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兒。
(○南《齊書》五行志。
《詩紀》五十五。
) 【東陽為釋慧約謠】 〖高僧傳曰:釋慧約姓婁氏。
年二十始遊於剡。
遠會素心。
多究經典。
故東陽謠曰:〗 少達妙理婁居士。
(○高僧傳釋慧約傳。
) 【時人為劉劭劉駿語】 〖魏《書》曰:義隆太子劭及始興王休明等斬義隆。
劭弟駿讨之。
擒劭、休明并枭首大桁。
男女一皆從戮。
時人為之語曰:〗 遙望建康城。
江水逆流萦。
前見子殺父。
後見弟殺兄。
(○魏書島夷劉義隆傳。
) 【麥城俗諺】 〖寰宇記曰:麥城東有驢城。
沮水之西有磨城。
犄角麥城。
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麥城。
假驢磨之名。
俗諺雲。
〗 東驢西磨。
麥城自(環宇記無自字。
)破。
(○《水經注》沮水注。
寰宇記百四十六。
) 【顔延之引諺】 〖宋《書》曰:延之為庭诰之文曰:富厚貧薄。
事之懸也。
諺曰:〗 富則盛。
貧則病。
(○《宋書》顔延之傳。
) 【清溪諺】 〖《異苑》曰:檀道濟居青溪。
第二兒夜忽見人來縛己。
欲呼不得。
至曉乃解。
猶見繩痕。
先是吳将步闡所居。
諺雲雲雲。
青溪。
青揚是也。
自步及檀。
皆被誅。
〗 揚州青。
是鬼營。
(○《太平廣記》三百二十四。
) 【釋慧通引諺】 〖弘明集曰:釋慧通駁顧道士夷夏論曰:諺曰:〗 指南為北。
自謂不惑。
指西為東。
自謂不蒙。
(○弘明集七。
) 【時人為丁?午語】 〖《宋書》武帝紀曰:諸葛長民貪淫驕縱。
帝每優容之。
劉毅既誅。
長民懼禍。
及将謀作亂。
帝自江陵還。
長民到門。
引前卻人?語。
帝已密命左右丁?午自幔後於坐拉焉。
死床側。
輿屍付廷尉。
?午骁勇有力。
時人語曰:〗 勿跋扈。
付丁?午。
(○《宋書》武帝紀。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五十五作跋扈。
) 【南豫州軍士為王玄谟宗越語】 〖宋《書》曰:玄谟性嚴克少恩。
而将軍宗越禦下更苛酷。
軍士為之語曰:〗 甯作五(《禦覽》或無五字。
)年徒。
不逢(南史作逐。
《禦覽》、《詩紀》同。
)王(《禦覽》或無王字。
)玄谟。
玄谟猶(《禦覽》無猶字。
)尚(《宋書》作自。
)可。
宗越更(《禦覽》無更字。
)殺我。
(○《宋書》王玄谟傳。
《宋書》宗越傳。
南史宗越傳。
《禦覽》四百九十二。
《詩紀》五十五作将士謠。
又四百九十五引前兩句。
) 【鼓山俗語】 〖宋永初古今山川記曰:鼓山有石鼓形二所。
南北相當。
俗語雲。
〗 南彭北鼓。
相去十五。
(○寰宇記五十六。
) 【京邑為何勖孟靈休語】 〖宋《書》曰:時安成公何勖。
無忌之子也。
臨汝公孟靈休。
昶之子也。
并各奢豪。
與湛之共以肴膳器服車馬相尚。
京邑為之語曰:〗 安成食。
臨汝飾。
(○《宋書》徐湛之傳。
) 【時人為王延之王僧虔語】 〖南《齊書》曰:齊高帝輔政。
朝野之情。
人懷彼此。
延之與尚書令王僧虔中立無所去就。
時人語曰雲雲。
高帝以此善之。
〗 二王居(南《齊書》作持。
)平。
不送不迎。
(○南《齊書》王延之傳。
南史王延之傳。
