集作态。
文苑同。
)情無歇。
舞衫回袖勝春風。
歌扇當窗似秋月。
碧玉宮妓自翩妍。
绛樹新聲最(樂府作自。
注雲。
一作最。
)可憐。
張星舊在天河上。
從(樂府作猶。
)來張姓本連天。
二八年時不憂度。
旁邊得寵誰相(樂府作應。
注雲。
一作相。
)妒。
立春曆(樂府作曆。
)日自當新。
正月春幡底須(本集作舊。
文苑同。
樂府作頭。
)故。
流蘇錦帳挂(文苑作桂。
)香囊。
織成羅幌隐燈光。
隻應私将琥(本集作虎。
)珀枕。
暝暝來上珊瑚床。
(○本集一。
文苑二百十一。
《樂府詩集》七十七。
《詩紀》一百。
) 【長相思二首】 長相思。
望歸難。
傳聞奉诏戍臯蘭。
(本集作更始戍樓蘭。
文苑同。
又注。
一作奉诏戍臯蘭。
樂府雲。
一作傳制戍臯蘭。
)龍城遠。
雁門寒。
愁來瘦轉劇。
衣帶自然寬。
念君今不見。
(文苑、樂府并雲。
一作君今念不見。
)誰為抱腰看。
(○本集一。
文苑英華二百二。
《樂府詩集》六十九。
《詩紀》一百。
) 長相思。
好春(樂府作奉。
)節。
夢裡恒啼悲不洩。
帳中起。
窗前髻。
(樂府作咽。
)柳絮飛還聚。
遊絲斷複結。
欲見洛陽花。
如君隴頭雪。
(○《樂府詩集》六十九。
《詩紀》一百。
) 【詩】 【同江詹事登宮城南樓詩】 元良屬(本集作居。
《初學記》字缺。
)上德。
率土被中孚。
漢幄朝無(《初學記》作無。
)怠。
周門夕複趨。
桓經既受業。
賀拜且尊儒。
壯志諧風雅。
高文會鬥樞。
铿锵葉舞蹈。
?爛等琨瑜。
溝水慚雄伯。
漳川仰大巫。
鮑魚甯入俎。
釣鼈匪充廚。
叔譽恒詞屈。
防年豈濫誅。
(○本集一。
《初學記》十。
《詩紀》一百。
) 【走筆戲書應令詩】 此日乍殷勤。
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燭淚。
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來卷。
歌筵無數塵。
曾經新代故。
那惡故迎新。
片日窺花簟。
輕寒入錦(玉台新詠作帔。
)巾。
秋來應瘦盡。
偏自著腰身。
(○玉台新詠八。
《詩紀》一百。
) 【春情詩】 風光今旦動。
雪色故年殘。
薄夜(《類聚》作衣。
)迎新節。
當垆卻晚寒。
奇(本集作故。
《類聚》同。
)香分細霧。
(《類聚》作煙。
)石炭搗輕纨。
竹葉裁衣帶。
梅花奠酒盤。
年芳袖裡出。
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
先将過上蘭。
(○本集一。
《類聚》十八。
《詩紀》一百。
) 【奉和詠舞詩】〖《詩紀》雲。
簡文有詠舞詩。
〗 十五屬平陽。
因來入建章。
主家能教舞。
城中巧畫(玉台作旦。
《類聚》同。
)妝。
低鬟向绮席。
舉袖拂花黃。
燭送空回(本集作邊。
《初學記》、文苑同。
玉台作窗邊。
)影。
衫傳箧(《初學記》作合。
文苑作钅含。
注雲。
集作鈴。
)裡香。
當由(《初學記》作延。
文苑作筵。
)好留客。
故作舞衣長。
(○玉台新詠八。
本集一。
《類聚》四十三、《初學記》十五俱作詠舞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作舞應令。
《詩紀》一百。
) 好留客。
故作舞衣長。
(○玉台新詠八。
本集一。
《類聚》四十三、《初學記》十五俱作詠舞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作舞應令。
《詩紀》一百。
) 【和簡文帝賽漢高帝廟寺】〖《詩紀》雲。
聲偶作徐ゼ。
詩彙作庾肩吾。
并誤。
〗 山宮類牛首。
漢寝若龍川。
玉碗無秋酎。
金燈滅夜煙。
丹帷迫靈嶽。
绀席下群仙。
堂虛(《類聚》作空。
)沛築響。
钗低戚舞妍。
何殊後廟裡。
子建作華篇。
(○本集一作和賽漢高帝廟。
《類聚》七十九。
《詩紀》一百。
) 【山齋詩】 桃源驚往客。
鶴峤(本集作崔?喬。
)斷來賓。
複有風雲處。
蕭條無俗人。
山寒(本集作寒山。
文苑同。
)微有雪。
石路本無塵。
竹徑蒙籠(本集作朦胧。
文苑同。
)巧。
茅齋結構新。
燒香披道記。
懸鏡厭(本集作壓。
文苑同。
)山神。
砌水何年溜。
檐桐幾度春。
雲霞一已絕。
甯辨漢将秦。
(○本集一。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一百。
) 【詠柑詩】〖《詩紀》雲。
藝文、《初學記》并作徐陵詩。
劉孝綽集載此。
或誤收也。
〗 朱實挺江(《類聚》作荊。
《初學記》同。
)南。
苞品擅珍淑。
上林雜嘉樹。
江潭(《類聚》作浦。
)間修竹。
萬室拟封侯。
(本集作家。
《類聚》、《初學記》、文苑、韻補同。
)千株挺荊國。
綠葉萋以布。
素榮(《類聚》作萦。
)芬且郁。
得陳終宴歡。
良垂雲雨育。
(○本集一作詠甘子。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六作詠甘子。
《詩紀》一百。
又《類聚》八十六引淑、竹、國、郁四韻。
韻補五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