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鮑照〈照。
字明遠。
東海人。
元嘉中。
臨川王義慶以為國侍郎。
孝武時。
為太學博士。
中書舍人。
宋孝武帝方以文章自高。
頗多忌。
由是賦述不敢盡其才。
出為秣陵令。
轉永嘉令。
除臨海王子顼前參軍。
泰始二年。
子顼起兵敗。
照為亂兵所殺。
年五十馀。
有集十卷。
〉【樂府】 【采桑】 季春梅始落。
女工(本集、樂府、《詩紀》作工女。
)事蠶作。
(本集雲。
一本有明鏡分淨桂。
光顔畢苕萼二句。
)采桑淇洧(樂儲作澳。
)間。
還戲上宮閣。
早蒲時結陰。
晚篁(樂府、《詩紀》雲。
一作竹。
)初解箨。
藹藹霧滿(集作灑。
《詩紀》雲。
集作灑。
)閨。
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蟲。
巢蜂拾花萼。
(本集作藥。
玉台、樂府同。
)是節最暄(樂府作喧。
)妍。
佳服又新爍。
綿(玉台作斂。
樂府作欽。
)歎對迥(玉台作回。
樂府、《詩紀》同。
)途。
揚歌弄場藿。
抽琴(樂府作琴抽。
)試抒(玉台作伫。
樂府作纡。
)思。
薦佩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
服義久心諾。
衛風古愉豔。
鄭俗舊浮薄。
靈(玉台作虛。
)願悲渡湘。
宓(玉台作空。
)賦笑?(樂府雲。
一作景。
)洛。
盛明難重來。
淵意為誰涸。
君其且調弦。
桂酒妾行酌。
(○本集五。
玉台新詠四。
《樂府詩集》二十八。
《詩紀》五十。
) 【代蒿裡行】 同盡無貴賤。
殊願有窮伸。
(本集作申。
)馳波催永夜。
零露逼短晨。
(樂府雲。
一作漏馳催永夜。
露宿逼短晨。
)結我幽山駕。
去此滿堂親。
虛容遺劍佩。
實(樂府作美。
注雲。
一作實。
)貌戢衣巾。
鬥酒安可酌。
尺書誰複陳。
年代稍推遠。
懷抱日幽淪。
人生良自劇。
天道與何人。
赍我長恨意。
歸為狐兔塵。
(○本集三。
《樂府詩集》二十七。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四。
《詩紀》五十。
) 【代挽歌】 獨處重冥下。
憶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
不為物所裁。
埏門隻複閉。
白(樂府誤作日。
)蟻相将來。
生時芳蘭體。
小蟲今為災。
玄鬓無複根。
枯髅依青苔。
憶昔好飲酒。
素盤進青梅。
彭韓及廉蔺。
疇昔已成灰。
壯士皆死盡。
馀人安在哉。
(○本集七。
《樂府詩集》二十七。
廣《文選》十四。
《詩紀》五十。
) 【代東門行】 傷禽惡(《類聚》作見。
)弦驚。
(本集雲。
一作驚弦。
)倦客惡離聲。
離聲斷客情。
賓禦皆涕零。
涕零心斷絕。
将去複還訣。
一息不相知。
保況異鄉别。
遙遙征駕遠。
杳杳白(《文選》作落。
《類聚》、文章正宗同。
樂府雲。
一作落。
)日晚。
居人掩閨卧。
行子夜(《類聚》作野。
)中(《詩紀》雲。
作中夜。
)飯。
野風吹秋(樂府作草。
《詩紀》同。
)木。
行子心腸斷。
食梅常苦酸。
衣葛常苦寒。
絲竹徒滿座。
憂人不解顔。
長歌欲自慰。
彌起長恨端。
(○《文選》二十作東門行。
本集三。
《樂府詩集》三十七作東門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一作驅馬上東門行。
所引缺斷一韻。
) 【代放歌行】〖《詩紀》雲。
歌錄曰孤子生行。
古辭曰放歌行。
〗 蓼蟲避葵堇。
習苦不言非。
(本集作排。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排。
樂府雲。
一作排。
《類聚》作良可哀。
)小人自龌龊。
安知曠士懷。
雞鳴洛城裡。
禁門平旦開。
冠蓋縱橫至。
車騎四方來。
素帶曳長飙。
華纓結遠埃。
日中安能止。
鐘鳴猶未歸。
夷世不可逢。
賢君信(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言作言。
)愛才。
明慮自天斷。
