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
(○《類聚》八。
《詩紀》九十三。
) ☆王ぁ〈ぁ。
南徐州治中。
有集三卷。
〉【長安有狹邪行】 名都馳道傍。
華毂亂锵锵。
道逢佳麗子。
問我居何鄉。
我家洛川上。
甲第遙相望。
珠扉玳瑁床。
绮席流蘇帳。
大子執金吾。
次子中郎将。
小子陪金馬。
遨遊蔑卿相。
三子俱休沐。
風流郁何壯。
三子俱會同。
肅雍多禮讓。
三子俱還室。
絲管紛寥亮。
大婦裁舞衣。
中婦學清唱。
小婦窺鏡影。
弄此朝霞狀。
佳人且少留。
為君繞梁唱。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九十三。
) 【奉和往虎窟山寺詩】〖《詩紀》雲。
和簡文。
〗 美境多勝迹。
道場實茲地。
造化本靈奇。
人功兼制置。
房廊相映屬。
階閣并殊(廣弘明集雲。
宋本、宮本作珠。
)異。
高明留睿賞。
清淨(廣弘明集作靜。
注雲。
三本、宮本作淨。
)穆神思。
豫遊窮嶺(廣弘明集雲。
三本、宮本作領。
)曆。
藉此方春至。
野花奪人眼。
山莺紛可喜。
風景其鮮華。
水石相輝媚。
法像無塵染。
真僧絕名利。
陪遊既伏心。
聞道方刻意。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九十三。
) ☆朱超〈超。
仕梁為中書舍人。
有集一卷。
〉【采蓮曲】 豔色前後發。
緩楫去來遲。
看妝礙荷影。
洗手畏菱滋。
摘除蓮上葉。
扌它出藉中絲。
湖裡人無限。
何日滿船時。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九十三。
) 【贈王僧辯詩】 故人總連率。
方舟下漢池。
玉節交橫映。
金铙(《詩紀》作繞。
)前後吹。
聚圖匡漢業。
傾産救韓危。
昔時明月夜。
蔭羽切高枝。
沖天勢已遠。
控地力先疲。
各言獻捷後。
幾處泣生離。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七。
《詩紀》九十三。
) 【别劉孝先詩】〖《詩紀》雲。
詩彙作何遜者非。
〗 疲こ積未瘳。
伏枕倦(文苑作卷。
)長愁。
複念夜分首。
(文苑作手。
)江上值徂秋。
陰凝變遠色。
落葉泛寒流。
繁霜積曉纜。
輕冰(文苑作水。
)繞夜舟。
曳裾出兔苑。
引領望龍樓。
勿念荊台側。
無為戚情(文苑雲。
情一作成。
)遊。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九十三。
) 【别席中兵詩】 數年共栖(《類聚》作遊。
文苑雲。
一作遊。
)息。
一旦各聯翩。
莫論行近遠。
終是隔山川。
長波漫不極。
高岫郁相連。
急風亂還鳥。
輕寒靜暮蟬。
扁舟已入浪。
孤帆漸逼天。
停車對空渚。
怅(《類聚》作長。
文苑、《詩紀》雲。
集作長。
)望轉依然。
(○《類聚》二十九作朱超道。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道别席中兵。
《詩紀》九十三。
) 【夜泊巴陵詩】 月夜三江靜。
雲霧四邊收。
淤泥不通挽。
寒浦劣容舟。
回風折長草。
輕冰斷細流。
古村空列樹。
荒戍久無樓。
(○《類聚》二十七作泊巴陵詩。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九。
《詩紀》九十三。
) 【歲晚沈こ詩】 風将夜共靜。
空與月俱明。
燭滴龍猶伏。
垆開鳳欲驚。
葉飛林失影。
冰合澗無聲。
太息興床念。
甯敢離衣行。
唯畏殘藤盡。
不聞桴鼓鳴。
(○《類聚》七十五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對雨詩】 當夏苦炎埃。
習靜對花台。
落照依山盡。
浮涼帶雨來。
重雲吐(文苑作出。
萬花谷同)飛電。
高棟響行雷。
灑樹輕花發。
滴沼細萍開。
泛沫(文苑作泳。
)萦(《類聚》誤作榮。
)階草。
奔流起砌苔。
無因假輕蓋。
徒然想上才。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三。
《詩紀》九十三。
又《類聚》二引台、來、雷、開、苔五韻。
萬花谷後一作朱超詩。
引雷、開二韻。
) 【詠同心芙蓉詩】 青山麗朝景。
玄峰朗夜(文苑作月。
)光。
未及清池上。
紅蕖并出房。
日分雙蒂(《類聚》作帶。
)影。
風合兩花香。
魚驚畏蓮折。
龜上礙荷長。
雲雨留(文苑作流。
)輕潤。
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文苑江上。
)曲。
誰見緝為裳。
