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劉孝勝〈孝勝。
孝儀弟。
曆官邵陵王法曹、湘東王記室、武陵王長史、蜀郡太守。
太清中。
侯景陷京師。
武陵王紀僭号於蜀。
以為尚書仆射。
承聖中。
兵敗被執。
元帝宥之。
起為司徒右長史。
〉【妾薄命】〖《詩紀》雲。
拾遺作孝威者非。
〗 馮姜朝汲遠。
徐吾夜火窮。
舊井長逢幕。
鄰燈欲未通。
五逐無來娉。
三娶盡兇終。
離災陽祿觀。
就廢昭台宮。
乘屯迹雖淑。
應戚理恒同。
複傳蘇國婦。
故愛在房栊。
愁眉歇巧黛。
啼妝落豔紅。
織書淩窦錦。
敏誦轶繁弓。
離劍行當合。
春床勿怨空。
(○《樂府詩集》六十二。
《詩紀》八十七。
) 【升天行】 堯攀已徒說。
湯扪亦妄陳。
欲訪青雲侶。
正遇丹丘人。
少翁俱仕漢。
韓終苦入秦。
汾陰觀化鼎。
瀛洲宴羽人。
廣成參日月。
方朔問星辰。
驚祠伐楚樹。
射藥戰江神。
阊阖皆曾倚。
太一豈難親。
趙簡猶聞樂。
周儲固上賓。
秦皇多忌害。
元朔少寬仁。
終無良有以。
非關德不鄰。
(○《樂府詩集》六十三。
《詩紀》八十七。
) 【武溪深行】 武溪(文苑作陵。
注雲。
一作溪。
)深不測。
水安舟複輕。
暫侶(文苑作借。
注雲。
一作侶。
《詩紀》雲。
一作借。
)莊生釣。
還滞鄂君行。
棹(文苑作ん。
注雲。
一作權。
)歌争後(文苑作複。
注雲。
一作後。
)發。
噪鼓逐前征。
秦上山川險。
黔中木石并。
(文苑作水複清。
注雲。
一作木石并。
又作木石青。
《詩紀》雲。
一作水石清。
)林壑秋籁(文苑作濑。
)急。
猿哀夜月明。
澄源本千仞。
回峰忽萬萦。
昭潭讓無底。
太華推削成。
日落野通氣。
目極怅馀情。
(文苑作清。
)下流曾不濁。
(文苑作得。
注雲。
一作蜀。
)長邁寂無聲。
羞學滄浪水。
濯足複濯(文苑作沾。
《詩紀》雲。
一作沾。
)纓。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八十七。
) 【冬日家園别陽羨始興詩】〖孝儀為陽羨令。
〗 四鳥怨離群。
三荊悅同處。
如今腰艾绶。
東南各殊舉。
且欣棠棣集。
彌惜光陰遽。
黠吏本須裁。
豪民亦難禦。
願勖千金水。
思聞五湖譽。
(○《類聚》二十一。
《詩紀》八十七。
) 【詠益智詩】 挺工銅嶺上。
擢穎石門端。
連叢去本葉。
雜和委雕盤。
甯推不迷草。
讵減(《類聚》誤作滅。
)聰明丸。
傥逢公子宴。
方厭永夜歡。
(○《類聚》八十七。
《詩紀》八十七。
) ☆劉孝先〈孝先。
孝威弟。
仕為武陵王紀記室。
承聖中。
與兄孝勝俱随紀軍出峽。
紀敗。
元帝以為黃門侍郎。
〉【和兄孝綽夜不得眠詩】 夜愁眠不安。
起望台南端。
葉慘風聲異。
樓空月色寒。
笙冷調簧數。
弦脆上琴難。
百年行讵幾。
萬慮坐相攢。
誰家有明鏡。
暫借照心看。
(○《類聚》三十五。
《詩紀》八十八。
) 【草堂寺尋無名法師詩】 飛鏡點青天。
橫照滿樓前。
深(文苑雲。
一作空。
)林生夜冷。
複閣上宵(文苑作霄。
)煙。
葉動花中露。
湍鳴暗(文苑作閣。
注雲。
疑作谷。
)裡泉。
竹風聲若雨。
山蟲聽似蟬。
摘果仍荷藉。
酌水用花傳。
一卮(文苑雲。
一作杯。
)聊自飲。
萬事且蕭然。
(○文苑英華二百十九。
《詩紀》八十八。
)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詩】 幽人住山北。
月上(文苑雲。
一作上月。
)照山東。
洞戶臨松徑。
虛窗隐竹叢。
出林避炎影。
步迳(文苑雲。
一作回。
按宋本作迥。
)逐涼風。
平雲斷高岫。
長河隔淨空。
數螢流暗草。
一鳥宿疏桐。
興逸煙霄上。
神閑宇宙中。
還思城阙下。
何異處樊籠。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八十八。
) 【詠竹詩】 竹生荒野外。
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
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
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
當為吐龍吟。
(○《類聚》八十九。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五。
萬花谷後三十八作劉孝先詩。
《詩紀》八十八。
) 【春宵詩】 夜樓明月弦。
露下百花鮮。
情多意不設。
啼罷未歸眠。
敦煌定若遠。
一信動經年。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八。
) 【冬曉詩】 晨霞影翠帷。
思婦織霜絲。
經(《詩紀》誤作輕。
)寒牽杼澀。
钏冷調梭遲。
乍廢倡樓粉。
貪赴遠人期。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八。
) ☆徐君茜〈君茜。
字懷簡。
東海剡人。
仕梁為湘東王谘議參軍。
〉【初春攜内人行戲詩】 梳飾多今世。
衣著一時新。
草短猶通屣。
(玉台作さ。
《類聚》同。
)梅香漸(《類聚》作未。