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圭爵。
片善辭草(《類聚》作蒿。
)萊。
豈伊白璧賜。
(《文選》集注作贶。
)将起黃金台。
今君有何疾。
臨路獨遲回。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放歌行。
《文選》集注五十六作放歌行。
《樂府詩集》三十八作放歌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引哀、懷、開、來、才、萊、台、回八韻。
) 【代陳思王京洛篇】〖《詩紀》雲。
玉台作煌煌京洛行。
〗 鳳樓(《類聚》作台。
)十二重。
四戶八绮窗。
繡桷(《類聚》作桶。
《初學記》誤作角。
)金蓮花。
桂柱玉盤龍。
珠簾無隔露。
(樂府、廣《文選》作路。
)羅幌不勝風。
寶帳三千所。
(玉台作萬。
)為爾一朝容。
揚芬紫煙上。
垂彩綠雲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鴻。
但懼秋塵起。
盛愛逐衰蓬。
坐視青苔滿。
卧對錦筵空。
琴瑟(玉台、《類聚》作築。
)縱橫散。
舞衣不複縫。
古來共(玉台作皆。
樂府誤作兵。
)歇薄。
君意豈(廣《文選》作良。
)獨濃。
惟見雙黃鹄。
千裡一相從。
(○本集三。
玉台新詠四作代京雒篇。
《樂府詩集》三十九、廣《文選》十四并作煌煌京洛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作代京洛篇。
引窗、龍、風、鴻、蓬、空、縫七韻。
《初學記》十八作代京洛篇。
引重、窗、龍、風、容五韻。
) 【代門有車馬客行】 門有車馬客。
問客(樂府作君。
)何鄉士。
捷步往相訊。
(本集作讠九。
)果得(樂府雲。
一作遇。
)舊鄰裡。
凄凄聲中情。
慊慊增下俚。
(本集作理。
注雲。
一作俚。
)語昔有故悲。
論今無新喜。
清晨相訪慰。
日暮不能已。
歡戚競尋緒。
(樂府作諸。
注雲。
一作叙。
)談調何終止。
辭端竟(廣《文選》作境。
)未究。
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
後感(樂府作戚。
)方複起。
嘶聲盈我口。
談言在君(樂府作我。
)耳。
手迹可傳心。
願爾笃(本集作駕。
注雲。
一作笃。
)行李。
(○本集三。
樂府四十、廣《文選》十四并作門有車馬客行。
《詩紀》五十。
) 【代棹歌行】 □(本集作羁。
)客離嬰時。
飄?無定所。
昔秋寓江介。
茲(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今。
)春客河浒。
往戢于役身。
願言永懷(樂府作願令懷水。
)楚。
泠泠鲦(本集作筱。
)疏潭。
邕邕雁循渚。
《風?》戾長風振。
搖曳(樂府雲。
一作飄遙。
)高帆舉。
驚波無留連。
舟人不躊伫。
(○本集三。
樂儲詩集四十作棹歌行。
《詩紀》五十。
○逯案。
離嬰時當作嬰離時。
又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四嚴氏溪放歌行注引鮑明遠棹歌雲。
漂泊無定所。
戚戚忍羁旅二句。
今傳鮑集無下一句。
) 【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
清(鳴沙類書殘卷作持。
)如玉壺冰。
(《禦覽》誤作水。
)何慚宿昔意。
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
世議(玉台作義。
樂府作路。
)逐衰興。
毫發一為瑕。
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
點(《文選》作玷。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點。
)白信蒼蠅。
凫鹄遠成美。
薪刍(《類聚》作{艹刍}。
)前見陵。
(玉台作淩。
樂府同。
)申黜褒(玉台作裒。
)女進。
班去趙姬?。
(樂府作升。
文章正宗、《詩紀》同。
周王日淪惑。
