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寄徐陵詩】 故人倘思我。
及此平生時。
莫待山陽路。
空聞吹笛悲。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寄王琳詩】 玉關道路遠。
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
開君萬裡書。
(○本集六。
《類聚》二十九。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奉和趙王詩】 花迳日相攜。
(詩集誤作隽。
)花林鳥未栖。
比看中郎醉。
堪聞烏夜啼。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劉儀同臻詩】 南登廣陵岸。
回首落星城。
不言臨舊浦。
烽火照江明。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和庾四詩】 離關一長望。
别恨幾重愁。
無妨對春日。
懷抱隻言秋。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和侃法師三絕詩】〖《詩紀》雲。
一作和侃法師别詩。
〗 秦關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幾人應落淚。
(詩集作發。
)看君馬向南。
(○本集六。
《類聚》二十九。
庾開府詩集下作和侃法師前後三絕。
《詩紀》百十八。
) 客遊經歲月。
羁旅故情多。
近學衡陽雁。
秋分俱渡河。
(○同上)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離絕。
誰言舊國人。
到在他鄉别。
(○同上) 【送周尚書弘正詩】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詩集作憩。
)朱鸢。
共此無期别。
知應複幾年。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離期定已促。
别淚轉無從。
惟愁郭門外。
應足數株松。
(○同上) 【重别周尚書詩二首】 陽關萬裡道。
(詩集或作路。
)不見一人歸。
唯有河邊雁。
秋來南向飛。
(○本集六。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庾開府詩集下作别周尚書弘正。
又作重别周尚書。
《詩紀》百十八。
) 河橋兩岸(詩集作堤。
)絕。
橫歧數路分。
山川遙不見。
懷袖遠相聞。
(○本集六。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庾開府詩集下作重别周尚書。
《詩紀》百十八。
) 【贈别詩】 藏啼留送别。
拭淚強相參。
誰言畜衫袖。
長代手中氵含。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徐報使來止得一相見詩】 一面還千裡。
相思那得論。
更尋終不見。
無異桃花源。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行途賦得四更應诏詩】 四更天欲曙。
落月重關下。
深谷暗藏人。
欹松橫礙馬。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江中賈客詩】 五兩開船頭。
長橋(樂府作樯。
)發新浦。
懸知岸上人。
遙振江中鼓。
(○本集六。
《樂府詩集》四十八作賈客詞。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奉和平邺應诏詩】 天策引神兵。
風飛掃邺城。
陳雲千裡散。
黃河一代清。
(○本集六。
《類聚》五十九。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送衛王南征詩】 望水初橫陣。
移營寇未降。
風塵馬足起。
先暗廣陵江。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仙山詩二首】 金竈新和藥。
銀台舊聚神。
相看但莫怯。
先師應識人。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石軟如香饣卞。
鉛銷似熟銀。
蓬萊暫近别。
海水遂成塵。
(○同上) 【山齋詩】 石影橫臨水。
山雲半繞峰。
遙想山中店。
懸知春酒濃。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野步詩】 值泉仍飲馬。
逢花即舉杯。
稍看城阙遠。
轉見風雲來。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山中詩】 澗暗泉偏冷。
岩深桂絕香。
住中能不去。
非獨淮南王。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閨怨詩】 明鏡圓花發。
空房故怨多。
幾年留織女。
還應聽渡河。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趙王看妓詩】 長思浣紗(《初學記》作沙。
文苑同。
)石。
空想(《初學記》作憶。
文苑作定憶。
《詩紀》雲。
一作定憶。
)搗衣砧。
臨邛若有便。
(《初學記》作使。
詩集同。
文苑、《詩紀》雲。
一作使。
)為說解琴心。
(○本集六。
《初學記》十五作看妓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作看妓。
《詩紀》百十八。
) 【看舞詩】 鸾回不假學。
鳳舉自相關。
到嫌衫袖廣。