)
孝儀弟。
曆官邵陵王法曹、湘東王記室、武陵王長史、蜀郡太守。
太清中。
侯景陷京師。
武陵王紀僭号於蜀。
以為尚書仆射。
承聖中。
兵敗被執。
元帝宥之。
起為司徒右長史。
〉【妾薄命】〖《詩紀》雲。
拾遺作孝威者非。
〗 馮姜朝汲遠。
徐吾夜火窮。
舊井長逢幕。
鄰燈欲未通。
五逐無來娉。
三娶盡兇終。
離災陽祿觀。
就廢昭台宮。
乘屯迹雖淑。
應戚理恒同。
複傳蘇國婦。
故愛在房栊。
愁眉歇巧黛。
啼妝落豔紅。
織書淩窦錦。
敏誦轶繁弓。
離劍行當合。
春床勿怨空。
(○《樂府詩集》六十二。
《詩紀》八十七。
) 【升天行】 堯攀已徒說。
湯扪亦妄陳。
欲訪青雲侶。
正遇丹丘人。
少翁俱仕漢。
韓終苦入秦。
汾陰觀化鼎。
瀛洲宴羽人。
廣成參日月。
方朔問星辰。
驚祠伐楚樹。
射藥戰江神。
阊阖皆曾倚。
太一豈難親。
趙簡猶聞樂。
周儲固上賓。
秦皇多忌害。
元朔少寬仁。
終無良有以。
非關德不鄰。
(○《樂府詩集》六十三。
《詩紀》八十七。
) 【武溪深行】 武溪(文苑作陵。
注雲。
一作溪。
)深不測。
水安舟複輕。
暫侶(文苑作借。
注雲。
一作侶。
《詩紀》雲。
一作借。
)莊生釣。
還滞鄂君行。
棹(文苑作ん。
注雲。
一作權。
)歌争後(文苑作複。
注雲。
一作後。
)發。
噪鼓逐前征。
秦上山川險。
黔中木石并。
(文苑作水複清。
注雲。
一作木石并。
又作木石青。
《詩紀》雲。
一作水石清。
)林壑秋籁(文苑作濑。
)急。
猿哀夜月明。
澄源本千仞。
回峰忽萬萦。
昭潭讓無底。
太華推削成。
日落野通氣。
目極怅馀情。
(文苑作清。
)下流曾不濁。
(文苑作得。
注雲。
一作蜀。
)長邁寂無聲。
羞學滄浪水。
濯足複濯(文苑作沾。
《詩紀》雲。
一作沾。
)纓。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八十七。
) 【冬日家園别陽羨始興詩】〖孝儀為陽羨令。
〗 四鳥怨離群。
三荊悅同處。
如今腰艾绶。
東南各殊舉。
且欣棠棣集。
彌惜光陰遽。
黠吏本須裁。
豪民亦難禦。
願勖千金水。
思聞五湖譽。
(○《類聚》二十一。
《詩紀》八十七。
) 【詠益智詩】 挺工銅嶺上。
擢穎石門端。
連叢去本葉。
雜和委雕盤。
甯推不迷草。
讵減(《類聚》誤作滅。
)聰明丸。
傥逢公子宴。
方厭永夜歡。
(○《類聚》八十七。
《詩紀》八十七。
) ☆劉孝先〈孝先。
孝威弟。
仕為武陵王紀記室。
承聖中。
與兄孝勝俱随紀軍出峽。
紀敗。
元帝以為黃門侍郎。
〉【和兄孝綽夜不得眠詩】 夜愁眠不安。
起望台南端。
葉慘風聲異。
樓空月色寒。
笙冷調簧數。
弦脆上琴難。
百年行讵幾。
萬慮坐相攢。
誰家有明鏡。
暫借照心看。
(○《類聚》三十五。
《詩紀》八十八。
) 【草堂寺尋無名法師詩】 飛鏡點青天。
橫照滿樓前。
深(文苑雲。
一作空。
)林生夜冷。
複閣上宵(文苑作霄。
)煙。
葉動花中露。
湍鳴暗(文苑作閣。
注雲。
疑作谷。
)裡泉。
竹風聲若雨。
山蟲聽似蟬。
摘果仍荷藉。
酌水用花傳。
一卮(文苑雲。
一作杯。
)聊自飲。
萬事且蕭然。
(○文苑英華二百十九。
《詩紀》八十八。
)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詩】 幽人住山北。
月上(文苑雲。
一作上月。
)照山東。
洞戶臨松徑。
虛窗隐竹叢。
出林避炎影。
步迳(文苑雲。
一作回。
按宋本作迥。
)逐涼風。
平雲斷高岫。
長河隔淨空。
數螢流暗草。
一鳥宿疏桐。
興逸煙霄上。
神閑宇宙中。
還思城阙下。
何異處樊籠。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八十八。
) 【詠竹詩】 竹生荒野外。
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
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
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
當為吐龍吟。
(○《類聚》八十九。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五。
萬花谷後三十八作劉孝先詩。
《詩紀》八十八。
) 【春宵詩】 夜樓明月弦。
露下百花鮮。
情多意不設。
啼罷未歸眠。
敦煌定若遠。
一信動經年。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八。
) 【冬曉詩】 晨霞影翠帷。
思婦織霜絲。
經(《詩紀》誤作輕。
)寒牽杼澀。
钏冷調梭遲。
乍廢倡樓粉。
貪赴遠人期。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八。
) ☆徐君茜〈君茜。
字懷簡。
東海剡人。
仕梁為湘東王谘議參軍。
〉【初春攜内人行戲詩】 梳飾多今世。
衣著一時新。
草短猶通屣。
(玉台作さ。
《類聚》同。
)梅香漸(《類聚》作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