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樂府作固。
)難恃。
貌恭豈易憑。
古來共如此。
非君獨撫膺。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白頭吟。
玉台新詠四作拟樂府白頭吟。
樂府四十一作白頭吟。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一作白頭行吟。
引冰、仍、興、勝、陵、升、膺七韻。
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人才門作古詩。
引冰一韻。
《禦覽》七百六十七引水一韻。
) 【代東武吟】 主人且勿喧。
賤子歌一言。
仆本寒鄉士。
出身蒙漢恩。
始随(樂府雲。
一作逢。
)張校尉。
占(本集作召。
《類聚》、《禦覽》、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召。
《詩紀》雲。
一作召。
)募(《類聚》誤作慕。
)到河源。
後逐李輕車。
追虜窮(本集作出。
樂府同。
)塞垣。
密途亘萬裡。
甯歲猶七奔。
肌力盡鞍甲。
心思曆涼溫。
将軍既下(《類聚》作即。
草堂詩箋同。
)世。
部曲亦罕存。
時事一朝異。
孤績(本集雲。
一作憤。
)誰複論。
少壯辭家去。
窮老還入門。
腰钅兼刈葵藿。
倚枯牧(六臣本《文選》作收。
注雲。
五臣作牧。
韻補作收。
《詩紀》雲。
一作收。
)雞豚。
(《文選》作犭屯。
韻補、文章正宗同。
)昔如?上鷹。
今似檻中猿。
徒結(《詩紀》雲。
一作積。
)千載恨。
空負百年怨。
棄席思君幄。
疲以戀君軒。
願垂晉主惠。
不愧田子魂。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東武吟。
《樂府詩集》四十一作東武吟行。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東武吟。
《詩紀》五十。
又北《齊書》文襄紀作鮑明遠詩。
引存一韻。
《類聚》四十一所錄缺溫一韻。
草堂詩箋二十三哭嚴詩注引存一韻。
《禦覽》三百二十八作
字明遠。
東海人。
元嘉中。
臨川王義慶以為國侍郎。
孝武時。
為太學博士。
中書舍人。
宋孝武帝方以文章自高。
頗多忌。
由是賦述不敢盡其才。
出為秣陵令。
轉永嘉令。
除臨海王子顼前參軍。
泰始二年。
子顼起兵敗。
照為亂兵所殺。
年五十馀。
有集十卷。
〉【樂府】 【采桑】 季春梅始落。
女工(本集、樂府、《詩紀》作工女。
)事蠶作。
(本集雲。
一本有明鏡分淨桂。
光顔畢苕萼二句。
)采桑淇洧(樂儲作澳。
)間。
還戲上宮閣。
早蒲時結陰。
晚篁(樂府、《詩紀》雲。
一作竹。
)初解箨。
藹藹霧滿(集作灑。
《詩紀》雲。
集作灑。
)閨。
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蟲。
巢蜂拾花萼。
(本集作藥。
玉台、樂府同。
)是節最暄(樂府作喧。
)妍。
佳服又新爍。
綿(玉台作斂。
樂府作欽。
)歎對迥(玉台作回。
樂府、《詩紀》同。
)途。
揚歌弄場藿。
抽琴(樂府作琴抽。
)試抒(玉台作伫。
樂府作纡。
)思。
薦佩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
服義久心諾。
衛風古愉豔。
鄭俗舊浮薄。
靈(玉台作虛。
)願悲渡湘。
宓(玉台作空。
)賦笑?(樂府雲。
一作景。
)洛。
盛明難重來。
淵意為誰涸。
君其且調弦。
桂酒妾行酌。
(○本集五。
玉台新詠四。
《樂府詩集》二十八。
《詩紀》五十。
) 【代蒿裡行】 同盡無貴賤。
殊願有窮伸。
(本集作申。
)馳波催永夜。
零露逼短晨。
(樂府雲。
一作漏馳催永夜。
露宿逼短晨。
)結我幽山駕。
去此滿堂親。
虛容遺劍佩。
實(樂府作美。
注雲。
一作實。
)貌戢衣巾。
鬥酒安可酌。
尺書誰複陳。
年代稍推遠。
懷抱日幽淪。
人生良自劇。
天道與何人。
赍我長恨意。
歸為狐兔塵。
(○本集三。
