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着人。
樹斜牽錦帔。
風橫入紅綸。
滿酌蘭英酒。
對此得娛神。
(○玉台新詠八。
《類聚》十八。
《詩紀》八十九。
) 【共内人夜坐守歲詩】 歡多情未極。
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
(玉台作挑喜子。
)粽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
燭盡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
為待曉光催。
(玉台作來。
○玉台新詠八。
《詩紀》八十九。
) 【别義陽郡二首】 翔鳳樓。
遙望與雲浮。
歌聲臨樹出。
舞影入江流。
葉落看村近。
天高應向秋。
(○玉台新詠八。
《詩紀》八十九。
) 飾(玉台作饬。
誤。
)面亭。
妝(玉台作莊。
)成更點星。
頰上紅疑淺。
眉心黛不青。
故留殘粉絮。
挂看箔簾釘。
(○同上) ☆徐防〈防。
仕晉安王。
随府在雍州。
号高齋學士。
〉【長安有狹邪行】 長安有勾曲。
勾勾不通驿。
(樂府作ㄞ。
)塗逢二绮衣。
夾路訪君室。
君室近霸城。
易識複知名。
大息登金馬。
中息谒承明。
小息偏愛幸。
走馬曳長纓。
三息俱入門。
車服盡雕輕。
三息俱上堂。
嘉賓四座盈。
三息俱入戶。
室内有光榮。
大婦缣始呈。
中婦繡初營。
小婦多資媚。
紅紗映削成。
上客且安坐。
胡床妾自擎。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八十九。
) 【賦得觀濤詩】 雲容雜浪起。
楚水漫吳流。
漸看遙樹沒。
稍見遠(文苑作碧。
)天浮。
漁人迷舊浦。
海鳥(文苑作水。
)失前洲。
不測滄溟曠。
輕鱗幸自遊。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二作任?賦得觀潮滿。
《詩紀》八十九。
) 【賦得蝶依草應令詩】 秋園花落盡。
芳菊數來歸。
那知不夢作。
眠覺也恒飛。
(○《類聚》九十七。
《詩紀》八十九。
) ☆徐フ【夏詩】 夏景厭房栊。
促席玩花叢。
荷(文苑作筱。
注雲。
《初學記》作荷。
)陰斜合翠。
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
清樽獨未空。
(○《初學記》三作徐晚。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作徐フ夏日。
) ☆王泰〈泰。
字仲通。
琅邪臨沂人。
齊司空僧虔孫。
梁天監中為秘書丞。
齊永元末。
後宮火。
延燒秘書。
圖書散亂殆盡。
泰表校定繕寫。
從之。
曆中書侍郎。
掌吏部郎事。
累遷廷尉、司徒左長史。
出為新安太守、太子庶子、都官尚書。
尋卒。
年四十五。
〉【賦得巫山高詩】 迢遞巫山竦。
(文苑作好。
注雲。
一作竦。
)遠天新霁時。
樹交涼去遠。
草合影開遲。
谷深流響咽。
峽近猿聲悲。
隻言雲雨狀。
自有神仙期。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十七并作巫山高。
《詩紀》八十六。
) 【上黃侯蕭晔】 〈晔。
始興王忄詹之子。
初封安陸侯。
官至晉陵太守。
〉【奉和太子秋晚詩】 副君乘暇景。
臨秋坐北宮。
杏梁照初月。
蓮池引夕風。
清晖洞藻井。
流香入绮栊。