(○《類聚》八十二。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二。
《詩紀》九十三。
) 【奉和登百花亭懷荊楚詩】〖《詩紀》雲。
和元帝。
〗 亭高登望極。
春心遠近同。
莫恨荊台隐。
雲行不礙空。
柳色浮新翠。
蘭心帶淺紅。
若因鵬舉便。
重上龍門中。
(○文苑英華三百十五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賦得蕩子行未歸詩】〖《詩紀》雲。
藝文作朱越。
玉台作朱超道。
〗 坐樓愁出望。
息意不思春。
無奈園中柳。
寒時已報人。
捉梳羞理鬓。
挑朱懶向唇。
何當上路晚。
風吹還騎塵。
(○《類聚》三十二作朱越。
《詩紀》九十三。
) 【舟中望月詩】 大江闊千裡。
孤舟無四鄰。
唯馀故樓月。
遠近必随人。
入風先(《初學記》作光。
)繞暈。
排霧急移輪。
若教長似扇。
堪拂豔歌塵。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九十三。
) 【詠孤石詩】 侵霞去日近。
鎮水激流分。
對影疑雙阙。
孤生若斷雲。
遏風靜華浪。
騰煙起薄曛。
雖言近七嶺。
獨立不成群。
(《初學記》作獨高成不群。
○《初學記》五。
文苑英華百六十一作孤石。
《詩紀》九十三。
) 【詠鏡詩】 折藥須自插。
不用暫臨池。
當由可憐面。
偏與鏡相宜。
安钗钏獨響。
刷鬓袖俱移。
唯馀心裡恨。
影中恒不知。
(○《類聚》七十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詠貧詩】 觸途皆可試。
惟貧獨未安。
窗開兩片月。
霜足一重寒。
藁(《初學記》作蒿。
)濕鋪床冷。
荷脆補衣難。
若言為客易。
推劍與君彈。
(○《類聚》三十五。
《初學記》十八作梁朱異。
《詩紀》九十三。
) 【詠翦彩花詩】 淺深依樹色。
舒卷聽人裁。
假令春已度。
終住手中開。
(○《類聚》八十八。
《詩紀》九十三。
) 【城上烏詩】 朝飛集帝(《初學記》作麗。
)城。
猶帶(《詩紀》雲。
一作作。
)夜啼聲。
近日毛雖?爰。
聞弦心尚驚。
(○《類聚》九十二。
《初學記》三十作詠城上烏詩。
《樂府詩集》二十八作城上烏。
《詩紀》九十三。
) 【詠獨栖鳥詩】 河水聞寒已成凍。
塞草愁霜懸自衰。
可念無端失林鳥。
此夜逆風何處歸。
列網遮山不聽度。
懸冰
(○《類聚》八。
《詩紀》九十三。
) ☆王ぁ〈ぁ。
南徐州治中。
有集三卷。
〉【長安有狹邪行】 名都馳道傍。
華毂亂锵锵。
道逢佳麗子。
問我居何鄉。
我家洛川上。
甲第遙相望。
珠扉玳瑁床。
绮席流蘇帳。
大子執金吾。
次子中郎将。
小子陪金馬。
遨遊蔑卿相。
三子俱休沐。
風流郁何壯。
三子俱會同。
肅雍多禮讓。
三子俱還室。
絲管紛寥亮。
大婦裁舞衣。
中婦學清唱。
小婦窺鏡影。
弄此朝霞狀。
佳人且少留。
為君繞梁唱。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九十三。
) 【奉和往虎窟山寺詩】〖《詩紀》雲。
和簡文。
〗 美境多勝迹。
道場實茲地。
造化本靈奇。
人功兼制置。
房廊相映屬。
階閣并殊(廣弘明集雲。
宋本、宮本作珠。
)異。
高明留睿賞。
清淨(廣弘明集作靜。
注雲。
三本、宮本作淨。
)穆神思。
豫遊窮嶺(廣弘明集雲。
三本、宮本作領。
)曆。
藉此方春至。
野花奪人眼。
山莺紛可喜。
風景其鮮華。
水石相輝媚。
法像無塵染。
真僧絕名利。
陪遊既伏心。
聞道方刻意。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九十三。
) ☆朱超〈超。
仕梁為中書舍人。
有集一卷。
〉【采蓮曲】 豔色前後發。
緩楫去來遲。
看妝礙荷影。
洗手畏菱滋。
摘除蓮上葉。
扌它出藉中絲。
湖裡人無限。
何日滿船時。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九十三。
) 【贈王僧辯詩】 故人總連率。
方舟下漢池。
玉節交橫映。
金铙(《詩紀》作繞。
)前後吹。
聚圖匡漢業。
傾産救韓危。
昔時明月夜。
蔭羽切高枝。
沖天勢已遠。
控地力先疲。
各言獻捷後。
幾處泣生離。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七。
《詩紀》九十三。
) 【别劉孝先詩】〖《詩紀》雲。
詩彙作何遜者非。
〗 疲こ積未瘳。
伏枕倦(文苑作卷。
)長愁。
複念夜分首。
(文苑作手。
)江上值徂秋。
陰凝變遠色。
落葉泛寒流。
繁霜積曉纜。
輕冰(文苑作水。
)繞夜舟。
曳裾出兔苑。
引領望龍樓。
勿念荊台側。
無為戚情(文苑雲。
