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七

關燈
由見宓妃。

    (○玉台新詠六。

    《詩紀》九十二。

    ) 【春郊見美人詩】  芳郊拾翠人。

    回袖卷(玉台作掩。

    《類聚》作探。

    )芳春。

    金輝起步搖。

    紅采發吹綸。

    陽陽(玉台作湯湯。

    )蓋頂(《類聚》作傾。

    《詩紀》作項。

    )日。

    飄飄馬足塵。

    薄暮高樓下。

    當知妾姓秦。

    (○○玉台新詠六、《類聚》十八并作春郊望美人。

    《詩紀》九十二。

    )  【詠照鏡詩】  晨晖照杏梁。

    飛燕起朝妝。

    留心散廣黛。

    輕手約黃。

    正钗時念影。

    拂絮且憐香。

    方嫌翠色故。

    乍道玉無光。

    城中皆半額。

    非妾畫眉長。

    (○玉台新詠六。

    ) 【和蕭洗馬畫屏風詩二首】〖《詩紀》雲。

    蕭子範為太子洗馬。

    〗 【陽春發和氣】 日靜(玉台作淨。

    )班姬門。

    風輕董賢館。

    卷耳緣階出。

    反舌登牆喚。

    蠶女桂枝鈎。

    遊童蘇合彈。

    拂袖當留客。

    相逢莫相難。

    (○玉台新詠六。

    《詩紀》九十二。

    )  【秋夜涼風起】 佳人在河内。

    征夫鎮馬邑。

    零露一朝團。

    中夜兩垂泣。

    氣爽床長冷。

    天寒針縷澀。

    紅顔本暫時。

    君還讵相及。

    (○同上) 【詠入幌風詩】 經堂(文苑作芳。

    《詩紀》雲。

    一作房。

    )泛寶瑟。

    乘隙動浮埃。

    锵金驅響至。

    舉袂送芳來。

    能使蘭膏滅。

    乍見珠簾開。

    輕裾試一舉。

    令子暫遲回。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九十二。

    ) ☆王台卿〈台卿。

    為刑獄參軍。

    與江仲舉、何仲容等。

    同為雍州刺史南平王恪門下賓客。

    〉【陌上桑四首】 郁郁陌上桑。

    盈盈道傍(樂苑作陌上。

    )女。

    送君上河梁。

    拭淚不能語。

    (○古詩類苑百二十五。

    《詩紀》九十三。

    ) 郁郁陌上桑。

    遙遙山下蹊。

    君去戍萬裡。

    妾來守閃閨。

    (○同上) 郁郁陌上桑。

    皎皎雲間月。

    非無巧笑姿。

    皓齒為誰發。

    (○同上) 郁郁陌上桑。

    袅袅機頭絲。

    君行亦宜返。

    今夕是何時。

    (○同上) 【陌上桑】〖《詩紀》雲。

    一雲采桑。

    玉台作蕭子顯。

    〗 令月開和景。

    處處動春心。

    挂(《類聚》作桂。

    )筐須葉滿。

    息倦重枝陰。

    (○《類聚》八十八作詠陌上桑詩。

    《樂府詩集》二十八。

    《詩紀》九十三。

    ) 【雲歌】  玉雲初度色。

    金風送影來。

    全生疑魄暗。

    半雲月時開。

    欲知無處所。

    一為上陽台。

    (○《樂府詩集》八十六。

    《詩紀》九十三。

    ) 【一旦歌】 一旦被頭痛。

    避頭還着床。

    自無親伴侶。

    誰當給水漿。

    匍匐入山院。

    正逢虎與狼。

    對虎低頭啼。

    垂淚淚千行。

    (○《樂府詩集》八十六佚作者名。

    次王台卿詩後。

    《詩紀》九十三。

    )  【和簡文帝賽漢高祖廟詩】 沐芳事椒醑。

    (《類聚》作糈。

    )駕言遵壽宮。

    瑤台斜接岫。

    玉殿上淩空。

    樹出垂岩影。

    竹引帶山風。

    階長霧難歇。

    窗高雲易通。

    所悲樽俎撤。

    按歌曲未終。

    (○《類聚》七十九。

    《詩紀》九十三。

    ) 【奉和望同泰寺浮圖詩】〖《詩紀》雲。

    和簡文。

    下同。

    〗 朝光正晃朗。

    湧(廣弘明集作踴。

    注雲。

    明本作湧。

    )塔标千丈。

    儀鳳異靈烏。

    金盤代仙掌。

    積ㄆ成(廣弘明集作承。