《禦覽》二百十一。
《詩紀》五十五作二王謠。
) 【京師為東安鬥場二寺僧語】 〖宋《書》曰:慧嚴、慧義道人并在安東寺。
學行精整。
為道俗所推。
時鬥場寺多禅僧。
京師為之語曰:〗 鬥場禅師窟。
東安談義林。
(○《宋書》天竺傳。
南史天竺傳。
) 【時人為胡母颢語】 〖南史曰:宋明帝時。
阮佃夫、楊運長、王道隆皆擅威權。
言為诏敕。
君守令長。
一缺十除。
内外混然。
官以賄命。
王阮家富於公室。
中書舍人胡母颢專權。
奏無不可。
時人語雲雲。
禾絹謂上也。
〗 禾絹閉眼諾。
胡母大張橐。
(○南史宋明帝紀。
《詩紀》五十五作禾絹謠。
) 【百姓為袁粲褚彥回語】 〖南史曰:袁粲謀舉兵誅齊高帝。
褚淵發其謀。
粲兵敗過害。
而淵獨輔政。
于時百姓語曰:〗 可憐石頭城。
甯為袁粲死。
不作褚淵(南史作彥回。
)生。
(○南史袁粲傳。
《詩紀》五十五作石城謠。
) 【齊宋以來民間語】 〖南《齊書》曰:齊、宋以來民間語雲雲。
明帝初。
誅害蕃戚。
京師危駭。
〗 擾攘建武上。
(○南《齊書》五行志。
) 【時人評八僧語】 〖高僧傳曰:宋長安龍光寺有竺道生。
本姓魏。
钜鹿人也。
性廣機警。
神氣清穆。
初生與睿公及嚴觀同學齊名。
故時人評曰:〗 生睿發天真。
嚴觀窪流得。
慧義彭亨進。
寇淵千默塞。
(○高僧傳竺道生傳。
) 【時人為釋道經慧靜語】 〖高僧傳曰:釋慧靜姓王。
東阿人。
容甚黑。
而機悟清遠。
時洛中有沙門道經。
亦解邁當時。
與慧靜齊合。
而耳甚長大。
故時人語曰:〗 洛下長大耳。
東阿黑如墨。
有問無不酬。
有酬無不塞。
(○高僧傳慧靜傳。
)
(○南《齊書》五行志。
《詩紀》五十五。
) 【東陽為釋慧約謠】 〖高僧傳曰:釋慧約姓婁氏。
年二十始遊於剡。
遠會素心。
多究經典。
故東陽謠曰:〗 少達妙理婁居士。
(○高僧傳釋慧約傳。
) 【時人為劉劭劉駿語】 〖魏《書》曰:義隆太子劭及始興王休明等斬義隆。
劭弟駿讨之。
擒劭、休明并枭首大桁。
男女一皆從戮。
時人為之語曰:〗 遙望建康城。
江水逆流萦。
前見子殺父。
後見弟殺兄。
(○魏書島夷劉義隆傳。
) 【麥城俗諺】 〖寰宇記曰:麥城東有驢城。
沮水之西有磨城。
犄角麥城。
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麥城。
假驢磨之名。
俗諺雲。
〗 東驢西磨。
麥城自(環宇記無自字。
)破。
(○《水經注》沮水注。
寰宇記百四十六。
) 【顔延之引諺】 〖宋《書》曰:延之為庭诰之文曰:富厚貧薄。
事之懸也。
諺曰:〗 富則盛。
貧則病。
(○《宋書》顔延之傳。
) 【清溪諺】 〖《異苑》曰:檀道濟居青溪。
第二兒夜忽見人來縛己。
欲呼不得。
至曉乃解。
猶見繩痕。
先是吳将步闡所居。
諺雲雲雲。
青溪。
青揚是也。
自步及檀。
皆被誅。
〗 揚州青。
是鬼營。
(○《太平廣記》三百二十四。
) 【釋慧通引諺】 〖弘明集曰:釋慧通駁顧道士夷夏論曰:諺曰:〗 指南為北。
自謂不惑。
指西為東。
自謂不蒙。
(○弘明集七。
) 【時人為丁?午語】 〖《宋書》武帝紀曰:諸葛長民貪淫驕縱。
帝每優容之。
劉毅既誅。
長民懼禍。
及将謀作亂。
帝自江陵還。
長民到門。
引前卻人?語。