恒長礙舉鬟。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聽歌一絕寺】 協律新教罷。
河陽始學歸。
但令聞一曲。
馀聲三日飛。
(○本集五。
《初學記》十五作聽歌詩。
萬花谷三十二作庾信詩。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暮秋野興賦得傾壺酒詩】 劉伶正捉酒。
中散欲彈琴。
但使逢秋菊。
何須就竹林。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對酒詩】 數杯還已醉。
風雲(文苑作春風。
注雲。
一作風雲。
《詩紀》雲。
一作春風。
)不複知。
唯有龍吟笛。
桓伊能獨吹。
(○本集六。
文苑英華百九十五。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春日極飲詩】 檻前聞鳥啭。
園裡對花開。
就中言不醉。
紅袖捧金杯。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春望詩】 春望上春台。
春窗四面開。
落花何假拂。
風吹會并來。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新月詩】 鄭環唯半出。
秦鈎本獨懸。
若交臨酒影。
堪言照弩弦。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秋日詩】 蒼茫望落景。
羁旅對窮秋。
賴有南園菊。
殘花足解愁。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望渭水詩】 樹似新亭岸。
沙如龍尾灣。
猶言吟(《初學記》作今。
)暝浦。
應有落帆還。
(○本集六。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六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塵鏡詩】 明鏡如明(草堂詩箋作曉。
)月。
恒常置匣中。
何須照兩鬓。
終是一秋蓬。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草堂詩箋三十一八月詩注作磨鏡詩。
引一句。
) 【和淮南公聽琴聞弦斷詩】 嗣宗看月夜。
中散對行雲。
一弦雖(詩集作終。
)獨韻。
猶足動文君。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弄琴詩二首】 雉飛催晚别。
烏啼驚夜眠。
若交新曲變。
惟須促一弦。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不見石城樂。
惟聞烏(詩集作鳥。
)噪林。
新聲逐弦轉。
應得動春心。
(○同上) 【詠羽扇詩】 搖風碎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寄徐陵詩】 故人倘思我。
及此平生時。
莫待山陽路。
空聞吹笛悲。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寄王琳詩】 玉關道路遠。
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
開君萬裡書。
(○本集六。
《類聚》二十九。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奉和趙王詩】 花迳日相攜。
(詩集誤作隽。
)花林鳥未栖。
比看中郎醉。
堪聞烏夜啼。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劉儀同臻詩】 南登廣陵岸。
回首落星城。
不言臨舊浦。
烽火照江明。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和庾四詩】 離關一長望。
别恨幾重愁。
無妨對春日。
懷抱隻言秋。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和侃法師三絕詩】〖《詩紀》雲。
一作和侃法師别詩。
〗 秦關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幾人應落淚。
(詩集作發。
)看君馬向南。
(○本集六。
《類聚》二十九。
庾開府詩集下作和侃法師前後三絕。
《詩紀》百十八。
) 客遊經歲月。
羁旅故情多。
近學衡陽雁。
秋分俱渡河。
(○同上)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離絕。
誰言舊國人。
到在他鄉别。
(○同上) 【送周尚書弘正詩】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詩集作憩。
)朱鸢。
共此無期别。
知應複幾年。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離期定已促。
别淚轉無從。
惟愁郭門外。
應足數株松。
(○同上) 【重别周尚書詩二首】 陽關萬裡道。
(詩集或作路。
)不見一人歸。
唯有河邊雁。
秋來南向飛。
(○本集六。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庾開府詩集下作别周尚書弘正。
又作重别周尚書。
《詩紀》百十八。
) 河橋兩岸(詩集作堤。
)絕。
橫歧數路分。
山川遙不見。
懷袖遠相聞。
(○本集六。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庾開府詩集下作重别周尚書。
《詩紀》百十八。
) 【贈别詩】 藏啼留送别。
拭淚強相參。
誰言畜衫袖。
長代手中氵含。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徐報使來止得一相見詩】 一面還千裡。