鵲聲時徙樹。
螢光乍滅空。
涼氛散簟席。
露色變林叢。
(○《類聚》三。
《詩紀》六十八。
) ☆荀濟〈濟。
字子通。
颍川人。
初與梁武帝布衣相知。
及帝登位。
仕不及之。
後又上書斥诋佛法。
帝怒。
将加顯戮。
濟密逃於魏。
為高洋所害。
〉【贈陰梁州詩】 〖梁州刺史陰子春左遷。
濟作大詩贈之。
文傳時俗。
或稱于帝者。
帝曰:個人雖有才。
亂俗好。
反不可用。
濟以不得志。
常懷悒怏。
二十馀載後。
因論佛法奔魏。
〗 副尉西域返。
伏波南海還。
坎Б多構難。
(文苑作難構。
)郁怏少騰遷。
孰雲功未立。
甯是契不全。
直為逢迎寡。
良由聽受偏。
若人本高絕。
芬馥邁蘭荃。
驅車趨折坂。
匡坐酌貪泉。
洗帻(文苑雲。
一作氵贲。
)豈虛唱。
席皮良信然。
群醉嫉孤醒。
衆媸(文苑作嗤。
)恐獨妍。
龍旗翻委郁。
?軸更回?。
?勢終橫海。
鵬力會沖天。
昔餘遇知已。
一面深千祀。
纡人重結襪。
辱德逾過市。
詩酒悅風雲。
琴歌賞桃李。
淹留漢水曲。
契闊渝川?。
結绶惟貢公。
推名實鮑子。
徒然懷伏劍。
終無報國士。
高懷不可忘。
劍意何能已。
已作金蘭契。
何言雲雨别。
咄嗟改容鬓。
俄頃彌年歲。
(葉蘇絕反。
)海曲窮地表。
江源渺天際。
(葉子結反。
)雲泥已殊路。
暄涼讵同節。
柳絮亟如絲。
梅花屢成雪。
月落桂陰遠。
風起萱條結。
鶴舞想低昂。
?弦夢清切。
聞君戍靈關。
瓜時猶未還。
數泛明月沼。
頻遊向(文苑作尚。
注雲。
一作當。
《詩紀》雲。
一作當。
)日灣。
金碧應仿佛。
輪鏡幾登攀。
複承西歸後。
将兵出湖口。
經過道路長。
往來日月久。
玉體何容歇。
金漿故應有。
陽台可燕私。
章華堪置酒。
既彈趙人瑟。
複擊秦人缶。
缶瑟多奇調。
秦趙饒姝妙。
得
樹斜牽錦帔。
風橫入紅綸。
滿酌蘭英酒。
對此得娛神。
(○玉台新詠八。
《類聚》十八。
《詩紀》八十九。
) 【共内人夜坐守歲詩】 歡多情未極。
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
(玉台作挑喜子。
)粽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
燭盡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
為待曉光催。
(玉台作來。
○玉台新詠八。
《詩紀》八十九。
) 【别義陽郡二首】 翔鳳樓。
遙望與雲浮。
歌聲臨樹出。
舞影入江流。
葉落看村近。
天高應向秋。
(○玉台新詠八。
《詩紀》八十九。
) 飾(玉台作饬。
誤。
)面亭。
妝(玉台作莊。
)成更點星。
頰上紅疑淺。
眉心黛不青。
故留殘粉絮。
挂看箔簾釘。
(○同上) ☆徐防〈防。
仕晉安王。
随府在雍州。
号高齋學士。
〉【長安有狹邪行】 長安有勾曲。
勾勾不通驿。
(樂府作ㄞ。
)塗逢二绮衣。
夾路訪君室。
君室近霸城。
易識複知名。
大息登金馬。
中息谒承明。
小息偏愛幸。
走馬曳長纓。
三息俱入門。
車服盡雕輕。
三息俱上堂。
嘉賓四座盈。
三息俱入戶。
室内有光榮。
大婦缣始呈。
中婦繡初營。
小婦多資媚。
紅紗映削成。
上客且安坐。
胡床妾自擎。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八十九。
) 【賦得觀濤詩】 雲容雜浪起。
楚水漫吳流。
漸看遙樹沒。
稍見遠(文苑作碧。
)天浮。
漁人迷舊浦。
海鳥(文苑作水。
)失前洲。
不測滄溟曠。