帝已密命左右丁?午自幔後於坐拉焉。
死床側。
輿屍付廷尉。
?午骁勇有力。
時人語曰:〗 勿跋扈。
付丁?午。
(○《宋書》武帝紀。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五十五作跋扈。
) 【南豫州軍士為王玄谟宗越語】 〖宋《書》曰:玄谟性嚴克少恩。
而将軍宗越禦下更苛酷。
軍士為之語曰:〗 甯作五(《禦覽》或無五字。
)年徒。
不逢(南史作逐。
《禦覽》、《詩紀》同。
)王(《禦覽》或無王字。
)玄谟。
玄谟猶(《禦覽》無猶字。
)尚(《宋書》作自。
)可。
宗越更(《禦覽》無更字。
)殺我。
(○《宋書》王玄谟傳。
《宋書》宗越傳。
南史宗越傳。
《禦覽》四百九十二。
《詩紀》五十五作将士謠。
又四百九十五引前兩句。
) 【鼓山俗語】 〖宋永初古今山川記曰:鼓山有石鼓形二所。
南北相當。
俗語雲。
〗 南彭北鼓。
相去十五。
(○寰宇記五十六。
) 【京邑為何勖孟靈休語】 〖宋《書》曰:時安成公何勖。
無忌之子也。
臨汝公孟靈休。
昶之子也。
并各奢豪。
與湛之共以肴膳器服車馬相尚。
京邑為之語曰:〗 安成食。
臨汝飾。
(○《宋書》徐湛之傳。
) 【時人為王延之王僧虔語】 〖南《齊書》曰:齊高帝輔政。
朝野之情。
人懷彼此。
延之與尚書令王僧虔中立無所去就。
時人語曰雲雲。
高帝以此善之。
〗 二王居(南《齊書》作持。
)平。
不送不迎。
(○南《齊書》王延之傳。
南史王延之傳。
《禦覽》二百十一。
《詩紀》五十五作二王謠。
) 【京師為東安鬥場二寺僧語】 〖宋《書》曰:慧嚴、慧義道人并在安東寺。
學行精整。
為道俗所推。
時鬥場寺多禅僧。
京師為之語曰:〗 鬥場禅師窟。
東安談義林。
(○《宋書》天竺傳。
南史天竺傳。
) 【時人為胡母颢語】 〖南史曰:宋明帝時。
阮佃夫、楊運長、王道隆皆擅威權。
言為诏敕。
君守令長。
一缺十除。
内外混然。
官以賄命。
王阮家富於公室。
中書舍人胡母颢專權。
奏無不可。
時人語雲雲。
禾絹謂上也。
〗 禾絹閉眼諾。
胡母大張橐。
(○南史宋明帝紀。
《詩紀》五十五作禾絹謠。
) 【百姓為袁粲褚彥回語】 〖南史曰:袁粲謀舉兵誅齊高帝。
褚淵發其謀。
粲兵敗過害。
而淵獨輔政。
于時百姓語曰:〗 可憐石頭城。
甯為袁粲死。
不作褚淵(南史作彥回。
)生。
(○南史袁粲傳。
《詩紀》五十五作石城謠。
) 【齊宋以來民間語】 〖南《齊書》曰:齊、宋以來民間語雲雲。
明帝初。
誅害蕃戚。
京師危駭。
〗 擾攘建武上。
(○南《齊書》五行志。
) 【時人評八僧語】 〖高僧傳曰:宋長安龍光寺有竺道生。
本姓魏。
钜鹿人也。
性廣機警。
神氣清穆。
初生與睿公及嚴觀同學齊名。
故時人評曰:〗 生睿發天真。
嚴觀窪流得。
慧義彭亨進。
寇淵千默塞。
(○高僧傳竺道生傳。
) 【時人為釋道經慧靜語】 〖高僧傳曰:釋慧靜姓王。
東阿人。
容甚黑。
而機悟清遠。
時洛中有沙門道經。
亦解邁當時。
與慧靜齊合。
而耳甚長大。
故時人語曰:〗 洛下長大耳。
東阿黑如墨。
有問無不酬。
有酬無不塞。
(○高僧傳慧靜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