相思那得論。
更尋終不見。
無異桃花源。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行途賦得四更應诏詩】 四更天欲曙。
落月重關下。
深谷暗藏人。
欹松橫礙馬。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江中賈客詩】 五兩開船頭。
長橋(樂府作樯。
)發新浦。
懸知岸上人。
遙振江中鼓。
(○本集六。
《樂府詩集》四十八作賈客詞。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奉和平邺應诏詩】 天策引神兵。
風飛掃邺城。
陳雲千裡散。
黃河一代清。
(○本集六。
《類聚》五十九。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送衛王南征詩】 望水初橫陣。
移營寇未降。
風塵馬足起。
先暗廣陵江。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仙山詩二首】 金竈新和藥。
銀台舊聚神。
相看但莫怯。
先師應識人。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石軟如香饣卞。
鉛銷似熟銀。
蓬萊暫近别。
海水遂成塵。
(○同上) 【山齋詩】 石影橫臨水。
山雲半繞峰。
遙想山中店。
懸知春酒濃。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野步詩】 值泉仍飲馬。
逢花即舉杯。
稍看城阙遠。
轉見風雲來。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山中詩】 澗暗泉偏冷。
岩深桂絕香。
住中能不去。
非獨淮南王。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閨怨詩】 明鏡圓花發。
空房故怨多。
幾年留織女。
還應聽渡河。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和趙王看妓詩】 長思浣紗(《初學記》作沙。
文苑同。
)石。
空想(《初學記》作憶。
文苑作定憶。
《詩紀》雲。
一作定憶。
)搗衣砧。
臨邛若有便。
(《初學記》作使。
詩集同。
文苑、《詩紀》雲。
一作使。
)為說解琴心。
(○本集六。
《初學記》十五作看妓詩。
文苑英華二百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作看妓。
《詩紀》百十八。
) 【看舞詩】 鸾回不假學。
鳳舉自相關。
到嫌衫袖廣。
恒長礙舉鬟。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聽歌一絕寺】 協律新教罷。
河陽始學歸。
但令聞一曲。
馀聲三日飛。
(○本集五。
《初學記》十五作聽歌詩。
萬花谷三十二作庾信詩。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暮秋野興賦得傾壺酒詩】 劉伶正捉酒。
中散欲彈琴。
但使逢秋菊。
何須就竹林。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對酒詩】 數杯還已醉。
風雲(文苑作春風。
注雲。
一作風雲。
《詩紀》雲。
一作春風。
)不複知。
唯有龍吟笛。
桓伊能獨吹。
(○本集六。
文苑英華百九十五。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春日極飲詩】 檻前聞鳥啭。
園裡對花開。
就中言不醉。
紅袖捧金杯。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春望詩】 春望上春台。
春窗四面開。
落花何假拂。
風吹會并來。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新月詩】 鄭環唯半出。
秦鈎本獨懸。
若交臨酒影。
堪言照弩弦。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秋日詩】 蒼茫望落景。
羁旅對窮秋。
賴有南園菊。
殘花足解愁。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望渭水詩】 樹似新亭岸。
沙如龍尾灣。
猶言吟(《初學記》作今。
)暝浦。
應有落帆還。
(○本集六。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六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塵鏡詩】 明鏡如明(草堂詩箋作曉。
)月。
恒常置匣中。
何須照兩鬓。
終是一秋蓬。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草堂詩箋三十一八月詩注作磨鏡詩。
引一句。
) 【和淮南公聽琴聞弦斷詩】 嗣宗看月夜。
中散對行雲。
一弦雖(詩集作終。
)獨韻。
猶足動文君。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八。
) 【弄琴詩二首】 雉飛催晚别。
烏啼驚夜眠。
若交新曲變。
惟須促一弦。
(○本集六。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八。
) 不見石城樂。
惟聞烏(詩集作鳥。
)噪林。
新聲逐弦轉。
應得動春心。
(○同上) 【詠羽扇詩】 搖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