    注雲。

    明本雲。

    一作成。

    )雕桷。

    高檐挂珠網。

    寶地若地沙。

    風鈴如樹(廣弘明集作積。

    注雲。

    明本作樹。

    )響。

    刻削生千變。

    丹青圖萬象。

    煙霞時出沒。

    神仙乍來往。

    晨霧半層生。

    飛幡接雲上。

    遊霓不敢息。

    翔?讵能仰。

    贊善資哲人。

    流詠歸明兩。

    願假舟航末。

    彼岸誰雲廣。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九十三。

    又《類聚》七十六引丈、掌、網、響、象、往、上七韻。

    )  【奉和往虎窟山寺詩】 我王宗勝道。

    駕言從所之。

    辎軒轉朱毂。

    骊馬躍青絲。

    清渠影高蓋。

    遊樹拂行旗。

    賓徒紛雜沓。

    景物共依遲。

    飛梁通澗道。

    架宇接山基。

    叢花臨迥砌。

    分(廣弘明集雲。

    明本作紛。

    )流繞曲墀。

    誰言非勝境。

    雲山獨在茲。

    塵情良易著。

    (廣弘明集作遣。

    注雲。

    三宮本作著。

    )道性故難缁。

    承恩奉教義。

    方當弘受持。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九十三。

    ) 【奉和泛江詩】 春江下白帝。

    畫舸向黃牛。

    錦纜回沙碛。

    蘭桡避荻洲。

    濕花随水泛。

    空巢逐樹流。

    建平船{姊女=木}下。

    荊門戰(《初學記》誤作載。

    )艦浮。

    岸社(《初學記》誤作杜。

    )多喬木。

    (《初學記》作群樹。

    文苑同。

    )山城足(《初學記》作是。

    )迥(文苑作回。

    )樓。

    日落江風靜。

    龍吟回(文苑作迥。

    )上遊。

    (○《初學記》六作周庾信。

    文苑英華百六十二作庾信。

    《詩紀》九十三。

    又《類聚》八作泛江詩。

    引牛、洲、流、樓四韻。

    )  【山池應令詩】〖《詩紀》雲。

    和簡文。

    〗 曆覽周仁智。

    登臨歡豫多。

    穿渠引金谷。

    辟道出銅駝。

    長橋時跨水。

    曲閣乍臨波。

    嚴風生竹樹。

    池香出芰荷。

    石幽銜細草。

    林末度橫柯。

    (○《類聚》九。

    《詩紀》九十三。

    ) 【詠風詩】  浸淫(《類聚》誤作望。

    )不可識。

    (文苑作議。

    )去來非有情。

    乍見珠簾卷。

    時覺洞房清。

    暫拂蘭池上。

    潋淡玉波(《類聚》誤作塵。

    )生。

    一辨(《詩紀》作辯。

    )雄雌異。

    還惡庶人輕。

    (○《類聚》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九十三。

    ) 【詠筝詩】 依歌時轉韻。

    按曲動花钿。

    促調移輕柱。

    亂手度繁弦。

    惟有高秋月。

    秦聲未(《初學記》作獨。

    )可憐。

    (○《類聚》四聲下四。

    《初學記》十六。

    文苑英華二百十二。

    《詩紀》九十三。

    ) 【同蕭治中十詠二首】 【蕩婦高樓月】  空庭(玉台作度。

    )高樓月。

    非複三五圓。

    (玉台作五三年。

    )何須照床裡。

    終是一人眠。

    (○玉台新詠十。

    《詩紀》九十三。

    )  【南浦别佳人】 斂容送君别。

    一斂無開時。

    隻應待相見。

    還将笑解眉。

    (○同上)  【詠水中樓影詩】〖《詩紀》雲。

    和簡文。

    〗  飄飄似雲度。

    亭亭如蓋浮。

    熟看波不動。

    還是映高樓。

    (○《類聚》六十三。

    《詩紀》九十三。

    ) 【臨滄波詩】 高軒臨不測。

    清江窮廣深。

    天邊生岸影。

    水上結雲陰。

    風來白華起。

    潮滿黃沙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