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七

關燈
東武吟。

    引源、垣二韻。

    韻補二作東武吟。

    引犭屯、犭爰二韻。

    )  【代别鶴操】 雙鶴俱起時。

    徘徊滄海間。

    長弄若天漢。

    輕軀似雲懸。

    幽客時結侶。

    提攜遊(樂府雲。

    一作到。

    )三山。

    青繳淩瑤台。

    丹羅(樂府作蘿。

    )籠紫煙。

    海上悲(樂府作疾。

    )風急。

    三山多雲霧。

    散亂一相失。

    驚孤不得住。

    緬然日月馳。

    遠(樂府雲。

    一作已。

    )矣絕音儀。

    有願而不遂。

    無怨以生離。

    鹿鳴在(本集作隐。

    )深草。

    蟬鳴隐高枝。

    心自有所存。

    (樂府作懷。

    注雲。

    一作存。

    《詩紀》雲。

    一作懷。

    文鏡秘府作疑。

    )旁人那得知。

    (○本集三。

    《樂府詩集》五十八作别鶴操。

    《詩紀》五十。

    又文鏡秘府論地卷作鮑照詩。

    引枝、知二韻。

    ) 【代出自薊北門行】 羽檄起邊亭。

    烽火入鹹陽。

    徵師(《文選》作騎。

    本集、《類聚》、文章正宗同。

    草堂詩箋作募騎。

    )屯廣武。

    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樂府作□。

    )竿(《文選》音決作竿。

    )勁。

    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

    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

    魚貫度(本集作渡。

    )飛梁。

    箫鼓流漢思。

    (群書拾補作ざ。

    《詩紀》雲。

    當作ざ。

    文章正宗作月。

    )旌(《文選》集注作ユ。

    )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

    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猥。

    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

    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

    身死為國殇。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六十一、文章正宗二十九皆作出自薊北門行。

    《詩紀》五十。

    又草堂詩箋十五秦州詩注作出自薊北門行。

    引方、殇二韻。

    《文選》集注五十六注引音決。

    )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西上(本集作出。

    《文選》同。

    《文選》集注雲五家出為上。

    《類聚》作山。

    )登雀(《類聚》作舊。

    )台。

    東下望雲阙。

    層(《類聚》誤作屑。

    )閣(樂府作關。

    )肅天居。

    (《類聚》作君。

    )馳道直如發。

    繡甍結飛霞。

    璇題納行(樂府作明。

    注。

    一作行。

    廣《文選》作明。

    )月。

    築山拟蓬壺。

    穿池類溟渤。

    選色遍齊代。

    (本集作岱。

    是。

    )徵聲匝邛越。

    陳鐘陪夕燕。

    笙歌(《類聚》作歌笙。

    )待(《文選》集注作侍。

    注雲。

    今案五家陸善經本侍為待。

    )明發。

    年貌不可還。

    (《類聚》、樂府作留。

    )身意會盈歇。

    蟻壤漏山阿。

    (李善本《文選》作河。

    樂府同。

    《詩紀》雲。

    善作河。

    《文選》集注雲。

    五家本河作阿。

    )絲淚毀金骨。

    器惡含滿欹。

    物忌厚生沒。

    智哉衆多士。

    服理辨昭(韻補作明。

    )昧。

    (樂府作晰。

    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晰。

    ○本集三。

    《文選》三十一、《文選》集注六十一并作代君子有所思行。

    《樂府詩集》六十一、廣《文選》十四并作君子有所思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一作代君子有所思行。