情一作成。
)遊。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九十三。
) 【别席中兵詩】 數年共栖(《類聚》作遊。
文苑雲。
一作遊。
)息。
一旦各聯翩。
莫論行近遠。
終是隔山川。
長波漫不極。
高岫郁相連。
急風亂還鳥。
輕寒靜暮蟬。
扁舟已入浪。
孤帆漸逼天。
停車對空渚。
怅(《類聚》作長。
文苑、《詩紀》雲。
集作長。
)望轉依然。
(○《類聚》二十九作朱超道。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道别席中兵。
《詩紀》九十三。
) 【夜泊巴陵詩】 月夜三江靜。
雲霧四邊收。
淤泥不通挽。
寒浦劣容舟。
回風折長草。
輕冰斷細流。
古村空列樹。
荒戍久無樓。
(○《類聚》二十七作泊巴陵詩。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九。
《詩紀》九十三。
) 【歲晚沈こ詩】 風将夜共靜。
空與月俱明。
燭滴龍猶伏。
垆開鳳欲驚。
葉飛林失影。
冰合澗無聲。
太息興床念。
甯敢離衣行。
唯畏殘藤盡。
不聞桴鼓鳴。
(○《類聚》七十五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對雨詩】 當夏苦炎埃。
習靜對花台。
落照依山盡。
浮涼帶雨來。
重雲吐(文苑作出。
萬花谷同)飛電。
高棟響行雷。
灑樹輕花發。
滴沼細萍開。
泛沫(文苑作泳。
)萦(《類聚》誤作榮。
)階草。
奔流起砌苔。
無因假輕蓋。
徒然想上才。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三。
《詩紀》九十三。
又《類聚》二引台、來、雷、開、苔五韻。
萬花谷後一作朱超詩。
引雷、開二韻。
) 【詠同心芙蓉詩】 青山麗朝景。
玄峰朗夜(文苑作月。
)光。
未及清池上。
紅蕖并出房。
日分雙蒂(《類聚》作帶。
)影。
風合兩花香。
魚驚畏蓮折。
龜上礙荷長。
雲雨留(文苑作流。
)輕潤。
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文苑江上。
)曲。
誰見緝為裳。
(○《類聚》八十二。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二。
《詩紀》九十三。
) 【奉和登百花亭懷荊楚詩】〖《詩紀》雲。
和元帝。
〗 亭高登望極。
春心遠近同。
莫恨荊台隐。
雲行不礙空。
柳色浮新翠。
蘭心帶淺紅。
若因鵬舉便。
重上龍門中。
(○文苑英華三百十五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賦得蕩子行未歸詩】〖《詩紀》雲。
藝文作朱越。
玉台作朱超道。
〗 坐樓愁出望。
息意不思春。
無奈園中柳。
寒時已報人。
捉梳羞理鬓。
挑朱懶向唇。
何當上路晚。
風吹還騎塵。
(○《類聚》三十二作朱越。
《詩紀》九十三。
) 【舟中望月詩】 大江闊千裡。
孤舟無四鄰。
唯馀故樓月。
遠近必随人。
入風先(《初學記》作光。
)繞暈。
排霧急移輪。
若教長似扇。
堪拂豔歌塵。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九十三。
) 【詠孤石詩】 侵霞去日近。
鎮水激流分。
對影疑雙阙。
孤生若斷雲。
遏風靜華浪。
騰煙起薄曛。
雖言近七嶺。
獨立不成群。
(《初學記》作獨高成不群。
○《初學記》五。
文苑英華百六十一作孤石。
《詩紀》九十三。
) 【詠鏡詩】 折藥須自插。
不用暫臨池。
當由可憐面。
偏與鏡相宜。
安钗钏獨響。
刷鬓袖俱移。
唯馀心裡恨。
影中恒不知。
(○《類聚》七十作朱超道。
《詩紀》九十三。
) 【詠貧詩】 觸途皆可試。
惟貧獨未安。
窗開兩片月。
霜足一重寒。
藁(《初學記》作蒿。
)濕鋪床冷。
荷脆補衣難。
若言為客易。
推劍與君彈。
(○《類聚》三十五。
《初學記》十八作梁朱異。
《詩紀》九十三。
) 【詠翦彩花詩】 淺深依樹色。
舒卷聽人裁。
假令春已度。
終住手中開。
(○《類聚》八十八。
《詩紀》九十三。
) 【城上烏詩】 朝飛集帝(《初學記》作麗。
)城。
猶帶(《詩紀》雲。
一作作。
)夜啼聲。
近日毛雖?爰。
聞弦心尚驚。
(○《類聚》九十二。
《初學記》三十作詠城上烏詩。
《樂府詩集》二十八作城上烏。
《詩紀》九十三。
) 【詠獨栖鳥詩】 河水聞寒已成凍。
塞草愁霜懸自衰。
可念無端失林鳥。
此夜逆風何處歸。
列網遮山不聽度。
懸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