《樂府詩集》二十七。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四。
《詩紀》五十。
) 【代挽歌】 獨處重冥下。
憶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
不為物所裁。
埏門隻複閉。
白(樂府誤作日。
)蟻相将來。
生時芳蘭體。
小蟲今為災。
玄鬓無複根。
枯髅依青苔。
憶昔好飲酒。
素盤進青梅。
彭韓及廉蔺。
疇昔已成灰。
壯士皆死盡。
馀人安在哉。
(○本集七。
《樂府詩集》二十七。
廣《文選》十四。
《詩紀》五十。
) 【代東門行】 傷禽惡(《類聚》作見。
)弦驚。
(本集雲。
一作驚弦。
)倦客惡離聲。
離聲斷客情。
賓禦皆涕零。
涕零心斷絕。
将去複還訣。
一息不相知。
保況異鄉别。
遙遙征駕遠。
杳杳白(《文選》作落。
《類聚》、文章正宗同。
樂府雲。
一作落。
)日晚。
居人掩閨卧。
行子夜(《類聚》作野。
)中(《詩紀》雲。
作中夜。
)飯。
野風吹秋(樂府作草。
《詩紀》同。
)木。
行子心腸斷。
食梅常苦酸。
衣葛常苦寒。
絲竹徒滿座。
憂人不解顔。
長歌欲自慰。
彌起長恨端。
(○《文選》二十作東門行。
本集三。
《樂府詩集》三十七作東門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一作驅馬上東門行。
所引缺斷一韻。
) 【代放歌行】〖《詩紀》雲。
歌錄曰孤子生行。
古辭曰放歌行。
〗 蓼蟲避葵堇。
習苦不言非。
(本集作排。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排。
樂府雲。
一作排。
《類聚》作良可哀。
)小人自龌龊。
安知曠士懷。
雞鳴洛城裡。
禁門平旦開。
冠蓋縱橫至。
車騎四方來。
素帶曳長飙。
華纓結遠埃。
日中安能止。
鐘鳴猶未歸。
夷世不可逢。
賢君信(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言作言。
)愛才。
明慮自天斷。
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圭爵。
片善辭草(《類聚》作蒿。
)萊。
豈伊白璧賜。
(《文選》集注作贶。
)将起黃金台。
今君有何疾。
臨路獨遲回。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放歌行。
《文選》集注五十六作放歌行。
《樂府詩集》三十八作放歌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引哀、懷、開、來、才、萊、台、回八韻。
) 【代陳思王京洛篇】〖《詩紀》雲。
玉台作煌煌京洛行。
〗 鳳樓(《類聚》作台。
)十二重。
四戶八绮窗。
繡桷(《類聚》作桶。
《初學記》誤作角。
)金蓮花。
桂柱玉盤龍。
珠簾無隔露。
(樂府、廣《文選》作路。
)羅幌不勝風。
寶帳三千所。
(玉台作萬。
)為爾一朝容。
揚芬紫煙上。
垂彩綠雲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鴻。
但懼秋塵起。
盛愛逐衰蓬。
坐視青苔滿。
卧對錦筵空。
琴瑟(玉台、《類聚》作築。
)縱橫散。
舞衣不複縫。
古來共(玉台作皆。
樂府誤作兵。
)歇薄。
君意豈(廣《文選》作良。
)獨濃。
惟見雙黃鹄。
千裡一相從。
(○本集三。
玉台新詠四作代京雒篇。
《樂府詩集》三十九、廣《文選》十四并作煌煌京洛行。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二作代京洛篇。
引窗、龍、風、鴻、蓬、空、縫七韻。
《初學記》十八作代京洛篇。
引重、窗、龍、風、容五韻。
) 【代門有車馬客行】 門有車馬客。
問客(樂府作君。
)何鄉士。
捷步往相訊。
(本集作讠九。
)果得(樂府雲。
一作遇。
)舊鄰裡。
凄凄聲中情。
慊慊增下俚。
(本集作理。
注雲。
一作俚。
)語昔有故悲。
論今無新喜。
清晨相訪慰。
日暮不能已。
歡戚競尋緒。
(樂府作諸。
注雲。
一作叙。
)談調何終止。