    引阙、發、月、發、歇五韻。

    韻補五引歇、昧二韻。

    ) 【代悲哉行】 羁人感淑節。

    緣感欲回轍。

    (樂府作?。

    )我行讵幾時。

    華實驟舒結。

    睹實情有悲。

    瞻華意無悅。

    覽物懷同志。

    如何複乖别。

    翩翩翔禽羅。

    關關鳴鳥列。

    翔鳴(樂府作禽。

    )尚俦。

    (本集作疇。

    樂府作常疇。

    )偶。

    所歎獨乖絕。

    (○本集三。

    《樂府詩集》六十二作謝惠連。

    《詩紀》五十。

    ○逯案。

    樂府當誤。

    ) 【代陳思王白馬篇】 白馬も角弓。

    鳴鞭乘(《類聚》作垂。

    )北風。

    要途問邊急。

    雜虜入雲中。

    閉壁自往複。

    清野徑(樂府作逐。

    廣《文選》同。

    )還冬。

    僑裝多阙絕。

    旅服少裁縫。

    埋身守漢境。

    (本集作節。

    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節。

    )沈命對胡封。

    薄暮塞(《類聚》作雪。

    樂府雲。

    一作雪。

    )雲起。

    飛沙被(本集作披。

    樂府同。

    )遠松。

    含悲望兩都。

    楚歌登四墉。

    丈夫設計誤。

    懷恨逐邊戎。

    棄(本集作罷。

    樂府雲。

    一作罷。

    )别中國愛。

    要(本集作邀。

    《詩紀》雲。

    一作邀。

    )冀胡馬功。

    去來今何道。

    卑(本集、樂府作單。

    )賤生所鐘。

    (廣《文選》作終。

    )但令塞上兒。

    知我獨為雄。

    (○本集三。

    《樂府詩集》六十三作白馬篇。

    廣《文選》十四作白馬篇。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引風、中、松、功、雄五韻。

    ) 【代?天行】  家世宅關輔。

    勝帶宦(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官。

    )王城。

    備聞十帝事。

    委曲兩都情。

    倦見物興衰。

    驟睹俗屯(《類聚》誤作此。

    )平。

    翩翻(樂府雲。

    一作翩翩。

    )若(《文選》作類。

    樂府同。

    《詩紀》雲。

    一作類。

    )回掌。

    恍(樂府作?。

    )惚似朝榮。

    窮途悔短計。

    晚志(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至。

    )重(樂府作愛。

    《詩紀》雲。

    一作愛。

    )長生。

    從師入遠嶽。

    結友事仙靈。

    五圖(樂府作芝。

    《詩紀》雲。

    一作芝。

    )發金記。

    九龠隐丹經。

    風餐委松宿。

    (《文選》集注雲。

    或為柏。

    草堂詩箋作柏。

    )雲卧恣天行。

    冠霞登(樂府作金。

    )彩閣。

    解玉飲(樂府雲。

    一作隐。

    )椒庭。

    暫遊越萬裡。

    少(《文選》、《類聚》、樂府作近。

    《詩紀》雲。

    一作近。

    )别數千齡。

    鳳台無還駕。

    箫管有遺聲。

    何時(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當。

    )與汝(《文選》作爾。

    樂府同。

    )曹。

    啄腐共吞腥。

    (○本集三。

    又《文選》二十八。

    《文選》集注五十六、《樂府詩集》六十三并作?天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作?天行。

    引平、生、靈、行、齡五韻。

    草堂詩箋一遊龍詩注作?天行。

    引行一韻。

    )  【松柏篇】〖并序〗 餘患腳上氣四十馀日。

    知舊先借傅玄集。

    以餘病劇。

    遂見還。

    開?。

    适見樂府詩龜鶴篇。

    於危病中見長逝詞。

    恻然酸懷抱。

    如此重病。

    彌時不差。

    呼吸乏喘。

    舉目悲矣。

    火藥間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獨。

    曆代長不衰。

    人生浮且脆。

    《鳥穴》若晨風悲。

    東海迸逝川。

    西山導(樂府作道。

    )落晖。

    南郊(樂府作郭。

    《詩紀》作廓。

    注雲。

    一作郊。

    )悅籍短。

    蒿裡收永歸。

    諒無疇昔時。

    百病起盡期。

    志士惜牛刀。

    忍勉自療治。

    傾家行藥事。

    颠沛去迎醫。

    徒備火石苦。

    (《詩紀》作若。

    誤。

    )奄至不得辭。

    龜齡安可獲。

    岱宗限(《詩紀》作恨。

    注雲。

    一作限。

    )已迫。

    睿聖不得留。

    為善何所益。

    舍此赤縣居。

    就彼黃垆宅。

    永離九原親。

    長與三辰隔。

    屬纩生望盡。

    阖棺世業埋。

    事痛存人心。

    恨結亡者懷。

    祖葬既雲及。

    圹?遂亦已開。

    室族内外哭。

    親疏同共哀。

    外姻遠近至。

    名列通夜台。

    扶輿出殡宮。

    低回戀庭室。

    天地有盡期。

    我去無還日。

    居者今已盡。

    人事從此畢。

    火歇煙既沒。

    形銷聲亦滅。

    鬼神來依我。

    生人永辭訣。

    大暮杳悠悠。

    長夜無時節。

    郁湮(樂府作煙。

    )重冥下。

    煩冤難具說。

    安寝委沉寞。

    戀戀念平生。

    事業有馀結。

    刊(樂府誤作形。

    )述未及成。

    資儲無擔石。

    兒女皆孩嬰。

    一朝放舍去。

    萬恨纏我情。

    追憶世上事。

    束教以(本集作已。

    《詩紀》同。

    )自拘。

    明發靡怡?。

    (《詩紀》作愈。

    )夕(《詩紀》作久。

    )歸多憂虞。

    撤閑晨迳流。

    (《詩紀》作荒。

    )辍(《詩紀》作轍。

    )宴式酒濡。

    (樂府作儒。

    誤。

    )知今瞑目(本集作日。

    《詩紀》同。

    )苦。

    恨失爾時娛。

    遙遙遠民居。

    獨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滅。

    冢上草日豐。

    空床(《詩紀》作林。

    )響鳴蜩。

    高松結悲風。

    長寐無覺期。

    誰知逝(本集作遊。

    )者窮。

    (本集作躬。

    )生存處交廣。

    連榻舒華茵。

    (樂府作ブ。

    )已沒一何苦。

    ?苦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時。

    晨夕對六親。

    今日掩奈何。

    一見無諧因。

    禮席有降殺。

    三齡速過隙。

    幾筵就收撤。

    室宇改疇昔。

    行女遊歸途。

    仕子複王役。

    家世本平常。

    獨有亡者劇。

    時祀望歸來。

    四節靜茔丘。

    孝子撫墳号。

    父子知來不。

    欲還心依戀。

    欲見絕無由。

    煩冤荒隴側。

    肝心盡崩抽。

    (○本集八。

    《樂府詩集》六十四。

    《詩紀》五十。

    ) 【代苦熱行】  赤阪橫西阻。

    火山赫(《禦覽》作燃。

    )南威。

    身熱頭且痛。

    鳥墜(《文選》作堕。

    《類聚》、《禦覽》、樂府同。

    )魂來(《禦覽》作未。

    樂府同。

    )歸。

    湯泉發雲潭。

    (《類聚》、《禦覽》作澤。

    )焦煙起石圻。

    (《禦覽》作沂。

    樂府作矶。

    本集雲。

    一作矶。

    )日月有恒昏。

    雨露(《禦覽》作霧。

    )未嘗?。

    丹蛇逾百尺。

    玄蜂盈十圍。

    含沙射流影。

    吹蟲病(《文選》作痛。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病。

    )行晖。

    瘴(李善本《文選》作鄣。

    六臣本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