輕鱗幸自遊。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二作任?賦得觀潮滿。
《詩紀》八十九。
) 【賦得蝶依草應令詩】 秋園花落盡。
芳菊數來歸。
那知不夢作。
眠覺也恒飛。
(○《類聚》九十七。
《詩紀》八十九。
) ☆徐フ【夏詩】 夏景厭房栊。
促席玩花叢。
荷(文苑作筱。
注雲。
《初學記》作荷。
)陰斜合翠。
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
清樽獨未空。
(○《初學記》三作徐晚。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作徐フ夏日。
) ☆王泰〈泰。
字仲通。
琅邪臨沂人。
齊司空僧虔孫。
梁天監中為秘書丞。
齊永元末。
後宮火。
延燒秘書。
圖書散亂殆盡。
泰表校定繕寫。
從之。
曆中書侍郎。
掌吏部郎事。
累遷廷尉、司徒左長史。
出為新安太守、太子庶子、都官尚書。
尋卒。
年四十五。
〉【賦得巫山高詩】 迢遞巫山竦。
(文苑作好。
注雲。
一作竦。
)遠天新霁時。
樹交涼去遠。
草合影開遲。
谷深流響咽。
峽近猿聲悲。
隻言雲雨狀。
自有神仙期。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十七并作巫山高。
《詩紀》八十六。
) 【上黃侯蕭晔】 〈晔。
始興王忄詹之子。
初封安陸侯。
官至晉陵太守。
〉【奉和太子秋晚詩】 副君乘暇景。
臨秋坐北宮。
杏梁照初月。
蓮池引夕風。
清晖洞藻井。
流香入绮栊。
鵲聲時徙樹。
螢光乍滅空。
涼氛散簟席。
露色變林叢。
(○《類聚》三。
《詩紀》六十八。
) ☆荀濟〈濟。
字子通。
颍川人。
初與梁武帝布衣相知。
及帝登位。
仕不及之。
後又上書斥诋佛法。
帝怒。
将加顯戮。
濟密逃於魏。
為高洋所害。
〉【贈陰梁州詩】 〖梁州刺史陰子春左遷。
濟作大詩贈之。
文傳時俗。
或稱于帝者。
帝曰:個人雖有才。
亂俗好。
反不可用。
濟以不得志。
常懷悒怏。
二十馀載後。
因論佛法奔魏。
〗 副尉西域返。
伏波南海還。
坎Б多構難。
(文苑作難構。
)郁怏少騰遷。
孰雲功未立。
甯是契不全。
直為逢迎寡。
良由聽受偏。
若人本高絕。
芬馥邁蘭荃。
驅車趨折坂。
匡坐酌貪泉。
洗帻(文苑雲。
一作氵贲。
)豈虛唱。
席皮良信然。
群醉嫉孤醒。
衆媸(文苑作嗤。
)恐獨妍。
龍旗翻委郁。
?軸更回?。
?勢終橫海。
鵬力會沖天。
昔餘遇知已。
一面深千祀。
纡人重結襪。
辱德逾過市。
詩酒悅風雲。
琴歌賞桃李。
淹留漢水曲。
契闊渝川?。
結绶惟貢公。
推名實鮑子。
徒然懷伏劍。
終無報國士。
高懷不可忘。
劍意何能已。
已作金蘭契。
何言雲雨别。
咄嗟改容鬓。
俄頃彌年歲。
(葉蘇絕反。
)海曲窮地表。
江源渺天際。
(葉子結反。
)雲泥已殊路。
暄涼讵同節。
柳絮亟如絲。
梅花屢成雪。
月落桂陰遠。
風起萱條結。
鶴舞想低昂。
?弦夢清切。
聞君戍靈關。
瓜時猶未還。
數泛明月沼。
頻遊向(文苑作尚。
注雲。
一作當。
《詩紀》雲。
一作當。
)日灣。
金碧應仿佛。
輪鏡幾登攀。
複承西歸後。
将兵出湖口。
經過道路長。
往來日月久。
玉體何容歇。
金漿故應有。
陽台可燕私。
章華堪置酒。
既彈趙人瑟。
複擊秦人缶。
缶瑟多奇調。
秦趙饒姝妙。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