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十

關燈
作為。

    )汝比肩。

    既不勸汝酒。

    亦不願汝年。

    (○《宋書》劉穆之傳。

    南史劉穆之傳。

    《禦覽》八百四十六。

    《詩紀》五十四。

    ) ☆蕭?【貧士詩】 四時疊來往。

    苦辛随事迫。

    三冬泣牛衣。

    (《初學記》作被。

    )五月披裘客。

    遲遲春日永。

    憂來安所适。

    季秋授衣節。

     荷裳竟不易。

    班超棄筆硯。

    婁敬脫挽轭。

    雖雲丈夫志。

    終涉自媒迹。

    賢哉顔氏子。

    飲水常怡怿。

    (○《初學記》十八。

    《詩紀》五十四。

    ) ☆張公庭【春遊詩】  勾芒禦春正。

    衡紀運玉瓊。

    明庶起祥春。

    和氣翕來征。

    慶雲蔭八極。

    甘寸潤四垌。

    昊天降靈澤。

    朝日耀華精。

    嘉苗布原野。

    百卉敷時榮。

    鸠鵲與鹂黃。

    間關相和鳴。

    べ萍覆靈沼。

    香花揚芳馨。

    春遊誠可樂。

    感此曰日傾。

    休否有終極。

    落葉思本莖。

    臨川悲遊者。

    節變動中情。

    (○廣《文選》九。

    )  ☆漁父【答孫緬歌】 〖南史曰:漁父者。

    不知姓名。

    亦不知何許人。

    太康。

    孫緬為浔陽太守。

    落日逍遙渚際。

    見一輕舟淩波隐顯。

    俄而漁父至。

    神韻蕭灑。

    垂綸長嘯。

    緬甚異之。

    褰裳涉水與之論用世之道。

    漁父曰:仆山海狂人。

    不達世務。

    未辨賤貧。

    無論榮貴。

    乃歌雲雲。

    於是悠然鼓棹而去。

    〗  竹竿{?翟}々。

    河水氵攸々悠悠。

    (南史作悠悠。

    《禦覽》同。

    )相忘為樂。

    貪餌吞鈎。

    非夷非惠。

    聊以忘憂。

    (○南史孫緬傳。

    《禦覽》五百五、八百三十四引《宋書》。

    《詩紀》五十四。

    ) 【雜歌謠辭】〖諺語附〗 【時人為檀道濟歌】〖南史曰:檀道濟有威名。

    為敵所畏。

    宋王疑而殺之。

    時人哀而作歌曰:〗 可憐白浮鸠。

    枉殺檀江州。

    (○南史檀道濟傳。

    《詩紀》五十五作宋人歌。

    ) 【時人為檀道濟歌】  〖《異苑》曰:檀道濟元嘉中鎮尋陽。

    十二年入朝。

    與家分别。

    顧瞻城阙。

    ?欷愈深。

    識者是知道濟之不南旋也。

    故時人為其歌曰:〗  生人作死别。

    荼毒當奈何。

    (○《禦覽》八百八十五。

    ) 【讀曲歌】  〖宋《書》曰:讀曲歌者。

    民間為彭城王義康所作也。

    其歌雲。

    〗  死罪劉領軍。

    誤殺劉第四。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四十六。

    ) 【劉敬叔引詩】 〖《異苑》曰:朱文繡與羅子鐘為友。

    俱仕於梁。

    繡既死。

    鐘哀哭之。

    其夜俱亡。

    梁南七裡有雞山。

    葬繡於其中。

    北九裡有雉澗。

    埋鐘于其内。

    繡神靈變為雉。

    鐘魂魄化為雉。

    清鳴哀響。

    來往一不絕。

    故《詩》雲:〗 雞山别飛響。

    雉澗和清音。

    (○《禦覽》九百十八。

    ) 【民間為謝靈運謠】  〖宋《書》曰:陳郡謝靈運。

    每出入。

    自扶接者常數人。

    民間謠曰雲雲。

    此蓋不肅之咎。

    後坐誅。

    〗 四人挈衣裙。

    三人捉坐席。

    (○《宋書》五行志。

    ) 【元嘉中魏地童謠】 〖南史曰:宋元嘉二十七年。

    魏太武帝圍汝南戍。

    文帝遣臧質北救。

    至盱眙。

    太武已過淮。

    自廣陵返攻盱眙。

    就質求酒。

    質封溲便與之。

    且報書雲。

    不聞童謠言邪。

    虜馬飲江水。

    佛狸死卯年。

    冥期使然。

    非複人事。

    爾智識及衆豈能勝苻堅邪。

    頃年展爾陸梁者。

    是爾未飲江。

    太歲未卯耳。

    時魏地有童謠。

    故質引之雲。

    〗 轺車北來如穿雉。

    不意虜馬飲江水。

    虜主北歸石濟死。

    虜欲渡江天不徙。

    (○《宋書》臧質傳。

    南史臧質傳。

    《詩紀》五十五。

    ) 【臧質引童謠】 虜馬渡江水。

    佛狸死卯年。

    (○《宋書》臧質傳。

    )  【元嘉末童謠】 〖高僧傳曰:昙爽立寺。

    名新亭精舍。

    後孝武帝南下伐兇。

    銮旆至此寺。

    及登禅。

    複幸禅堂。

    故元嘉末童謠雲雲。

    乃禅堂之謂。

    故中興禅房猶有龍飛殿焉。

    〗  錢唐出天子。

    (○高僧傳竺法義傳。

    ○逯案。

    《宋書》符瑞志雲。

    元嘉中謠言錢唐當出天子。

    與此小異。

    今以僧傳為主。

    ) 【民間為奚顯度謠】  〖南史曰:大明中。

    有奚顯度者為員外散騎侍郎。

    孝武嘗使主領人功。

    而苛虐無道。

    動加捶撻。

    暑雨寒雪。

    不聽暫休。

    人不堪命。

    時建康縣考囚。

    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胫。

    故民間有此謠。

    又相戲曰:勿反顧。

    付奚度。

    其暴酷如此。

    〗 甯得建康壓額。

    不能受奚度拍。

    (○《宋書》戴法興傳。

    南史戴明寶傳。

    《詩紀》五十五作大明中謠。

    )  【泰始中童謠】 〖南《齊書》曰:宋泰始中童謠雲雲。

    故明帝殺建安王休仁。

    蘇亻品雲。

    後順帝自東城即位。

    論者謂應之。

    乃是武進縣上所居東城也。

    〗 東城出天子。

    (南史作天子出。

    ○南《齊書》祥瑞志。

    南史齊高帝紀。

    ) 【永光初謠言】 〖宋《書》曰:前廢帝永光初。

    又謠言雲雲。

    幼主欲南幸湘川以厭之。

    既而湘東王即尊位。

    是為明帝。

    〗 湘州(《禦覽》作中。

    )出天子。

    (○南書符瑞志。

    《禦覽》一百二十八。

    ) 【元徽中童謠】 〖《齊書》曰:元徽中童謠。

    後沈攸之反。

    雍州刺史張敬兒襲江陵。

    殺攸之子元?等。

    〗 襄陽白銅蹄。

    郎殺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