辭端竟(廣《文選》作境。
)未究。
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
後感(樂府作戚。
)方複起。
嘶聲盈我口。
談言在君(樂府作我。
)耳。
手迹可傳心。
願爾笃(本集作駕。
注雲。
一作笃。
)行李。
(○本集三。
樂府四十、廣《文選》十四并作門有車馬客行。
《詩紀》五十。
) 【代棹歌行】 □(本集作羁。
)客離嬰時。
飄?無定所。
昔秋寓江介。
茲(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今。
)春客河浒。
往戢于役身。
願言永懷(樂府作願令懷水。
)楚。
泠泠鲦(本集作筱。
)疏潭。
邕邕雁循渚。
《風?》戾長風振。
搖曳(樂府雲。
一作飄遙。
)高帆舉。
驚波無留連。
舟人不躊伫。
(○本集三。
樂儲詩集四十作棹歌行。
《詩紀》五十。
○逯案。
離嬰時當作嬰離時。
又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四嚴氏溪放歌行注引鮑明遠棹歌雲。
漂泊無定所。
戚戚忍羁旅二句。
今傳鮑集無下一句。
) 【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
清(鳴沙類書殘卷作持。
)如玉壺冰。
(《禦覽》誤作水。
)何慚宿昔意。
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
世議(玉台作義。
樂府作路。
)逐衰興。
毫發一為瑕。
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
點(《文選》作玷。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點。
)白信蒼蠅。
凫鹄遠成美。
薪刍(《類聚》作{艹刍}。
)前見陵。
(玉台作淩。
樂府同。
)申黜褒(玉台作裒。
)女進。
班去趙姬?。
(樂府作升。
文章正宗、《詩紀》同。
周王日淪惑。
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樂府作固。
)難恃。
貌恭豈易憑。
古來共如此。
非君獨撫膺。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白頭吟。
玉台新詠四作拟樂府白頭吟。
樂府四十一作白頭吟。
《詩紀》五十。
又《類聚》四十一作白頭行吟。
引冰、仍、興、勝、陵、升、膺七韻。
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人才門作古詩。
引冰一韻。
《禦覽》七百六十七引水一韻。
) 【代東武吟】 主人且勿喧。
賤子歌一言。
仆本寒鄉士。
出身蒙漢恩。
始随(樂府雲。
一作逢。
)張校尉。
占(本集作召。
《類聚》、《禦覽》、樂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召。
《詩紀》雲。
一作召。
)募(《類聚》誤作慕。
)到河源。
後逐李輕車。
追虜窮(本集作出。
樂府同。
)塞垣。
密途亘萬裡。
甯歲猶七奔。
肌力盡鞍甲。
心思曆涼溫。
将軍既下(《類聚》作即。
草堂詩箋同。
)世。
部曲亦罕存。
時事一朝異。
孤績(本集雲。
一作憤。
)誰複論。
少壯辭家去。
窮老還入門。
腰钅兼刈葵藿。
倚枯牧(六臣本《文選》作收。
注雲。
五臣作牧。
韻補作收。
《詩紀》雲。
一作收。
)雞豚。
(《文選》作犭屯。
韻補、文章正宗同。
)昔如?上鷹。
今似檻中猿。
徒結(《詩紀》雲。
一作積。
)千載恨。
空負百年怨。
棄席思君幄。
疲以戀君軒。
願垂晉主惠。
不愧田子魂。
(○本集三。
《文選》二十八作東武吟。
《樂府詩集》四十一作東武吟行。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東武吟。
《詩紀》五十。
又北《齊書》文襄紀作鮑明遠詩。
引存一韻。
《類聚》四十一所錄缺溫一韻。
草堂詩箋二十三哭嚴詩注引存一韻。
《禦覽》三百二十八作